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45节

D.工程学:LV1(0/10000)

E.材料学:LV1(3000/10000)

F.能源学:LV1(0/10000)

G.信息学:LV1(2900/10000)

积分:2975(一次抽奖机会)

不出意外,随着奖励任务的完成,他的数学等级直接往上跳了一级。

不过在看到那几乎翻了一倍的经验上限之后,陆舟顿时又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迅速冷静了下来。

波利尼亚克猜想大概被分在第三梯队,然而在系统看来,也只值十万数学经验而已。

而用数学猜想来做比较的话,二十万数学经验,大概相当于两个和波利尼亚克猜想同层次的数学猜想,或者一个更高层次的数学猜想。

这要是等他再升一级,怕是得去朗兰兹纲领和希尔伯特23问中去寻找晋级的突破口了。

不过好在,经验上限没有像前几级那样,升一级直接在后面加个零。

否则的话,陆舟觉得,只怕等自己死了,也看不到数学升到十级的那一天了。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在心中默念了几声平常心,紧接着将目光投向了积分末尾处的那个按钮。

终于,又到了紧张刺激的抽奖环节了。

第202章 玄学抽奖与玄学的奖品(3/3)

这次抽奖的爆率和上上次任务一样。

图纸样品的概率五五开,哪个都还行。就算是非洲人,也断然不可能抽到系统认定的垃圾。

按下了抽奖的按钮,面对着高速旋转的轮盘,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凭着感觉大喊一声。

“给我停!”

早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了十几圈,轮盘慢悠悠停下。

【恭喜宿主,获得样品!】

样品还行。

但愿再抽个扫描枪出来。

陆舟表情没有变化,静静等待着系统发奖。

【获得:氮气护盾(储存有100单位能量,可通过特殊效应干涉周围气体中的氮气分子,在标准大气环境中维持5分钟可以有效抵御动能武器的氮气护盾,也可在短时间内将剩余能量一次释放)(一次性)】

陆舟:“???”

总感觉,这次抽奖的画风有点不对劲?

他又不是钢铁侠,生活在和平年代,要这玩意儿有毛用。

看着物品栏中那个手表一样造型的东西,陆舟脸上写满了问号。

非要让他强行给这玩意儿想个用途出来,想了半天他也只想到了车祸现场。

但仔细想想,自己连车都没有,碰到车祸的机会几乎为零。

想了半天,陆舟最终放弃了强行给这玩意儿安排一个用途,反正这破系统不按套路出牌也不是第一次了。

总之,权当是系统未雨绸缪好了。

如果以后再抽出了扫描枪,对着这玩意儿扫一下也是可以的。

他很好奇,这“100单位的能量”究竟是多少焦耳,又是储存在哪里。还有这玩意儿究竟是通过什么原理,干涉附近空气中的氮气分子,形成一个稳定存在的“护盾”。

无论是哪一样技术逆向出来,似乎都是不得了的东西。

将这个系统送他的奖品放在了一边,陆舟继续看向了任务栏。

奖励任务结束,三个随机任务也该刷新了。

默念了一声“欧皇附体”,陆舟选中了任务栏。

任务1:科学的意义不仅仅是数学

说明:宿主对于数学与物理的执着令人敬佩,但值得深入研究的并非只是理论上的问题,很多更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也是值得挖掘的。

要求:将生化学、材料学、工程学、能源学、信息学中任意三门学科取得至少10点系统学分,时间期限一年。获得学分途径包括不仅限于:发表论文(1-3)、学术会议投稿(1-5)、完成科研项目(1-?)。

奖励:1点学分对应1000点学科经验。积分500点。抽奖机会(85%垃圾,11%样品,4%图纸)

任务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说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幅好的身体,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要求:在一场国家级体育赛事中取得亚军以上的名次。

奖励:10000点自由经验(冠军100%)(亚军50%)。积分500点。抽奖机会(90%垃圾,7%样品,3%图纸)

任务3:攀登新的高峰

说明:波利尼亚克猜想的解决,标志着任意尺度下存在的素数对之无限性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然而关于素数问题的研究,却远远没有止步。还有更多的宝藏,等待着寻宝者去挖掘。

要求:解决一个与素数问题有关的数学猜想。

奖励:1-???经验,积分500点。抽奖机会(50%垃圾,30%样品,20%图纸)

虽然陆舟也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直接让他去参加国家级的体育赛事,以他现在这副身板儿,还是不现实了点。

除非,把他以前抽的那个体能强化药剂给用上。可即便如此,一管药剂也只够解决进决赛的问题,决赛之后还是得靠自己,除非系统给他再来一管。

排除掉不靠谱的任务二,陆舟在让任务一和任务三之间抉择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一方面是因为后者抽奖爆率更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者的经验更具想象力。

至于第一个任务,听起来似乎很诱人,至少能将三门其它学科的等级提升至LV2,但其实获得的经验换算一下,加起来也不过是3万自由经验而已。

而相比之下,任务三的奖励无论是经验还是抽奖都更具有想象力。

正好他明年要去普林斯顿读博,到时候就将这个关于素数的猜想,作为他的毕业论文好了!

