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15节

【令氢原子哈密顿算符为H=P2/2μ-Ze2/r……】

【在库仑势情况下体系存在一个龙格-楞次矢量,记为M’=……】

【群Casimir算子的本征值C=……】

【……】

看到陆舟做题的速度,卢院士的眉毛微微挑了挑。

他本来以为陆舟在这道题上至少也得花个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去思考,没想到他已经动笔了。

而且,思路完全正确。

本来他还打算在陆舟想不出来的时候提上两嘴,不过现在看来,是不用了。

【对于能级E(n+1)与量子数(n、1)有关简并度为Σ2(l+1)=n2……】

看到答案,卢院士心中默默点了点头。

第一题,正确!

并没有注意去看卢院士脸上的表情,陆舟继续向下一道题投去了专注的视线。

第二道题,是关于量子场论中狄拉克空穴理论的一些问题,考察的是对狄拉克方程的理解和一些关于场论的理论知识。

这种纯理论知识,对于陆舟来说没什么难度,在药物引导的专注状态下,看进去了的东西基本是不会忘记的。

对于他而言,相比起需要稍微想一会儿的第一题来说,这是一道送分题。

没有停留,陆舟很快动笔,用论述性的语言解答了题目中提出的各种理论性问题。

看到陆舟做出了这道题,卢院士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错,他确实没看走眼。

这小子是个研究理论物理的好苗子,以他现在展现出来的天赋,甚至比他带的四个博士生,更有希望继承他的衣钵。

如果不是学校已经给他制定了通向更高平台的人才培养计划,他甚至想过,干脆让他在自己这儿直博算了。

当然了,他也就是这么想一想,去更高的平台上汲取科研养分,他也是支持的。

解决了第二道题,陆舟继续看向了第三道题。

然而在看到第三道题的时候,他愣了下。

第三道题,是一道关于“弦论”的题目。

所谓弦理论,主要试图解决表面上的不兼容的两个主要物理学理论,即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并欲创造的描述整个宇宙的“万物理论”,也就是传说中的“大一统理论”。

说起来,这个理论的发现,还和数学有着不小的的渊源。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维内奇诺,本来是想找到描述原子核内的强作用力的数学公式,结果在一本老旧的数学书里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欧拉公式,并意外地发现这公式能够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强作用力。

这听起来很像是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但事实就是如此的巧合。

就在这样的巧合之下,弦理论的雏形便诞生了。

包括后来的波色弦理论、超弦理论,以及著名的爱德华·威滕提出的“一统江湖”的M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建立一个描述宇宙万物的“大一统公式”,这几乎是理论物理学的终极目标。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国内的弦理论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凝聚态物理本身就站在理论物理学的对立面暂且不说,理论物理学界似乎也不太愿接纳这个“数学怪胎”。

甚至包括国内理论物理学的泰斗,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杨老先生,便表示过对弦论不以为然的观点。反倒是国内的数学界,对弦论持接纳、开放的态度。比如邱老先生,就跨界给弦理论“点赞”过。

然而让陆舟有些琢磨不透的是,这第三道题考查的不是弦论的知识点,而是问自己对弦论的看法。

看法?

对理论的看法?还是对理论发展的看法?

这是一道主观题吗?

笔尖在纸上停了很久,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一关的陆舟,一时间有些迷了。

第156章 LHCb实习生

见陆舟很久没有动笔,卢院士笑着问道。

“前面两道题都做出来了,怎么最后一道送分题做不出来呢?”

盯着题目斟酌了一会儿,陆舟抬起头问道:“教授,您研究过弦论吗?”

“我让你谈的是你自己的看法,你管我研究过没干什么?”卢院士失笑道,“你就随便说说就好了,不用在意我的看法。”

见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轻咳了声说,“那我直接说?”

“你想好了就直接说吧,写不写纸上都一样。”卢院士说道。

想了想,陆舟决定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道题。

“大言不惭的话我也不敢说太多,就随便谈一谈我个人的观点吧。如果是关于弦理论发展的话,我很认同杨老先生的观点,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无法在实验中被证实的理论,只有数学的表示形式,价值是十分有限的。”

“弦论的核心思想指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而自然界中的一切基本粒子,都是弦的振动所产生的。但至今我们对物质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微观粒子层面,并没有谁真正看到那根弦的存在。支撑这些假设的,仅仅是一些看似优美的数学公式。”

卢院士笑着问:“所以你也认为,发展弦理论是无用的?”

