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敲门的沉闷声让子栾的压力倍增,随后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来:“何事?”
是淮墨。
子栾听到淮墨的声音不禁有些唏嘘,当年淮墨也算是他介绍给王平,跟随王平征讨真阳山。
岳阳小心的回复:“是子栾掌教到了。”
“进来吧。”
又是淮墨。
熟悉的声音让子栾的紧张缓解不少,可是当大门打开的时候,看到玄清真君神像两边坐满的众位四境修士时他更加紧张了。。
“既然你是代表长清府君,就无须向我等行礼。”淮墨道人阻止子栾的行礼。
子栾松了一口气,他还真不知道如何称呼在场众人,在无声抱拳作揖他走到末席的位置坐下。
大厅里各派也都是新人代表,比如真阳教的曲玄、太阴教的苍蓝、临水府的敖江、金刚寺的灵宗,以及淮墨自己。
星神联盟的步琼和蛮素坐在主人以外的左右两个首席,再下来就是被王平指定为道宫首席的支弓和苍蓝,而妖族的权文甚至都排在敖江的前面。
“既然人到齐,那我们就正式开始吧,今天二席会议主要有三件事情。”淮墨作为会议的主持首先说话,“第一,是道宫总部驻地经费的问题,三席会议已经报上来一个议案,各位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就按这上面的方案每年分摊,如何?”
“议案做得很好。”灵宗在淮墨道人话音落地时第一个说话,“但是对域外边境的支援太多,如今域外边境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条可以取消掉,另外我建议将月亮驻地也收归道宫管理。”
淮墨左右看了看问道:“各位以为如何?”
支弓看了眼灵宗说道:“我同意削减域外边境的开资,但不应该直接取消,无论怎么说域外边境驻防的修士总归是在为我们这片星空作战。”
接下来就是长达半刻钟的讨论,子栾只是安静的听着,听着他们像是三席会议一样争论,身上的压力不知觉的降低不少。
第一个方案最终稍加修改后得以通过,对域外边境的支援在众人的讨论中被削减了一半,值得一提的是步琼和蛮素没有过多的争取,看起来他们也不在乎域外边境的供给问题。
淮墨又提及第二个方案:“根据长清府君的提议,西洲已不适合掌管庙堂神器,如今中州已有数千万黎民,可以迎接下一个盛世的到来。”
他说完这话直勾勾的看着灵宗言道:“长清府君还说,如果金刚寺反对,西洲之地也可以自立神器,但必须要建立供奉他的庙堂,而且每个城镇都需要建造。”
子栾听到淮墨说出的话,记起当年王平让他阻止中州庙堂神器重立的事情,他当时感觉很无力,如今他的那种无力似乎在灵宗身上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灵宗迎上众人看向他的目光,心中不由得苦笑,如今二席会议他金刚寺早已没有话语权,首先,三位首席是王平指定的;其次,妖族和星神联盟明显也偏向王平;再有,真阳教和临水府不会反对王平。
“我金刚寺上下,以至于中山国的每一座城镇都供奉有长清府君的香火,更何况是西洲之地。”灵宗保持着体面的慈悲笑容,“至于在西洲自立庙堂神器,我回去请示开云大师后亲自来道宫总部报备。”
“如此甚好!”
淮墨道人面带微笑,但刚才内心其实也有些不确定,本来已经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在灵宗慈悲的笑容下毫无用处,他此刻才真正的体会到雨星府君告诉他所谓的‘长清府君如今大势已成’是何意。
他没有再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直接开始第三个议题:“那么,我们继续下一个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由于修行界这些年的乱象,导致不少邪修诞生,根据长清府君的计划,未来三百年里这方世界将是盛世天下,可邪修会扰乱盛世的繁荣,为了天下苍生,我们有职责清理各地的邪修,特别是迷雾海附近的邪修。”
这事依旧没有人反对。
三件事情形成决议后淮墨又对众人说道:“道宫未来的二席会议,不再沿用以前的旧制,我们将会每隔三十年召开一次例会,这次例会需所有二席本人或者代表前来总部,其余时间道宫事务由三位首席决议,如有要事也可临时召开会议。”
这事对于诸位而言没什么影响,也就没有人提出意见。
王平在这次二席会议结束后不到半刻钟就知晓了结果,支弓、权文、步琼以及淮墨四人都相继用通讯令牌为他发来消息。
半个时辰后,敖江也发来消息。
子栾的消息反而是最慢的,因为他将会议上的一切都记录在一卷玉简中亲自送到王平的手里。
金刚寺的妥协不但没有让王平放松警惕,反而使得他投入更多的傀儡到中山国,以监视金刚寺的一举一动。
二席会议后的第三天,王平带着雨莲前往外太空一块空旷的星空,他打算在这片星空建立一个临时的生态区,往后他将隐藏自己的气息在这个生态区修行,直到可以正式晋升第五境的那一天。
