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第175节

  唐正阳提起铜壶,顺势给谢安的瓷杯里加满,接着说,“青乌县只有两个较为上台面的江湖门派,虎狼门和天刀会。其中的顶尖级高手也不过才三重武师。南阳府的武道之首当为太阿道院。除却长公主带来的人,也培养不出八重武师。放眼整个南州,也只有南州道院才可培养出八重九重的武师。而五弟已经达到了堪比八重武师的层次,上述这些门派……能给到五弟的资源,非常有限。”

  谢安轻轻抿了口茶,觉得唐正阳提供的信息非常有价值。

  唐正阳继续道:“大乾囊括天下三十六州,地域广袤。史册记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各州都有各州的机缘,也有些潜藏在深处不为人知的遗迹。靠个人去寻找难度太大,无异于大海捞针。人生光阴不过百载。能借力,还是要借力。

  而这个最大可以借力的舞台,就是道门和朝廷。”

  谢安越听越发的有兴趣,“还请大哥细说。”

  唐正阳道:“各朝各代,都会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去寻找遗留在这片土地上的遗迹,机缘。门派,世家,宗门都是如此。而其中最大的组织,无疑是如今的朝廷和道门。”

  谢安陡然明白了什么,“莫非二哥,三个和四哥常年在外奔走,也是去寻找这些遗迹机缘?”

  唐正阳颔首,“正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类宝植,宝鱼,妖兽,宝药等等。若是得起一二,都有改命的可能。据说大乾土地上还遗留着仙人的遗迹。多少帝王都为之疯狂。曾经的长生教开创的炼尸和炼魂秘术,也是在遗迹古书中学来的。”

  说到这里,唐正阳忽然抬起头来,神情肃穆的看着谢安,“大乾定国百年,尊道门为国教。这百年来,道门和朝廷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笼络天下遗迹宝物。对五弟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资源库。

  五弟天赋异禀,练成明玉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当不能和我们另外四兄弟那般小打小闹,五弟此生当不止于明玉功。该去往更高处,见识更壮阔的风景。

  也只有朝廷和道门,才有足够庞大的资源支撑五弟去往更高处。”

  哗啦!

  唐正阳提起水壶,给谢安的瓷杯里倒水,壶嘴提的挺高,热腾腾的沸水从壶嘴坠落,拉成一条透明的水线,氤氲雾气缭绕。

  一如谢安此刻跳动的心。

  他自然感觉出来了,唐正阳说出这番话,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兄弟,希望谢安过的比唐正阳好。

  而且,唐正阳说的很深刻。

  正中谢安心坎。

  此前谢安也有类似的想法,只不过被唐正阳直白的说了出来而已。

  他揣着瓷杯,感受着杯中热水带来的热度,始终没有发话。

  唐正阳轻声笑道:“我知五弟做了半辈子的奴仆朝奉,生性谨慎。不愿冒什么风险。但是……为兄能给的都给你了。明玉功就是头。等五弟越过明玉功这座大山,后面的路……就都是未知了。还需要五弟自己去趟出一条路来。走在未知的路上,风险多多少少都是有点的。

  更何况,如今长公主器重你,她才是一棵真正的苍天大树。五弟只需好好利用好这棵大树的资源,便足够让五弟更进一步。达到为兄此生都无法觊觎的高度。到那时,五弟再去探索那未知的路,也就从容多了。”

  谢安听了深以为然,心头安定路不少。

  自己两世为人,加起来不过活了八十岁。

  人家唐老太爷一百四了。

  多出将近一倍的时间,所见所闻果真还是不同的。

  “这么说的话,大哥赞成我去镇魔司任职?”

  唐正阳目光如炬,“如果只是个五品镇魔总司,为兄并不赞成。因为此地是南州,你宰了人家淮南王的第七子,淮南王不会让你好过的。但是你背靠长公主,那就没问题了。而且,挂上总司,淮南王也不好动你。

  另外,镇魔司里的资源太多了,你可以通过获取不同的功劳,得到不同的宝物,宝丹。而且镇魔司不完全属于朝廷,还属于道门。将来你若是有了道门的人脉,随时都可以脱离镇魔司,朝廷也奈何不得你。”

  谢安拿出一个紫色的令牌,双手递给唐正阳。

  唐正阳接过手翻看起来,半个巴掌大小,是个不规则的六边形,周边雕刻着一圈的莲花图案,正面雕刻着“谢安”两个字。背面刻着“太一道白。”

  看到背面的刻字后,唐正阳惊的猛然从椅子上坐起,眼珠子都凸出来大半,“这也是……长公主给你的?”

