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走冯大娘后,他抬头看着头顶,焚天塔的火焰早已不足为惧,接连十数日看着这般景象也早已厌烦。
“正好试一试,境界突破之后,御物之能有何变化。”
心念动间,道火腾起,身躯周身北泉山虚影浮现,并迅速扩大,最后与真正的北泉山融为一体。
与北泉山人山合一的感觉再次出现,他的观山之能迅速突破了焚天塔的限制,外界二十里范围之内的影像清晰浮现脑海,也看到了盘坐在塔顶之上的邝同义。
顾元清神色淡然,缓缓伸出手来,整个北泉山还是微微震动,似乎在随着他的心念在聚集力量。
他抬起手来,猛然向上一挥。
磅礴气息凝聚,化为一只巨掌向上印出。
哐当一声,罩在头顶的焚天塔巨震之中,向上跳起三丈之高,塔内异火在气流的激荡中被湮灭。
那盘坐在顶上的邝同义震得飞起,半空中便是一口鲜血喷出,他神色大变中,连忙运转心法升起道火。
顾元清又是一掌印出。
掌印过处,一道道空间裂缝出现,魔气渗透而出,又迅速被掌劲磨灭。
轰!
又是一声巨响,本就无人掌控的焚天塔哪里还承受得住,在巨力之中向上飞起,而且变得越来越小。
随后,一只巨大手掌向焚天塔抓去。
邝同义以道火之力短暂凌空,捏动印诀要收回焚天塔,见到这般景象,神色微变,大喊道:“顾公子。”
顾元清的驭使巨手已将焚天塔捏在手中,焚天塔不住震动似欲逃走,但根本逃脱不了,他听到邝同义的声音,稍有沉默。
片刻之后,他松开手掌,深深看了邝同义一眼,缓缓说道:“你随纪青云来时曾为我求情两次,此宝便算是还了的情分。日后,若灵墟门胆敢再来,就休要怪我不客气了。”
邝同义稍松了一口气,灵墟门老祖不知所踪,天门令也随之消失,浑天绳落入顾元清之手,要是焚天塔也丢了,那灵墟门就底蕴尽失了,所以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将之收了回来。
随后,他又硬着头皮拱手道:“多谢顾道友手下留情,不过,在下还有一事冒昧相问。”
顾元清淡然应道:“既然冒昧,那便不要问了。”
邝同义愕然,又连忙道:“顾公子,敢问你可知我老祖去了何处?”
顾元清冷笑一声:“真是笑话,你家老祖去了哪里,与我何干?你灵墟门赶紧走吧,我也不知我是否会改变心意,都杀了以绝后患。”
邝同义脸色微变,因为顾元清的气息中确实带着杀气,他也不意外,换成自己被人堵在家门口斗法,怕是不会有什么好脾气。
而且,从之前那一幕来看,此时的顾元清比起他当初相见之时,又强了不知多少,连焚天塔都被一掌击飞。
老祖不在,无人可敌!
他对着顾元清一抱拳,落下身去,对着宫道贤使了一个眼神,领着数名灵墟门人迅速离开。
走到远处,一袭白衣的宫道贤忍不住道:“师伯,老祖这里我们就不管了吗?那顾元清一定知道什么,或者老祖就在他手中。”
邝同义神色复杂:“老祖之事,怕是另有原因,何况就算他在顾元清手里,我们拿他又有何办法?”
宫道贤道:“不如我们传信山中前辈,一起去找那顾元清。”
邝同义抬起手来,手掌之上放着焚天塔。
“掌门师侄,你也即将踏入道火境,那我问你,我灵霄山五位道火境修士,若是与手持焚天塔老祖一战,有几成胜算?”
