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大穿越 第13节

众人倒抽一口冷气,畏惧的盯着曲非烟手里的圆筒,心有余愧的让出一个大圈来,圆筒机括开口对着的地方,更是空无一人。

相比今日之后,这穿心透骨针,将取代唐门暴雨梨花钉,成为天下间,最可怕,最厉害,最让人闻风丧胆的狠毒暗器,‘出必见血,空回不祥;急中之急,暗器之王’,已经有人喃喃的念了出来。

在场的人,无论是名门正派的掌门,还是邪派的高手,就连下三滥的鸡鸣狗盗之徒,看着这亮晶晶的小圆筒,全都是眉心直跳,骇然失色。

看见曲非烟手上一动,众人紧张的连退数步,让开好大一个圈子,只是冲着曲非烟对面的地方,空无一人。

曲非烟自己也震惊了,她呆呆看着手里的圆筒,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马上感到手上一轻,圆筒已经被人劈手夺走。她回头看过去,却见林平之拿着圆筒,对准余沧海疯狂道:“余老狗,我父母在那里?”

还没等余沧海回答,他就扣动了扳机。

银光乍一次亮起,依旧美的夺人心魄,只是这一次,众人都感受到了这美丽下的森然杀机,背上无不冷汗淋漓,有的人甚至跑的远远的,从刘府大门冲出,一去不敢回头。

余沧海就像一块石头,不声不响的摔在地上,抽搐两下,就不动了。

林平之从失控中回神,震惊的看着自己的双手,手里的圆筒捏持不足,跌落了下来,“快跑~!”有人凄厉的大喊一声,紧张的连声音都破了,众人疯狂的朝掩体躲去,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大侠们,狼狈的挤成一团,每个人都想拿别人做掩护。

圆筒落下的中途,被一只洁白的小手接住了,曲非烟紧张的接着,装着穿心透骨针的小筒,手上已是一片汗津津,“你疯了!”她劈头盖脸的朝林平之骂过去。

“呵呵!”林平之似哭似笑,发出一声古怪的声音。

另一边,丁勉两人的长剑被陈昂轻易打落,就要上去取了两人的性命,却被早早等在一旁的刘正风拦下,“恩人手下留情!”

“怎么?你还要做这五岳剑派的弟子,为他们求情?”陈昂看了过去。

刘正风脸色黯然,叹息一声道:“刘某已经无言面对衡山诸位祖师,只想浪迹天涯边做一个乡下老翁,和曲老哥成一对知音!但嵩山毕竟是五岳盟主,他不仁,我不可以不义,还请恩公饶了他们的性命吧!”

“这也自无不可,但要是他们还找上来,你就不能再让我手下留情了!”陈昂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和这个世界没什么因果,日后有什么牵扯,也是刘正风自己吃苦头,只是有些话要说在前面,陈昂可不是那种打不还手的人。

“那是他们自取死路,怪不得恩公!”刘正风坦然道。

“那好!你们就走吧!”陈昂收起长剑,对丁勉两人道:“下次来找我报仇的时候,一定要把左冷禅带过来,否则来多少人都是死路一条!”

刘正风也亲手浮起费彬,又将十几名嵩山弟子一一开缚,将他们好言劝走,离开时四人零零落落的带着十几名弟子,拖着重伤的费彬,狼狈而去。和初来之时的趾高气昂,成了一个鲜明的比对。

那边,林平之被曲非烟拖着过来,他耸拉着脑袋,不敢去看陈昂。

“怎么啦?不敢说话了?”曲非烟气急的推了推他。

林平之这才萎顿的抬起头,哽咽道:“平之无状,擅动先生机关,此身任凭先生处置!”他眼里一片赤诚,到没有失去他诚实的本色。

“我这圆筒里,还能再发一次穿心透骨针,你拿着它,足以救出你的父母!”陈昂笑着看着他,把圆筒递了过去。

林平之感激淋涕,激动的接过去,“先生大恩大德,平之没齿难忘!日后必定粉身相报!”他看着手里的圆筒,想起父母音容,不由得落了泪。

陈昂只是轻轻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向阳老宅,横梁之上,避邪剑谱!”说完再也不管他,留下林平之一个人震惊的呆在原地,自己大笑着回了刘府后堂。

第十六章武学修养

《衡山吐纳法》是衡山派的入门心法,修炼的最高成就也不过能养生延年,按照江湖上的划分,随便一个练过两年拳脚的三流武师,都能将《吐纳法》修炼数十年的大成者,打得满地找牙。

衡山弟子入门时,也并不主要修炼这个,而是跟着师傅扎马步,熬根骨,《吐纳法》仅仅是用来调节呼吸,培养气感的基础法门。

听到陈昂要学这门功夫,刘正风有些为难,他直言道:“恩公,这吐纳法门不过是一些粗浅的练气之术,各大门派甚至是街头武馆的传承,几乎都差不多,如果恩公有意,我家传的《三阳心法》,甚至是衡山秘传的《衡山心法》都可以传给恩公!”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陈昂幽幽的叹息一声,回头看着刘正风,“内修之术,源于上古!吐纳、服食、引导、观想,自从《行气铭》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从黄帝算起,更是浩然五千年!”

