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618节

  看到白莲圣女被牵制住,三僧三道大喜过望。

  佛道两家有气运之说,白莲教随为妖道,不入正统,可教内强者无数,信徒如流,自身也是有大气运的。

  如果能将白莲圣女诛杀,断其一臂,白莲教折损的气运,自然会加持在众人身。

  受此天道气运加持,未来不说成佛作祖,起码也能更进一步,此事事关修行,如何不让众人欣喜。

  “王先生,小王偶然间,得到了一副圣讲学图,此图乃是画祖顾恺之所做,观之如见圣亲临。如果先生出手,小王愿意将此画借与先生一观。”

  见到众人纷纷出手,一时间还是奈何不了白莲圣女,吴山终于坐不住了。

  如果说剿灭赤面法王几人,是平定扬州白莲教之功,格杀白莲圣女,便是重创白莲教之举。

  在吴山眼,眼前的白莲圣女哪是圣女,分明是泼天大功。

  一但将白莲圣女也留下,此次借助剿灭白莲教之行,实则考验三位皇子的当今天子,也会对他另眼相看。

  “圣讲学图,顾恺之的画么?”

  王旭陷入沉思,顾恺之号称画道起始,他的画据说能以假乱真。

  多了不说,只要顾恺之的圣讲学图,能引出圣的一分威能,也值得他冒险了。

  “先生意下如何?”看着一边抵抗,一边抽身而退的白莲圣女,吴山心急如焚。

  王旭轻轻点头,白莲教主的威胁,又怎么能跟圣讲学图,此为成道之基,错过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到。

  六皇子吴山,连画祖的圣讲学图都有,看来他还真是一个大气运者,自己有些小看他的底蕴了。

  “还请先生出手。”见王旭答应下来,吴山大喜过望。

  王旭目光微眯,缓缓伸手,抽出袖子的无名金书,与沾了龙血墨的狼毫笔,轻声道:“天地有正气...”

第975章 留手

   天问一出,方圆千里气沸腾,日月无光。

  受此影响,别说首当其冲的白莲圣女,连助攻的三僧三道,神通术法都有些不灵了。

  王旭思之,什么手段应情应景,又如虎添翼,答:“天祥·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王旭笔尖沾在龙血墨,龙血墨为道至宝,能为诗词章平添三成威力。

  儒界没有天祥,也没有正气歌,王旭拿出来用,天道之下,自然认定他是诗词的作者。

  身为诗词作者,使用自己的原生诗词,威力还能再加三层,再加龙血墨的效果,相当于平添了六成威势。

  这还不算完,三位大儒口吐天问,引动方圆千里的浩然正气。

  此时此景之下,神通道法统统要受到压制,与之截然相反的是,道力量却有显著增幅,增幅力度起码有三成。

  再加正气歌,本以正气为主,与天问的结合非常完美。

  王旭思之,在这个时候出手,他的诗词杀伤力,恐怕还要在普通大儒之,起码是顶级大儒那个层次,对准六阶存在都有威胁。

  想到此处,王旭不动声色,下笔如神。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王旭妙笔生花,正气歌一气呵成,下笔如有神。

  受到他的影响,本沸腾的气,更是如火如荼,变得妙不可言。

  抬眼看去,天空一朵晚霞,居然组成了疑似屈原的身影。

  这道身影,高立云端,虽然看不清表情,却是人的形象无疑。

  一时间,仿佛屈原都从历史走出,站在天问之,笑看着王旭吟唱正气歌。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王旭越写越快,气越来越浓,化为一柄浩然长剑,从历史长河浮现。

  此剑有双刃,一刃名仁,一刃为义。

  此剑有剑脊,脊人墨客无数,或叹,或咏,或放荡不羁,或洒脱莫名,或心系黎明,或怀春咏古,不可名状。

  此剑有剑柄,剑柄刻画年轮,一个春秋是一年,一个秦汉是一代,万载春秋尽皆于此。

  此剑有落款,款名:“浩然长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则为日星......浩然.....诛邪!!”

  诗罢,王旭引动浩然正气,笔尖风轻云淡的对着白莲圣女一点。

  受到牵引,浩然之剑无威势,无神光,无异象,无杀机,缓慢而坚定的飞向白莲圣女。

  白莲圣女的白莲领域,挡得住佛道法器,挡得住神通术法,却挡不住王旭的浩然之剑。

  剑尖所至,白莲一触即碎,一窥即融,千般神异,万般变化都做了无用之功。

  王旭面带笑,众人脸带喜,结果如何,仿佛已可预料。

  危机下,白莲圣女轻轻转身,白色面具下看不见表情,唯有那双露在外的眼睛,凄凉夹杂着无奈,还有一丝丝眷恋。

  “咦...”

  对那道目光,王旭只觉非常熟悉,好似眼前的白莲圣女,是自己一个相识许久的熟人。

  错不了,这个藏在面具下的白莲圣女,一定是自己认识的,她究竟是谁?

  铮!!

  紧急时刻,王旭将浩然之剑的力道收敛三分,这才刺破层层白莲,将白莲圣女钉在空。

  天空,圣血飘洒,白莲圣女从天坠落,坠落在了小河。

  “杀了她,快点杀了她!”

