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441节

  【命数:治世之才→文武双全(残)】

  【宝物:拂云袍】

  【功法:《周礼六艺》(残*2)】

  【总结:本是荆州人士,幼时蒙学得听儒家法门学说,灵台顿开,慧光初启,修出了第一缕法力,自此入门。

  少时踏上修行之路,结交各路英雄豪杰,与之打交道、比武斗狠,后被唐州府衙上一任刺史举荐,入朝为官。

  自小吏开始,逐步晋升到了别驾,后在前唐州刺史病逝前,被传唤至前,传《周礼六艺》的两篇残章《御》和《书》,突破至炼神返虚境,正式接任刺史之位。

  此后,汤闻院治理唐州,短短两年,使得唐州城河晏清明。

  不久前,天降祥瑞,文帝遗诏,昭告天下。

  大隋国运显现,不少人获益匪浅,汤闻院便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国运庇佑之下,竟然能直接改变他人的命数!”

  杨广眯起眼睛,心中有些暗惊。

  这国运的水……似乎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啊!

  这汤闻院原本为一州刺史,虽凭着前任刺史的遗泽,一跃而起,突破成为炼神返虚境的真修。

  但是,若无意外,汤闻院此生也就到头了。

  但正巧文帝陵动乱那一日,隋文帝遗诏出世,昭告天下,确立杨广正统之位。

  此时,大隋国运显现,国运普照之下,汤闻院也在其中,得国运庇佑而改变了命数。

  自此之后,汤闻院便不再是万千大众的普通一员了。

  “只是,也不知道这国运庇佑究竟是根据什么筛选的……”杨广心中思绪涌动。

  当日文帝陵动乱,他身边可有不少人,像是宇文成都、伍云召等等。

  但他们的命数,却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

  反而是当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汤闻院获益匪浅。

  这就有些奇怪了。

  隐隐间,杨广感觉其中有些隐秘。

  一旦揭开,或许极为惊人,能让他彻底洞悉真相。

  “汤卿有此一言,可是有应对的办法?”杨广投去目光。

  汤闻院既然敢站出来反对,那就说明,他心中对于剿灭这些绿林响马是有想法的。

  至少,有着一个比集结各大州府的府卫军更好的办法。

  “陛下,臣确实有一个办法,或可一举围剿,盘踞和集结向荆州之地的匪徒。”

  汤闻院没有推让,坦然的站了出来,拱手道:“不过,此事还需求请陛下的帝驾用一用!”

  话音落下!

  众人立即哗然,震惊的看了过去。

  求请帝驾一用?

  这是什么惊世骇俗之言!

  “汤闻院,你好大的胆子!”

  一名言官跳了出来,大怒道:“你可知帝驾为何物?”

  “你一个小小的唐州刺史,竟敢发如此僭越之言,可知死字是怎么写的!”

  说吧,他转身就面向杨广,大声道:“陛下,臣请诛汤闻院此獠,以正视听!”

  闻言,一众刚刚被杨广敲打过的文官们,纷纷跳了出来,齐声道:“陛下,请诛此獠!”

第270章 以慑天下绿林

  自古同行是冤家。

  更何况,他们这些随驾的官员,如今在杨广面前,却是被汤闻院这个唐州刺史给压了一头。

  这自是引得众人心头不忿,此刻就想着怎么参汤闻院一本。

  没想到,汤闻院就说出了这般僭越之言。

  然而,刚刚言辞激烈的王翼却是没有开口,只是皱眉看着汤闻院,若有所思。

  他相信汤闻院能做到唐州刺史这个位置上,绝不可能是个蠢货。

  所以,后者敢开口要借帝驾……必定是有原因的。

  “只是如此大胆僭越之言,即便是真的,我等这些随驾官员,也不敢说啊!”王翼暗暗摇头。

  也只有汤闻院这个远离朝堂,位处山南道一州之地的刺史,方才敢如此大胆谏言。

  “陛下,臣此番言语,自是胆大妄为,僭越至此!”

  汤闻院上前,拱手而拜,沉声道:“但是,若要一举剿灭聚集在荆州之地的绿林响马,势必要谨慎小心!”

