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平淡的吐出这两个字。
雨莲落在王平的肩膀上,说道:“但也有可能不是,或许这天下不止有妖族,你忘记域外生灵了吗?”
王平皱了皱眉,转身看向旁边小山府君巍峨的金身神像。
话题就此打住。
雨莲感应到王平的情绪,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良久的沉默之后,雨莲招呼一声,化作一道流光往月山方向飞去,看样子应该是去找柳双说话,柳双目前已经脱离楚国大军的指挥部,专心监督月山上千木观分支道观的建设。
在王平心中此刻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便是,乐心为什么会在此刻向他表达善意,这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是和大同朝廷合作?
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王平想到这里,拿出一卷空白竹简,将自己的想法和刚才同乐心的对话,用他和玉成道人之间的谜语刻印到竹简上,再唤来一位千木观的内务弟子,让他将竹简交到玉成道人的手上。
随后,王平便入了定。
三天后。
王平收到玉成道人回信,信中就一句话:非必要不要入局!
这话让王平豁然开朗,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完成小山府君的交易,结束与小山府君的因果,再想办法套取晋升第四境的后半部功法,寻找时机晋升到第四境。
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便是第四境的名额。
“算啦,不想啦!”
…
三月初十。
早上王平从入定状态醒来,望着天边的亮光,扔出了一卦。
是圣卦。
随后,招呼旁边草丛里睡觉的雨莲一声,回头看了眼小山府君的金身神像,收起附近的石桌、石凳以及隔绝法阵等,化作一道流光往月山方向飞去。
当他飞出隔绝法阵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细密的雨水,到了开春后的雨季。
片刻之后,王平出现在月山南端高地的上空,随后支弓、淮墨、甘行、吴权、胡银以及山卫化作一道道流光落在他的身边。
王平只是和他们点头致意,然后往江林路北方的中军大营飞去,其他人自然跟随左右。
这场雨波及了江林路大部分地域,越是接近农河附近时雨水越是充足,一个时辰后,王平看到了汹涌的农河大水,它将大地一分为二。
“好个农河!”
吴权感叹。
王平看向淮墨,问道:“这场雨要下到什么时候?”
淮墨望着云层推算一二,回答道:“还要下至少两天,如果用法术改变,现在就可以停下来,但之后可能会发大水,因为自然规律无法更改。”
支弓提议道:“不用那么麻烦,我们那么多练气士,让他们使用‘分水术’,将河道的水分开就可以。”
她话音落地时,左宣迎着雨水升入空中,停在王平身前,抱拳道:“见过长清真人,见过各位前辈。”
“天公不作美,但计划不变,进军吧!”
王平望着水雾厚重的北方对左宣吩咐道。
左宣正要下去布置任务,王平叫住她说道:“你布置好任务,就去月山找柳双,后面就先驻守在月山,前线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了。”
“是!”
左宣抱拳行礼,随后化作一道流落到下方的营区。
王平又看向淮墨道人,说道:“平州路就拜托道友去传讯了。”
“好!”
淮墨道人拱了拱手后化作一道流光往东面的平州路而去。
王平左右环视一圈,身形一翻,降临到附近一座山峰的顶端,双脚踩在泥泞的地面时,密集的植被升起,将泥泞的地面覆盖。
“轰隆”
一道闪电在旁边落下,雨莲对着压下来的乌云龇牙咧嘴。
王平撤掉身体周边的法阵,让雨水落在他的身上,感受到雨水的凉意,他闭上了眼,雨莲则升入云层里去收取水灵之气,其他人都默默的注视着下方的军营。
半个时辰后。
大军在号角声中开拔,首先是两万先锋军迎着雨水走到农河边缘,数百名练气士在提前构建好的聚灵法阵上,相互配合施展出地脉法术,构建起一座宽三丈有余的巨大石桥,还有一些水修在旁边进行分流,防止大水冲垮石桥。
先锋军很顺利渡过大河,并按照计划向最近的县城推进,中军五万士兵和十万辅兵紧随其后,渡过大河便在有利位置修建营寨,且并分两路向其他两座县城进军。
第468章 势如破竹
山马县。
北原路南边靖武府下辖的一个县城,距离农河只有二十里,县城人工开凿的运河就连通着农河,北原路南方地区运输物资到上京城几乎都走这条水路。
由于战争的缘故,河道在春节之后就没有再动用过,而且由于战争局势的急转直下,县城有钱的大户早就迁移到了上京城北方,留下的都是底层百姓和奴隶。
今天,百姓本来还想趁大雨,将近几年才推广的红薯苗种下,一大早便带着他们的奴隶在田间劳作,可才松开土,附近的直道便有探马来回奔波。
巳时三刻左右,县府一队快马出了城门,随后是县衙的差役们,他们将还处于懵逼状态的百姓和奴隶带到附近直道两边跪下。
到巳时四刻时,大地发生了轻微的震动,一支穿着轻甲的大军从河岸那边缓缓推进过来,县老爷带着县府数十官员跪在城门口,双手托着县府大印,在大军抵达城门下的时候,高呼道:“小人率山马县九万余军民恭迎天军驾临。”
自此,楚国大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北进的第一座县城。
一天后。
先锋军连克靖武府七县,将靖武府城团团围住。
倾盆的大雨在中午的时候停下,楚国大军最高统帅柳玉亲抵小马县城,将小马县城设为他的指挥中枢。
柳玉的指挥中枢刚刚建成,江林路最大的世家大族刘家家主刘正志,卑微的向柳玉提议道:“将军,下官与靖武府知府魏明怀大人有些交情,不如让下官前去与他说道两句?”
