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该怎么办?”
“让各府、县自行募兵镇压叛乱!”
“这样会更乱!”
“莫州路再乱都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只要完成府君交代的任务,在各府建起金身就可以,而且有些事情乱一点不是更好吗?比如,我们查的‘第一天’和太阴邪修,正因为莫州路的乱局才能查到他们的蛛丝马迹。”
两人说到此处对视一眼,接着默契的露出笑意,然后看向坐在首位的左宣。
第363章 情报串联(感谢‘野生读者’大佬的一万币打赏)
左宣当这个家真的很累,面对甘行和吴权看过来的目光,她正了正脸色,说道:“既如此,就按两位前辈说的吧。”
“道友这话说的,我等只是提个建议,怎么拿主意还得是你定!”
吴权笑呵呵说道。
甘行立刻附和道:“没错!”
左宣也懒得跟他们两个人纠缠,端起旁边八仙桌上的茶杯,说道:“就这么办,但事情要先说清楚,三年内如果府君交待的事情没办好…”
“放心,如果需要的话,我亲自盯着这事。”又是吴权表态。
左宣却是摇头,说道:“这倒是不用,长清道长跟随府君闭关前曾交代的我们两件事情,还需要两位前辈多多劳心,莫州路的小事交给小辈们去办就可以。”
甘行和吴权闻言,都是眉头一挑。
由于这次闭关过于突然,让王平很多计划都来不及处理,所以特意吩咐过左宣两件事情。
第一,便是海州路黎山竹文观恒乐道人的事情,这事事关‘空山会’,王平原本打算留着他钓大鱼,但他怕闭关后事情有变,就向小山府君要了逮捕令,打算将恒乐道人这一条线上的人先抓起来再说。
第二,是关茂道人这条线上人,这条线与妖族多有联系,王平也不能放任他继续在自己的眼皮下发展,也趁机向小山府君要了特权,打算将这条线彻底击溃,让他们短时间里无法凝聚力量。
他闭关后这两件事情便落到甘行和吴权的身上,这也算是王平玩的一个心眼,毕竟这两件事情都要得罪人。
左宣看着两人犹豫,又拿出一块灰色的令牌,“长清道长知道此事艰难,所以特意请下来府君的身份令牌,如今六心教内至少驻扎有六位三境修士,这块令牌可以临时调动他们!”
吴权和甘行闻言目光一闪,各种思绪在脑海里浮现,如今局势不稳,各方都在思变,两人修行近千年历经过数次这样的大变,很清楚这里面的利益和风险。
“这事…需要一点时间!”
吴权松口了,他主要是想到和王平以及子栾的盟友关系。
甘行读懂了吴权的想法,知道有些事计较太多会得不偿失,便看向左宣把吴权没有说完话说出来:“给我们半年的时间!”
“好!”
左宣起身将令牌双手奉上。
接下来就是客气话,一直客气到左宣把吴权和甘行送出行政小院。
左宣目送两人离开后,转头看向在旁边厢房门口等候多时文海和李林,招呼道:“跟我进来吧。”
面对这两人左宣就要随意得多,她端起已经凉掉的茶水,说道:“有事就直接说事,不要东拉西扯的。”
她这句话是对文海说的,文海说话很小心,就免不了许多的废话。
“宣和道人在莫州路布置的暗线,最近几天突然变得很活跃,我们通过他们接触到的那条暗线查到头,是我们南林路的巡抚衙门!”
文海这话说的时候压着一股很特别的心绪,有仇恨,也有期待。
左宣喝茶的动作微微一顿,目光落在李林的身上,后者立刻就说道:“他那边的线刚好又和宁安府祭献仪式后续调查的线相连,这条线已经沉寂快两年。”
“有意思。”
左宣放下茶杯,示意李林继续说下去。
李林停顿半拍,扯了扯自己的衣袖,整理好措辞后继续说道:“这两条线汇聚在一个人身上,这人…前辈应该有印象。”
“哦?”
