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19节

眉毛饶有兴趣地抬了抬,过了好一会儿,老人点了点头:“难怪德利涅对他的评价这么高,确实是个有意思的小伙子。”

台下交头接耳声不绝。

台上凯瑞拉脸色尴尬。

先前还在让人家回去翻翻课本,不到一分钟就被打脸了。

不过,她很快便调整了过来。

“一个小问题,”凯瑞拉拿起笔,迅速在论文复印件上做了个记号,并在旁边标注了0.621这个数字,然后清了清嗓子,不动声色继续说道,“谢谢你帮我们指出错误,一会儿我们会将修改后的论文补充投稿。这个错误并不会对论文的结论产生影响,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是的,这只是个小错误。

谁都有出错的时候,临时修改一些小错误,是在规则允许之内的。

但错误真的只是她想象中的那样,只是算错了一个数字吗?

陆舟笑了笑,声音中带上了些许恶作剧的味道:“不客气,记得把Dalitz图也改一下,尤其是1.05-1.06GeV能区这一段,这次可别再粗心了。”

凯瑞拉好不容易调整过来的脸色顿时一僵,冷汗唰的冒了出来。

WTF???

改,改Dalitz图?!

算式什么的都好说,知道问题在哪,改一改就行了,问题不大。

但修图……

想到那一根根曲折离奇的线条,她的内心是崩溃的。

眼神闪烁,凯瑞拉求助地看向了坐在台下的教授。

布鲁洛斯脸色凝重,拳头微微捏紧。

大意了……

见自己的教授没有给出任何提示,凯瑞拉咬了咬牙,双手重重地撑在了讲台上,连带着那对山峰都跟着晃了晃,试图争论道:“这不重要,我可以肯定的说,B1分区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

陆舟摇了摇头:“不,这很重要。也许在1.05-1.06GeV之间存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粒子?谁知道呢?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就像我们都知道五夸克态粒子是存在的,我们有证据,也确信。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又为何要聚集在这里呢?”

背后的会场内里传来声声议论。

坐在第一排的LHCb验收人点了点头,脸上是认同的表情。

是的,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谁都知道这次实验,多半又是一次对“标准模型”的正确检验,但人们依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等待见证那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这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将那99.99%正确的“猜想”,盖棺定论吗?

脸色涨红,凯瑞拉将下嘴唇咬得发青,死死地盯着陆舟。

陆舟怀疑,要是视线能杀人的话,他已经被杀死无数回了。如果那支笔是把手枪,她一定会气的向自己开枪。

不只是凯瑞拉,雪城大学那边的几个美国佬,也是用类似的视线盯着他。

所以,他选择不去看台上的报告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会场的第一排——LHCb的两位验收人。

缓缓站起身来,模样看上去稍显年长的验收人,开口总结道。

“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不能收录一份数据明显错误的报告。感谢你们的工作,但很遗憾,我必须指出,你们的报告存在疏漏,需要改进。”

“很精彩的报告会,我们衷心期待下一次,谢谢。”

报告会结束了。

会场内响起了鼓励的掌声。

然而听在凯瑞拉的耳中,那掌声无论怎么听,也不像是献给自己的。

这次验收没有通过,哪怕是立刻申请,下一次报告会也得等到三天后。

虽然他们先发制人,抢占了先机,但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赛跑”……

掌声告一段落,离开座位的声音稀稀拉拉。

那声音,听在雪城大学研究人员的耳中,说不出的萧索。

会场中的人陆续起身离场,卢院士哈哈笑着拍了拍陆舟的肩膀,说了声“干得漂亮”,然后便优哉游哉地向布鲁诺斯那老家伙走了去。

看着卢院士的背影,陆舟笑了笑。

看得出来,这位老先生的心情相当不错。

这会儿已经迫不及待地过去“安慰”自己的老朋友了。

第162章 爱德华·威滕

“难以置信,你是怎么发现他们算错了的?”看着陆舟,严师兄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诧异。

这种感觉就好像,本来以为都要输了,却没想到在最后关头比分反超。

“对数字的敏感?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总之,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我就试着算了一遍,算着算着就发现了错误,”陆舟轻松地笑了笑,继续说,“我猜他们可能是太赶了,如果填图之前检查一遍的话,肯定不会出这种错误……我们的报告会是后天?”

严师兄:“是的,后天下午最后一场,我建议你今晚放松一下比较好。”

陆舟摇了摇头,笑着说,“放松还是等后天晚上吧,雪城大学的人还在等着看咱们的笑话。今晚把最后几步搞定,明天我还得花点时间检查下。”

想都不用想,布鲁诺斯教授的研究团队,这会儿肯定恨自己恨的牙痒痒。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后天的验收报告会上,那群美国佬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一个月来的工作马上就要见分晓,陆舟可不想在这距离终点线的最后一米上翻车。

收拾了东西,陆舟正准备离开会场,忽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

“陆舟!”

