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雪见林千帆凑上来,难得露出一丝娇嗔,盯着林千帆看他有没有轻佻的神色。
“没说啥,主要是老祖鼓励我好好修行,让我结丹后就娶了你,免得便宜了外人。”
林千帆也不害臊,反正这也是部分事实。
“想的美!等你什么时候能打败我再说!”
林千雪没有问其中细节,但能猜到真的有这种可能,毕竟林千雪不可能外嫁,而林家前面的金丹修士/现在的金丹种子都很平庸,年轻一代里面只有林千帆勉强能跟上她的节奏。
她虽然不排斥林千帆,也认为如果林千帆能结出上品金丹的话的确是最好的道侣选择,否则就只能像姑奶奶一样永远做一个清心寡欲的道姑,但她心里是不服气的。
虽然林千帆没有接受她的挑战,但她认为已经超过了林千帆,今后林千帆才是追逐者,要让她和不如她的追逐者联结,还有些难度。
还真不是林千雪骄狂,而是她真有实力,
论修为,林千帆初入筑基四层,而林千雪已经到了筑基四层巅峰,根基同样坚固深厚;
论炼神,林千帆修炼的是自己的大日观想法,而林千雪修炼的是林家秘传炼神法,林家炼神法似乎也有历来,并不差劲,难分伯仲;
论体魄,林千帆炼的是张家交换过来的灵枢归元经,此法可全面提升防御并优化结丹,
而林千雪用的则是林容蓉去千星之城枢机阁为她单独求来的冰灵根专用炼体功法《素女玄冰劲》。
此功法并不完全倚重气血,甚至只能算半炼体功法,但却可培养后天冰法体,提高丹田灵力容量和灵力输出口径,同样有利于结丹。
此外,冰灵根在日常修炼上有效率优势,每日空余时间更多,可用于学习其他能力,并且她不需要为了资源而到处奔波,一切条件都是现成的、免费的,整个仙城林家的统一意志都是优先培养她,试图让她带领林家升格。
所以她还用空余时间在阵法一道以及仙城/家族管理上同样表现突出,如今更是颇具威望,可以说任何一个维度都不比林千帆差。
不要以为高门大族精心培养的小姐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深闺呆子。
其实人家享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资源、被全方位培养,没有短板,拥有超前的视野和广阔的胸怀,根本不是草根可以轻易触及的。
因此她肯定是有心气的,不甘于被人安排婚姻/命运,哪怕是家里最亲的长辈也不行。
虽然她并不排斥林千帆,但同样也不够认可林千帆,至少在姻缘方面觉得林千帆作道侣的话还不够优秀,这让她很不服气,至少在林千帆表现出绝对的突出能力之前是不服气的。
“现在谈这些还为时尚早,一时的胜负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鱼龙,等我们真的越过龙门那一步再谈吧。”
林千帆的表现和平日里的低调内敛不同,言语间充满了自信,直接以鱼龙之志向自比。
确实,林千帆现在并不需要自证什么,现在打败林千雪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她依然不会服气。
因为双方的修为差距势必还会继续拉开,冰灵根的优势在筑基境短期内并不能抹平,挑战了一次还会有第二第三次,没有太多意义。
只有等将来结出九转金丹、等冰灵根到金丹期的优势不再时,她的心气自然也下去了。
现在打败她或者把这些事情摆到明面来只会只会让仙城林家人敌视自己,阻碍自己,毕竟林千雪是他们心中的完美公主,而林千帆现在再优秀都改变不了小支脉出身的低微本质。
“看来你很有信心,期待你的表现!”
林千雪并不排斥婚姻,至少在她治理家族的过程中认为家族领袖应该在很多方面做好表率作用,并且强强联结也是主脉始终强大的最好办法,但一切的前提都是林千帆足够强大,能够结出上品金丹,否则一切休提。
“拭目以待吧!”
第234章 延寿三十年,林家大改革
拍卖会结束之后,
家族召集全部金丹种子,一人发了一颗二阶延寿丹。
此丹是拍卖会上从其他势力交换得来的,数量不多,不能做到林家筑基修士一人一颗。
所以只有金丹种子们可以无偿得到一颗,而剩余的二阶延寿丹则需要筑基长老们用不少贡献值自己去兑换,先到先得,后到没有。
以前从未服用过二阶延寿灵物之人第一次炼化此丹可以凭空增长三十年左右寿元,具体涨多少还得看个人基础,二十几到三十不等。
“延寿丹!居然还有延寿丹这种好东西!”
