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大穿越 第645节

悟空笑道:“俺从傲来国一路走来,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两只公的怀孕了也!这鹏魔王真是可怜,还有那大势至菩萨,它犯了色戒也!也不知那大势至菩萨,得罪了谁,竟然霉运透顶,不过仔细想来,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也只有俺那黑心眼的师傅了!”

悟空笑声还未落,就有一道天雷凭空出现,跨越一切时空的界限,劈在悟空的头上,将它劈的打了一个跌。

悟空急忙叫道:“师傅,俺错了也!莫要在劈了!”

听到这话,天空中隐隐出现的电丝才消散而去,悟空松了一口气,暗道:“俺师傅是个小心眼,可不能再说他坏话了。这鹏魔王怀孕,还真是一件稀罕事。俺得跟在它后面,悄悄研究一下。看看日后能不能造就一种神通,叫那些神仙圣佛,都能怀孕。”

“日后给精门这厮改造上去,布种三界,岂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第一百章见梵入魔阿难陀

提婆达多看着自己的堂哥乔达摩·悉达多坐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溘然长定的尸身,面色寂寥,他于佛祖面前盘膝坐下。提婆达多是释迦摩尼以下,随佛祖转生凡间的诸多佛陀菩萨之中,智慧最高,才情第一人。

便是普贤、文殊等四位大菩萨,也绝难以参破真如境界,进入到三界维度纠缠的最底层,在梵天之外,能见梵,直面如来佛祖于梵对抗的那一层次。

唯有提婆达多,能触摸真如境界,只差一步,便能堪破无所有处,进入无色禅的最高境界,遁入三界非想非非想天,相助如来一臂之力。但他将此意告知释迦摩尼诸位弟子之后,却遭到空前一致的反对。

舍利弗更是以释迦摩尼遗命,令他不得去寻找释迦摩尼入定之后,意识所往之处。

但提婆达多,乃是佛祖以下,佛门教团的第一人,追随者甚众,即便在灵山大雷音寺中,提婆达多也是统领八部护法之中,紧那罗部的辟支佛,四位大菩萨加上一位大势至菩萨,都仅仅只能统率迦楼罗部,而辟支佛却能单独统领一部,可见其地位之高崇。

一位面貌甚美,容姿端庄的僧人悄悄来到他身后,提婆达多连眼睛都没有睁开,道:“阿难陀,你还要劝我么?世尊于无色界外,与天外邪魔——梵相斗,你们却不许我去相助。是怕我从世尊那儿,得到正觉,破了舍利弗、须菩提他们的妄说么?”

阿难陀俯下身,触提婆达多之足行礼,恭敬道:“哥哥,昔年我佛与玉帝商议,请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让出轮回,以善恶论,行六道地狱之时。你曾怒而反对,言六道轮回划分善恶,不是正道。众生因缘起,因缘灭,诸行无常,每一次轮回往世,都应当是一个全新的个体。不因将前世诸多烦恼,带到后世。”

“后土大帝公心无私,视众生为刍狗,乃是最慈之心,远胜于六道轮回。”

“世尊大怒,令你前身燃灯上古佛入灭,夺你天人、阿修罗、紧那罗、龙四部护法,以辟支佛重生后,才又赐紧那罗和龙部。后来三百劫前,世尊又与玉帝商议设下因果法网,令众生善恶有报,你又出言反对,言众生诸行无常,故而悲苦,能生超拔心,乃是四妙谛第一因。故而机遇无常,因缘无常,不因有因果这等伪说。”

“世尊又夺你龙部护法,以示惩戒。”

“如今文殊、普贤由那天外教主处,取来经书,欲立轮回善恶业报,以弘扬菩提萨锤,大乘之道,开辟净土,以度众生。舍利弗、须菩提等人赞同,你当面呵斥他们,言净土乃是外道,轮回救不了众生,唯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能超拔苦海。”

提婆达多终于睁开眼睛,怒视阿难道:

