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679节

  他们想要效仿当年的宇文成都,夺下这一次的武试头名,名扬九州。

  但也有人盯着科举的文试,想要知道这一次文试走出来的学子,会不会如前面几次一样,不受朝廷重视。

  毕竟,之前几次科举走出来的学子,虽然也扬名了,但最后可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即便是现在,朝中走科举出来的官员,最终留在朝中的,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一掌之数。

  而能做到四品以上官职的更是只有一人。

  这也让不少人觉得,朝廷对科举的态度很是轻慢,也同样在轻视天下人。

  但这一次杨广大张旗鼓,还是惹得不少人瞩目,隐隐有一丝期望。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国子监。

  毕竟国子监是大隋皇朝最高学府。

  但没有人知道的是,此时的国子监内,却是有一场激烈的争执。

  ……

  洛阳城,国子监。

  中年男人满脸愕然,几乎不敢置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脱口而出,惊呼道:“为什么?”

  “老师,为何我国子监不能参加这一次的科举?”

第398章 王通之意

  国子监后院,青山绿水环绕之下,有一口池子,突兀的出现在了这幅景象里面。

  其实在一幅山水景象里,有一口池子,倒是也不足为奇,也称不上什么突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口池子原本不在国子监所建之中,而是后来有人为了垂钓的闲情逸致,从而在这里生生砸出了一口池子,并且往里面养了不少灵鱼。

  小池前,还有一座平凡无比的茅草屋。

  此时,一位瘦小老人神情懒散的盘坐在池子前,看也不看一眼满脸不解的中年男子,轻声道:“你温大临说了这么多,到底是为国子监的学生发声,还是在为你自己?”

  老人穿着普通,仅有一身麻布衣,看着仿佛寻常村里的老翁,一眼望去,都不会记住其存在的平凡。

  但他的眼神看起来,却又十分明亮,仿佛黑暗中的两盏明灯,让人无法忽视。

  “老师……”

  那中年男人闻言,面色一边,忍不住低下头来,似乎是被说中了心事。

  但随即,他又抬起头,直视着老人,沉声道:“老师,弟子不否认心中的想法,但这一次,弟子绝不只是为了自己!”

  听到这话,老人仍然是没有回头去看自己的弟子,只是眼中的疲惫之色更浓了。

  这位看着平凡的老人,便是当今大隋皇朝国子监的老祭酒王通,也是贯通古今,当世唯一还活着的人族先贤。

  其修为和学识之高,足以与古之先贤们比肩。

  “人老了,做些决定也总是瞻前顾后,毕竟有了牵绊和因缘,但这件事,老夫却是为了你们好。”

  王通叹了口气,转过头来,望向中年男子,道:“当今陛下,从现在来看,确实是有几分魄力,有可能与先帝比肩。”

  “但是,他登基继位至今,真正做了什么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情,你可能列举出来几件?”

  话音落下,中年男人正欲开口,却忽然想到什么,顿时沉默不语。

  而他的沉默中,已经有了答案。

  “杀了麻叔谋、朱灿等人?”

  “区区一些贪官污吏,最多也不过是小小的病虫!”

  “一份罪己诏确实凝聚了天下人心!”

  “但是,那又如何?”

  “在漫天仙佛的眼中,凡人再多,也不过是蝼蚁!”

  中年男人听到自家老师的话,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倒不是他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而是他知道……老师这番话说的是事实。

  可王通此时却叹了一口气,望着中年男人道:“若他是当年那位晋王殿下……老夫自是不会阻止你们。”

  “可现在,谁能肯定在那具皮囊里面的,究竟是晋王殿下,还是天帝座下的猪婆龙?”

  “又或是什么来历不明的大神通者?”

  王通说的这番话语,看似和中年男子所问无关,但实际上,这才是一切的源头。

  中年男人抬起头,眼神复杂的望着自家老师,眼中有些不解,又有些……不服。

  他很清楚,自家老师曾经与当年那位晋王殿下相谈甚欢,认为其是比北周昔年那位齐王宇文宪更加才情过人,雄才伟略的明主。

  可惜,没过多久,那位被老师看重的晋王殿下,被册封为太子,随即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

  而王通也正是看到这一幕,从而失望,从此待在国子监后院中,再不显于人前。

  但是,中年男人却有另一种看法。

  “老师,陛下自登基继位以来,种种作为,虽然还未曾为天下,为九州的百姓做出什么,但终究是有所改变!”

