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66节

第二天清晨,陆舟听着闹铃起了床,检查了电子邮箱,果然收到了回信。

【后天我会去一趟石溪大学,大概会在那里停留三天。如果你有空的话,我们可以在那里碰面。】

陆舟看了眼日历。

两天后有一场讲座,但他已经向德利涅教授请过假了。

想了想,他编辑了一条邮件,回复道。

【好的,那就后天中午吧,到了我联系你。】

回信只有两个字母。

【OK】

……

坐落在西海岸的纽约,是整个西海岸的经济、文化枢纽,同时也是西海岸的科技中心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曼哈顿岛上的华尔街和百老汇,却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隔壁的长岛上,同时也坐落着全球顶尖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这里曾经诞生过许多诺贝尔奖,包括杨振泞与李正道的宇称不守恒,以及丁肇中发现的J粒子。目前这里大概有三千名研究员以及工程师,每年平均有四千余访问学者工作与此。

虽然比不上,但也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很大程度上,对撞机的意义就在这里。表面上发现一个新颖的粒子似乎并不会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但它却能吸引一大批学者聚集在这里,催生一大批为专注于尖端设备的供应商,并形成一个庞大的“科研生态”。

比如强子对撞机的储存环需要近乎苛刻的真空条件,由此催生了超高真空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最终在医疗、电子工业等领域发挥了工业价值。

而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

目前这座实验室隶属能源部,但是由石溪大学和巴特尔研究所成立的公司布鲁克海文科学学会负责管理。

正好是周一,陆舟开着新买的爱车,抵达了纽约。

弗兰克教授和他预约碰面的地点在石溪大学门口的咖啡馆。不知道是不是陆舟的错觉,总觉得他认识的几个教授,对咖啡这种东西都情有独钟。

在咖啡馆坐到了十二点整,弗兰克教授准时到达了碰面的地点,并且手上还提着笔记本电脑。

“不好意思,我开会耽误了一会儿,让你久等了。”

陆舟笑了笑说:“没有,我也是刚到。”

坐到了陆舟对面,弗兰克教授看见了服务员,语气轻松的说道:“给我来一杯美式咖啡和一份金枪鱼三明治。”

服务员:“需要加糖吗?”

“不用。”

一边向服务员点餐,弗兰克教授一边将笔记本电脑放在了桌子上,打开了文件夹,看向陆舟问道:“你带了U盘吧。”

陆舟点了点头,从兜里取出U盘放在了桌子上,“带着呢……可以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儿吗?虽然我不介意和你一起喝咖啡,但如果只是靠数据的话,为什么我们不像往常一样用电子邮件?”

弗兰克教授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操作的电脑,打开了一个图表文件,然后将笔记本电脑转了个面,呈现在了陆舟面前。

看着屏幕中的图像,陆舟微微皱眉,“这是?”

弗兰克教授把椅子往桌子的侧面挪了下,这个屏幕中的图像说道。

“这是最新的实验记录,上面的两张图表分别是ATLAS和CMS探测器收集到的各能区碰撞事例分布曲线以及统计图表,你应该能看得出来这张图的含义。”

盯着图像看了一会儿,陆舟的表情渐渐有些凝重,“置信度出现了回落?”

弗兰克教授轻声叹了口气,“是的,无论我们重复多少组实验,置信度依旧达不到3sigma标准。而就在去年年底的实验,出现在750GeV能区的特征峰,甚至出现了收缩……也就是你看到的置信度回落的现象。”

盯着图标看了很久,陆舟许久没有说话。

他隐约已经猜到,弗兰克教授要和他当面聊下的理由。

见陆舟没有开口,弗兰克教授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年底在布鲁塞尔这大场国际理论物理学会议规模很大,你错过了那场会议其实挺可惜的。”

“当时报告加速器上最新发现的,是理事会的新选出的第16任理事长法比奥拉·吉亚诺蒂女士。报告会的现场一片爆满,很多人坐在地上,甚至是外面的走廊。”

“那场报告会报告了很多东西,尤其是花了整整20分钟,报告了在750GeV上的发现。”

“这几张图你应该看得懂,或者你带回去研究也没问题,”说着,弗兰克教授叹了口气,轻声说道,“虽然意义已经不大了。”

陆舟没有再看向电脑,而是盯着弗兰克教授,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回应着这位晚辈的视线,弗兰克教授耸了耸肩,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的沉重,继续说道:“不过无论如何,你都帮上了大忙。从去年五月到两个月前,Arxiv上涌现了大量的论文,其中不乏许多新颖的物理模型。它们不一定正确,但很有用。并且我们合作完成的两篇论文,也被同行引用了不少次。”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是安慰,但陆舟完全没有从中获取到半点安慰的感觉。

为了这个课题,他已经付出了半年的时间,虽然对于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来说,半年的时间不算什么,甚至还不够他们将薅掉的头发重新长出来,但对于陆舟而言,这份课题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不只是因为他从百忙之中挤出的那些时间去建立的那些模型,更是因为他在750GeV上倾注的希望……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看着弗兰克教授,缓缓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是说?”