“心对心无取,随心心无挂,念观念无舍,随念念不迷,无得亦无生,烦恼即菩提,诸幻性圆满,无来亦无去,生死性真如,无生亦无灭,一心显三藏,三藏性寂然,名寂静涅槃,才是正觉正道。佛法只能度己,不能度人。释迦摩尼乃是觉者,并非神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因向外求,不因向菩萨求,当向内求,当学佛法。苦海彼岸,以释迦摩尼之觉悟,如苦海明灯,照亮前路,但亦不能助。度人登临彼岸之舟,乃是己心自力,如今有人说释迦摩尼的智慧,犹如苦海上的金桥,彼岸不在涅槃寂静,而在三界一净土之中,此乃外道邪魔之说。”

“三界是一大苦海,净土亦是苦海,文殊、普贤、骗众生以苦海净土为彼岸,不见正觉,不知涅槃寂静,才能超离烦恼。真乃邪魔也!”

“轮回业报、善恶因果说恒常,非无常,菩提萨锤、大乘度人说有我,非无我,往生净土、极乐世界说彼岸,非涅槃。”提婆达多张目怒喝道:“岂不违三法印乎?以神佛之说,惑三界众生,菩萨者,当杀也!”

“世尊亦言。三法印外,尚有实相印!”阿难解释道。

“谁是世尊?”提婆达多漠然道:“是如来佛祖,还是释迦摩尼?或者是乔达摩·悉达多?”阿难陀大惊道:“提婆达多!你疑佛?”

“一千劫前,世尊与我说法,曾言: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即非世尊所言,得法印者,亦可视同佛言、即便佛言,违背三法印者,亦是外道!”提婆达多平静道:“这便是我的世尊!”

“我贬下燃灯上古佛尊位之后,曾万念俱灰,静思三劫,欲涅槃寂灭,追随世尊而去。最后于禅定之中,彻悟世尊乃是世间得真如者,乃是释迦摩尼。一千劫前,世尊还是世尊,一千劫后,如来不是世尊。神佛不是佛!”

“佛乃是觉者,不是神,亦不能度人!如今的如来佛祖,乃是佛的烦恼,你们的烦恼所化,它是世人众生心中的佛,但不是我的佛,它是魔!”

“提婆达多!”阿难站起来大惊失色道:“你要叛佛么?”

“阿难陀!”提婆达多笑道:“我的弟弟,我悟出此理之后,禅定动摇,我做上古佛时,已能禅定至无色界四空天外,抵见真如。禅心动摇之后,才被困于无所有处。如今天外邪魔——梵来袭,我终于可以验证,如来究竟是不是世尊了!”

“若是如来近梵,那如来便是外道邪魔,世尊为成佛时的烦恼,若是如来非梵,那我就会涅槃寂灭,清净而去。”提婆达多对阿难笑道。

他背后走出五百位佛陀,三千名紧那罗护法,皆是他的追随者,灵山昔年上古佛,如今辟支佛统领的一众佛陀,他们围绕乔达摩·悉达多和提婆达多坐下,围观他入定寻佛的结果,灵山诸佛有三千,其中诸乘不同,昔年上古佛一脉有一千佛陀,燃灯跌位之后,散去三百,遭佛贬斥之后又散去两百,如今只有辟支佛五百,是为辟支佛乘。

在枯荣双树之下,提婆达多入灭,一念往非想非非想天而去。

阿难一颗禅心动摇,惊疑的看着提婆达多的尸身,一日夜后,阿难看见提婆达多尸体睁开眼睛,流出血泪,辟支佛紧那罗从天而降,悲痛大呼三声,疯狂大笑三声,嘶吼道:“世尊已死,如来外道!诸佛随我,破灭灵山!”

“一切诸佛菩萨,皆是入魔邪徒,唯有无常能惊醒本心,叫其明悟正觉。”

“要叫诸佛菩萨沉沦苦海,灵山净土成住坏空,诸佛无常,善恶无常,因果无常,诸位随我随我打破六道,混淆善恶。化身外魔,为佛设劫!”

“正法已亡,外道猖獗。末劫无法,我为无天!”

