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闻言,连忙点头道:“就依二师伯所说,此事若能成功,那这屠巫剑,就当做是弟子给二师伯的报酬!”
“弟子只要宙光钟!”
能请元始天尊出手帮他炼器,本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屠巫剑”对他而言,本来也没什么大用,如果这“屠巫剑”真的是未来的“轩辕剑”,他将其交给元始天尊,也算是对天道大势的一种修正了!
毕竟,地皇之师、人皇之师和五帝之师,都已经被阐教包揽了!
让“屠巫剑”落入元始天尊和阐教的手中,对他研究和引导天道大势,也能起到一种正面和积极的作用。
“善!”
元始天尊当即点了点头。
他心念一动,圣人道蕴横压大千宇宙,无穷无尽的天道之力,顿时化作一口散发混沌原初气息的“元始熔炉”。
紧接着,他按照玄清所说,以天道之力,将噎鸣和大魁的大罗元神,用莫测手段将其融入“宙光钟”和“屠巫剑”中,无尽先天精粹垂落,二人的先天不灭灵光,顿时让两件极品后天灵宝发生蜕变。
元始天尊并未急于求成,而是一点点的将炼制的手法,展露在玄清、玉鼎真人、太乙真人和云中子的面前。
“原来如此!”
在炼制的过程中,元始天尊亦是心有所悟,在先天不灭灵光的不断挥洒间,他仿佛是窥见了一位大罗金仙的生灭轮回,见证了后天与先天的本质变化。
他缓缓开口道:“大罗的先天不灭灵光,就好像是水一样,不管是变成云和雾,还是变成冰和雪,他的本质依旧没有改变,但水也有很多种类,就像湖泊能容纳溪流,大海能容纳河流一样,唯有足够强大的先天不灭灵光,才能去同化其他先天不灭灵光!弱肉强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
“斩妖刀之所以会朝着轮回刀演变,就是后土的道,压过了修蛇的道,将修蛇的大道融入了轮回大道中。”
而玄清闻言,却是不由想起了他曾经开辟出的鬼仙之道,人死为鬼,鬼死为,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微死无形,在这个过程之中,灵性粒子是不变的,只是因为力量的消磨,才会越发接近虚无!
但只要壮大灵性粒子,便能逆转这个过程,由微化夷,由夷化希……直到将其转变为完整的阴神。
他开辟了鬼仙体系,但这条路,根本无法踏足大罗,他只是借助幽冥界的业位将鬼帝境界强行拔高到了堪比大罗的层次……算是一种类似合道的取巧之法!
因为,大罗真灵不灭,他并未明悟大罗的生死之道。
他走入了一个误区。
大罗也是有生死的,只不过,他们的生死,和寻常生灵的生死不一样,失我和化道就是大罗的生死。
雷泽化道,演化成“先天雷池”,本质就是一种死亡,可若是哪一天,雷池之中孕育出一个新的生灵,未必不能将其看做是一种新生。
至于东王公,他虽然被帝俊斩灭了存世之基,但他既没有失我,也没有化道,其实是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状态,自然有着化死为生的可能存在。
“大罗的本质,其实依旧是灵性粒子,只不过,生命层次迁跃,他们的灵性粒子演变成了先天不灭灵光!”
“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东西!”
“而乾坤鼎,化后天为先天,其本质就是壮大后天灵宝中的灵性粒子,就如修士晋升大罗金仙一样演变成先天不灭灵光,从而演化出一尊器道大罗!”
“大师伯的丹道,则是相当于将一尊丹道大罗和一个普通生灵同化,让两个生灵融合成一个新的生灵!”
“生命迁跃,极尽升华,以外物来壮大自身,这才是后天化为先天,太乙金仙突破为大罗金仙的根本!”
这一刻,玄清似有所悟,其中似乎蕴含无尽造化真意,后天化为先天,其实也是一种生命层次的蜕变。
求订阅,求追读,求月票!
第145章
如果说,大罗以下的修行者,还算生灵的话,大罗及以上的修行者,自身近道,无疑是等同于一方完整宇宙的存在,他们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洪荒世界的轮回已经无法束缚他们了!
但天地有轮回,混沌宇宙,无尽时空,同样有轮回大道存在,他们成就大罗之时跳出的也只是天地的小轮回罢了!