  “否则,但凡将他们其中任何一伙人放走,对于我大隋各地州府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其实,自古以来,天灾虽然造成的损伤很大,但实际伤亡远非人祸所能比拟。

  历朝历代,真正让人口锐减的,其实还是人祸。

  例如兵灾、匪患、战乱等等。

  而如今,天下安定,兵灾和战乱皆是不可能有的。

  唯有匪患,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人祸。

  “你可有把握?”杨广随意的问道。

  他此行突然让帝驾调转方向南下,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荆州这一摊子事来的。

  不过,他之前并不知道,这里面竟然还有单雄信的事情。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还真是名副其实啊!”杨广心中暗道。

  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以往朝廷剿匪,往往不能竟全功,就是因为这些绿林响马,四处流窜,居无定所。

  就像萧铣在山东剿匪,历时近一年,虽然卓有成效,但山东仍然还有匪患出现。

  只是,大多都缩着尾巴,不敢太过张扬。

  究其缘由,不正是这些匪徒四处躲藏,从不与官府正面碰撞。

  而现在,因为单雄信这位北方绿林响马总瓢把子的召集,各地的绿林响马,纷纷往荆州之地集结。

  这就给了朝廷一个机会,能够一举清剿这些绿林响马的可能。

  若是真的成了,那可是一件好事。

  所以,这也是其他人不愿意看到汤闻院出这个风头的原因。

  “陛下,若不能将盘踞荆州之地的绿林响马,一网打尽,请陛下摘去臣的脑袋!”

  汤闻院昂首,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眼中自信,几近要满溢了出来。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全都不语了。

  刚刚那些群情激奋的文官,亦是纷纷闭上了嘴。

  他们只是动动嘴巴,看能不能压住汤闻院,可不是想真的见血。

  现在汤闻院连军令状都立下了,那他们自然是没话说。

  “好!”

  杨广跳了下,饶有兴致的道:“既然你敢这么说,那朕便相信你!”

  “这帝驾便借给你了!”

  “只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话音落下!

  汤闻院深吸口气,拱手拜道:“臣谢陛下信任,决计不负陛下厚望!”

  “此次一定清剿盘踞荆州之地的匪徒!”

  闻言,杨广点了点头,又留下汤闻院问询了一些细节,便让这位唐州刺史自行离去,准备之后的剿匪事宜。

  待得汤闻院离去后,一众随驾官员也被杨广挥退,只留下了宇文成都和王翼。

  “你们觉得汤闻院此次清剿匪患,有多少成功的把握?”杨广投去目光。

  别看汤闻院刚刚信誓旦旦,说的有多么慷慨激昂,但杨广心中对他剿匪的成功,其实并不多看好。

  究其缘由,还是这一伙匪患与以往不同寻常。

  这伙人里面,细细数来,几乎全都是转世仙神。

  而且,一个比一个来历惊人。

  杨广自是不会怀疑汤闻院的能力,只是这一次剿匪的变数太大。

  他所期望的,也只是汤闻院能将那些集结在荆州之地的绿林响马,全部剿灭了就行。

  至于抓住李建成、李世民等人,他倒是不抱什么期望。

  “回陛下,臣看汤闻院的样子,应是有不小的把握。”

  王翼闻言,稍作沉吟之后,缓缓道:“他很自信,应该是有什么底牌在手。”

  汤闻院能从微末崛起,一步步从小吏做到唐州刺史的位置,必然不可能信口开河。

  最重要是,他敢当着众人的面,在杨广面前立下军令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他的底牌应该是荆州刺史。”

  就在这时,宇文成都忽然开口,看着投来目光的杨广,恭声道:“陛下,臣曾听父亲提起过,荆州刺史刘仁恩,乃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话音落下!

  王翼眸光一闪,这才想起宇文成都的出身,心中暗暗吃惊。

  但凡在洛阳为官者,没有人会不知道宇文化及之名。

  即便后者已经离开洛阳,北上赴任,似乎已经远离大隋中枢。

  但实际上,任谁都知道,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毕竟,若是真的要远离朝堂,何不直接辞官,闲赋在家。

  所以,宇文化及的远离,只不过是一种避风头的做法。

  待得北地的情况安稳下来,他势必会携着治理北地的功绩,强势返回洛阳城。

  到时候,朝堂上的局势,又会掀起一番变化了。

首节上一节441/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