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708节

  如天庭的各路仙家,以及西方大地上的佛陀、菩萨们,纷纷暗中派遣使者,前往九州,探查异动。

  三界之内,暗流涌动。

  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皆是在这一刻,不约而同的开始了行动。

  九州大地,一场关乎人族命运的博弈,悄然展开。

  ……

  河南府,城中文人墨客,三教九流齐聚一堂,议论纷纷。

  不久前刚结束的水陆法会,各方强者,诸多修士,粉墨登场,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甚至河南府之外的人,也在关注这件事,也正是如此热议,才会在这段时间,不断吸引各路来客和商船。

  城外,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眼望去,河域上满是船只,几乎让河南府的港口完全陷入了堵塞。

  而此时,河南府衙之中,苏老看着一本金册,忍不住眉头紧锁,似在思索着什么。

  “苏老,城外大营的水师调动,已经完成了!”

  一名府衙官员走来,看见苏老后,拱手拜礼。

  苏老见状,抬头望去,点头道:“好,那些骸骨的安葬事宜如何了?”

  这一次的水陆法会,最后在河南府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剧变。

  不过,最初的原意,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水陆法会的高僧们为超度,那些从运河底下打捞上来的枉死冤魂骸骨,特意布下了渡化法事。

  那些枉死的冤魂,也因此得到解脱,从而能够入轮回,转世投胎。

  但他们留下的骸骨,却是不能不做处理,否则传出去,只怕天下人沸腾,朝廷也会名声受损。

  最重要是杨广这位大隋皇帝的名声。

  “是,已经安排了下葬的日子,目前在让全城的木匠,日夜兼程,抓紧打造棺木!”

  那府衙官员拱礼,沉声道:“此外,也请了道门和佛门的高人,在下葬那一日,也会前来为已逝亡魂祈福祝礼。”

  苏老点了点头,沉吟片刻,缓缓道:“务必妥善安置,不可有丝毫差池。”

  “此事,关乎朝廷之名声,亦是陛下的吩咐。”

  闻言,那府衙官员连忙道:“是!”

  苏老微微眯起眼睛,忽然问道:“新刺史……在做什么?”

  “李大人正在城外巡视,督查开河府行衙的搬迁事宜。”那府衙官员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

  “他似乎对此次开河府行衙的迁移,颇为关注,已多次询问相关的事宜,连府衙内的事务都暂时搁置了。”

  苏老听罢,眼神微凝,心中暗自思忖,这位新刺史如此关注开河府的行衙迁移……恐怕是因为开河府行衙接下来所设之地,太过敏感了。

  不过,苏老倒是隐隐猜到,开河府行衙设在那个地方,应该是朝廷布局的一环!

  只是,朝廷看的太远,寻常人根本无法理解。

  苏老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远眺黄河,心中叹息一声,暗道:“陛下的布局深远,开河府行衙的迁移,必有其中的深意!”

  “只是,将这么一位强人按在河南府……未免有些太冒险了!”

  河南府,终究是离着洛阳城太近了。

  若是真有个万一,苏老担心会危及洛阳。

  想到这里,苏老瞥了眼桌上的金册,沉吟片刻,转身对那名府衙官员道:“你去告诉李大人,府衙会着力征役,尽快凑出足够的劳役,送往开河府!”

  话音落下。

  那名府衙官员有些意外,下意识看了眼桌上的金册,立刻明白过来,领命而去。

  苏老目送其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幽幽叹息一声:“大运河……”

  “之后要上奏一封,让朝廷督促一下,尽快完成大运河,若不然投入太多劳役,持续下去,只怕各地都要怨声载道了!”

  “到时候……那就是大乱的征兆啊!”

  ……

  与此同时。

  随着河南府衙颁布征发劳役的公告,黄河两岸,民怨渐现。

  这种情况虽然并不明显,但若不及时疏导,只怕恐生变故。

  可现在,不管是河南府衙还是开河府,甚至是洛阳城的政事堂,都无法权衡利弊。

  因为,大运河乃是国策,唯一能做出决断的人,只有一个人。

  而此时这个人正乘着运河龙舟,沿着黄河之水,北上而去。

  “朕听说,你不愿意先回天台寺,执意要留下,为朕讲解佛法经义,有这回事吗?”

  庞大的运河龙舟,沿着黄河之水朝着北边的方向,缓缓驶去。

  此时,龙舟内,一名年轻俊美的僧人,静默合掌,低声回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一袭帝袍的大隋皇帝随意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饶有深意的看向那俊美僧人,笑道:“佛法虽好,却难解世间纷扰。”

  “你年纪轻轻,就能以佛心观天下,这很是不容易,又值此夺得了水陆法会的头名,应该趁此机会,扩大你天台寺的香火才对。”

  “为何要执着为朕讲解佛法经义呢?”