生态区的建造王平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因为他的傀儡就能筹齐玄门五派的修士,只是其他四派的境界最多也不过二境而已,但已经足够。
第902章 一个甲子,盛大的祭祀
一个甲子的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
中州大地在四十年前迎来一个新的统一王朝,是由北原路杨家建立的大安王朝,都城在原来上京城西面一百里外,农河数条分支的北岸边上,取名为定安城。
四十年的时间,安朝开国皇帝已然病逝,新皇已继位十二年,以太衍教宣扬的‘无为’与国修养,又暗地里打击豪强世家,这些年也算得上国泰民安。
安朝遵照道宫旧制的记年方法,如今是安历61年,而且刚过完新年,各地正忙着祭祀先祖和各路神仙。
中惠县,大年初二。
寅时三刻,天还未亮,整座中惠城已经醒来。
占据城市整个西区的王家大院外,靠近运河边的巨大古井边上,有数十位仆人正在打水。
王家大院正门前,下人们将一盆盆清水泼洒在青石板上,将青石板清洗得光亮,无数水珠溅起时,在大门两边灯笼的光晕照射下反射出细碎的光芒。
再往前看,从王家大院外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央的主干道上,每隔两丈就有人端起一桶桶清水冲刷地面,负责打水的人提着的灯笼将整座城市映照得通亮。
从城市的主干道出去,一直延伸到城北的郊区都是灯火通明,而在城北郊区外正在搭建一个纵横超过两百丈的巨大祭祀台,它的主体结构已经成形,十多位身穿太衍教道衣的修士正在测算祭祀台的规格是否合规。
更远处还有安朝一身一品官服的礼部堂官,他的身边是一位身穿蟒服的亲王,身后更是有数百位各部官员,他们此刻全部虔诚的低头念诵道经。
一个时辰后。
卯时三刻一到,身穿华丽重甲的皇家禁军两步一人,立在清理干净的街道两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百姓从自家出来,来到街道两边留下来的空位上静静的等待着,郊区祭台外围百丈外更是有远道而来的其他城镇的百姓,甚至还有不远万里从北方来的百姓,以及数月前就起身往这里赶的西洲百姓。
王家大院内。
上兴园,王家现任家主王山常居的观园。
王山此刻一身棉质短衣站在正屋门前,看着下人们忙前忙后,目光清彻而平静。
“老爷,该更衣了。“一个妇人的声音在王山身后响起。
“嗯!”
王山点头,转身看见身穿一品凤衣的夫人,眉宇间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笑意,随后在夫人的目视下走向右侧的更衣间,屏风旁边已经有两个靓丽的丫鬟等候多时,靠近屏风的位置有两个真阳教特制的火炉为房间提供热量。
两个丫鬟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件早已准备好的祭服,王山走到屏风里面,一位丫鬟立刻为他褪去棉衣,另一位则为他换上祭服,玄色的祭服看起来很朴实,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有绣着华丽的暗纹,在灯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微光。
穿好祭服,王山与自己夫人低声说了两句话,就有管家的声音从门口传进来:“老爷,时辰快到了,族人们都已经到齐。”
王山闻言深吸一口气,与夫人告别后走出自己的上兴园,两个随从早已在园外等候多时,看见王山和管家走出来,恭敬拜礼后跟在他们的身后。
一行人穿过重重院落来到祠堂前,这里早已挤满人,全是王氏家族的直系成员,他们都穿着祭服,按照辈分规规矩矩的站着。
王山出现后有族人向他行礼,这些都是晚辈,所以他只是点头,待进入到祠堂内部,这里同样是人满为患,这些人就要规矩得多,因为有专门的礼仪官纠正他们。
在礼仪官的注视下王山踏着八方步,不急不慢的走到祠堂内的祭台前,祭台上已经摆满各色祭品,有三牲五谷、时令鲜果、美酒佳肴。
祭台最高位赫然就是王平的金身神像,王家祠堂内王平的金身神像是庄严而肃穆的,眉宇间又带着长辈的慈爱,身边的灵蛇也并不像其他庙宇那么威严,而是呈现出祥和的气息。
礼仪官们为王山递上三炷香,接着礼仪官反复确认时辰后唱道:“吉时已到。“
祭典正式开始。
王山率先上前,将三炷香插入香炉。
青烟袅袅升起,在祠堂内盘旋,他轻声祷告了一句,跪在蒲团上行叩首大礼。
礼毕后,他身后的族人们依次上前跪拜、上香、叩首,每一次叩首他们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似乎都能感受到血脉中流淌的王氏荣光。
王家大院外,还有无数王家旁支也都在这一刻为王平奉上香案,甚至是皇室庙堂内皇帝和百官也在祭拜他。