阿难惊恐的看见,辟支佛紧那罗金身崩溃,坐下莲台化为黑莲,那五百辟支佛,亦追随提婆达多,化生为魔。辟支佛……不,应该是无天,看见阿难惊恐的神色,仰天大笑,然后随手将他打落尘埃,带领一众天魔,往舍利弗等人所在的位置而去。

第一百零一章快去请齐天大帝

祗树给孤独园中,一名比丘匆匆而至,拜倒在富楼那座下,颤声道:“尊者,舍利弗尊者传来消息,提婆达多携座下五百门徒入魔了!如今已经打伤了阿难陀尊者,宣誓要打破灵山,倾倒雷音,叫诸佛菩萨沉沦苦海。”

“你来晚了!”富楼那背对着他道。

那位比丘惊觉抬头,小心翼翼的来到富楼那面前,之间一道黑色的掌痕印在富楼那心口,将他的金身生生打碎,富楼那尊者早已气绝多时。就在他吓得六魂无主之时,富楼那破碎的金身忽然开口道:“不要怕,这是我入灭前的一丝烦恼之念,留言予你!”

“提婆达多已然入魔,他来找我论法,枉我被称为世尊之下,说法第一,却也不敌提婆达多的惊人魔念。后来我强行出手,不过三招,就被他打破金身而入灭。你传我遗言予舍利弗,那提婆达多入魔之后,神通法力进益,殊为可怖。非舍利弗、须菩提、摩柯迦叶、目健连、阿那律五人联手不能胜。”

“保护阿那律尊者,他天眼第一,是唯一能看破提婆达多动向的人,自我之后,提婆达多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了!”

“摩诃迦旃延,能分别深义,敷演道教,故称‘论义第一’。恐先我之前,已经遭难。只因我二人最擅长说法论议,那提婆达多,妄图驳倒世尊所传正法,故而先找上我等二人。提婆达多所欲着,乃是覆灭大乘,我等十大弟子,皆是声闻乘、缘觉乘,提婆达多邪徒,欲动摇我等禅心,将我等化为他的爪牙。”

“而灵山诸佛菩萨,皆是大乘弟子,菩提萨锤,乃是提婆达多眼中的外道,故而绝不肯收服,必要全数诛杀之。三乘弟子,提婆达多率领辟支佛乘叛乱佛,争取声闻乘、缘觉乘诸位阿罗汉,要覆灭菩萨乘,大乘。”

“去跟舍利弗说我的担心……十大弟子之中,恐有人会倒向提婆达多!”

富楼那说完之后,磕目垂首,不再言语,似乎一丝无明烦恼已经离去,那比丘弟子跪了许久,再没听到富楼那的真言,只得忍住悲痛,起身准备离开这处险地。

他临走关上殿门之时,忽而听到富楼那似乎犹豫已久,最终还是忍不住告知的声音:“小心阿难陀和罗睺罗!”比丘抬头去看,富楼那的金身却暗淡无光,毫无反应,不知是富楼那最后留言,还是他的幻觉。

一日之后,舍利弗携目犍连、须菩提自毘舍离城赶到,见到富楼那破碎的金身,皆面露嗔怒、悲苦之色,舍利弗上前请下富楼那的金身和自己带来的迦旃延金身放在一起,对诸位随世尊降世的弟子尊者道:“提婆达多已经叛佛,富楼那、迦旃延皆被其所害,已经入灭轮回。”

诸位弟子纷纷露出悲痛之色,双手合十,沉默不言,气氛一时间非常压抑。

舍利弗见诸位弟子心有戚戚,站在首位,肃然道:“两日之前,阿难陀来与我说,提婆达多违背世尊法旨,入定禅天,去寻找世尊与梵对抗之处,出定之后,即刻叛佛!”

目犍连道:“提婆达多曾经数次谤佛,质疑世尊真言法旨,世尊曾两次下旨意贬斥他,如今做出这等大逆,并不奇怪。我们应当请灵山上几位菩萨来,共诛此魔,贬入地狱之中,受无量量劫之苦。”

舍利弗却并未如此妄动,而是思虑道:“提婆达多以世尊堂弟之尊降世,况且他一向地位尊崇,比丘比丘尼之中,有许多人为他所惑,灵山诸佛阿罗汉,也有不少人心志动摇。如今,安定人心才是第一要事,不然若是更多的佛子随他入魔,才是我们灵山佛门的大难啊!”

目犍连道:“敢问师兄,如何安定人心?”

首节上一节645/91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