“一个小小的靖武府而已,我天兵既然已经抵达,不日便可攻下来,你有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在三天之内于各县府外立起小山府君的金身神像,神像由地脉修士打造,你们要劝说当地百姓改信小山府君,还有那些奴隶,他们也必须信奉小山府君。”
柳玉早已不把靖武路放在眼里,他现在的目标是封锁上京城西郊,且在这片地区宣扬小山府君的信仰。
刘正志闻言,神态更加卑谦,说道:“百姓其实早就受够了上京城那伪帝的信仰,奴隶更不用说,只要放他们自由,他们就是小山府君最忠诚的信徒。”
“你只有三天的时间!”
“是,下官这就出去办。”
刘正志接下命令,带着跟随他来的两个随从快步离开,虽然柳玉没有说完不成的惩罚,但他知道那是他无法承受的代价。
一旁柳玉的长子柳敬在刘正志远离后,扫了眼左右忙碌文官,小声说道:“这么个小人放在身边我总觉得不踏实,不如…写个折子调他回金淮看起来?”
“他现在还有大用,你放心,上面已经回复,而且调令已经下来,等他完成手里的事情,我就把他送回去。”
柳玉走到他的帅案前站定,望着地图上的标记,说道:“目前真正重要的是围困上京城,这事不能懈怠。”
“关于这件事情,父亲,您就没有别的想法?”
柳玉回头看了眼他的长子,又看了眼附近忙碌的官员,问道:“想说什么就直说,没必要担心冒犯谁。”
柳敬依旧是有些唯唯诺诺,他吞了一口唾沫,鼓起勇气说道:“父亲,祖奶奶和左宣前辈都没有渡河,还有那些入了境的修士也大部分留在农河以南,我们不给自己留个退路吗?”
柳玉用木炭在地图上标记了两个点,沉默半响后问道:“今天是十二了吧?”
“是十一!”
“这样,你监督刘家完成他们手里的事情,然后跟着他们回金淮城。”
“您…”
“我是万万不可能退的,我退的话…”
一阵脚步声打断了柳玉话,他转过身看到他一位头顶白羽头盔的金甲将军走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位身穿紫色官衣的女官。
“柳将军,君侯有旨意…”
金甲将军对柳玉拱手,说完话就转过身给他身后两名女官让路。
左边女官手里拿着一张用绸缎镶嵌起来的文书,说道:“柳将军,君侯旨意…”
指挥中枢里所有人闻言都停下手里的事情,抱拳朝着文书方向躬身行礼,等待女官宣读文书里面的内容。
“前将军,兵部侍郎柳玉才德兼备,智勇双全,实乃栋梁…今加封卿为征北将军,领兵部尚书衔。”
“谢君侯!”
柳玉松了一口气。
女官上前将文书交到柳玉的手里,又拿出一封文书,说道:“这封文书需要你来宣读…”她压低声音,说道:“君侯会在三月十五这天登临真阳山称帝,你要在那一天向江林路百姓和北原路百姓宣称新皇驾临!”
“是!”
柳玉郑重的接过手里的文书。
女官又继续说道:“君侯称帝时府君的意志会亲临各地的金身神像,你要做好准备,要告诉天下的百姓,君侯的皇权是府君亲授!”
“是!”
柳玉努力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女官在柳玉答应时后退一步,接着拱手道:“下官还有要事,这就告退了。”
旁边柳敬立刻上前两步,接过旁边长史递过来的银票,不动声色的送到女官的手里,顺势说道:“我送送两位上官!”
“当不得少将军的大礼。”
两位女官笑着推辞间,在柳敬的陪同下走出府衙的大厅。
一刻钟后。
柳敬重新返回,父子两人对视一眼后,柳敬说道:“我们只需要坚持到小山府君降临上京城…”
他的话还没说完柳玉便摆摆手说道:“你去忙吧,三天后和刘正志一起离开。”
“去吧,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如果是为小山府君,我也要有始有终,否则前面死的那些袍泽兄弟不就白死了吗?”
他的想法很简单,没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负。
柳敬不再多言。
三天后。
柳敬卸下身上的少将军甲胄,带着数名随从和刘正志一伙人匆匆渡过农河,突然,他看到前方一座山峰顶端升起几道绚丽的流光向各个方向飞去。
这是王平所在的山峰顶端。
小山府君在一刻钟前传来一道正式的命令,今天下午驻守在六心教的所有三境修士会全部赶到前线,他们将全面接管楚国大军的指挥权。
王平得到的命令是原地等待新的命令。
这个命令意味着支弓、胡银以及山卫的任务结束,刚才就是他们离开的身影,淮墨则明确的告诉王平,他在这里等待子栾,吴权和甘行同样是以这个理由留下来的。
第469章 三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