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电脑里 第310节

它制造完成了数万个引擎,将海洋星变成了移动的战舰,并制造了数十万门粒子炮!”孙晓云说道。

“真是可怕的生物!”庄云倒吸口冷气,接着说道,“我已经通报给元首,相信元首会有新的命令到来。”

接到庄浩的报告后,再次被打断实验的李淳风,心里感到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这个恒星系很不简单。

自己不能太大意,宇宙之中危机处处,稍有不慎,就可能给文明带来灭顶之灾。

看来需要亲自去甲号行星见识一番褐藻,至于现在正在进行的空间理论研究实验,就暂时交给钟寒他们三个吧。

幸好这段时间里,通过研究超光速航行过程中,空间弯曲的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初级的空间理论。

接下来,只要按照这种理论,应该就可以制造出空间装备,这种空间装备被李淳风命名为空间跳跃装置。

它是将空间中原本有空间力连接的两个点,通过引力转换成空间力的方式,增强空间力之后,就能够弯曲空间,使得两点重合,犹如打开了一个类似天然虫洞的小虫洞,从而,让战舰或者舰队通过。

这种装置进行空间跳跃的距离,取决于两方面,首先是空间力连接的两点之间实际距离,其次是能够提供的引力转换的空间力,是否足够大到让两点重合。

也就是类似使用加速弦波的装置,先要探测到空间力的两点,随后要评估装置提供的能量功率,是否足够弯曲空间,让两点重合。

相比李淳风从冰人那里得到的空间跃迁装置,显然这种空间跳跃装置的技术等级要低一些,且受限于是否能够找到空间力连通的两点,当然跳跃的距离也肯定没有空间跃迁远。

但是,这种装置的战术作用可能更大,甚至还可以制作固定两点的空间门,作为将来帝国星球间或星系间的交通方式。

因为大体的设计理念和相应的模块都已经具备,剩下的细步设计工作可以交给钟寒等三人负责。

由三人带领的科研团队,继续完善空间理论验证实验和空间跳跃设备的各项细步设计,并着手考虑制造的问题和后续实验。

安排好这里的事情后,为掩人耳目,李淳风的纳米身躯搭乘一艘名将级战舰,迅速赶回。

在此期间,李淳风已经收回大部分意念,降临到乙号行星附近的“战神号”旗舰上,并率领500艘名将级战舰,再次来到甲号行星附近。

第二百三十七章 灭亡文明的恶魔

此时,原本要前往海洋星系恒星附近,打算重建粒子对撞机的舰队,被李淳风暂停了行动。

李淳风打算彻底搞清楚这个褐藻的危害性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这里,还是索性离开这个星系。

那艘装着柳明川采摘的褐藻触角的战舰,在李淳风新的指令下,已经回到甲号行星附近,其中冷藏的褐藻触角也被送去甲号行星上面。

风神帝国主舰队已经转移到乙号行星,不过甲号行星上还有部分的采矿大军,轨道上也还有一些运输舰等待运输精炼的矿物。

因此李淳风安排机器人在甲号行星的北极冰川附近,建立一个生化实验室,将各种设备和仪器都准备妥当。

随后,李淳风的意念就先降临到这处实验室的智脑中,控制各种仪器对柳明川采摘的褐藻触角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初步检测之后,除了柳明川说的这些特性外,并没有查到什么其他特异之处,这让李淳风想要用意念场来扫描这个褐藻触角。

