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也很有意思,少时果敢勇毅,颇有气概,好读兵书,十八岁从军就被封为了将军,独领一军,屡立战功。
不过,最让杨广在意的是,周法尚历经三朝,皆有战功。
说好听点这人是个三朝名将,说不好听的就是三姓家奴。
但不可否认的是,周法尚确实有点本事。
他任云州刺史以来,可是将云州治理的安稳妥当,背靠边关之地,也从未让异族越境。
这其中,虽说有边关长城的功劳,但周法尚也是有实打实的战功。
所以,对这个人的处理,杨广也有些犹豫。
罗艺在北地造反,云州和幽州都是响应了。
可在贺若弼和张须陀传回的战报中,平北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云州并未出兵。
幽州倒是兵马丧尽,数十万府卫军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那是因为罗艺麾下大将薛世雄,本就是幽州府卫军统领。
所以,这才能调动幽州兵马。
深究起来,幽州刺史薛道衡的责任,最多就是一个监察不力,导致兵权外流,并且疑为反贼张目。
但碍于其北方大儒的身份,此事还不好处置。
最冤的大概就是周法尚,从头至尾,就只是响应了一下罗艺造反的声音。
也难怪这家伙不惜丢下云州,远赴万里,带着全家几十口人,来到洛阳城鸣冤。
值得一提的是,鱼俱罗等人早于一个月前,就已经抵达洛阳城。
而薛道衡、周法尚更早出发,却是晚了一个月才到洛阳城。
其中路程和速度的差距,是因为鱼俱罗等人走的并非是官道。
而是各州府之间独有的一道传送,直接横跨了数座州府,从北地回到了河南道。
这传送只存在于各道之间的首府之地,因此局限很大,传送也有限。
同时,每一次传送,都必须有杨广的帝旨才能启用。
“薛道衡毕竟是北方大儒,不好处理,让牛老出面安抚一下,然后让都察院看着办吧!”杨广沉吟片刻道。
都察院,与大理寺、刑部,并称为三司。
其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若遇有重大案件,则要由三司会审,最终裁决出结果,上呈杨广案桌之前。
都察院内,设有左右两名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有诸多分设,专事官吏的考察和举劾。
此外,都察院还有一项皇权特许,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意味着都察院是有先斩后奏之权。
不过,这项皇权特许,只针对一些小事。
杨广将薛道衡交给都察院查办,就意味着将此事定为了小事。
薛道衡的结果,很大可能是革职查办,收回所有俸禄,永不录用。
而由于其北方大儒的身份,最后可能会被国子监留下,在国子监中做一个教书先生。
又或是在洛阳城中,开一个私塾,从此不问世事。
这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
杨广也是看在薛道衡主动开城献降表,省了平北大军不少事情,这才将大事化小。
要不然,光一个为反贼张目的罪名,他就能诛了薛道衡,再抄其全家。
“陛下,那周法尚怎么处置?”
宇文成都恭敬作拜,然后又想起了周法尚,当即追问了一句。
杨广面露思索,许是他刚刚突破的缘由,身上自一股威严,不说话之时,隐隐让人感到了无形的压迫。
“说到底,周法尚也是身负战功,三朝名将,再加上没有确实的造反行为……”
杨广微微闭目,思绪涌动,道:“收回他所有的战功和勋爵,送回边关,去做一个小卒,杀敌戍边!”
“等他什么时候杀够百万异族,什么时候再回洛阳城,朕再见他!”
宇文成都恭敬静静地听着杨广下旨,当他听到‘杀够百万异族’这句话的时候,脸色顿时就变得古怪起来。
先有一个罗松,再来一个周法尚……看来,陛下是将边关和异族,当成了赎罪的功德池了!
只是,那边关外的异族岂是如此好杀的?
宇文成都暗暗摇头,并不看好周法尚,同样对罗松也是多有怀疑。
哪怕杨广已经明确表示,对罗松寄予了厚望。
忽然,宇文成都正出神之际,就听到杨广开口道:“朕深居简出了一个月,外间想来发生了不少事情。”
“接下来,朕要花不少时间好好了解一下!”
“正好,大朝会之前,宗室那边建言要办文帝祭!”
“虽然朕已经交给了忠孝王处置,但忠孝王毕竟年纪上来了,有些事情,或许不好下手。”
“你带一队金吾卫,去一趟长安,替朕监察文帝祭的准备。”
话音落下!
