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寒暄,顾元清才问道:“这次公公带过来的东西可不少啊。”
“陛下听闻公子喜爱读书,便让咱家多带了一些,还有些京城有名的糕点,名菜,几坛好酒和一些衣物。”
“谢过陛下,也谢过公公,有心了。”
“陛下还说,公子若有什么需求,也尽可提来。”徐莲英面带微笑,言语和煦。
顾元清能感受到这一次和往日的不同。
他与徐公公只见过三次,还记得第一次他和徐莲英相见之时,其虽言语平和,可终究有些高高在上的味道。
第二次见时,言语之间多了几分重视。
而现在,则是放低了姿态。
顾元清很清楚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身实力带来的变化,他笑道:“在这山中,还能用得着什么?”
徐莲英神色微滞,他以为顾元清意指被囚禁在山上的事情,微微躬身:“公子若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也可说上一二,咱家虽做不了主,可也能将话转奏给陛下。”
顾元清愣了愣,随后笑着摆手:“没什么,公公不要多想。”
徐莲英松了一口气,起身道:“这次带来的书比较多,那我让人给公子送去院里。”
“多谢了!有劳诸位。”顾元清对着后面的军士拱手道。
徐莲英在这山中待了半个时辰这才离去,自始至终也未问过顾元清修为有关的事情,大多聊着一些京都近来发生的事情,只有意无意的提了一句:妙萱公主三个月前就去了灵墟门,临走前还让老奴问着一点公子所需。
顾元清算了一下时日,李妙萱去灵墟门应是见了自己之后便去了,而大乾王朝公主大婚却在一个多月前。
送走徐莲英,顾元清回到小院,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书籍,甚是满意。
粗略扫了一圈,天文地理,人物传记,修行功法,乃至各种杂学都有,将这个书房几乎都快填满了。
他心中思忖:皇帝此举想必是为缓和与我的关系,但又不愿就此放我,毕竟天子一言九鼎,朝令夕改太丢颜面,不过,就算让我下山,我也不愿意下去。
顾元清自书架里抽出一本名为凌影功的修行秘籍,这一本只可修行到真武中阶,但其功法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对其中四个窍穴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
顾元清干脆拉过椅子坐了下来,仔细研读起来。
悟性的提升和精神力量在不断观山中的增长,让他看起书来一目十行,其中意思皆是清晰映入脑海。
顾元清很享受这样的看书的日子,每一本书都是著作之人精神和修行的凝结,一本一本的秘籍看过,每一本秘籍都能寻到几处有用的地方。
之后十数日,除了吃饭以及每日必要的修行,几乎都在书房中度过。
各种对修行见解、知识,在意识中形成浪潮,不断地碰撞、交融,新的天道心禅诀也在改进和试炼中渐渐成型。
这一日,他自灵山试炼中脱离出来,脸上露出笑意。
终于成了,这是他第一次以新的功法稳住了即将脱离绛宫的真武密藏!
不过,他并未急于在现实中尝试,这门功法尚有改进的余地,而且还需在灵山试炼中多次试炼,必须万无一失,才可真正的去修行。
第46章 改易根基(下)
顾元清也没有急着立马去改进,而是换了一身衣衫,走出了院落。
连日的闷在书房,虽大有成果,可心神却沉了几分,特别观山之时,仿佛失了一丝灵动。
此时的他已不将观山和御物单纯看作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修行的指引。
前几日,顾元清便有所察觉,只是成功在即,不愿就此放下。
今日,有所小成,便决定暂且稍放,去外面走走。
此时的北泉山春意盎然,郁郁葱葱,花草树木蓬勃而生,飞鸟走兽遍野
无数枯木又再度抽枝发芽。
顾元清能感觉到山中的灵气浓郁了几分,这是成为灵山带来的变化。
观山之时,意识下沉,便能感觉到地底深处,有一条一丈来长,宛如一条小蛇一般的存在蕴含无穷生机。
这是灵脉!