或许,只有超脱,只有天道之上,只有盘古开天辟地也要追求的那个境界,才能够跳出宇宙的大轮回!
先天灵光、先天元气、先天大道、先天灵宝、先天大罗,本质都是一样的,它们只是在某种力量的影响下不断转化,就如同潮汐一样,时而涨,时而退,好像一个圆圈一样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是先天五太!”
元始天尊缓缓开口道:“太易灵光、太初元气、太始宇宙、太素物质,再到万道演化的太极时空,太易是虚无的灵光,太初是无形无质的元气,太始是有形无质的宇宙,太素是原始物质爆发的时代,太极便是混沌时空!”
“而我们,就处在一个太极不断演化,然后繁华落幕,逐渐归于虚无,并回归到太易时代的过程中!”
“大罗者,大为广,广为无量,罗为包罗,包罗万象,万象即道,而大罗之道,就是包罗万象之道!”
“大罗身等宇宙,已经触及到道之本质,大罗的灵光不灭,其实是因为在先天五太的状态中不断循环。”
“为先天灵宝启灵缔命,使之化为先天大罗,或者将后天之物化为先天之物,其实就是改变对方的状态!”
“大罗即是圆满,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圆满和完美,只有不断的去追求更圆满或者更完美!”
“道无始终、道影无痕、道贯诸天,本质都是对大罗领域的开拓,而混元金仙和道祖传下的斩三尸法,更像是一片混沌时空无法往四周开拓了,便舍弃宽度,追求厚度,朝着这一混沌时空的上下俩个方向开拓!”
“而这个过程,一旦出现差错,这片时空就会坍塌,回归混沌原始状态,对大罗来说就是失我和化道!”
“那些所谓的先天灵根,先天灵宝,或许就是拓路失败的先天大罗,他们或许是自己走入了歧途,亦或许是被人斩断自身道路,从而陷入了寂灭之中!”
“炼制九转金丹,或者炼制先天灵宝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引导,促使一位先天大罗陷入到寂灭中!”
元始天尊侃侃而谈,作为圣人,有天道之力加持,他看到的东西,无疑是比玄清这个大罗金仙看到的多。
玄清若有所思。
通过元始天尊的讲解,他对大罗境界,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对大罗的本质也有了全新的见解。
他之前,隐隐感觉自己在号称大罗巅峰,也就是道贯诸天的大罗第三境,隐隐在这个极限上迈步了半步,并非错觉,而是拓宽了大罗境界的极限。
如果说,道无始终,是收束过去未来的时间线,那道影留痕,则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千宇宙留下烙印,而道贯诸天,就是将自身大道升华到与诸天大道平齐的地步,将自身大道烙印在天地本源之中。
可如今,玄清却是在这个基础上踏出了半步,涉及到了大罗本质,涉及到了混沌宇宙与无数时空的大轮回。
他在道贯诸天的基础上,又涉及了物质与能量之变,涉及了先天五太,涉及到了大罗金仙的本源变化。
“炼道的本质,就是炼假为真,化虚为实,可在炼假成真,化虚为实之后,为何不能继续蜕变下去?”
“大道在理论上,可是无穷的啊!”
玄清一边观摩元始天尊炼器,一边暗自思考,他只觉得,思维无比活跃,但却是始终隔了一层窗户纸。
轰隆!
忽然之间,玉虚宫中神光冲霄,先天不灭灵光映照诸天,震动宇宙,两件灵宝上爆发出璀璨无比的神光。
显然,在元始天尊的炼制下,“宙光钟”和“屠巫剑”已经完成蜕变,极品先天灵宝的气息再也压制不住。
铛!
“宙光钟”轻震,主动朝着玄清飞来,其中噎鸣虚影若隐若现,还有十二元辰的虚影恍若群星环绕,演化出十二根天柱,镇压无尽时空。
洪荒中的十二元辰,并非后世玄清所熟知的子鼠、丑牛……而是由太古星空孕育而出的十二尊太岁神!
只可惜,这十二尊太岁神,都被噎鸣吞噬,化作自身大道根基,如今洪荒世界的时序其实还是有些问题的。
这十二尊太岁神,皆是先天星神,分别是:困敦、赤奋若、摄提、单阏、执徐、大荒落、敦、协洽、滩、作噩、阉茂和大渊献!