宫道贤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邝同义收回焚天塔,回头看了一眼北泉山,说道:“我等先这附近住下,再探查一下是否有老祖的消息,若是再没有,你便随我一起回灵霄山,有些事情恐怕需要告知你们了。”
北泉山下。
季岱从远去的灵墟门中人背影上收回视线,露出大黄牙笑了起来:“没想到灵墟门也会吃瘪,倒是大快人心。”
李世安皱着眉头:“老季,这次的事情,我总感觉没那么简单。”
季岱拿起葫芦,仰头将最后一口酒灌入口中,大大咧咧的道:“你们这些出身皇族的人就是喜欢瞎捉摸,就算有什么事情也是灵墟门和这顾公子之间的,与你我何干?对了,现在灵墟门走了,你要不要上去拜访一下?这顾公子可真是厉害,年纪轻轻就有这等修为和手段,让人叹服,惊为天人,真忍不住想上去见上一见。”
李世安抬头凝视与以往大不一样的北泉山,迟疑了半晌,叹息一声:“算了,此番斗法持续十数日,这时上去有些不妥,日后再去拜访吧。”
麻衣老者点头:“倒确实如此,我这酒也没了,先回醉仙楼去续上再说,不过,经此一役,这北泉山怕是要热闹起来了。参天巨塔,宛如神迹,所见之人不少,任谁知道了也忍不住想来这北泉山周围看上一眼。”
第112章 上界传信
顾元清看了一眼山下。
宗师境以上的高手皆已离去,禁军尚驻扎未走,十余里外,还有众多江湖人士恋栈未去。
从这可以看出,这北泉山日后不会那么冷清了,正如那麻衣老者所言,数百丈巨塔宛如神迹,换成是自己怕是也想来看上一看。
不过,北泉山自成一体,若无自己允许,外人也无法上来打扰,倒也无惧。
他举步走向天地潭所在,每一步看似平常的迈出,都行过近百丈之距,宛如缩地。片刻之间就来到了天地潭前。
意念与天地潭相通,锁定了纪青云,将之卷了出来。
只见得一条小鱼出了水面便迅速变大,并化为人形,离开水面五尺之外已是恢复正常人模样。
纪青云惊觉变化,神魂恢复正常,入目就看到顾元清,可还未等他有所动作,无边压力瞬息而至,将他的一身修为压得死死的。
顾元清将之放在岸边,微微一笑:“我们又见面了,水下的感觉如何?”
纪青云盯着顾元清,眼神里深深忌惮,他沉声道:“阁下到底是谁?此界之中不可能出现你这样的人!”
顾元清神色淡然:“你是不是搞错了,现在是我在问你,而不是来问我。”
话语之中,顾元清忽然注意到纪青云右手边上悬挂的一枚青铜令牌,虚空一捏,这青铜令牌就自腰间解下,凌空飞起。
纪青云心中一凝,他刚才暗自结印,就是想能否有办法催动此令,没想立马被顾元清察觉了,他想将青铜令抓住,但失去修为的他,连反应都慢了几拍,又哪会是顾元清的对手。
顾元清将令牌握在手中,神念一探就发现令牌之中密密麻麻的符文线条,不过此令之功效也被北泉山死死压住,所以即便纪青云有何等办法也没有任何效果。
“你不是道火境的修为,却能在此界安然停留,不会压垮了这方世界空间,想必就是这枚令牌的效用吧?”顾元清颇有些好奇的问道。
纪青云答非所问,冷声道:“阁下果然知道很多东西,敢问来此浮游界到底有何图谋?此界的炼魔大阵停止,应该也是你的手段吧?”
“炼魔大阵?这又是什么?”顾元清问道。
纪青云冷笑:“你何必明知故问,不管你意图何为,我劝你还是尽早收手,我灵墟门也并非任人拿捏!”
顾元清轻笑一下:“看来你还是没有看清形势,也罢,就让你进天地潭中再清醒一下。”
纪青云脸色一变,还要说话,可顾元清已无心再聊,挥手间,纪青云的身躯便又被卷入潭中,化为小鱼。
而顾元清的手中则又多了一枚储物袋。
纪青云既然被其俘虏,那他的东西自然就是自己的,对这,顾元清毫不客气。
以御物之法打开储物袋,这里面空间比起宫信的那只又大了不少,里面有不少丹药、书籍、灵石,以及疑似法宝的器物和各种闲杂物品,分门别类,整齐放置。
“咦,这些像是……铸就神台的天材地宝?”
顾元清得到了九幽炼狱经,自然也知神台修行与以前修行皆有不同,需以天材地宝铸就神台法阵,才可真正成为神台境修士。
这些材料均是蕴养神魂之用,据九幽炼狱经炼狱中所言,修行界中有蕴养神魂的主材五十二种。
而眼下这分门别类放置的材料中,有几种特别容易辨认,就是有排名第三十七的地脉沙、排名第三十一的龙鳞铁,排名二十五的养魂青玉髓,还有一小块凤金,此物在神台材料榜中排名第七。
这一看便是纪青云用剩之物,另外一些顾元清虽然暂时未有认出来,但既然放在一起,应也是此类物品。
另一堆物品里,顾元清则认出了几种,都是炼制神台的辅材。
顾元清见之一喜,这样一来,倒可省去不少工夫。
他又清点了一下里面书籍,有三本直指神台境的功法,还有不少道火境和神台境的修行心得,以及灵墟门的绝学。
另外一只玉简,料想应该是神念传法之物。
他露出笑容,转头看向天地潭内纪青云所化的那条小鱼,都觉得顺眼了许多。
接着,又注意到一本帛书单独放在一处,就将之取了出来,看了两眼后,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
“三千浮游界?原来他所指的炼魔大阵是指的这个,难怪此界时间之流逝竟如此之快,而灵气也如此之贫瘠,怕是所有的元气皆用来运转此阵了,当真是好大的手笔,以一界之地为阵,这等手段可不是一般的修士就能办到的。”
这本帛书本是灵墟门镇守之人传承之用,而今日落入顾元清手里,此界之秘自然也尽被其了解。
“刚才他说炼魔大阵出了问题,难道是因为北泉山坠入魔界的缘故?”
