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70节

  只是,杨素的目的又是什么?

  “……”

  伍建章盯着杨素看了两眼,没有说什么,目光一转,扫向众人,沉声道:“此前的冲突,老夫已经请了天台寺住持,智远大师出面化解。”

  “但之后,若是再出现类似的事情,老夫也无力解决了。”

  “水陆法会在即,各地涌入的僧徒,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如此多僧徒,齐聚一堂,难免会生出嫌隙,甚至是发生冲突。”

  “所以,还需诸位力同心,维系好洛阳城的秩序,不至于堕了我大隋威仪!”

  话音落下。

  众人默默起身,拱手作拜,开口道:“忠孝王请放心,洛阳乃我大隋东都,自是不会让人随意践踏了!”

  伍建章见状点了点头,而后便是瞥了眼杨素和智真,拿上那一份整理的名单,走出政事堂,往皇宫方向去了。

  ……

  政事堂内,众人目送伍建章离去,相顾无言。

  牛弘看向杨玄感,开口道:“水陆法会与你无关,既然想争科举主官的位置,这段时间,就去国子监待一下吧。”

  “若是能求得老祭酒点拨你一下,那是最好不过了。”

  旁人不知道王通的身份,但牛弘作为当世大儒,年幼求学之时,可是跟随过王通修行儒家法术的。

  甚至,他如今这一身修为,还得多亏了当初王通对他的指点。

  “老祭酒……”

  杨玄感默默点头,对牛弘拱手拜了一礼,道:“多谢牛老指点!”

  “只是,牛老为何助我?”

  杨玄感倒不是怀疑什么,只是觉得牛弘这一番举动,多少有些奇怪。

  毕竟,牛弘也举荐有人,还是一位出身北周,曾经被先帝厌恶,赶出朝堂的狂生。

  按理说,牛弘不该是去帮助李纲吗?

  “老夫确实欣赏李纲的才学,但你也是我大隋的官员,更是礼部尚书,老夫有什么理由不帮你?”

  牛弘随意瞥了眼,随后与其他人见礼,转身便离开了政事堂。

  其余一众大臣见状,也是纷纷作礼告辞。

  杨玄感回过神来,就见众人几乎都走完了,只剩下杨素和几名宗室大臣还坐着,似乎另有要是相谈。

  他奇怪的看了一眼,正巧迎上了杨素投来的目光,淡淡问道:“你还有事?”

  闻言,杨玄感摇了摇头,径直离开了政事堂。

  “杨素,看陛下这段时间的动作,你之前说的那件事或许真有可能……”

  政事堂内,一名宗室大臣神色沉凝,看着杨素开口道。

  闻言,其余几人也是一个个表情凝重。

  唯独杨素面无表情,似乎丝毫不觉得一点意外。

  ……

  另一边,伍建章离开政事堂后,径直往皇宫走去。

  作为九老之首的忠孝王,又是大隋宰相,伍建章是有特许的,不用经过任何禀告,可以直接进入皇宫,面见杨广。

  只是,伍建章往日极少这么做,今日算是个例外。

  乾阳殿内,一道身影高坐在龙椅上,似乎正在伏案批阅折子。

  在殿内候着的陈公公看见伍建章入殿,当即回过神来,上前轻声提醒道:“陛下,忠孝王来了。”

  闻言,那伏案批阅奏折的人抬头,正迎上了伍建章的目光,当即反应过来。

  “臣伍建章,拜见陛下……”

  “免了!”

  伍建章刚要拱手拜礼,就听到龙椅上传来慵懒的声音。

  “朕听说,今日是政事堂议事的日子,忠孝王不在政事堂主持大局,怎么入宫来了。”

  杨广慵懒的伸了个腰,眼中有一丝难以瞧见的疲惫。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乾阳殿批阅折子,几乎没有离开过皇宫一步。

  也是如此,杨广才知道为何后世史书上,有那么多皇帝英年早逝。

  只怕,一半以上都是累死的。

  就连他这个已经突破到天仙境,渡过第二灾的修行者,日夜这么批阅奏折,都有些受不了,更遑论后世的皇帝。

  闻言,伍建章当即作揖,朗声道:“回陛下,政事堂议事已经结束。”

  “这是政事堂今日所议之事的总结!”

  说罢,他立刻上前将手中的折子和名单,一并呈上。

  杨广见状眯了眯眼,目光深沉的看着伍建章。

  在旁的陈公公立刻会意,来到伍建章面前,接过了折子,递呈到了杨广的面前。

  “又是折子!”

  杨广看着面前的奏折,有些无奈,竟是隐隐生出了一种‘厌世感’。

  但想到政事堂那一群人……他还是打开折子,一边看,一边问道:“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本是随口一问,但岂料伍建章眼中精光一闪,忽然说道:“有!”