  谢安点头,“说是太一道亲传的身份令牌,我见识少,还请大哥帮我看看。”

  唐正阳沉默良久,连连叹息,“这位长公主真是待你好啊。的确是太一道亲传弟子的身份令牌。这个白字,天下没人胆敢伪造。”

  “这个白字,有什么说法吗?”

  唐正阳道:“为兄也是见识少,但粗略知晓:白就是太一道教主的名讳。就连景泰陛下都要避讳这个字。这是大乾最可怕的字。

  这位长公主何许人物啊,竟然有如此手腕。不需要通过太一道的考核,就能给五弟弄来一个亲传的身份令牌。”

  他把令牌拾起,郑重归还谢安,“有此令牌,这镇魔总司就更加做得了。你想什么时候辞官离去都可以,只要你不触犯规则律法,无人可以阻拦你。”

  谢安收下令牌,拱手道:“多谢大哥指教。弟心中有数了。”

  唐正阳含笑道:“为兄不过是多活了几年,见识稍微多些而已。不过朝堂水深,虽然五弟性情稳重,但也需要万分小心。”

  “弟心中有数。”谢安起身告辞,“大哥若是筹备好了闭关,让人知会一声。我就住在不远处的谢府。”

  “自当如此。另外,那位长公主……五弟还需要特别留意。”

  离开中庭院后,谢安心头仅存的些许犹豫也消除了。

  特别是唐正阳说的那句话“去往更高处”,说到了谢安的心坎里。

  很客观的一句话,也是谢安需要去面对的一句话。

  朝廷和道门搜罗天下的宝物遗迹和资源,无疑是武道和长寿最大的舞台。而谢安如今一手握着太一道亲传的令牌,一手握着五品镇魔司的委任状。

  是时候,踏上更大的舞台了。

  总好过自己一个人闯荡江湖,搜罗极个别的小小资源要好太多。

  这么好的舞台不利用,那是自己傻了。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

  一入朝堂深似海,往后每走一步都需要谨慎三思才行。

  他也明白,身在乱世,没有亲人,更没有显赫的家世,出了事可没有长辈给自己兜着。谢安要想走的远,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趟出一条路来。

  没错,拥有长生命格的自己的确可以躲在某个地方,把明玉功干到圆满。

  然后呢?

  明玉功可支撑不了自己问鼎长生。另外,就算把明玉功修炼到圆满,也不是在大乾就无敌了。

  有长生命格在,谢安就需要得到更好的养生功,更好的长生秘法,宝药等等。

  身在大乾,想完全摆脱大乾朝廷去发育,本身就不太现实。

  如今有长公主这棵大树在,自己还可以安稳一段时间,趁机通过镇魔司这个大舞台,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宝库才是该做的事情。

  打定主意后,谢安心头再无犹疑,心情也舒泰起来。

  时值下午,正是日头晒人的时候。

  虽然喝了一顿大酒,但谢安并不感觉上头。且不说大乾的蒸馏酒度数并不高,最多不过二十度。便是高度酒,以谢安如今的明玉功水准,稍许运转热气,就可以把酒精给挥发掉。

  在离开唐家堡之前,谢安还特意溜去看望小红糖。

  小红糖和唐林氏凑在桌子旁边,正在拼接一大堆的碎纸片。

  小红糖接连提醒,“娘你慢点,可别拼错了啊。这地图可不能马虎。若是拼错了,小爷爷再次走错路,又迷路几个年头可怎么办呐。”

  唐林氏被小红糖说的非常无语,却没忍心说破,仍旧顺着小红糖,“好好好,我慢点。你看看,这样没错吧?”

