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尽起西岐之兵,也不敢说能平定三关,何况三关之外还有重重险阻。
想到此处,姬昌万念俱灰,连身归故里的喜悦都冲淡了几分,只得闷闷不乐的往侯府走去。
西伯侯府之内,众人眼见侯爷平安归来,张灯结彩,与民同庆。
民众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围绕在侯府之外,欢呼着西伯侯这个称号。
姬昌听到外面喧哗,走出去一看,只见里里外外围满了人,许多面孔记忆犹新。
“大家,挺久没见我了吧?”
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姬昌目光含泪,哽咽道:“家里出了点事...”
前来给姬昌请安的西岐百姓,很多都是拖家带口而来。
看着少的搀扶着老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样子,姬昌又忍不住想到了伯邑考。
要是伯邑考没死,此时也该在自己身边搀扶着自己,像眼前的几位老人一样吧。
想到自己的孩儿,已经被纣王剁成肉酱,姬昌只觉得心痛难忍,强撑着与大家说了几句话,不得不回去休息了。
接连几日,回到西岐的姬昌都辗转难眠,每每梦到伯邑考独坐一室,跟自己说冷。
念的深了,姬昌发起病来,不但自己日渐消瘦,连西岐民众也跟着诚惶诚恐。
王四友之一,右相散宜生听闻,请奏姬昌要搭建灵台,为姬昌与西岐求福。
姬昌虽然抱病在身,却依然不想大兴土木,摇头拒绝。
散宜生又言,灵台不仅能为姬昌求福,为西岐镇运,还能为伯邑考招魂。
姬昌随后想起,梦,伯邑考独坐一室,连连说冷,这才半推半的答应下来。
前后二十八天,城西郊外建起灵台。
此台占地三里,高约千丈,直入云端。
灵台一建好,姬昌再梦到伯邑考时,伯邑考果然不在独坐一室,而是身处一间堂皇大殿之内。
姬昌见了怪不已,对伯邑考问道:“此为何地,为何如此安逸?”
伯邑考恭请姬昌座,回答道:“此为灵台福地,存于九天之外,不在轮回之,有为阴魂遮风挡雨之能。”
姬昌面露喜色,父子二人相聚甚欢,直到耳边传来鸡鸣声,伯邑考才依依不舍的将姬昌送走。
姬昌出了灵台福地,睁眼一看,依然在府邸的睡房内。
此时醒来,又想到梦种种,姬昌连忙带西岐武,亲灵台祭天。
又一夜,姬昌没有梦到伯邑考,而是梦到一只肋生双翼,威风凛凛的白额猛虎。
梦醒之后,姬昌招来散宜生,与他说起梦光景。
散宜生大礼参拜,喜道:“白虎生翼,此为飞熊,飞熊旺主,多指贤臣。侯爷飞熊入梦,想来不日便将得到一位应梦贤臣,西岐兴盛有望了。”
姬昌听闻之后,取来金钱,当场演算先天术数。
连算三次,次次大吉,卦象遥遥指向东南。
取来地图一看,东南为一片大河,称之渭水,综合卦象所算,如有入梦贤臣当在渭水之畔。
姬昌收了金钱,唤来仆人,命人去渭水之畔寻求飞熊。
仆人得了命令,当即领命而去。
不过半月,便有人报与姬昌,扬言渭水河畔有位隐士,道号飞熊。
姬昌派人去请,三请三空,是无法与飞熊相遇。
无奈之下,姬昌只能亲自前去。
待到渭水河畔,离得很远,姬昌便看到一位老叟,提着钓竿从山而来。
老叟一步三摇,宛若醉酒,高歌道:“只愿直取,不愿曲求,不钓鲤与鲫,只钓王与侯。”
此诗一出,姬昌便知道遇到了隐士,因为这首诗的b-i'ge简直不要太高。
再看,老叟坐于江畔垂钓,直钩入水,无饵无钩。
姬昌一看,暗暗惊,忍不住去问道:“长者,为什么你钓鱼,不用鱼钩与鱼饵呢?”
老叟听闻,回答道:“姜子牙钓鱼愿者钩,不愿,却是不能强求。”
姬昌抬眼看去,此人的样子与仆人所说的飞熊隐士何其相似,莫非此人便是应梦贤臣?
心有所想,明面,姬昌却不动声色,有心考考姜子牙的才学,于是问道:“先生可知天下大事?”
姜子牙一边垂钓,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我在此地垂钓王侯,如果不知天下大事,又何必废此苦工?”
姬昌席地而坐,询问道:“先生看西岐如何?”
“西岐...”
姜子牙想了想,回答道:“西岐大有可为。”
随后,姜子牙不等姬昌再问,又道:“两个月前,北海平灵王造反,率兵百万反商,闻仲太师亲自平叛,带走了朝精锐。一个月前,南伯候鄂崇禹之子造反,率兵六十万攻打游魂关,意图为父报仇。半个月前,东伯侯姜恒宇之子,率兵八十万攻打三门关,响应东海平灵王。
如今,商纣四面楚歌,西伯侯姬昌又仁德无双,西岐如若起兵,大事可期。”
姬昌闻声不再犹豫,对着姜子牙大礼参拜,恳请道:“西岐之主姬昌,恳请先生出山来助!”
“哈哈哈!”
