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以门第关系来取仕。
就以南北分裂时期,两朝的九品中正制为例。
其最初是为了矫正察举制导致的“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通过设置了“中正”作为“民意代表”选荐人才,简拔官员。
然而,门阀世族从最底层的百姓加以控制,让选荐人变成了世族门第操纵的傀儡。
最终,遂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文武百官,近乎勋贵,亲族亲缘,混乱无比。
几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分不清楚,谁是官,谁是贵。
这些门阀世族因为传承久远,底蕴深厚,在九州扎根极深,盘根错节,对民间的影响和控制力,远远大于朝廷。
历朝历代,都对其颇为忌惮,慎重对待。
但这一切,从隋文帝杨坚立国大隋之后,就逐渐开始变了。
开皇年间,隋文帝罢废九品中正制,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科举考试。
这也是杨坚除了结束南北分裂之乱,一统九州的大一统功绩伟业外,最大的功绩。
文治教化之功。
科举考试,设科招考不论门第、地域、身份等出身,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只凭才能的规矩。
一是不论门第出身,针对察举制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士族子弟坐至公卿、累代为官,天下固化的问题,彻底打破了门第观念,允许寒门士庶,入朝为官。
但这条通天之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若不然,如今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也不会仍然还是杨素、伍建章和牛弘等人。
“陛下是有雄心壮志,并且也有手段将其实现的。”
长安城中的一家酒肆里,吏部侍郎裴炬坐在席间,悠闲地饮着酒,神色平静的道:“这一次,陛下有意重启科举,是因为各地州府的清洗行动,杀的人太多了!”
这一次文帝祭期间,由杨广一封密旨引发的清洗行动,称得上是大业年间的第一大案了。
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殒命,又或是下狱,他们或是因为修炼了幽冥功法,转为鬼修。
也有人是跟麻叔谋、朱灿勾结,暗中干了一些肮脏的事情。
至于为何肮脏……作为同族,向着同族举起屠刀,这便是最肮脏与畜牲的事情。
要知道,修炼了幽冥功法,就意味着想要突破,增长修为,必须要大量精魂和血肉。
此前,麻叔谋为开河都护,还能以开凿河道,征募大量劳役,以此掩盖事实。
但现在,麻叔谋已经死了,朱灿又在雎阳城征讨一战中败露,这些人没了精魂和血肉的来源,自然就只能自己动手。
于是,各地州府的府衙,几乎空了一半以上。
有些州府的府衙,甚至直接干脆全部被杀光,或是下狱了大半,几乎无法继续维系与运转。
这也是为何,杨广会生出重启科举的想法。
如此大量的官员位置空缺,正是他掌控各地州府的好时机。
“关键的问题是,陛下会不会还有别的想法。”
闻言,在席间与裴炬同坐的另一人,缓缓开口,叹息道:“从我的角度上看,我是愿意陛下重启科举,重用那些考上来的学子。”
“但此前几次科举,先帝对于那些学子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信任。”
那人摇了摇头,眼中有一抹复杂之色。
科举,最开始是隋文帝提出,并且创办定下的。
他在位之时,就曾举办过几次科举。
但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最后能留在朝堂中。
大多都被封了一个闲散官职,虽然听起来品级高,但却没有任何权柄,只有一身官服。
唯有一人不同。
“所以,明日陛下召见,我希望你能为科举说一些话,毕竟以你的来历,你说的话,会让陛下慎重思索。”裴炬看向身旁之人。
其相貌不显,看着普通,眉宇间有一抹愁苦之气,就像是这间酒楼的账房先生。
他名为王翼,不是这间酒楼的账房先生,但却是大隋皇朝的户部侍郎。
同时,他还是开皇年间第一批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也是目前唯一还留在朝中,居于高位的人。
“此事有些为难我了!”
王翼叹了口气,沉吟片刻,道:“陛下这一次重启科举,是有意推陈出新的!”
“我说的话,陛下未必会听,但作为科举的获益者,我很清楚天下寒门学子的艰辛!”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这一朝!”
“所以,要我出面为他们说话,我自然是愿意,并且责无旁贷的。”
说罢,王翼看向了身旁,眸光中有一抹异色闪过,随即道:“但裴兄贵为裴家之子,出身名门,为何也要掺和到这件事里面?”