宇文成都怔了下,有些恍惚,似是没有听清楚杨广刚刚说的话。
让他带金吾卫去长安城?
宇文成都猛然回过神,迟疑着看去,欲言又止。
“怎么?”
杨广似有所感,转头看向宇文成都,笑道:“你不是一直想要出洛阳城去看看吗?”
“朕现在成全你,你怎么看起来还不乐意了。”
闻言,宇文成都心头一凛,连忙跪道:“陛下,臣绝没有如此想过!”
“臣……”
“好了!”
杨广摆了摆手,直接打断,眸光垂落,凝视着宇文成都,淡淡道:“朕知道,一直将你留在身边,让你难受了。”
“之后就不必了!”
这一次闭关,杨广顺利突破到返虚合道境,五脏之府,已经开辟出三座神宫,蕴养了三道神火。
他自认为就算有人图谋不轨,想要刺王杀驾,也不再有畏惧。
最重要是,他现在已经大致有了猜测。
边关长城的存在,似乎让九州被笼罩住一股强大无比的禁制。
返虚合道境以上的存在,根本无法出现在九州之中。
这么一来,以他目前的修为,几乎不再有任何威胁。
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强留宇文成都了。
“陛下,臣还是留在陛下身边……或许比较合适!”宇文成都犹豫了一下。
他能感觉到,这一次闭关后,杨广有了极大的突破。
因为,往常他跟在身边,只能感觉到杨广身上的帝王威仪。
但这一次,除了那若有若无的威仪外,还有一股实质存在的压迫感!
宇文成都甚至有种感觉,若是现在动起手来,他不一定还能将陛下压制住!
这大隋天下第一的名头,或许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就换了个人!
杨广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你能留在朕身边一时,还能留一辈子吗?”
“朕对自己了解,你自去吧!”
“文帝祭事关天下万民,以及文武百官对先帝的追悼和祭奠,务必要准备妥当!”
“此前,宗室那边已经传出了消息,关内道如今应该已经成了风云汇聚之地!”
“你带着朕的旨意和金吾卫去看看,也好威慑一下。”
“长安毕竟是大隋的旧都,难免有什么牛鬼蛇神混居其中!”
从洛阳城离开的诸国使节,除了狼族、骊族这些在关外势力庞大的异族。
其他如毛族、山族等在离开洛阳后,转道就去了长安城,准备参加两个月后的文帝祭。
除此之外,文帝祭那一天,江南之地的世家、东海水族、深山隐士、南边的蛮族、道家、烂陀寺、西域佛国……皆会有使者到来。
这跟大朝会之时,诸国使节入洛阳城恭贺,几乎是一模一样。
不,甚至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杨广登基继位终究只有一年,太过短暂和仓促。
与之相比,杨坚可是坐了那张龙椅几十年,更是一手建立了大隋,威压四方,万国臣服。
所以,文帝祭那一日,可以预见,必将会是大业二年,最为热闹的一天。
“对了,你去长安之后,替朕拜访一下宗室,其中几位长辈,与朕也有些恩情的。”
忽然,杨广似是想起什么,嘱托了宇文成都一句。
洛阳城营建起来,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
因此,在洛阳城这边的宗室、皇室子弟,并不大多。
如果不算上皇后萧美娘,后宫那些个佳丽、嫔妃,大多都是迁都洛阳之后,杨广才纳入后宫的。
至于宗室就更不用说了,朝中只有一位宗室大臣,杨林此前一直在边关戍卫,数月前才因运送皇纲到洛阳城。
至于杨素……虽然是宗室之人,更是杨广的皇叔,但身为朝中大臣,尚书省尚书令兼户部尚书,与宗室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因此,真要说起来,朝中的宗室势力,几乎可以用人丁单薄来形容。
什么公主、皇子、郡主、王爷、太妃等等,大多都在长安城中。
“是,臣遵旨!”宇文成都恭敬拜礼。
一般来说,这种代替皇帝问候宗室老人的差事,都是皇帝身边最为亲近之人才能做的。
杨广将此事交给他,已是意味着许多。
……
北地,北平府。
贺若弼一身甲胄,傲立于城头上,看着城外正在操练的大军,面露沉思之色。
虽然鱼俱罗和张须陀、牛弘,返回洛阳城,带走了平北大军的大队兵马。
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留下,镇守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