它有微薄的灵性,仿佛感应到顾元清在“看”它,微微颤动,散发一缕亲近的情绪。
顾元清随意走在山间,看着山间风景,偶尔招来飞禽走兽逗弄一番,将心中诸般念头尽数抛之一旁。
那沉下去的心神在嬉戏之中慢慢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顾元清若有所思,若将心境修行比之为道,那诸般功法便是为术。
世间之人,修行功法,提升修为,便是以术而去求道。
真武境界凭真武密藏外感天地,这才走入修行的门槛。
到宗师境界,可以心神感应外物,才真正的称为修行者,所以李妙萱才说宗师只是开始。
而自己可观山,便是越过了重重难关站在了无数修行者的终点之上。
自己这段时间,沉心功法推演,太过偏于术,从而导致心境失衡,道心出现了退步。
而修行之路,当一张一弛,不偏不倚方为正途。
念及此处,顾元清又将思绪抛开,手指轻抚过身旁花草,无需刻意的观山,就似能感受到它们蕴藏的灵机。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悬崖之上,负手而立,看着山峦蔓延,天间云彩,只觉得心情畅然,精神一振。
他站立片刻,又转悠到了后山思过崖,这里狂风肆虐,又是不同的感受。
中午,他意念一动,山间几枚野果便脱离树枝飞入手中,上面的灰尘杂物自然脱离果皮。
果肉香甜,随着灵山的蜕变,这些果子也渐渐变得不一样了。
日落时分,顾元清才回到了小院,冯桃刚好送来晚膳。
饭后,顾元清躺在院落中,抛开所有思绪,静静沉入观山之中,用心去感悟北泉山的一切。
那老叟自顾元清宗师之战后,便没敢再去挖洞了,他逐渐发现,停滞十数年的瓶颈,不知为何竟开始松动起来。
不过,这一切都与顾元清无关,此时的他早已不将之放在心上。
第二日清晨,练习了剑法和身法后,顾元清惯例观山采集天罡之气灌入密藏之中。
随后用过早膳,才重新将注意力落在功法推演和试炼上。
经过这一日的放松,对刚成雏形的功法,又有了新的看法,这些时日看无数书籍所累积下来的感悟仿佛一日之间就经历了蜕变。
借着心中的这一道灵光,顾元清拿着纸笔迅速修改,不时又将之前的笔记拿来翻看。
一个多时辰之后,他又进入灵山试炼中尝试,随后又凭尝试的结果继续改进。
接下来的时日,顾元清时而修行,时而游玩,时而推演心法,再非之前那般完全沉入推演中,完全只凭心意。
可功法完善的速度不减反增。
一个月过去,经过修修改改,原本的心法早已面目全非。
再一次自试炼空间出来,顾元请看着手中的功法,轻轻一叹。
“今日,才算真正成了,或许过些时日,体悟更深,还可改进,不过,已是没必要再等了,体内真武秘藏蕴藏的力量日益变化,越是往后,阵法崩裂重组的危险便越大。
而我自身修为日进,哪怕未太刻意修行,可业已接近真武九重巅峰,距离宗师只有一步之遥。
对其他人来讲,宗师是一道天堑,可我剑意已成,又有观山悟道,成为宗师或许只要一个契机,若不小心进入宗师境,那便根基已定,再难更易。”
此时已是深夜,顾元清既已下定决心,便不再拖延。
静坐盘膝,观山以养其神,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状态皆调整到最佳。
心念一动,体内真气运转路线开始改变。
与灵山试炼中不同的是,改道元气并非自降宫而起的单一改动,而是数十个不同的窍穴流出的真气同时改变了路线。
这是用的御物之法,所谓御物,不只可以驾驭外物,也可驭自身之真气。
与之同时,观山之法,同样作用于自身。
这都是这一月来顾元清的对观山、御物认知提升后的新手段,远比普通内视和意念引领真气更为神妙!
真气改易,密藏震动,但这样的情况已经历过无数次,心中波澜不惊,只将所有心神用在控制真气之上。
未要多久,数十条真气流经路线便连成一串,形成了新的完整的功法路线。
真气开始变化,窍穴的气息也在迅速改变,原有的真武大阵崩裂开来,可就在这瞬间,这三百六十五个窍穴绽放幽光,气息再次相互牵引,新的真武大阵立马成型。
这一切相当迅速和顺畅,就如同经历过千锤百炼,所花的时间几乎只有灵山试炼中六分之一。
新的窍穴大阵形成道道链锁重新锁住真武密藏,初始之时,真武密藏还微微颤抖,可随着真气在三百六十五个窍穴中流转一个周天,阵法就彻底稳固下来。
顾元清松了一口长气,事情的进展远比预料更为顺利。
他并未就此停下,更是继续修行,要将新的功法路线不断巩固,逐渐形成本能。
这一坐便是整整一夜,当收功之时,体内真气比起以往竟要比昨日凝练五分。
丹田真气本已接近圆满,此时却变得空虚起来。
很明显,新的天道禅心诀修行的效果远超以往。
感受着体内稳如泰山的窍穴大阵,顾元清露出笑颜,催动功法,只见得体外青山虚影栩栩如生。
窍穴大阵的变化,让真武密藏与外界的联系似乎也发生蜕变。
“根基终成,只需花上一些时日,积累真气,等待真武密藏蜕变,那便宗师可期了!”
与之同时,一封密信飞入皇宫。
收接密信之职的黄公公一看信筒标记,心中一沉,半点也不敢耽搁,从后面进入奉天殿。
此时正值早朝,殿下的户部尚书正上奏着南雁道漆河水域枯竭一事。但黄公公也顾不得这个,低着头弯着腰,从侧面小跑到徐莲英身旁,双手递上。
徐莲英本要呵斥,可见到信筒标记也是神情凝重,移步来到李颢天身前,双手呈上,轻声道:“陛下。”
李颢天早已注意到小跑进来的太监,知道可能出了什么事情,接过信筒,拆开拿出里面密奏,只看一眼便神色大变。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臣晏屹峰叩禀皇上……周印宗师河西道水寨峰遇袭,生死不知;麻卫伟、景善平、刘久江、仲孟飞四天捕尽数身亡;凶手疑是赤龙教……
第47章 外来之客
大乾王朝三大宗师供奉。
剑圣秦无涯隐居于书院之内,玄青道人隐于钦天监,此二人皆常年在京都之内,几乎不参与外事,说是听调不听宣,也不为过。
唯有神捕周印,自微末而起,由大乾王朝悉心培养,从一个普通捕快一步步成为天捕,在成就宗师之后,依旧供职于天策府,应对江湖之中的大事,几乎都由他一手操持。
朝廷之所以依旧能镇压江湖,让宗门顾忌,神捕周印至少占了大部分原因。
而现在,这样一个支柱人物,竟然生死不知,由不得李颢天不心神震动。
大殿的官员也看到了皇帝的神色,心知定然发生了大事,一时间朝中上下无一人敢出声,整个大殿静悄悄的。
李颢天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朕略感不适,今日朝会就暂且到此吧,诸位公卿有事明日再奏。”
徐莲英高喊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