姜子牙哈哈大笑,伸手往鱼干一拽,一条金鱼咬着直钩,这样被拽了来,当真是愿者钩。
“先生可愿出山相助?”看到直钩都能把鱼钓来,姬昌更加信服姜子牙是有本事的人。
姜子牙却不答应,反而推脱道:“我家还有贵重物品,不能与你前往西岐。”
姬昌一听如何能答应,连忙道:“我有马车,可以送先生回去取财物,再将先生带往西岐。”
姜子牙摇头:“我家在山林深处,道路不通,走不得马车。”
姬昌一听,半跪在地,又道:“我背先生回家。”
姜子牙这次不推脱了,钓了鱼竿,了姬昌的背。
姬昌也不说话,背着姜子牙往家走,只累的头晕眼花。
半响,走入山林,见到了一间茅草屋。
姬昌还不等开口询问,便见姜子牙从背跳了下来,拱手道:“侯爷背我八百零八步,我受你恩情,当保你江山八百零八万年,西伯侯,姜子牙这厢有礼了。”
第1046章 文王演武
“子牙师叔出山了!”
三关之地,函谷关,王旭听到西岐线报,自知封神大劫终于是开始了。
不过,眼下姜子牙还未给他发来书信,易静不易动,看来得抽时间往西岐走一趟,看看西岐的下一步如何行动,自己这边也好进行配合。
如此想着,王旭放下手边事物,低喝道:“变!”
嘭!!
人影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只飞鹰。
王旭化为飞鹰,扑腾着翅膀往西岐而去,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西岐空。
以鹰眼从看下,只见西岐城内人声鼎沸,虽是诸侯之城,繁荣程度却不亚于朝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
换成天眼再看,整座城池都包裹在气运龙柱之下,此龙浑身淡青,五爪,鹿角,北生双翼,居然是一条气运真龙。
“真龙?”
王旭眉头微皱,他之前已经观看过了,朝歌的气运是金色真龙,而西岐的气运则是青色蛟龙。
金主贵,金龙一出,自当zhe:n压的青色蛟龙动弹不得。
而现在,西岐的青色蛟龙变成了青色真龙,位格却不殷商的金色真龙低,自然不会在受到节制。
“这才多久,西岐的气运蛟龙便化为了真龙,足以跟殷商的金龙一较长短了?”
王旭看的啧啧称,果然是殷商失鹿,天下共逐,气运偏移之下,西岐已经成了诸侯,争夺天下之主最有力的竞争者了。
“西岐果然底蕴不浅,一朝化龙,立刻便化为千丈青龙,虽然还不殷商巅峰时期的万丈金龙,却也天下诸侯强了一大截,真不愧是天命在周!”
王旭收回目光,以鹰身投入西岐城,直奔姜子牙的相府而去。
姜子牙刚被带回西岐,封为丞相不久,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王旭看到他时,他正在处理政务。
抬头一看,看到一只飞鹰落在了窗户前,姜子牙眉头微皱,道:“道友既然来了,为何不现身呢?”
嘭!!
飞鹰落在地,化为一身银甲的王旭,拱手道:“师叔好眼力!”
看到来人是王旭,姜子牙放下纸笔,笑道:“不是我眼力好,而是你不知道,你所化的这种苍鹰为北鹰,在西岐是没有的。西岐的飞鹰体格更小,羽毛也更细腻一些,你只知变化之术,却不知南北差异,如何能瞒得过我?”
王旭听了也不辩驳,他本没想瞒着谁,要不然也不会变为飞鹰这种显眼的生物。
姜子牙卖弄了一下后也不多言,招呼王旭进了客厅,开口道:“师侄不在函谷关坐镇,怎么到西岐来了?”
“子牙师叔,师侄听闻你接了相印,于西岐之内一人之下,万人之,这不是给师叔祝贺来了嘛。”
王旭坐在椅子,说完这话又道:“师叔,现在天下大乱,您也寻得明主,不知道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姜子牙面带笑,从书桌拿起一封信,一边递给王旭,一边笑道:“这有玉鼎师兄给你的信,你看了知道了。”
王旭接过信,当着姜子牙的面拆开,发现果然是他的便宜师傅,玉鼎真人写来的。
信说的不多,只是告诫王旭看到信之后,要听姜子牙的话,辅助西岐伐纣,多的便没有了。
不过,信的内容虽然简单,里外透露的意思却不简单。
说起来,这还是王旭的接到的第一个,来自阐教内部的正式命令。
之前他虽然早下山多年,玉鼎真人却从未管过他,更别说这么正式的叮嘱了。
“天命之下,自当以西岐代商,掌教天尊已经下达命令,让我阐教弟子相助西岐,伐无道,诛纣虐,此为教内第一策,事关重大,不可不查。”
姜子牙显然从面,得到了一些王旭没有得到的消息,提点道:“此事关乎教内气运,更涉及到接下来亿万年的局势,如果能乘风而起,将胜过千万年苦修。”
说到这里,害怕王旭不知轻重,姜子牙又压低声音,道:“此为人道大兴之下,最大的机遇,也是你我的成道之基,阐教下已经决定押注西岐,你我便是教先驱,其的意义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
王旭微微点头,没有人他更明白,封神大劫的意义了。
大劫,是劫难也是机遇,天地反复,气运浮动,不知道多少人能一朝乘风而起。
远了不说,只是阐教十二金仙,除了神通广大的大师兄广成子,其他人都被挡在金仙之境,迟迟不能突破。
而等到第二次大劫,西游大劫之时,这些人各个都是准圣,可想而知在大劫的收获。
王旭粗略的算了一下,在这场大劫,气运天降,加持众生,起码能出二十位准圣,百位大罗金仙。
站在风口浪尖,一头猪都能飞起来,说是成道之基一点都不为过。
较一下,跟现代的改革开放一样,改革开放可以看作是华夏的一次大劫。
前前后后不过三十年,变化何止万千,多少英雄人物乘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