  “嗯,没错。可以。”

  唐林氏:“……”

  谢安站在门口看着娘俩如此用心,心头不由多了几分暖意。便没有进去打扰,而是默默离开。

  回到谢府的时候,已是下午未时。

  刚进门,谢安就看见宅子已然大变样。

  原本枯萎的花草盆栽换了新的,葱葱绿绿。府邸大门,垂花门,走廊上都挂了灯笼。垂花门内外还铺了层地毯。

  并不算阔气的三进院,焕然一新。充斥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又不乏大气。

  谢安看着都觉得心情大好,踏入垂花门,来到中庭,只见韩立拿着个枝剪在修剪墙角的一垄菊花,而贺春利则扶着个人字梯,雨荷站在梯子上,一手拿着铁锤,一手拿着钉子,一边在檐下横梁上敲敲打打,一边问:“小贺,你看看打中了没,一会要挂灯笼的。”

  贺春利时不时瞄一眼,“往左点,再往左一点,好,停。”

  当当当!

  雨荷确定钉子的味道,开始落锤,砸的“叮当”响。

  谢安就靠在门框上看着他们干活儿的样子,越发感觉像个家了,嘴角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大乾的科技水平和前世古代差不多。古建筑用榫卯技术而不用钉子的误传已久,其实钉子很早就开始广泛使用了。

  早在古埃及就出现了青铜材质的钉子,于谢安前世而言,汉代就有了钉子。

  榫卯结构虽然牢固,但在一些小部件和平面较单薄的构件上,使用钉子可以更有效地固定和加固。例如,房梁上的椽子、屋顶的望板和古建屋脊的角梁等部位,通常需要使用特别定制的钉子来稳固。

  后来很多建筑都形成了以榫卯连接为主,木销连接、铁钉连接和材料拼接等方法为辅的连接方式。

  打好钉子,雨荷挂上红灯笼,走下梯子远观起来,脸上露着笑容,显然对自己的杰作感到满意,“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等老爷回来瞧见,肯定高兴。”

  贺春利也跟着笑了,“还得是雨荷姑娘心灵手巧啊。我和韩哥就过不出这样红火的日子。”

  韩立这时候揶揄了一句,“什么时候你把春兰娶回家不就行了。”

  贺春利虽然心中期待,脸却红了,执拗道:“和你聊天真是没点意思。”

  忽然,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声音传来,“我看韩立说的挺好,怎么就没意思了。”

  大家纷纷回头。

  贺春利耷拉着脑袋,“师傅说的是。”

  雨荷则上前挽着谢安的胳膊,“老爷。你看家里布置的可好?”

  谢安颔首带笑,给予极高的评价,“温馨雅致,生活气很足,看着舒服多了。”

  雨荷得到极大的满足,“老爷喜欢就好,我去做晚饭。小贺小韩,过来搭把手。”

  俩个徒儿便跟着去厨房忙活。

  黄昏来临,饭菜上桌。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吃了四年来的第一顿团圆饭。还喝了点小酒。席间虽然没多少话语,却显得分外温馨。

  饭后俩徒儿还搬着凳子围坐在谢安身边,听着谢安讲述过去四年的事情。而雨荷送上瓜果,夜话到凌晨才各自散去歇息。

  翌日清晨。

  谢安早早起来修行番明玉功。

  他并没有因为取得不错的成就而变得倦怠懒惰,也没有骄傲自满,仍旧谦逊勤勉。

  只可惜进度丝毫不涨。

  好在谢安早有心理预期,倒也不觉得失望。

  “唐大哥说的对,技多不压身。明玉功短期提升慢,那就兼顾练武,早日突破武师。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算是对时间的高效利用。”

  念及此,谢安拿出唐正阳给的锦盒,准备吃一颗内劲丸,突破内劲武师。

  正要服用的时候,雨荷从外面匆匆赶来,“老爷。刘春来找。”

第161章 五品官袍,为我更衣!

  “可有说什么事?”

  “没说。”

  谢安想着已经很久没见过刘春了,便收起锦盒,放到屋内床头,用枕头压着。随后换了身束袖的青色锦袍,这才出门。

  贺春利和韩立早早就去了威盛武馆修习,三进院子里显得很空旷。

首节上一节175/1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