“是莫州路散修联盟里一位叫做余敏的星神,她目前已经完全掌控永绥府!”
左宣闻言记忆被带回她代替王平调查的一个案子,是沿海鱼类大量死亡的案件,这起案件她就是调查到余敏的身上时,任空很突兀的空降到莫州路担任安抚使,导致案子无法继续查下去。
她想到此处拍了一下腰间的储物袋,一份封存良久的案卷被她拿出来,“你看看这个。”她将案卷递给李林。
李林快步向前走出两步,接过案卷打开,然后动用神魂阅读,不过片刻他就将案卷里的内容阅读完。
“有何想法?”左宣问。
“案卷上面记录的污染,与宁安府献祭产生的污染虽然不一样,却有一样的效果,它能污染土地,而且污染得很深,当初甘化县有长清道长和子栾道长两人清理过污染,但不过一个月,当两位道长施展的法术消失后,甘化县污染中心位置刚长出来的植被又迅速枯萎。”
李林拿出自己的案卷递给左宣查看,王平闭关前特意给他传书一封,让他将这个案子移交到左宣的手里。
左宣接过案卷,也动用神魂查看,不过片刻就记下里面的内容。
“你怎么想?”她将案卷还给李林的同时询问。
“这个案子我跟了快两年,建立过数百个文档,却一直止步于巡抚衙门,准确的说是巡抚衙门下辖的内政司,但具体到谁根本没有定数,凡是有可能关联的人,我都给他们都建过档案,但直到五天前都没有线索。”
李林说到这里看向文海。
文海接话道:“长清道长闭关的第二天,何九监视宣和在莫州路布置的一处药店时,发现他们派出一个商队少有的北上,对外宣称是到金淮府城进一批药材,于是,他便派人秘密跟踪,五天前商队的头领和巡抚衙门仓库大使在正大街三轩茶馆见了面。”
“这支商队回去时还特意走的永绥府,将金淮府城买到的药材送给了永绥府的余敏!”
左宣听完有那么点恍惚,然后右眼皮就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问道:“药材有问题吗?”
文海摇头,“没来得及检查,货物有一位入境木灵修士看护!”
李林补充道:“前辈,永绥府您应该也经常在文档里读到吧?我调查的时候发现,挑起莫州路动乱的那些人,经常会在永绥府聚集。”
左宣闻言记忆变得活跃起来,随后她盯着李林问道:“你是想说这些人其实都是一条线上的?你怀疑谁?”
“这条线上目前缠着的人很多,首先是太阴教,邪修和正修都有参与,再有便是‘第一天’,甚至任空担任安抚使都有可能是个局,为的是方便他们行事,好在是府君及时发现并出手…”
李林表达的话语还没说完,一个练气士快步走到门口,迎上左宣黑下来的脸,汇报道:“大人,何道长在外面求见,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
“何九?”
左宣面露疑惑,扫了眼眼前的两人,说道:“快传!”
她话音刚落,何九便快步走过来,抱拳道:“大人,我们监视巡抚衙门的探子被发现了。”
第364章 有些乱
何九的回报,让左宣直接从座位上弹起来,文海脸色微变的同时,厉声呵斥道:“怎么回事?”
“是盯着仓库司那边的问题,他们…”
“不需要解释,人还在你的视线范围内吗?”文海打断,问了要紧的问题。
“还在!”
何九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吐出一口气,可这口气还没放松下来,外面一阵急切的脚步声让他们又将心提了起来。
“是我的人!”何九回头看到被拦在院门口的一个走商打扮的中年人说道。
“让他过来!”
左宣声音不由得加大不少,门口练气士听到,第一时间选择放行。
中年人进入院子,看到何九立刻跑过去,当他看到屋子里其他人时吓得跪在地上。
“何事?”文海声音有些大。
“回话!”何九伸出手按在中年人的肩膀上。
“目标服毒自尽了。”
何九一怔,然后就意识到自己疏忽了,便向左宣抱拳道:“我应该当时就拿下他!”