“当然不是,”陆舟摇了摇头回答,“弦理论就像一个空中楼阁,但并不意味着空中楼阁就毫无用处。”

卢院士眉毛饶有兴趣地挑了下:“哦?”

“就像标准模型的建立,很多理论也是建立在猜想上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理论总有一天会被检验。而弦理论,可能只是需要等待的更久一些。”

停顿了片刻,陆舟笑了笑,继续说。

“更何况,人类不只应该有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关于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乃至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不都是为了检验标准模型而建立的吗?即便这一天我们可能看不到,但总有一天,会有人替我们看到那根弦。”

沉默了一会儿。

食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过了好一会儿,卢院士缓缓点了点头。

“不错。”

不错的意思是过了?

为了以防万一,陆舟还是问了句。

“教授,我这三道题,算是过了吗?”

卢院士笑了笑,点评道。

“当然。前两道客观题完全正确,看的出来你这两个月确实下了点功夫,把我教你的那些东西听进去了。”

陆舟:???

等等,您老这两个月教过我?

没有注意到陆舟满脸的问号,卢院士顿了顿,继续说。

“至于最后一道题,我说了,是送分题,探讨学术问题本来就是畅所欲言,而不是人云亦云。无论你怎么答,只要言之有理,我都会算你过。”

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接着问:“教授,那您会带我去瑞士吗?”

卢院士笑着点头:“当然,相关的证件我会给你准备的,你这几天就尽快去把签证的问题给办了吧。”

“谢谢教授!”

“不客气,这也是我答应你了的,”卢教授笑了笑,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对了,我问你个事儿。”

陆舟问:“什么事?”

卢院士:“LHCb华国研究组还缺几个实习生,你看,有没有兴趣了解下?”

听到这句话,陆舟愣了下。

刚才他还在琢磨怎么向卢院士开口,让他混进LHCb里面摸鱼,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

LHCb是底夸克侦测器的缩写,也是一个国际性质的研究组织。就和以上京谱仪缩写命名的BESlll国际合作组一样,由一国或一组织主导,多国科研人员参与,共同完成某一科研项目。

而目前来说,LHCb研究的重点,便是寻找五夸克态粒子“Pc+”。

根据大量的实验和计算分析,虽然不确定这个粒子究竟是什么,但却可以通过J/ψp的不变质量谱分析得知,这个粒子的质量在4.5GeV附近。

然而比较遗憾的是,我国主导的Beslll国际合作组,使用的上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区正好在1-4.5GeV之间,恰好卡在了“Pc+”的质量阈下限。

而想要产生“Pc+”,至少也需要6GeV的能量。

所以很遗憾,这次华国科研工作者只能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LHCb合作组的工作中,去寻找那激动人心的神秘粒子。

华国合作组主要是水木大学的高教授负责,国内各大高校也都有参与。卢院士也是华国合作组的负责人之一,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测量底重子截面进行分析。

陆舟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到华国研究组中,不管扮演着何种角色,至少是参与到这一历史性的工作中。

对于自己即将见证历史这件事情,陆舟相当的激动。

当然,更为他激动的是,不知道这次实验能给他带来多少物理学经验。

再怎么说这也是见证历史的时刻,肯定比普林斯顿的数学学术会议刺激的多吧?

五万?

十万?

要是能让他的物理也升到LV3就好了。

就在这时,史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妄想。

“肘子,你在笑啥呢?”

意识到自己好像笑出了声来,正在电脑上申请签证办理的陆舟,用咳嗽掩饰了下:“咳咳,没什么,就是想到了点有趣的事情。”

走过来瞧了眼电脑屏幕,黄光明惊讶道:“护照?你又要出国了?”

陆舟点了点头:“是的,大概五月初,我要跟着卢院士去一趟瑞士。”

正在刷题的刘瑞喊了声:“666”

对于肘子的各种骚操作,他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

有时候,对于这样的自己,他也挺绝望的。

黄光明顿时惊了:“卧槽,这次去欧洲装逼?还是开数学会议吗?”

陆舟笑了笑,低调道:“不是数学,这次是物理的。而且什么叫装逼,我就一打杂的,主要还是听老板上去讲话。就算要装逼,那也轮不到我来装啊。”

黄光明一脸不信。

就在这时,史尚忽然用不好意思的语气,开口说:“那个陆哥啊,能不能拜托你帮个忙?”

“什么忙,说吧。”陆舟大方说道。

史尚不好意思笑了笑:“能不能帮我在瑞士那边带个东西回来?”

陆舟:“什么东西?”

史尚想了想说:“法尔曼的化妆品……好像叫这个牌子。”

首节上一节115/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