顾元清立马就想到了这一点,那日动静颇大,他从山下之人闲聊得知,不只是北泉山上震动,而是整个大乾都是如此,其中联系不言而喻。
“这影响颇大,具体会是怎样,还需从这纪青云口中才能得知,但也不急于这一时,看他的模样,此事带来的影响也不是一时半刻就会发生的。”
顾元清又拿出了那枚青铜令牌,帛书之中记载了灵墟门三件法宝的各自用途和祭炼之法。
“这应该就是天门令,难怪每十年才能打开一次登天路,因为炼魔大阵每十年会出现片刻停滞,时空归一,此浮游界才可与修行界相连,而每逢千年试炼之时,修行界启动试炼之路,同样也会影响炼魔大阵,所以这一次登天路的开启比起往年就早了许多。”
“不过此令之用途,于我而言就小了很多,我既不想离开此界,也无需此令聚集灵气,唯一可能用得上的,或许便是突破神台境后可以封印自身气息,以防力量压垮了这一方世界的空间。”
思量间,忽然感觉令牌微微颤抖,顾元清以为是谁在遥空祭炼此令,正要将其镇压,接着又想到什么,就停了下来,片刻后,一道神念信息传来。
“纪青云,此界炼魔大阵之事可有……”意念传递到一半突然停住,接着传来震怒:“你不是纪青云,你是谁?”
顾元清立马将天门令镇压,断了联系,听语气应是灵墟门上界传信,没想到对方竟能感觉到持令之人气息。
第113章 分神降临
“看来以后与这些修士打交道还要更加小心,这些手段不可以常理度之。”
顾元清将天门令丢回储物袋,这一件事情算是再次给他提了醒,自此以后他打交道的将不再是普通人,不能再以普通人的想法去衡量修士。
他拿着储物袋,看了一眼悬崖上的云雾,此时的他很想再试一下境界突破之后天钓之法有何变化,不过接连十数日未曾好好休息,虽精神力量尚且充沛,但心灵意识却有些倦了。
迈步回了院中,躺在床上便沉沉睡去。
这一睡便是大半日,再次醒来时,感觉这片天地又发生了变化,他知道这心灵恢复活泼后,对外界感官发生的细微变化。
他进入观山之态,感觉北泉山中处处充满生机蓬勃之感,天地之道在他心灵之中更为清晰,只是每一种都需心去感悟,以意识去解析,最终将这些道和理化为自身之道蕴。
从道胎境突破到道火境,最大的变化就是,凡人之躯经道火淬炼更加容易与道蕴相合,所谓道火,实则就是道蕴所化,是经无数先辈修士摸索试炼总结,最适合修行者的道途。
顾元清打了一个响指,就见一团火焰在手中燃起,随手一挥就是一阵大风刮过。
他并未用御物之法,也未以真元驱使,而是以自身意念结合道蕴自然挥洒,虽然这些手法尚且粗浅,不具备太大的力量,可说明他已经初涉此二道。
“说来,御物之力,其实也是御道,只是现在的我修为境界依旧不够,所以只能用之,而难以察觉其根本,但对我来讲,这实则就是修行的指引。”
顾元清就在这院落中,不断地尝试各种手段,以此来仔细感悟道火境后的变化,唯有对自己的情况了然于心,才可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修行。
灵墟宗,大衍山顶。
宗门议事殿中。
正上方,宗主座位空置。
大长老齐泽坐在左侧首座,另有八人分坐两侧。
“今后十年各峰资源份额,便按此而定,诸位师弟还有什么意见?”
其余七人之前是争得耳红面赤,但现在皆是恢复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并无人再说话。
齐泽便颔首道:“那本座就按此上报宗主定夺了,现在我还有一事需与各位商议。周戟师弟,你且先将情况再细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