  吴山大呼小叫,指着白莲圣女坠落的地方。

  王旭却没有动手,反而持剑而立,目光满是凝重。

  “别让她跑了...”

  佛道两家的修士追去,围在白莲圣女坠落的水域狂轰乱炸,掀起海浪无数。

  终究,却什么也没有发现,除了海水的一抹猩红,证明了白莲圣女的伤势以外,别说尸体了,连影子都没有看到。

  “王院主,你最后的那一击,好似收敛了杀意?”

  没有去追击的马君儒,带着另外两位大儒,飞身而行军船。

  至于王院主的称呼,王旭乃紫阳书院院主,这个称呼并无不妥。

  毕竟,王旭的修为只是进士,按照级别来说大儒低一等。

  可在场的三位大儒,谁也不敢将他当做普通进士看待,以院主尊称,才能体现出王旭的身份不同。

  “有吗?”

  听到马君儒的话,王旭将浩然长剑向一抛,浩然之气归于天地之间,冷声道:“我怎么不知道。”

  “马兄,或许是我们看错了吧。”

  方琼与肖远望两位大儒,赶紧来打圆场,一点都没把王旭当后辈看。

  马君儒见此,楞了一下,苦笑道:“或许是我看错了。”

  “自是如此,我与白莲教非亲非故,怎么可能手下留情,只叹那白莲圣女法力高强,连诸位前辈都难以招架,我这个后学末士又如何能独领风sa0。”

  王旭衣袍一甩,看了眼无功而返的佛道两家高人,轻声道:“此行诛杀木棉经主,魔罗经主,彩慧经主,又打伤了白莲圣女,本是一场大胜,想来白莲教在扬州之地,是翻不起风浪来了。既然如此,我便回紫阳书院潜心著学,各位暂且别过吧。”

  “院主慢走...”

  众人纷纷相送,王旭也不多说,只是对吴山补充道:“别忘了那副画,尽早送到我府。”

  说完这话,王旭也不等吴山回答,脚踩狼毫笔傲然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三位大儒好生羡慕,低语道:“真是年轻有为!”

  神霄三老闻声,颇为认同,开口道:“这位新科状元,没想到这么厉害,单对单,我们这些人恐怕无人是他的对手,难怪连毒龙老祖都被他zhe:n压了。”

  五台山三位圣僧不说话,只是看着王旭离开的方向,一时间念珠转动的更快了。

  唯有吴山颇为泄气,没想到千方百计,最终还是没能将白莲圣女留下,可惜可惜。

  同一时间...

  “白莲圣女到底是谁,浩然之剑下,最后看我的目光带着诀别,凄凉,眷恋,分明是男女间才有的目光。而且,这目光让我如此熟悉,我一定在哪见过,为什么我想不起来了?”

  九天之,王旭坐在变大的狼毫笔,越想越是困惑。

  莫非,自己了白莲圣女的诱惑之术,这才动了恻隐之心,最后收敛了三分力道?

  不可能,他的本体是武者,而且是极限武者,如果他本体出手,在场的人一拥而也要被他全部格杀。

  一道分身降临儒界,分身修儒,本体带来的境界却没变,白莲圣女何德何能可以诱惑住他。

  王旭越想越觉得怪异,最后所幸不去想它,想来不管白莲圣女是谁,日后也有再见之日。

  到时候,一切水落石出了。

  至于被放走的白莲圣女,天威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小小的白莲圣女,放错了又能如何,谁还敢向他要个解释不成。

第976章 白莲起义

   回到紫阳书院,王旭又开始了闭关不出。

  这次战斗,一连放出将进酒,正气歌,两首诗成镇国的名篇,让他的气又猛地增加了一大截。

  单以气来说,他已达到进士顶点,增无可增。

  再想进步,只有将理学与心学融合,合成新的王氏学说,并在士林将学说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的学派与传承,进而成为大儒之后才能增加。

  所以,王旭现在是一点都不急,因为学派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为,光有经典还不够,还要与人辩证,证明自己学说的优势与正确性,这是水滴石穿的细活。

  另一边,折损了大量高手的白莲教,在扬州的势力开始收缩。

  八月底,扬州境内的一批白莲教徒仓促起义,星星之火尚未燎原,便因为缺少核心战力,被扬州知州铁血zhe:n压。

  九月初,在众人以为扬州事败,白莲教会再次潜伏时,同为江南三州的荆州、交州,同一时间爆发白莲起义。

  与扬州的情况不同,荆州与交州之地,白莲教的核心战力并未折损。

  甚至,荆州与交州的白莲教高层,还吸取了扬州白莲教高层密会,导致被擒贼先擒王的教训,化整为零,由虚盖实,出来露面的都是小角色,真正的大鱼全部隐居幕后操盘。

  有法王暗指挥,有经主调动信徒,下有行走道人下串联。

  荆州与交州的白莲教起义,短短两天便覆盖全州,先以符水治瘟疫拉拢百姓为主,后以宣传大吴天子失道,应该以佛代国,建立无乐土为核心。

  两州之地,很多被洪水冲毁田地,又饱受瘟疫之苦的普通百姓,纷纷加入了建立地佛国的幻想。

  散修,邪修,魔修,一些见到利益的非正统修士,更实在暗推波助澜。

首节上一节618/8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