他们祭祀产生的信仰灵性,在中州星的云层之间汇聚出连片的金色莲花。
祭典持续整整两个时辰,当最后一炷香插入香炉时,天已大亮,一道道青光凭空出现并没入所有王家子弟的身体内,王家子弟早已习惯,不过依旧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同时跪拜,等他们起身后,祠堂外传来鼓乐声,那是游街的队伍已经准备就绪。
王家子弟的祭拜结束,接下来就是百姓们的祭拜。
王山走出祠堂,冬季的阳光落在他的身上,让他下意识的抬头,随后踏着八字步缓缓走向府外,身后的族人按照辈分的高低跟在他的身后。
府门外,十多匹纯白骏马已经备好,马鞍上镶嵌着王氏家徽,在这些骏马的前方,上百名练气士抬着一具闪着金色光晕的金身神像。
这自然是王平的金身神像,这具神像比起祠堂内的神像更具威严,与寺庙里的神像一样拥有两个化身,一个慈悲而温和,一个狰狞而恐怖,环绕在他身边的灵蛇目露凶光,身上层层叠叠的鳞甲寒气四溢。
在神像前方,有一队金甲骑兵开路。
王山翻身上马,身后是王家年轻一代的子弟,个个英姿勃发。
“起~“
随着一声令下,鼓乐齐鸣,旌旗招展。
等庞大的队伍行至主干街道的时候,街道两旁早已挤满百姓,他们并没有欢呼,而是在虔诚的祈祷。
不止是中惠城,整个中州所有府城都有举办相应的祭祀活动,甚至是皇都安定城都一样,皇帝和百官们都跟在金身神像后面,百姓们在街道两边虔诚的祈祷。
这使得云层之上的金莲越来越密集,天地间的信仰灵性似乎都要转化为实质。
中惠城。
王山身后跟随的族人越来越多,那是王家旁支也加了进来。
而街道两边的百姓们看到练气士们抬着的金身神像,有跪地膜拜口中念念有词的;有的人双手合十;有的人五体投地;有的人甚至泪流满面,他们的眼中充满狂热和敬畏,仿佛看到了真正的仙人降临。
不消片刻,游街队伍绵延数里,直到队伍行至城门口的时候,身后跟随的王家子弟依旧不断的加入进来。
很快队伍行至城北搭建好的高台附近,这里汇聚的人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祭台边缘甚至有数十位三境修士,而这些三境修士为首的赫然是平洞门掌教文海道人,至于朝廷亲王和礼部堂官都只能排在他们身后。
在看到王平的金身神像抵达之后,他们的脸上无不露出敬畏之色,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跪下来。
王山坐于马上,居高临下的眺望四周的人山人海,又回望身后望不到尽头的王家子弟,眼中的城市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接着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远处处于迷雾中的千木观群山。
…
千木观上空。
柳双身处于密集的金色莲花之中,静静的注视着中惠城此刻的盛典,她身边跟随有两位年轻修士,是她的徒孙,也是杨蓉收的弟子,其中一人是已经入二境的王雨琴,另一人是新收的弟子,名叫赵雷,他和这个名字一样,是一个非常憨厚本分的人。
这些年千木观都由柳双在打理,她的道场已经搬离千木观,在群山之中另寻了一处山峰作为她的道场,她取名为霜山,用来教导门下的弟子,也算是以另一种形式开山立派。
如今她这一脉倒也兴盛,因为王雨琴在外历练收取不少的弟子,虽然资质良莠不齐,但心性都还算实在。
“师祖这些年在什么地方呢?”
王雨琴小声问。
柳双摇头道:“我也不知。”
她话音落地时,北面天际一道金色霞光冲天而起,那是太衍教无数朝圣的信徒搭建的祭坛散发出来的信仰灵性。
这几十年里各派统一宣扬王平的信仰,使得修行界好些练气士都对王平诞生了信仰,每年年初的时候,太衍山周边都会汇聚十几万练气士,他们将这个行为称之为‘朝圣’。
“又是那些朝圣者,他们看似在信仰师祖,其实是想找翻身的机会而已,还没有凡间的百姓真诚,为何却能汇聚那么浓郁的信仰灵性。”
王雨琴语气里对所谓的‘朝圣者’没有好感,认为他们都是一些投机取巧的人。
柳双没有对此做出评价,她眺望云层之中那些仿若幻境的金色莲花,心中也不由得想到:“师父在什么地方呢?”
…
外太空。
一片寂静无声的星空之下,黑白光芒交织间有一处很不起眼的生态区,生态区纵横不过两百丈,有简单的灵木树林,中心区域有往外冒水的灵泉,灵泉在狭小的生态区内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溪流。
溪水边上有一座小院,院内有两间草庐,屋檐前有摆放有简单的茶几和蒲团,此刻茶几边上随意坐着一位身穿灰白色宽袍的道士。
这人自然就是在外太空躲避因果的王平,他脚下密集的金色细线构建起一个巨大的地图,这地图有中州、北洲、西洲以及东洲,甚至连极东大陆都有浅显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