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53节

  他想起民间的太平信仰,不怪百姓愚昧,只怪社稷动荡,民生不安。

  这时,脚步声传来,两人在萧明带领下来此。

  “两位真要学习神仙炼丹术?”

  葛玄圃面色坚定,道:“在下并非轻浮之人,修道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只愿服食养性,长生不死。”

  “虽九死,而不悔。”

  “好,那我助你们炼成金针内功。”也算是为葛洪传下他的衣钵,两人正要下拜,梁岳拦住两人,“不可,我是代人授艺,日后若有名声,莫说是我所教。”

  两人不知为何如此要求,也只能应答下来。

  之后两日,梁岳用夔牛社鼓的雷音为两人入门金针内功。

  庭院水榭,葛玄圃、许净明盘膝而坐,感应体内内力。

  “原来这就是金针内力,中正平和,乃中庸大道也。”惜字如金的许净明第一次说这么多话。

  两人起身致谢,怪不得是曾祖推崇之人,不到两日便让两人内功入门。

  “拿着,翻开看看。”

  梁岳给两人一本丹经,上面记载青梅丹、青柳丹、以及各种医药丹方,并无长生之术。

  两人翻阅丹经,内心有些疑惑,为何没有服炼丹砂、金丹成仙之术……?

  梁岳看出两人内心想法,道:“初为道者,必修医术。治人亦是修行。”

  “记住,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杳杳冥冥,神鸦鸣叫,鼓声震耳。

  “仙道贵生……”

  两人第一次听闻此语,短短八字,蕴含大道至理。

  葛玄圃、许净明二人仿佛痴了一般,久久不能回神。

  月华之下,两个求道的人得授丹经。

第54章 蜉蝣见青天,井底观明月

  “水火相济,变化玄妙,炼丹之道,必掌火候。”

  竹林一屋之中,梁岳指导两人炼丹。

  两人并无浮躁,而是静听大道,记录密密麻麻的笔记。

  “前辈,可否讲一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理念?”葛玄圃对此很是感兴趣,而许净明还在研究丹方。

  “所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不仅只养自身,同时也要求济世,养生为内,济世为外。医道,便是济世之法。”

  他虽然传了丹经,但也尊重葛洪的意愿,不让后人沾染缥缈求仙之旅,于是梁岳提出了这个理念。

  此理念以医道养生为主,将养生作为长生的前提。

  既然葛玄圃询问,那就借此扩展开来。

  青梅丹、青柳丹唯有自己能练,此丹需求量大,颇耗精力。

  若是他们学会,也可以造福世人。

  三人一直探讨到深夜,之后梁岳回去休息。

  之后接连数日,直到许净明炼出第一枚丹。

  炉中冒出青烟,室内传来阵阵异香。

  “成了!”许净明灰头土脸,望着炉中第一枚青柳丹,内心满是欢喜。

  “嗯,不错。”梁岳点点头,虽然少了真气还丹步骤,药效也很不错了。

  “把今日感悟整合一下,一枚炼成,以后按照今日手法处理。”

  梁岳看向葛玄圃,此人已记下一本厚厚的笔记。

  另一边的许净明痴迷地望着丹药。

  “看来你们初步识得葛神仙之术,以后自行领悟!”

  两人起身,郑重作揖,道:“多谢前辈!”

  “无妨。”

  梁岳离去,两人默默长拜,虽嘴上不说,但内心已将其当成师长看待。

  “净明,你给我讲解一下手法。”

  夜已渐深,繁星布天穹,犹如珠玑落玉盘,赤红丹火暖照人心。

  直到夜尽天明。

  葛玄圃望着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我觉得这些文字可以整合成一本书,以待后人修习。”

  许净明扫了一眼,说:“这个你擅长,我没意见。”

  “光有丹经还不够,最好加一点救世度人理念,结合古代先贤神话故事,朗朗上口。”

  “做得来吗?”

  “万事开头难,我将毕生研究,不试怎么知道。我决定了,就叫……”葛玄圃目光深邃,看向远方,“灵宝经!”