延寿丹更多是一种统称,一般情况而言,炼化一颗就能接近触及当前增寿极限的灵物/丹药都可以被称之为延寿果/延寿丹。
岁月之力是一种非常高阶的力量,存在诸多限制,修士并不能通过连续服用延寿灵物无限增加寿元。
往往只有每一阶的第一次服用效果最好,而后就会很快触及上限,效果极速衰减弱化,所以每一个阶位只服用一次最好,最是划算。
林千帆炼气时并没有遇到这类灵物,林家当时确实也没有这类储备,相当于错失了一次珍贵的增寿机缘,有些可惜。
而筑基后再吃一阶延寿灵物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其中药力不足以让二阶生物再增寿。
林千帆没有迟疑,当即将其服用、炼化。
这东西只有一颗,以后能否遇到还不确定呢,家族无偿提供的也不允许转让给其他人。
一股玄之又玄的岁月力量快速洗炼林千帆全身上下,从肉身到丹田,从丹田到识海。
吸收的很快,其浑身上下看似没有任何变化,依然和刚才一样年轻,但生命本质却大为改观,增加了十分之一左右,无任何副作用。
“一口气增加了三十年寿元,当真霸道!”
延寿灵物的产出条件极为苛刻,很难做到规模化种植,往往只有那些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开的秘境中才会有它们的踪迹,所以想要得到这种机缘也看运气,这次只能说运气不错。
要不是林家举办这次拍卖会掌握了很多势力发展和晋升的命脉,这种东西还真不一定能流到林千帆手上来,往往只有元婴势力才能稳定获取低阶的延寿灵物,供给他们核心弟子。
增加寿元并不能直接增加林千帆的实力,但原本两百大几的寿元极限变成了三百出头,这变相的让林千帆更加年轻了,也算是一种正向修正,自然也随之增加了一些底蕴。
这次增加的三十年寿元也成为了林千帆生命本质的一部分,所以将来结丹之时也会带过去,只不过是顺延升迁,而不是同比例扩大。
次日,
在林千雪的主导之下,仙城林家联合养龙湾做了一次家族内部整体大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族人们的成年年限从原本的二十岁成年改成了二十二岁成年。
其实林家在兽潮之前就已经改过一次了,当时林家的发展状况良好,经济条件充裕,在三长老和涛长老的联合主导下,从原本的十八岁成年改成了二十岁成年,相当于从末流金丹势力标准调整成了中型金丹势力标准。
如今还没过多久,又提高到了二十二岁,相当于提前适用了大型金丹势力标准。
所以这件事其实是有阻力的,但由于兽潮十年鱼龙群岛发展的很好,最后林千雪还是据理力争、力排众议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别看只提高了两岁,其实其中差距巨大!
家族的教育/培养体系是纯开销机构,每年都消耗巨量的灵石进去,但又不直接创造价值,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新生儿/启蒙修士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族学的开销越来越巨大。
二十岁出头正是炼气境修炼的黄金时间,这时候对丹药灵石等修炼资源的开销并不小,多无偿养他们两年就要多投入巨量资金,同时由于他们少干两年活又要少产出大量利益,尤其是现在的林家处于高速发展期,很缺人手,这一来一去其实是四年时间差额,投入巨大。
但最后还是定了下来,多培养两年!
因为随着年纪越大,他们的知识体系越就完善,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越强,他们在可堪造就的基础上就越容易被培养成材。
多培养他们两年,可能因此学到此前四五年都积累不到的能力,从而拥有更强竞争力。
如今林家缺的并不是那些只带有血缘关系但没啥能力的普通族人,而是缺乏精通多面能力、能够独当一面、甚至拥有筑基潜力的精英族人,所以势必需要加大对启蒙修士的培养。
等接受了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培养的他们将来全面进入管理岗、全面替换掉以前能力不足的那些老家伙们,林家还会迎来一次爆发性成长,所以巨大的教育投入是必要的投资。
家族在这方面拿出足够的投入,普通族人见此也会有较高的生育意愿,都愿意生孩子,家族以后的高出生率才能一直维持下去。
只有适度补强家族体制的人数短板问题,家族才更容易出天才,才能长久维持住位格。
而上调两年培养年限只是大前提打基础,在此基础上,家族又优化了内部培养机制。
家族势力是严格遵守“金字塔构架”的体制,当炼气境族人多了,自然需要发展更多有潜力的筑基修士,从而催生出更多金丹修士。
当金丹修士起量之后,才能展望元婴,所以需要放开筑基种子和金丹种子的数量限制。
放开种子序列数量限制的方式不是降低考核要求,要求依然严格,而是强化培养机制。
家族为此专门开设了一个新机构:
【林氏学府】
南北两岛族学中表现优异的应届子弟,不论其出身如何,只要能达到一定的量化考核标准都能直接升入这个林氏学府继续接受培养,其父母不用额外承担培养费用,家族全承担。
此外,如果有表现特别突出能提前完成族学者同样也能提前毕业,提前进入林氏学府。
甚至是林家麾下的筑基势力也能推举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来林氏学府接受同等培养,但前提是自带干粮,这个教育“干粮”还挺贵的。
这种三方势力的年轻一代同台竞争,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相互影响,有了这段强化培养,他们自然也会发展的更加全面,将来更容易筑基成功,并且有这些经历也会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亲密,可谓好处多多。
相信林家麾下每个筑基势力都愿意花这个干粮钱,不愿在这件事情上掉队。
林氏学府的教习将不再是族学中炼气后期的老师,而是将由少部分筑基长老常驻担任,以及由大部分本就任职各处的筑基长老兼任。
例如当林千帆有空的时候也会被安排课程去给他们上一节课。
诸位长老们上的课程内容也都不一样,这样才能让后辈们提前接触到最真实的修仙界、最前沿的实用技艺、最合适的多元化理念,林家同时也能借此加强对麾下筑基势力的控制。
他们最优秀的后辈都是林氏学府的学生,这些优秀后辈都是林家筑基修士的记名门生,他们青年时期的很多理念都受到林家的影响。
多方影响之下,他们未来只会更加亲近林家,从而使得双方链接的更加紧密,让他们成为林家体系中真正的自己人,做到真心归附。
毕竟闭门造车很难出人才!