……

上过热搜的人不少,但还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在一个星期里,因为两件不同的事情被送上了热搜。

一位年仅21岁的陈省身数学奖得主,本来就够让人诧异的了。而现在,数学界又传出了新的消息,说是这位陈省身数学奖的得主,就在不久前又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波利尼亚克猜想。

虽然新闻工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个猜想是什么,但从名字的长度来看,这个波利尼亚克猜想比孪生素数猜想多一个字,想来应该是更牛逼一些。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回还真被他们猜对了。

孪生素数猜想只能算是波利尼亚克猜想的弱猜想,在波利尼亚克猜想成立的条件下孪生素数猜想一定成立。

总之,对于这个大新闻,媒体迅速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风头甚至压过了正在召开的第十二届华国数学会全国会议。

而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也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国内数学界,似乎一下子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这颗冉冉升起的数学新星,正在绽放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光芒。

虽然没有过多的关注网上那些新闻,但陆舟猜都能猜到,那些媒体们大概会如何报道这件事情。

无非是用上【震惊!困扰世界多年的数学难题,竟然被一位华国硕士生解决!】之类的标题,再对这个猜想的难度吹捧一番。

甚至不用太多的夸张,这一事件本身便充满了噱头。

也正是因此,原本因为“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一身份而徘徊在热搜榜前十的陆舟,这一次直接被推上热搜第一。

不过“热搜第一”这种东西,对于上过一次的陆舟,已经没那么大吸引力了。

更何况,相比起这种由“外行人的眼球”授予的荣誉,还有一份更大的荣誉在等着他。

就在数学大会的第五天,这场国内数学界盛会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候,陆舟在卢院士的介绍下,再次见到了给他颁奖的邱老先生。

而这次见面,陆舟和邱老先生不只是交流探讨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更是从这位老先生那里,听到了一条劲爆的消息——

联邦数学学会经过研究决定,为了表彰他在数论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决定授予他今年的柯尔数论奖!

第203章 下一站,哥猜?

竟然是柯尔奖!

陆舟诧异了。

很快,他便意识到了问题。

“等等,我记得柯尔奖不是只颁给联邦数学学会的会员吗?”

似乎预料到陆舟会问这个问题,邱老先生笑了笑,解释道:“联邦数学学会在普林斯顿举行的学术会议中,评选的最佳青年报告人,除了一万美元的奖金和证书之外,还附带有荣誉会员的身份,地位大概介于会员和会士之间。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学会都有类似的荣誉会员授予规则,所以你完全符合评奖规则。”

包括陈省身数学奖在内,虽然陆舟从来没有申请过加入哪个学会,但一般情况下领了由某个学会颁发的奖项,都会被默认授予该学会会员或荣誉会员的身份,而这也算是惯例了。

停顿了片刻,邱老先生笑了笑,继续说道。

“……这个奖项的提名9月份完成,10月份就已经评选完了,正式的书面文件会在12月初下来,到时候会寄到你所在的学校。颁奖大概在圣诞节后两天的年末学术会议上,我没记错的话是在加州大学。当然,具体是在开幕式还是闭幕式上颁奖,还得看具体通知,学会的主办方会将通知邮件发到你的邮箱,你记得定期检查自己的邮箱就行了。至于这段时间,你就好好准备下获奖感言吧!”

听到了邱老先生这么说,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确实挺不好意思的。

书面文件还没下来,就把这消息提前透露给我,会不会有一种钦定的感觉?

其实他还想顺便问一下这柯尔奖的奖金是多少?

但转念一想,大家都是做学问的,还是矜持一点比较好。

于是,他便忍住没问了,而是说道。

“我会好好准备的!”

“这个你就自己多多留意吧,记得别错过了颁奖就好,”邱老先生赞许地点了点头,换了个话题,用闲聊的口吻继续说道,“说到那个年终学术会议,其实还是挺有水平的,你那篇群构法的论文要是放在那边做报告会,就能有更多人了解到你的研究成果了。”

“颁奖之后还会举行学术会议?”陆舟意外问道。

“当然,这是惯例,倒不如说颁奖才是顺带着的。在那种会议上做报告,对你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邱老先生笑了笑说道,“不过只剩两个月了,刚倒了这么多墨水出来,我想你大概也没什么东西可发表的,这段时间就休息下吧,十二月份就当是去加州旅个游。另外,借着这个空档,你也可以好好思考下,接下来往哪个方向发展……对了,你有个大概的想法没?”

陆舟想了想,说道:“我打算在素数问题上继续深挖上去,但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孪生素数猜想与波利尼亚克猜想的研究,几乎牵制了他一整年的精力,现在这个工作彻底告一段落,他的思维还没有从这项工作中脱离出来。

首节上一节145/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