  山岳之灵,栋梁之宝。

  授我道者,灵宝仙师,此乃道家隐语也。

  次日,梁岳便开始“赶人”了。

  两人骑上快马,葛玄圃拿着整理好的丹方以及自己编纂的灵宝经。

  “当年葛许二位神仙,可曾寻找什么福地?”梁岳忽然问道。

  “曾祖在罗浮山修道,许真人曾游历豫章鄱阳湖,具体细节,在下不知。”葛玄圃思索片刻,回答道。

  “回去若有消息,还请阁下告知。”

  “在下记住了。”

  “保重!”

  梁岳目送两人离开。

  仙途又有朝气蓬勃的寻道人。

  风雨路崎岖,无悔任驰驱。

  若干年以后,他们会是放下一切的葛洪、又或是执念一生的董泽、还是失意落寞的石泉子?

  又或是别有一番心境?

  历史长河,人来人往,声声色色,颇为有趣。

  没等梁岳感叹,又有一匹快马奔回,马上的男子样貌普通,双目有神,一双眼睛令人印象深刻。

  来者正是许净明。

  “嗯?玄圃呢?”

  “玄圃回去了。”许净明下马,深深一拜,道,“在下父母早逝,无处可去,今日见医丹之道,仿佛蜉蝣见青天,净明愿为一门客,还望前辈收留。”

  梁岳挺喜欢这个专注炼丹的人,于是点头道:“以后留下炼丹,顺便帮忙治病。”

  以后自己炼重要的丹即可,将还丹手法推到最高。

  正所谓:炼心炼性炼金丹,真气充盈蓬莱山。

  从此,柳庄多了一个许大夫。

  许净明和梁岳一般低调,不像葛玄圃那样喜欢研究思想,而是专注研究炼丹医道。

  ……

  这几日,梁岳显得很清闲,偶尔到后山无人处试验缚龙索。

  钩锁纷飞,道人身形飞掠,好似天仙下凡。

  闲时,又与解空、石泉子两人饮酒喝茶。

  “山伯,你倒舍得把丹方交给两人。”石泉子笑道。

  梁岳置下茶杯,笑道:“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葛洪前辈将一辈子领悟交给我,难道我不能教其后人不成?”

  “况且,度世救人,也算是我功德无量。”

  解空听罢,点头笑道:“度世救人,此理念不错,暗合天道慈悲之道。”

  “是时候变一下了。”

  “正是如此。”梁岳笑道。

  这个时代的方士太夸张,连带着士族跟着避世修行,整日啥事不干,服丹吞散,恣意狂放。

  虽说其中有政局混乱,麻痹自己的作用,但也有一部分是方士的原因。

  “总而言之,长生缥缈,养生务实。”

  “正是这般,此乃大道也。”石泉子笑道。

  ……

  王家别业。

  夜晚,竹林之内,架起五色法坛。

  经幡摇曳,道人伫立法坛,闭目沉思,香坛火焰摇曳。

  噗!

  忽然,道人吐出一口符水,符水接触香烛变成烈火。

  法坛浓雾阵阵,火光映照之下,隐隐有数道人影闪烁。

  浓雾消散之时,人影随之消失不见。

  “献丑了,此乃仙官发兵之法。”孙岳谦虚一笑。

  来之前,兄长千叮万嘱,不得胡乱闹事,以得道高人之形象,博得会稽人的信任。

  这次孙岳前来与上次兄长孙嵩不同,孙嵩因为跟在司马道子身边,不能长时间逗留,因此比较急功近利。

  这次自己不同,他想长时间经营此地,广纳田地,招收门徒,积蓄实力。

  以待天变。

  王凝之目瞪口呆,原来真有阴兵之法,不禁感叹,道:“阁下真乃在世神仙,不如这样,近日名士多有拜访,我们召开法会,共捐阁下的道宫如何?”

  “然也。”

  次日,会稽法会的帖子传遍到各个士族家中。

  梁岳拿着帖子,心中思索良久。

首节上一节53/1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