  闻言,杨广顿了下,抬头看向伍建章,有些意外。

  “什么事情?”

  伍建章表情不变,拱手拜礼,沉声道:“臣怀疑崇玄寺的寺令智真,与南方世家有勾结!”

  听到伍建章的话,在场的内侍和殿外的禁军,全都忍不住脸色一变。

  这可是很严重的弹劾!

  不,若是没有证据的话……那就是污蔑了!

  但是,以伍建章的身份,对一个小小的八品官员进行污蔑,未免有些太过玩笑了。

  杨广眯起眼睛,抬头盯着伍建章看了好一会儿,旋即又收回视线,继续翻着奏折,淡淡道:“何出此言,可有证据?”

  “回陛下,今日政事堂议事,臣与几位大臣提及了前不久崇玄寺与八寺之间的矛盾,其中牵扯到了茅山宗……”

  伍建章语出惊人,但脸色却很平静,道:“佛道之争,历来都没有雷声大,雨点小的例子,不容大意!”

  “即便臣请了天台寺的住持智远大师出面,化解矛盾与冲突,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归根结底,律院、法相寺和密宗,以及禅院,跟茅山宗的争斗,已经从各个方面爆发了!”

  “即便是在东都,在水陆法会召开之际,他们也没有丝毫顾忌!”

  “这足以见,茅山宗在南方的处境并不好,而八寺似乎也有所隐情……”

  这一句话,让杨广都忍不住挑了下眉,饶有兴致的盯着伍建章看了许久。

  一直等到伍建章将今日政事堂议事发生的事情,以及他自己的判断和猜测,全部说完,杨广才缓缓开口。

  “此事,朕会派人查实,但在查明之前,不得外泄半个字!”

  崇玄寺和八寺,以及茅山宗之间的纠葛,他此前确实没有太在意。

  即便是让张须陀去试探八寺,也只是想知道八寺背地里在搞什么鬼。

  但没想到,张须陀没有将八寺试出来,反倒是暴露了自身。

  但俗话说得好,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须陀没将八寺的底牌试出来,反倒是伍建章……在政事堂议事的时候,觉察到了不对劲。

  杨广已经决定,等之后让内卫查一查,律院、法相寺这八寺,以及茅山宗在南方究竟搞什么鬼。

  此外,还有那个崛起时间极短,却神秘无比的烂陀寺。

  “臣遵旨!”

  伍建章拱手作拜,随后沉默片刻,又开口道:“还有一事,臣想请陛下告知!”

  杨广抬起头,思绪被打断,但神色却很平静,似乎料到伍建章想问什么,道:“你想知道朕将伍云召唤回来的用意?”

  “陛下果真洞如火炬!”伍建章深吸口气,竟是意外的开口说了一句奉承的话。

  这让杨广也有些惊讶,暗暗轻笑,看来事关自己亲生儿子,即便是大隋忠孝王,也有些坐不住了。

  “朕将伍云召唤回来,是为了科举的事情。”杨广言简意赅的说道。

  话音落下。

  伍建章眸光一凝,这与他此前的猜测,几乎一样。

  只是,为何是伍云召?

  明明洛阳城中,还有比伍云召更合适的人选。

  “只是做个实验,若是可行,也就映证了朕心中的一个猜想。”杨广摆了摆手,并未解释太多。

  正如他所说,下旨召回伍云召,确实是为了一个实验,也是猜想。

  “不必担心,朕很看好南阳县公。”杨广淡淡道。

  “既然陛下如此说,老臣也就放心了。”伍建章听到这话,立刻会意。

  这一次奉旨入洛阳城,并非是伍云召的劫难,相反还是他的机缘。

  只是,就要看伍云召能不能把握住了。

  “还有一事,今日政事堂议事之时,吏部尚书牛弘举荐了一人,为科举主官……”

  伍建章随后,又说起了科举主官的举荐之事。

  杨广听到这话,挑了下眉,沉吟道:“不必在意,既然牛老举荐,那就说明,李纲没什么问题。”

  伍建章闻言,抬头看了眼龙椅上的那道身影,心中暗道,看来牛弘果然是陛下的人啊!

  他此前就怀疑过,政事堂中,一定有站在杨广这个皇帝身边的人。

  只是,没想到这个人竟然会是牛弘。

  说起来,倒也不是没道理,传闻牛弘以前就是包括杨广在内,隋文帝杨坚几个皇子的启蒙老师。

  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份师生情在的。

  “说来,忠孝王作为大隋宰相,整日担心这个,操心那个……”

  杨广忽然放下手中的折子,眯起眼睛,打量着站在殿上的伍建章,缓缓道:“不知可有关心过自身?”

  话音落下。

首节上一节570/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