王翼这个户部侍郎,乃是通过科举走上来的,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无比艰难。
与之相比,裴炬可不是如此,他出身裴家,与当今大隋十二位镇关总兵之一的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乃是同宗同族。
在洛阳城闯下赫赫声名的‘混世小魔王’裴元庆,见到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喊一声叔伯。
否则,待得回到山马关,裴仁基能将裴元庆两条腿都打断。
王翼的意思,也很是明显,裴炬又不是寒门学子出身,为何要如此热心科举之事?
“科举乃是教化之功,若能完成此事,甚至成为主持者……我可凝聚浩然正气,一举突破。”
裴炬的神色平静,没有丝毫隐瞒,坦诚的告诉了王翼,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教化之功。
振兴科举,重启科举。
这是真正的教化之功,一旦成功,必然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同时,作为主持科举和推动的官员,也能凭此获得一份恩赐,是真正属于读书人的机缘。
而裴炬看重的,就是这一份机缘。
“你…你不会已经……”
王翼挑了下眉,心头一振,似是反应过来,惊疑不定看着裴炬的身形。
作为户部侍郎,乃是杨素的左膀右臂,他自然不可能毫无手段,否则也不能成为同一批科举学子里面,唯一留在朝中,做到户部侍郎位置的人。
王翼的感应非常强大,心境纯粹,在裴炬说出那番话后,立刻感应到异常,觉察出后者身上的不对劲。
说话间,他眸光闪烁不定,凝视着裴炬的身形,心中一动。
裴炬毫不在意,任由王翼探查,神色平静。
良久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差不多就行了,再看下去,你也看不出什么东西出来。”
“毕竟,我已经身处迷雾之中。”
话音落下!
裴炬周身真的萦绕出一层淡淡的迷雾,淡淡的涟漪泛起,交织之间,四周浮现出莫名的气息,隔绝了一切。
“你真的要突破了!?”
王翼忍不住发呆,因为他从裴炬身上,感觉到了一股磅礴如渊的气息。
那种威势,他只在伍建章、牛弘和贺若弼等人身上感应到过。
炼神返虚境的真修!
裴炬竟是要突破,踏入这个境界了!
难怪,他如此积极推动科举,想要重启科举,得到这份教化之功。
若真是让裴炬成功的话,只怕在科举之后,他就能一跃突破,成为大隋皇朝,又一位炼神返虚境真修了。
“恭喜裴兄!”
王翼神情复杂的拱手,心中有些羡慕。
炼神返虚境的真修,朝中并非没有,相反还有不少。
但裴炬是不一样的。
他太年轻了。
如此年纪,就已经要突破至炼神返虚境,日后说不准返虚合道境有望,甚至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想到这,即便王翼已经是户部侍郎,也忍不住眼神变得炽热,盯着裴炬看个没完。
“不必如此看着我,如若是王兄愿意,其实也可以走到这一步。”
裴炬见状笑了下,随后开口,道:“我与大兄不同,大兄乃是真正的资质过人,在战场上历经厮杀和血腥,最终突破到了炼神返虚境!”
“我这个境界修为,其实还是多依仗了陛下治理,大隋盛世的缘故。”
话音落下,王翼顿时怔了下,立刻反应过来。
“你是说……”他稍作迟疑后,似乎想到什么,眼中有一抹惊色。
“没错,谁又能想到,修行在某一个时刻,竟然会变得如此简单!”
裴炬垂眸,幽幽叹息一声。
闻言,王翼眸光一颤,他似乎知道裴炬是怎么走到要突破炼神返虚境这一步的了!
没想到……最先获益的人,竟然会是裴炬!
……
长安城,国清寺。
其初名为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之名,就改名为国清寺。
也即是天台寺从南迁而来,坐落在了长安城后的出家寺庙。
但后来,隋文帝病逝,杨广继位之后,国清寺随之迁往洛阳城,再次改名为天台寺。
自那之后,这座国清寺便渐渐衰落,无人问津。
不过,由于是天台寺的前身,所以朝廷每年还是会派人前来修缮,确保寺庙无恙。
因此,在天台寺的僧人来到长安城后,直接就在国清寺中入住。
“师兄,那日在文帝陵中,我看到陛下头顶悬着五座宫殿,那是什么东西?”
寺庙后院中,神秀一脸好奇的问道。
“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圆慧身披僧衣,在后院中摆开架势,正在演练佛门的武僧之法。
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颇有佛韵深意。
冥冥中,圆慧身后似有佛光普照,凝聚出一尊头陀法相,雄伟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