除此之外,家族还出了专项资金用以培养愿意从事丹阵器符等修仙百艺的子弟。
光靠修为是难以在修仙界长久立足的,毕竟绝大多数人的道途都很短暂,走一截就到头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门仙艺来长久维生了。
会一门仙艺,可以从事生产工作是群岛体系目前最需要的,所以家族加大了培养力度。
这个培养不止是对未成年族人,还包括了早就成年的族人,他们即使是成年以后在某方面表现出了天赋或者兴趣也能得到一些资源扶持,让他们的另类成长之路更加平坦。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星陨秘境很多筑基修士都表现的非常糟糕,家族这次要求每个筑基修士都必须在炼气基础外兼修一门功法。(暮年期筑基长老就不用了)
不一定非得是神魂功法,毕竟星陨秘境那种特殊情况罕见,不容易复刻,也可以选择兼修炼体功法,反正此举的目的是强化其综合属性,让大家在遇到大事情时更容易活下来。
金丹势力的筑基修士就要有个样子,别表现得跟个散修筑基似的,不是丢人那么简单,有时候还容易丢命。
选择兼修功法家族并不额外收取贡献值,甚至还会适当扶持一些修炼资源。
筑基修士回头补强某个短板的效率要比当年从零开始向上突破简单得多,所以在资源供应跟得上的情况下,也不算为难他们。
家族现在的经济状况较好,在追求数量的时候也需要兼顾质量,这个质量不止是修为高低,还应该是能力全面,至少要做到每个林家走出去的筑基修士都能代表林家的基本体面。
光是开销也不行,无法长久,
再厚实的家底也有消耗完的一天,所以这次还有对应搭配的开源计划,敞开了赚灵石。
持续十年的兽潮着实为西域本地洗了一次牌,或者说最近几十年连续大小洗了几次牌。
洗牌自然会把能力不行的势力给洗出去,有些末流金丹势力的金丹修士死在了战线上,他们自然被直接淘汰出了局,如今已经换成了这些年立功、新搬迁过来的新贵金丹势力们。
他们初来乍到,别看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其实生态位并不高,想要适应坐地金丹势力的节奏还需要一些年岁,很多东西都需要购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势力虽然勉强保住了金丹位格,但却实打实的衰弱下去了。
例如有些原本有三个金丹修士的变成了一个金丹修士这种,他们混的还不如张朝阳好。
再例如以前金丹修士数量最多的新商盟,这些年声音也逐渐小了很多,甚至没声音了。
不止是他们内部问题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十年间出现了很多机缘让大家同台竞争,他们表现不出任何统治力,往往都是陪跑陪看陪玩的一方。
不论是一阶二阶还是三阶的竞争都不行,这让他们几乎败光了原本云裳盟留下的余晖。
综上所述,大量的利益分配流出了市场,这些利益份额进入市场之后又被这些年逐步变强的强势金丹势力们纷纷默契瓜分。
林家虽然不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但依然名列前茅,排在前几,抢到了大量利益分配。
所以以后的鱼龙群岛一盘整棋,要统一力量干大事,鱼龙群岛以后既要兼顾自己生产大量物产,保证基本的内需,也要深度加工制造大量商品出口外销,赚取西域其他势力的钱。
简单点说就是产业转型,由小工坊模式转变成大工厂模式,零散的产业集中化规模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冲击那些新晋金丹势力。
不夸张的说,要让林家的出口价格低于他们的成本价格,用商业的手段殖民他们,林家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翻版的云裳盟,部分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