文海深吸一口气,似在平稳内心的情绪,然后说道:“毕竟是巡抚衙门的人,没有公文贸然逮捕,到时候也会麻烦。”
作为何九的直接负责人,他必须得出头保人。
左宣心中烦躁,却又不好发火,正要拿出正式文书将这个案子形成卷宗时,左梁快步走进庭院,且直接跨进屋子,她看到满屋子的人脚下步伐一顿。
“又是什么事情?”
左宣烦躁的语气,让左梁低下头,她被发配出去历练一番后,磨去不少的菱角,闻言左右看了看,直接汇报道:“巡抚衙门的传来消息,巡抚李大人在后衙悬梁自尽了。”
“我特么的…”
李林爆了粗口,这是下意识的。
左宣本来也想骂人,但被李林抢了先,只得冷声说道:“他们这是要趁府君和长清道长闭关后搞事情!”
…
南林路巡抚,名叫李项乡,是海州路汇平县人,二甲进士出身,他也算是一个能人,是汇平县这百年里唯一一个进士,毕竟是边境城市嘛。
他考取进士后,又考取过殿前学士,打算走殿前侍读这条路混个资历,或许还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入阁拜相,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二十年前金淮府知府出缺,他被一众内阁大臣选中。
二十年里他从金淮府知府任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巡抚这个位置,也算是将南林路经营得井井有条,好多百姓家中都还有他的长生牌位。
可他却自己结束了生命。
巡抚衙门的后衙,一般都是巡抚和他家眷居住的,是一个两进的院子,布置算不上奢侈,但有一种岁月的厚重感。
李项乡自尽的地方是在他寻常独自喝茶的凉亭,用的一根上好的白绫自尽的,显然这是他准备良久的手段。
此刻这位巡抚大人依旧吊着,通向这里的院门口有撕心裂肺哭喊声,是他夫人和两个未出阁的小女儿,以及三个小妾,他大儿子已经出仕,在户部当一个小官,小儿子在中惠书院苦读。
左宣绕着凉亭转悠,李林在用一个法器在旁边监测,道藏殿的两位练气士和一位身穿三品文官官服的老人争论,这位官员似乎对道藏殿插手此事很是愤怒。
“如何?”
左宣没有理会庭院门口的文官,看向走过来的李林询问。
李林抱拳回应道:“是自杀,而且他很早就在准备这一步,他自杀的用的白绫一看就有些年月了,脑子正常的人是不会买这样的白绫放家里存着的!”
“行吧,让他们家属来收尸,然后派人接管巡抚衙门,里里外外给我搜查一遍,没有我的命令,府里现在不准有一人出去,另外,让总督府的人过来一趟。”
左宣冷声吩咐。
李林抱拳答应的时候,左宣扫了眼还在纠缠的官员,身形化作一道流光往道藏殿方向而去。
道藏殿行政小院。
左宣双脚刚接触到地面,负责情报的左梁又靠过来说道:“一天前的消息,平州路叛军已经占据首府之地,现在想来已经在向上京城进发!”
“到处都是破事!”
左宣低声吐槽,用来缓解心中的烦闷,随后吩咐道:“继续收集消息。”
她说罢就疲惫的坐回的正屋主座,不久便有一位练气士端进来一杯新茶,她拿起茶杯舒服的饮下一口茶。
一只似乎刚睡醒的三花猫,从左侧屏风后面跳出来,跳到她的肩膀上,习惯性的蹭着她的脸颊,不时“喵喵”叫上两声。
左宣烦闷的心情顿时消散的大半,她回到屏风后面的办公桌前坐下,用笔记录下今天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然后拿出每天要处理的公文来,她的任务是坐镇中枢,目的是维持南林路的稳定。
半个时辰后。
有人站在门口通报:“总督衙门的柳大人求见!”
本朝总督是督办军务,政务一般由巡抚衙门负责,不过两个衙门也可相互提出建议,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协管监督。
名义上总督比巡抚高半级,加兵部尚书衔,但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又低巡抚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