弗兰克教授的反应,印证了他的猜测。

只见这位老人站起身来,脱下了帽子,微微点头,表示了谢意,

“的官方对各理事国专家的解释是还有希望,但很明显,从1月1号以后的实验计划中,将不会再安排实验检索750GeV特征峰的异常,因为它正在消失,而粒子团的每一次碰撞都在烧钱。和你合作很愉快,对于你的工作我也衷心的表示感谢,但是……”

说着,弗兰克教授清了清嗓子,微微低垂了眼帘,表示了遗憾,“理智告诉我们,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去解释750GeV为什么不存在粒子,比去寻找这个不存在的粒子容易得多。”

只不过,这项工作的意义已经不大罢了。

解释一个粒子为什么不存在,这种无法证伪也无法验证的猜测,最多也不过是博士论文那一级别。或许能帮助几个毕不了业的高能物理博士顺利拿到自己的学位,但远远谈不上“新的物理”。

陆舟沉默了许久。

良久之后,他仿佛下定了决心,说道。

“但我还没放弃。”

弗兰克教授没有再说什么,重新戴上了帽子,轻轻叹了口气。

“那祝你好运。”

第233章 最后一块拼图

数学界有个很有名的段子,是用来调侃物理学家的,讲的是物理学家是如何运用实验证明“奇数都是素数的”。

首先开始实验,1根据定义不用证明,3是素数,5是素数,7是素数,9是误差,11是素数,13是素数……

OK,实验做的够多了,奇数都是素数,完美!

然后,过几年更新了实验设备,终于能验证百位以上的数字,发现“实验误差”的统计学置信度终于超过了阈值,再也不能用实验误差去解释,于是又把这个理论打上补丁,重新定义百位数以上的物理。

听起来,这似乎有点像相对论的进化史。

但事实上,理论物理学的本质,就是这么一种欠缺数学美感的东西。

750GeV的特征峰所处在的位置,大概就类似于“奇数中的9”,当它重复出现多次,那它就是“迹象”,甚至是“发现”。可当它突然消失,那么它变成了误差。

很遗憾的是,哪怕是升级之后的强子对撞机,所能做到的工作也只是类似于“检索百位数以下的奇数”而已。

在会面的最后,弗兰克教授解散了课题组。

而陆舟的收获,仅仅是两篇和弗兰克教授以及他的博士生共同署名的期刊论文。

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

不过,陆舟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

即便弗兰克教授选择了放弃,他也会将这个课题继续下去。

数学是上帝的语言,陆舟虽然不信上帝,但却相信数学是不会骗人的。

他通过严谨的计算,预测到了特征峰的出现,虽然不知它因何故而消失,但他绝对不相信那里什么也不存在。

否则,如何解释ATLAS和CMS探测器上同时出现的误差?

仅仅是量子涨落而已?

那同时这两个探测器观测到的涨落,未免也太大了点。

原本打算在纽约玩两天的,但因为这件事情,陆舟也没了心情。

当天下午,他便开车从纽约返回了普林斯顿。

当他返回公寓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正好碰见了刚刚晚跑归来的莫丽娜。此时此刻,她正穿着一件黑色运动衣,金色的发梢被汗水湿润着,散发着和平时的端庄典雅截然不同的魅力。

视线从陆舟的脸上扫过,似乎看出来些什么,莫丽娜用揶揄的口吻调侃道。

“看得出来,你心情不是很好。”

“是的。”

莫丽娜眉毛挑了挑,笑容有些幸灾乐祸:“被甩了?”

“算是吧。”

陆舟敷衍地回答了一句,掏出钥匙开门,回去了自己的屋里。

莫丽娜愣愣地看着他的背影,看着关上的门,过了好半天,才小声喃喃自语了句。

“还真是被甩了……”

……

挖掘750GeV的特征峰需要强子对撞机,需要亮度更高的探测器,需要很多很多东西……

他可以通过计算预测出特征峰的出现,但却无法通过单纯的计算证明某个粒子的存在。他所能做的仅仅是不断完善物理模型,然后等待验证他的理论。

但遗憾的是,似乎大多数人都已经对750这个数字失去了信心。

正如莫丽娜说的,他“被甩了”,物理将他抛在了一边。

陆舟这会儿也没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在数学的怀抱中寻求安慰。

至少,群构法的完善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或许这份暂时的沮丧能化作动力,帮他寻找到凑齐屠龙宝刀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去浴室洗了个澡,陆舟早早便睡下了。

第二天起了个早床,他重新打起了精神,带着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的讲义,去了数学系大楼。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所有建筑中,数学系的大楼是最高的建筑,同时也象征着数学系在这里的地位超凡脱俗。

不过,来到这里的陆舟,听的并不是什么深奥的讲座,只不过是一堂面向本科生的初等数论。

至于身为柯尔数论奖得主的他,为什么要坐在这里花时间去听这些基础的东西,盖因昨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时,突然回想起在金陵大学图书馆自习时,闲暇之余看过的一本书。

那本书是杨振泞老先生的自传,其中有一整章,是关于一代大师费米的回忆。

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费米曾劝告他不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待太久,因为那里就像修道院。

而杨老先生本人,对费米最大的印象,便是他很喜欢与学生交流,不但热衷于讲课,甚至亲自组织讨论班,甚至因此带出过六个诺贝尔奖。

并且,他不止一次提到,他的理想计划是退休以后到美国东部一个小的常春藤学院教物理,写一本书,其中包含物理学中所有的难点,而这些难点常常被诸如“众所周知”这样的词语掩盖过去。

从薇拉的信件中,陆舟忽然领悟到的,自己在钻研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忽视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东西。

赫尔夫戈特的论文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其本身的跳跃性太强了。虽然对于陆舟而言,那些被跳过的东西都是“显然”的,但很多细节正是遗漏在了这些“显然”中。

抽象化应该在细致的工作之后,但决不是在解决它之前。

首节上一节166/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