“或许,我可以借助此宝,重定洪荒时序,因此来获得功德!”
玄清心中暗道。
自从天柱不周山坍塌后,洪荒世界的时序就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一年,是以木星环绕十二元辰一周算的,一次是三百六十次日升日落……
因此,木星也被称为岁星!
可不周山倾塌后,太古星空的位置也发生了偏移,木星环绕十二元辰运行一周的时间变得多了几天……
对于先天神圣来说,这点差异或许没什么,但对那些寿元短暂的凡人来说,就有极为严重的影响。
“好剑!”
正当玄清沉吟之时,元始天尊直接催动“屠巫剑”,朝着千万里虚空外,斩出了一道金色的混沌剑气。
他虽然不怎么喜欢剑道,但以前没少和通天教主论道,在剑道之上,也有着不输寻常剑道大罗的理解。
只不过……
在他斩出这一剑之后,“屠巫剑”却是隐隐传来一丝抗拒之意。
这把剑中,不仅有帝俊的帝道法则,还有亿万人族的魂魄和怨气,本能的排斥一切非人族血脉的修行者。
元始天尊见状,不由眉头微皱:“这剑倒是一把凶兵,不将其中煞气祛除,恐怕会有弑主的可能!可若炼去其中煞气,威能又会大减!”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圣人的评价,无疑是比较中肯的,他作为圣人,自然不怕煞气反噬,可他门下弟子就不一定有这种能力了!
毕竟……
极品先天灵宝在本质上,是等于斩去三尸的准圣大能的。
他想将其封存,可一番推演之后,却发现日后会有大用。
玄清并未急着离开昆仑山,而是和玉鼎等人论道了一番,尤其是云中子,他对这一位福德金仙极感兴趣。
想确认对方,究竟是不是那位红云老祖的转世之身?
“是,也不是!”
对此,元始天尊回答道:“云中子是由红云的善尸演化出的生灵,继承了一部分红云道友的真灵碎片,但又不完全是红云道友本人!他和红云的关系,就像羲和,与太阴星上的那位嫦娥一样!”
玄清闻言,顿时解开了心中的疑惑,随后又主动与云中子交流了一番,这位也是一个喜欢炼器、擅长炼器的存在,日后可以多交流一番。
而另一边,伏羲则是找到了在洪荒中历练的伏,打算指点对方一番,并将其培养成新一任的人族共主。
有人为自己教导徒弟,玄清自然的乐见其成,他的风道化身隐藏在一旁,也没有干预过伏的道路。
因为,放养本就是截教的传统,截教讲究有教无类,无论弟子选什么道路,通天教主都不会干涉弟子的选择。
玄清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离开昆仑山之后,他便直接来到了太古星空中,他观察星辰运转,想以“宙光钟”为洪荒定下新的时序。
“天道在上,自不周山坍塌之后,洪荒时序混乱,弟子玄清,愿以十二元辰为基重定洪荒世界时序!”
“请天道鉴之!”
这份功德,或许比不上修补太古星空的功德,但蚊子再小,也是块肉,玄清怎么可能视而不见,放弃这桩机缘。
轰隆!
天道震动,浩荡气运汇聚,一团功德瞬间落入玄清的庆云中。
而在天道功德的气运下,玄清顿时恍然大悟:“功德的本质,就是有功于天地,有德于众生!天地人乃是三才,天居上,地居下,人居中,大罗之道扩张之时,为何只想着向无尽的时空扩张,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人呢?”
道无始终、道影留痕、道贯诸天这三个境界,都是将自身大道,向无尽时间线和洪荒周遭的空间扩展,但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不管是洪荒,还是诸天,生灵都是构成这些世界最根本的根基之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洪荒众生的七情六欲,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们的意志甚至能影响到天道大势。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将自身大道,烙印到众生的心中呢?
“道印灵台!”
灵台即心,将自身大道烙印在众生心中,即为大罗第四境,可媲美准圣,在一定程度上比肩混元金仙修士。
哪怕身死道消,只要有人想起你的尊号,念诵你的真名,也可一念归来,将大罗不灭的特征升华到一个极致。
如此,才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才是真的大罗不灭。
“但该如何做呢?”
玄清不由眉头微皱,想明白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将自身大道烙印在洪荒众生的灵台之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还没有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