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电脑里 第442节

舰队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是在刚刚穿过空间门,来到这里的那一刻,还是有不少光学观测设备毁坏了。

这是因为这里的恒星比较多,可见光辐射太强烈,导致光学观测设备失效。

此时已经通过其他的观测方式进行,在旗舰指挥室中,多种观测方式将影像合成出来,并投影在几人面前。

邓聪指着影像中的几个巨大的光点,说道:“这是星云中最大的几颗恒星,它们的亮度都接近了甚至超过爱丁顿光度,这是因为它们并不是自然演化的恒星。

爱丁顿光度是吸积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光度。光辐射对物质总是有一种向外的光压作用,如果物体散发的光太强烈了,超过了某种物质承受的极限,光辐射就会把组成物质分子的电子给带走了,留下正电荷,持续下去,物质就会带上大量正电荷,形成方向由中心向外的强大电场,这电场增强到一定程度,正电荷也在电场作用下飞离了物体。这样,物质就在强烈的光辐射下分解了。

在地球时代的2010年以前,科学家观测到的最大恒星,其质量有150个太阳那么大,这个记录一直没被打破,所以人们认为恒星演化过程中,不会形成超过这个重量的恒星了。

因为恒星想要自然演化得更重的话,那就会在其引力作用下急速塌缩,引力能转变成热能,导致恒星内部的温度急剧升高到10亿摄氏度以上,由此引发剧烈核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把恒星本身直接就给崩解了。

但是在2010年,科学家却发现了大麦哲伦星云中存在一颗比300个太阳质量可能还要大的恒星巨无霸R136a1!

R136a1恒星显然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多颗恒星合并而来的。猎户座大星云虽然不如诞生R136a1的大麦哲伦星云,但也是恒星诞生地。

事实上,这几颗最亮的恒星,都是多颗恒星合并而来的,所以虽然体积没有R136a1那么惊人,可也不小了。

我们这次实验就是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收集相应物质,如果第一步收集的物质证明我们的猜想,那么就再进行第二步的观测。”

洛宇虽然听明白了邓聪说的天文学知识,可是不知道材料科学院要做的实验与这些天文学知识有啥关系。

便开口问道:“我们的实验和你说的这几个恒星有什么关系?”

邓聪笑了,指着最大的那颗亮星说道:“这颗恒星的前身可能是两颗恒星,它们相互环绕,由于它们位于恒星比较密集的星团中,很容易受周围恒星的影响,导致两颗星相互环绕的轨道越来越扁,变成了细长的椭圆形轨道,于是两颗星的距离忽远忽近,最终导致两颗星在距离最接近的时候撞到一起,合并成了一颗巨大的恒星。

在这个恒星融合的过程中,某些物质就会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诞生,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新材料物质。”

洛宇这才明白,感情是从宇宙现象中获得物质合成的灵感,然后再想办法模拟合成过程,研究出生产过程,从而实现新物质的生产。

不过这个难度也不小,就好比科学家都看着太阳每天发生着核聚变,可是人类很多年都无法真正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

当下便和杜耀秋一起,调动分舰队中的战舰,形成一个阵型,开始释放邓聪他们准备好的收集设备。

这些设备自带动力,有如一张小网,这么多的设备慢慢拼合之后,就形成了一张巨网,所有设备都是智脑控制,从而保证协调一致,精准地确保小网之间的缝隙几乎没有。

在动力的推进下,它们会慢慢接近到那颗最大亮星的某个安全距离,将这颗亮星抛出的物质收集起来。

整个过程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恒星活动的剧烈,时而吹出的恒星风,会将巨网吹乱。

而且星云中,各种x射线、紫外线等都极为强烈,如果不是有战舰强大护罩的保护,只怕战舰内的人类早已死亡。

经过两个月的收集,第一阶段完成后,在其中一艘运输舰中,那里有一系列的分析设备。

两个月的收集,获取了恒星物质足足有一千多吨,邓聪率领的专家组,调动运输舰中的设备,对着一千多吨物质全面分析。

又过了一个月的某天,邓聪再次来到旗舰的指挥室,兴奋地对洛宇和杜耀秋说道:“我们成功了!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恒星融合的过程中果然可以诞生出超级纳米聚合体。

这种超级纳米聚合体不是任何元素,没有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更没有电子绕着原子核转。

它纯粹是指纳米级以下的粒子层面进行的直接聚合,这种神奇的结构,让这样的材料拥有不可思议的材料性能。

甚至远远超越氢元素简并态聚合材料,有了这种材料,我们风神帝国将可以打造最为强大的战舰。”

“真的吗?太好了,那么我们是要进行下一步吗?”洛宇问道。

“当然,我们立即把第二艘运输舰中的观测设备全部投放出去,争取能够观测到这种物质在恒星中是如何产生的过程。

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舰队虽然有护罩,但是时间呆长了也不行。”邓聪急急地说道。

这次自己领导的这项研究,如果真的实现出那种超级纳米聚合体,自己说不定就凭借这一项研究成果,一举成为大科学家了。

舰队很快就将第二艘运输舰上所携带的观测设备全部投放了出去,这些设备已经是风神帝国最好的材料制造的专用观测设备。

它们将释放到距离最大亮星很近的距离,将这颗巨大的恒星方方面面的活动都观测记录下来,成为这种超级纳米聚合体生产过程的资料。

有了这些观测资料,回到实验室中,就可以通过研究,完成复制过程,从而研究出真正的材料生产工艺,最终达到可以量产的程度。

当然这肯定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邓聪也没想过一蹴而就,至少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迟早可以到达终点。

两个月后,舰队完成了观测数据的收集,启程返航。

虚空中,在这里活动了五个月的小舰队,突然间就消失了。当再次出现时,已经是在s79星系内了。

“咦,帝国的舰队全体出动了吗?星系里竟然如此空空荡荡!”洛宇看着观测设备的投影,舰队穿过空间门后,出发时那繁忙的景象已经全都没有了。

“第776分舰队,请暂时靠港休整,帝国主舰队已经前往s188星系。完成休整后,请前往s188星系。”

智脑的提示忽然响起,显然这是s79星系的移动太空港智脑转达的总参谋部的指示。

没想到,出去五个月,帝国的主舰队就已经踏上星际航程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别了,风神星

时间倒回四个月前,s79星系。

洛宇他们的第776分舰队出发一个月后。

帝国历62年11月9日,局部宇宙膨胀灾难,超出了李淳风他们的计算,无情地蔓延到了风神星。

整个风神帝国上下,所有人都面露悲戚,看着战舰、飞船、s79行星上的各种投影的画面。

画面中,恐怖的局部宇宙膨胀,在进入到风神星系后,就以光速向风神星蔓延着。

一路之上,一个个行星被黑幕遮挡后摧毁殆尽,当那道黑幕逐渐地遮挡住风神星时,人们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风神星,是人们在地球之外寻找到的一个新家园,如今被彻底的毁掉了,这是帝国公民生活了50年的家园啊。

新生命级飞船中,由于整个帝国都迁入战舰飞船之中并即将远航,而心情激动的人们,此时也都默然无语。

“妈妈,天为什么要吃掉我们的星星啊?”一个看起来只有四五岁大的男孩子忽然问道。

“那是宇宙里的灾难,我们的星星正好被波及到了。”一个女人脸上还带着泪光,轻轻地说道。

“妈妈别哭!我长大了,就去摘个星星给你。”男孩安慰着妈妈。

首节上一节442/62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