因为降临的意念虽然可以延伸出去,但是却不能形成意念场。

于是,李淳风便将自己的意识体从“风神号”旗舰转移到“战神号”中,并率领一支500艘名将级战舰组成的舰队,重返了甲号行星轨道。

这一次的意识体转移,进展的极为顺利,完全没有了早期转移不同的电脑间所遇到的撕裂感,显然意识体能量等级应该是达到了某种程度。

当李淳风率领的舰队来到甲号行星轨道附近,由于距离的拉近,李淳风对自己的降临出去的意念又有了新的发现。

那就是当意识体接近降临的意念所在位置不足1000万公里时,降临的意念成功地形成了意念场。也就是说,今后自己使用意念场功能时,意识体可以保持一定距离了。

这让李淳风很是欣喜,当即就形成一个意念场,并操控机器人将褐藻残段触角放入到意念场中进行扫描。

几乎刹那间,一种混乱的意识就被意念场发现,这些杂乱的意识中有饥饿、有吞噬、有恐惧、有茫然、有愤怒……不一而足。

李淳风还是首次在意念场中扫描一个生命体的部分时,发现存在意识,哪怕这些意识很杂乱。

难道是自己的意念增强了?要知道此前自己意念场在对付死亡射线时,曾经扫描过舰队中的人类,当时似乎没有发现人类的意识。

可是智慧生命显然是有意识的,没能扫描到,或许是由于人类的意识太弱的原因。嗯,莫非意识转移和意识能量等级有关?

这么说来,应该是这个褐藻生命有着某种较为强大的意识,这种意识即便分离残留在触角残段中,也还是比较强,所以被自己的意念场扫描到。

等等,这种情况是否和自己降临意念到分身上相似?可是为什么那么杂乱,没有规律,而且还有不同的情绪?

看来和自己的意念是不同的,意念降临是相当于分身,还是由主意识体来感知操控的。可这个褐藻触角中的意识,应该和母体是分离的,或者算是子意识,有独立性。

不知道它感知到的,是否能够传回给母意识?或许由于其母意识已经被消灭了,所以它变成这样?

李淳风思索了一阵,不得要领。

自己之所以要研究褐藻触角,是因为它具有的材质变化性。褐藻的触角可以进行各种物理攻击,还能构建出核聚变反应炉,变成粒子喷射引擎和粒子束大炮。

这些看起来神奇的变化,都基于褐藻细胞,偏偏最开始时,褐藻细胞与地球上的一样,属于正常的植物细胞。

李淳风想要研究清楚,植物细胞是如何能够变化成这些材质的,如果能够把这种机制运用到相应的材料之中,是不是可以制造相应的类似《终结者》中的液态金属的东西,甚至更加厉害。

想想看,这褐藻竟然形成可以核聚变的触角,实在太厉害了,再发展下去,岂不是和地球时代的一款游戏《星际争霸》中的虫族一样了。

原先李淳风觉得,虫族应该不可能存在,毕竟生物细胞能够进行如此多变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实在太过玄幻了。

如今,自己竟然就遇到类似情况,虽然褐藻并不能像虫族那样分成无数的不同种群,但是它已经将自身的触角变得有所不同,这或许是某种进化的开端。

显然,自己对于生物的理解有失偏颇,对生命体的认知也不够深度。自己的生命探测设备必须进行改进了,不然又像这次一样,以为没有生命的星球,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可怕的生命体。

问题是,自己该如何改进才能探测到没有生命磁场的植物生命和微生物呢?显然需要寻找生命体真正的本质才行,否则制造出的探测器总会有所疏漏的。

现在看来,褐藻从植物细胞转变成特殊状态细胞,一定是有原因和条件的,按照现在研究的情况看,似乎只有可能是由于意识作用的结果。

因为,褐藻生命竟然可以从所吞噬的物品中汲取科技,这似乎就和自己的意识在互联网中可以快速学习成长,以及意念场扫描物体可以获知原子结构和组成方式,并进行仿制,非常相似了。

所以,李淳风判定,褐藻生命应该也是某种意识体的存在,而这个意识体和褐藻母体是相辅相成的。

褐藻在吞噬飞碟之后,肯定也进行了意识扫描,获得了核聚变反应炉和粒子引擎、粒子束炮的相应细节,然后通过改变自己触角的细胞状态,仿制出相应的核聚变反应炉和引擎。

当然具体实现细节肯定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估计也和它吞噬的大量物质有关,或许在褐藻体内,拥有着无数的各种物质,所以才能那么快的仿制出核聚变反应炉。

然而几经检测之后,除了发现存在意识之外,李淳风暂时从触角残段中分析不出什么新的东西。

正好此时一号智能传来信息,原来对于猴人文明的语言终于破解了,原来这个文明自称天元文明,海洋星被他们称为天元星。

首节上一节310/62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