  “扫平内外动乱,平定鬼神之祸……”

  中年男人侃侃而谈,据理力争,正说着杨广登基继位以来的种种措举,王通却忽然猛皱起眉头,淡淡道:“扫平内外动乱?”

  “这内……你指的是什么?”

  闻言,中年男人猛然怔住,讷讷无言。

  “李渊吗?”

  “还是先帝的几位皇子?”

  “亦或者是高和邱瑞?”

  王通看着沉默的中年男人,叹息一声,幽幽道:“莫要把天下人都当傻子!”

  “虽然老夫不知道陛下如何知晓的……但在此之前,这些人可都没有露出明显的反心!”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是正应了拨乱反正的说法!”

  “无非是陛下是胜利者,这才能颠倒黑白!”

  作为国子监的老祭酒,在人间活了数百年的时间,王通的修为深不可测,自不可能不知道,那一夜皇宫中发生了什么。

  所以,他很清楚杨勇、李渊等人是怎么死的。

  所谓谋乱……不过是罗织罪名的一个局。

  而做局的人,正是现在坐在帝位上的杨广。

  只是,他知道归知道,却没有阻止,也没有说出真相,而是任由杨广作为。

  因为在王通看来,天命之下,一切变局都不过是徒劳。

  “转世仙神的身份……”中年男子忍不住说道。

  然而,话还没说完,就被王通面无表情的打断道:“别跟老夫说什么防范患于未然!”

  “天命还在大隋,别说李渊这些人根本没做什么,就算做了,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更何况,若真要防患于未然,隋二世就该先一刀斩了他身旁的宇文成都!”

  “然后再斩了杨素、杨林这些人!”

  “说什么防患于未然都是假的!”

  “不过是他担心自己的帝位不稳,私心而为,滥杀无辜!”

  王通说到此处,也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的疲惫几乎无法遮掩,叹道:“这不是明君所为!”

  “老夫当年所见那位晋王殿下……不会这么不教而诛!”

  身怀重器,当有气吞天下之志,容纳百川之海之量。

  若没有这些的话,即便是侥幸坐上了那个帝位,也不过是黄粱一梦,终究会有醒来那一日。

  这也是他不允许国子监的诸生,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的原因。

  王通相信杨广会大兴科举,从而兴盛大隋国运,为天下文道大开通往上层的道路。

  但他不相信大隋国运能长久。

  究其缘由,杨广至今的所作所为,并未让他看到一个明君应该有的气魄和度量。

  “老师说的这些……弟子明白,但老师却不该没有看到,陛下在做出的改变!”

  中年男人深吸口气,直视着自家老师,也看到了后者眼中那一抹疲惫之色,沉声道:“这一次水陆法会,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局中,陛下所做不正是在改变吗?”

  “一位佛陀陨落,一颗古老星辰破碎!”

  “这足以证明陛下的决心了!”

  王通看着中年男人,沉默许久,缓缓摇头道:“有天台寺那个佛子在……陛下能做到这些,不足为奇。“

  “更何况,这一次水陆法会,谁又能真的断言,陛下就是最大的胜者?”

  王通话语至此,意有所指,似乎这场水陆法会的背后,还另有其他隐情。

  只是,以中年男人的见识和修为,自是无法洞悉到更深的那一层。

  他看着自家老师再一次否认杨广的所作所为,想了想又道:“陛下至少表露出了一个态度,未尝日后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那老夫明确告诉你,没有可能,一点都没有!”

  王通目光幽幽,轻声道:“你以为杀了李渊,压制住了紫微大帝转世,天上那颗帝星就会黯淡吗?”

  “错!”

  “大错特错!”

  王通的语气平缓,却轻易间说出了一则惊天秘闻。

  “昔年赤蛇,若是不曾入那芒砀山,夺去白蛇之运,可会有蜕去蛇躯,从而蟒化蛟,进而化龙的可能?”

  不等中年男人开口,王通就已经自问自答的道:“当然有!”

  闻言,中年男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王通,心中已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什么是天命?”

  王通起身,负手在后,幽幽道:“你以为打压了几次紫微转世身,就算是逆天改命了?”

  “又或是你以为陛下在猎杀那些仙神转世,就能阻止天命降临,大隋走向灭亡?”

  “笑话!”

  “天命岂是这等简单的东西!”

  “天命不可违,这一句话已经道尽了一切!”

  中年男人猛然怔住,心中却在缓慢咀嚼这句话,眼中有一丝茫然。

  而此时,王通的脸上,许多表情收敛,轻声道:“即便哪一日陛下宰了紫微的转世身……”

首节上一节679/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