“武学之道,非在于争强逞胜,对捉厮杀,这是禽兽之道,而非武学正途。若是我想逞威斗狠,自然是内功越玄奇,越厉害越好,但我要求大道,寻求上古武学正道,与天争命,超越自我,则非得从先贤智慧中寻找答案!”

刘正风听了这话,不由得愣了一愣,发呆道:“先生之前让我寻找受碟的道士,精修的和尚,也是这个原因吗?”

陈昂笑着看了他一眼,“你可知道《九阴真经》?知不知道少林寺七十二绝技?”

“《九阴真经》隐隐有些听闻,据说是绝顶的武学宝籍,与五位被称为五绝的前辈高人有所关系,曾经在江湖上掀起过好大的风波!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更是如雷贯耳!”刘正风老实回答道。

这些东西普通的江湖中人未必知道,但衡山派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大派了,这些江湖旧闻,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也证实了陈昂的一个猜想,《笑傲江湖》的世界,果然和《天龙》之后的四部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半是一个时间线上的世界。

“《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是北宋时大内编修黄裳,从万寿道藏中领悟出来的一套绝世武学,在当时的武林中,称为天下第一武学宝籍也不为过。而这份惊天动地的武学下卷,曾经落入两名混号‘黑风双煞’的桃花岛弟子手中。”

刘正风幽幽听着,面上显露出惊奇之色,这等武林秘闻,以他的身份也是闻所未闻,或许只有少林寺千年传承下来,会有明确的记载,这让他对陈昂的身份,越来越感到神秘了。

“这其中的过程,颇是发生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但与我们无关,就不必多言了,只说那黑风双煞中的梅超风,苦练了《九阴真经》二十多年,双腿因为走火入魔而瘫痪,就是是一门好好地《九阴神爪》,让她练成了《九阴白骨爪》这等不伦不类的东西!”

“九阴白骨爪!”刘正风骇然道,脸上露出了极度动容之色!令陈昂不禁失笑,好多武学奇功没能传承下来,都默默无名,而偏偏一门练废了的邪门武功,倒比正牌的《九阴神爪》威名更大。

“你只需知道,《九阴神爪》比梅超风练的《九阴白骨爪》厉害十倍,若是梅超风遇见了真正练成这门武学的人,只怕两招都走不过去,就要被抓成白骨!”陈昂淡然道。

“七十二绝技也一样,很多少林高僧,要花一辈子时间,来琢磨一套绝学,有的人一口气就能练上十几门,北宋时期的慕容博、萧远山两位,便是如此。但他们晚年,却不得不拜入少林门下,精修禅学!你道为何?”陈昂反问道。

“或许是少林藏起来一些关键诀窍,使他们练得功夫有所隐患?”五岳剑派出身的刘正风,对少林果真没什么好感,毫不客气的揣测道。

“哈哈!诀窍!”陈昂大笑道:“你这样说,就太小看达摩、张三丰这样的武学高人了,他们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的武学诀窍,大道领悟,何来隐瞒这种说法?”

“可你这样说,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其中确实有秘密。”陈昂看着刘正风欲言又止,摇摇手阻止他,继续道。

“无论是走火入魔的《九阴真经》,还是失之精髓的《七十二绝技》,虽然表面上是著述者词汇艰涩,暗藏代指,实际上是练习者的武学修养不够。”

‘武学修养’这是一个极为隐晦的名词,许多人以战力衡量武林高手的高下,却不明白,为什么扫地神僧、独孤求败厉害一生,却只有达摩、张三丰,能担得起一声“大宗师”的名号!为什么北冥神功技压群雄,六脉神剑威名赫赫,但只有《易筋经》《太极》能成就武学至高之名。

‘武学修养’这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在陈昂的理解中,武学修养就是一切关于武学智慧、悟性和知识的结合,它像一张巨大的大网,将武学与先贤智慧的方方面面,联系了起来。

而《太极》《易筋经》这等秘籍,则是这种智慧的最高体现,就如学《老子》者未必懂得《道德经》的智慧,学《孔子》的人,也未必晓得‘仁’一样,与其说这种智慧是一本秘籍,不如说它是一本读书大纲。

张三丰学道,著《太极》,达摩悟佛,写《易筋经》,大概是只将他们武学的思想梳理出一个纲要,真正的内容,还要去佛经,道书,典籍中去学。黄裳能从《万寿道藏》中,领悟《九阴真经》,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所以,陈昂从未指望过,从武侠世界中,带出一两本‘绝世秘籍’,然后勤修苦炼,就能成为超脱超越了,相反,他决定沉下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去阅读这种氛围,吸收一个世界的底蕴,这才是一个世界真正的价值。

学习秘籍,是高手之道,而学习武学,才是进化之路。

陈昂辛苦行医三个月,救治过无数的武林中人,学习和了解过数百本活秘籍,精通武林中大部分三流武学,就是为了积累出一份比较厚实的武学修养,这才开始修行。而刘正风,则是他预定的的领路人。

他也曾想过,将后世科学对人体的研究和认识,以武学之道表现出来,但想一想,还是暗道可惜,没有足够的科学积累,就算他创造了这样一套武学,也不过是《北冥神功》《六脉神剑》这样的奇功绝学,比起启发一个道统的《太极》《易筋经》来说,差的太远。

就连有着天下剑法积累的《独孤九剑》都未必能比得上。

首节上一节13/91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