  话音落下。

  那年轻僧人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回陛下,佛门之中,亦讲求入世的修行,化解纷争。”

  “小僧自忖,对于佛法还是有几分了解,愿以微薄之力,为陛下开解误会。”

  年轻僧人的目光坚定,语气平和,似有深意。

  那坐在龙椅上的大隋皇帝,眯起眼睛,嘴角挂起的笑意越发深邃,缓缓道:“哦?什么误会?”

  “……”

  年轻僧人沉默,随后缓缓开口:“佛门只求清修,实则佛法亦能治国安邦。”

  “陛下对佛门的敌意……太重了。”

  言罢,其抬头望去,僭越的直视帝王,但目光清澈,似是能洞穿人心。

  帝王闻言,眉宇微动,陷入了沉思。

  “陛下,佛法讲究慈悲为怀,若能以此心治理天下,必能安抚民心……”

  年轻僧人正想继续说,忽然就听到一个淡淡的声音飘落下来。

  “朕有敌意,是因为佛门有恶意。”

  “先后的顺序……别搞乱了!”

第415章 执掌九州佛门的人

  神秀心头一震,迎着龙椅上投来的目光,忍不住沉默了。

  事实上,即便是他这样从未涉足红尘的僧人,都很清楚佛门想要鲸吞九州的欲望。

  那是超出了所谓出家人当六根清净之戒律的范畴。

  没有任何一个佛门弟子,在这件事上不原形毕露。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是不为所动的。

  比如神秀这位天台寺的佛子。

  杨广坐在龙椅上,凝眸看来,道:“神秀,朕很看好你,但不代表朕会纵容你肆意妄为。”

  “一个水陆法会的头名,还不足以说明什么。”

  “甚至……”

  “即便是你师傅智远大师,也无法改变大隋与佛门之间的局势!”

  “这场纷争并非是误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形成的!”

  “大隋不欠佛门的!”

  神秀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垂首不语。

  杨广的目光落在神秀身上,似有所指,意味深长的道:“朕很感激你为大隋的百姓做超度法事,并且没有在其中夹杂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一点很好,比很多人都好。”

  神秀怔了下,有些迟疑,杨广看出来了,笑道:“哦?原来你竟是不知道!”

  “这倒是有些意思,究竟是天台寺真的如此超然世外,还是智远大师暗示过你,只是你没有领会其中意思?”

  杨广失笑的摇了摇头,迎着神秀越发迷茫的表情,淡淡道:“渡化法事之中,只要布下法事的僧人愿意,可以在其中施加一些影响……”

  “比如,让被超度的亡魂,认可佛门,甚至是在踏上转世的道路上,下意识的倾向佛门!”

  “这很可能会让亡魂在转世之时,投胎至佛国,或是成为佛门弟子!”

  话音落下!

  神秀瞬间动容,瞳孔震颤,下意识道:“不可能!”

  “怎会有人这么做……”

  “这是在……”

  亵渎轮回,践踏阴阳之间的秩序!

  更何况,轮回权柄可是地府在执掌,佛门如何能干涉轮回……

  忽然,神秀神色微凝,似是想起什么,沉默无言。

  杨广挑了下眉,淡淡道:“看来你想到了。”

  听到这话,神秀仍旧在沉默。

  没错,他刚刚想到了!

  佛门确实能干涉轮回……因为在地府之中,佛门有一位大神通者存在!

  也正是那位大神通者,佛门才能插手轮回权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涉轮回转世!

  “这种事……陛下是如何得知的?”神秀低声问道。

  杨广思索片刻,朝着在旁随侍的陈公公招了招手,后者立刻会意,呈上来一份折子。

  他接过折子后,打开扫了眼,示意陈公公递给神秀,说道:“这是户部之前统计过的,这段时间以来,九州各地的新生儿,以及近年来西边诸佛国的人口数量!”

  神秀接过折子后,沉默的翻开看了眼,立刻便看到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诉说着九州和西边诸佛国之间人口的对比。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这段时间九州各地的新生儿,增长的很高。

  神秀立刻便意识到,这是因为那百万枉死冤魂投入轮回,转世投胎的原故。

  虽说轮回转世,并不一定就会再一次投胎成为人,但是这百万枉死冤魂,大多都是枉死,遭受无妄之故。

首节上一节708/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