转过身去,看到叫住自己的那人,陆舟微微愣了下,惊讶道。

“罗师兄?”

和老朋友来了个热情的拥抱,拍着陆舟的肩膀,罗师兄笑道:“好巧,没想到你居然也在这里,这世界也太小了。”

“是挺巧的……这位是?”

陆舟看向了罗师兄旁边的那位老人,总觉得面相有些熟,但又说不上在哪见过。

罗师兄笑了笑,介绍说:“我来介绍下吧,这位是我的导师——”

“爱德华·威滕,”没有等罗文轩介绍,老人笑了笑,主动伸出右手。

爱德华·威滕!

听到这名字,陆舟顿时惊了。

他只听罗师兄说过自己的导师是搞数学物理的,却没想到他的老板竟然是这位大佬!

这位大佬究竟有多牛逼呢?

80年代的时候,扭结理论很火,发现了许多新的扭结不变量,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Jones-polynomial,也就是所谓的琼斯多项式。

当数学家们还在忙着搞清楚这一个新概念,准备开发这块新大陆的时候,威滕一下子跳出来,告诉所有人:有多少个不同的3-流型,乘上多少个不同的规范群,就可以构造多少个类似琼斯多项式的扭结不变量……

问题似乎一下子变简单了,然而这还不是最气人的。

最气人的是,他紧接着便给出了一套剪切流型的拓扑方法,直接将整个新大陆上的宝藏一网打尽了,让其他刚刚踏上新大陆的人欲哭无泪。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弦论上。

从六十年代开始弦论在理论物理学界就相当火,所有人都梦想着完成爱因斯塔未完成的伟业,因此涌现了一大堆版本不同的“超弦理论”。

然后到了九十年代,威滕又跑了出来,祭出了传说中的M理论,并有理有据地证明了许多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论,其实是他的“M理论”的不同极限设定条件下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人和陆舟半年前干的事儿有点像。

本来孪生素数猜想还能水上个至少一百二十多篇论文,但他直接把246这个数字干到了2,让别人无路可走。

然而遗憾的是,威滕老先生虽然身为一名物理学家,但拿的却是菲尔茨奖。

毕竟现代的理论物理学家们还在艰难地检验标准模型,连三维世界的粒子都没有完全搞清楚,你跑去研究一维存在的弦,怎么也无法让人信服。

除非他能活到三百年后,否则注定与诺贝尔奖无缘。

“幸会幸会,久仰大名了!”握住威滕老先生伸来的右手晃了晃,陆舟笑着说道。

“很高兴认识你,”松开手后,威滕笑着说道,“我的老朋友总是和我说起你,还有那场精彩的报告会。可惜当时我不在普林斯顿,否则一定不会错过。”

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很快聊到了专业方面。

“你对数学物理感兴趣?”

“确实挺感兴趣,”陆舟点了点头,用闲聊的口吻说,“理论物理在数学上的美感令人着迷。”

威滕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名片:“看来我们的看法很一致,如果你有兴趣来普林斯顿深造的话,可以考虑报我的博士生。”

从老先生的手中接过了名片,陆舟礼貌地说:“我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

虽然陆舟还想和这位大佬多交流一会儿,但威滕似乎还有点事情,便先一步告辞了。

见老板走了,罗师兄便没再那么矜持,拍了拍陆舟的肩膀,笑着说,“晚上一起去喝一杯?”

“今天晚上可能没法陪你喝了,我还有一些数据没处理完,改后天晚上吧,我请你。”陆舟笑着说。

酒精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他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可不能在这时候喝酒。

“那行吧,我就等着你这杯酒了,好好加油!”鼓励的拍了拍陆舟的肩膀,罗师兄也走了。

和罗师兄告辞之后,陆舟回头向会场里看了眼,发现卢院士和严师兄已经不在了。

估摸着两人多半是先一步回酒店了,陆舟也就没在这里多做停留,转身向楼梯的方向走去。

走下一楼,正准备离开二号研究楼。

然而就在这时,陆舟忽然看见,先前站在讲台上的那位女博士,正双臂抱在胸前,站在他正对面的那个出口前,浑身上下散发着“女流.氓”的气场。

其实对于外国人,除非长相很有特点,他多少是有点脸忙的。

但奈何这位,胸前的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以至于到了根本无法忽视的程度。

想了想,陆舟装作没有认出来这位,不动声色地向走廊另一侧走去。

他承认,他确实怕了。

洋人的热情,他在普林斯顿已经尝试过了,实在不想再尝试一回了。

至于他为什么如此肯定,一定会被带球撞人,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自己那帅气的发言,他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足以让她在这里等自己等上那么久。

然而,麻烦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躲掉的。

就在他转过身去,还没走出两步,身后便传来了“噔噔噔”的脚步声。

陆舟心中一紧,正准备加快脚步,却见一道身影已经闪到了面前,将他的去路挡住。

好快!

下意识的,他做好了抗冲击的准备。

首节上一节11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