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大爱仙尊 第2节

  “没有!”韩乙摇了摇头,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些,的确都是我造的杀孽,我也没什么狡辩的!”

  轰!

  闻言,酆都大帝作为大神通者的气机,如山岳般朝着韩乙压来,他怒斥道:“弑父杀亲这种事情,你都敢干,难道就不怕遭天谴吗?”

  修行之人,最重因果。

  尤其是这种,与血缘至亲的因果,更是不敢沾染丝毫。

  就如同拜入太乙真人门下的哪吒一般,即使再讨厌李靖,也不敢违背道德,做出忤逆人伦的弑父之举。

  酆都大帝实在想不明白,眼前这家伙,是如何在做了这种事情后,还能保持如此平静的心态的。

  即使是面对酆都大帝强悍的压迫力,韩乙也依旧面色淡然,他想了想,道:“是他们想先杀我的!他想杀我,我就杀他!既然父不以我为之子,弟不以我为兄,我又何须顾及这什么血缘之情呢?”

  酆都大帝神色一怔,似乎没有想到这个答案。

  毕竟,虎毒尚且不食子,天下的父母,又有几个会对自己的孩子动杀心?

  但他知道,对方没有说谎!

  在这六道轮回面前,即使是大罗金仙境界的修士,也只能直面自己内心,无法说出丝毫谎言,更何况是韩乙一个真仙修士呢?

  酆都大帝问道:“那其他呢?”

  韩乙脸色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他仰头道:“不过是弱肉强食罢了!我资质只能算是寻常,想要成仙得道,自然要去杀,去拼,去抢!”

  “可有悔?”

  “无悔!”

  二者一问一答,就这么简单的进行着。

  但,无论酆都大帝问什么,韩乙的脸上,都是一样的平淡。

  最后,酆都大帝朝着一旁的鬼卒下令道:“来人,截教修士韩乙,弑父杀亲,有悖人伦,修行邪法,屠戮凡人,打入畜生道!”

  “是!”

  两个鬼卒当即遵从酆都大帝的指令,将韩乙朝着畜生道推去。

  韩乙见状,也不反抗,任由两个鬼卒架着自己向前走,他笑道:“道德诚可贵,情义价更高。若为长生故,二者皆可抛!夏桀悲穷途,不怨天意牢。此心本天生,岂可归庸道。来世再登仙,重叙心中豪!哈哈哈!”

  随即,化作一道光影,消失在幽暗的轮回隧道之中。

  轰!

  轮回剧震,似乎发生了什么变故。

  酆都大帝面色忽变,大惊道:“时空之力!这怎么可能?是谁搞的鬼?”

  然而,却没有人能回答他!

  新书求收藏

第2章 光阴缱倦

  洪荒世界中,有着一条浩荡的时空长河,连接诸天万界和古往今来,维系着各个时空的平衡,自开天辟地之初,贯穿无尽岁月,流向不知名的未来,唯有大罗金仙,方能勉强窥探长河一角。

  但韩乙,如今却是以真仙之身,窥见了时空长河的浩荡。

  他眉头微皱,却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是……”

  韩乙仔细审查自身,却是察觉到自己的真灵深处,竟然不知从何时起,多了一面古朴玄妙的镜子。

  这面镜子,正在不断的释放时空之力,将他包裹,带着他逆流光阴,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历史画面,如梦幻幻影般,不断在他眼前涌现。

  他记得,刚刚还在面临酆都大帝的审判,即将被打入畜生道中。

  “镜子?”韩乙此刻根本动弹不得,他只能看向自己真灵深处的玄妙古镜,大胆的做出一些猜测,“蕴含时空之力!莫非是昆仑镜?四十八条先天禁制,倒是符合!可这东西不应该……在西王母的手中吗?”

  来到此方世界,将近六百余年,韩乙早已将诸多大神通者的名讳、法宝、经常使用的一些手段,倒背如流,对于西王母这位先天神圣,自然是不陌生。

  作为先天第一缕阴气化形的先天大神,洪荒女仙之首,虽然不履红尘,但西王母作为圣人之下有数的大神通者,在洪荒世界中,还是有着极大知名度的。

  对方道场设立在西昆仑,门下有九天玄女和九天素女两位弟子,其修为一点都不逊色于三教亲传,还曾经派遣两位弟子,下山传授轩辕黄帝兵法,助其击败蚩尤,完成人族的大一统,成就人皇至尊之位。

  轩辕黄帝感念其恩德,还专门令人为西王母和她的两位弟子,建立神庙,世代受人族香火供奉。

  即使到了殷商时期,人族的领地上,依旧有着西王母的庙宇,香火鼎盛,仅次于几位先天圣人。

  “莫非,当初自己第一次穿越,是这位西王母的手笔?”

  韩乙看着散发着玄妙仙光的古镜,不禁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昆仑镜作为极品先天灵宝,且蕴含时空之力,让人穿梭时空,回到过去,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但,韩乙好歹是截教弟子,知晓大罗金仙和几位先天圣人的意识,时刻关注着时空长河的变化,任何一点异常的动荡,都会引来圣人的目光。

  大罗者,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道果万界唯一,一证永证,为了维持自己的超然地位,自然不会允许其他生灵,干涉过去的时光,修改已经发生的历史。

  因此,时空长河一直是所有大神通者的禁忌。

  不允许任何人篡改和涉足。

  要不然,若是有人任意篡改历史,洪荒世界早就乱套了。

  韩乙清楚,以西王母的修为,想要瞒过寻常大罗金仙的神念,干涉过去时空,还是有着几分可能的,但时空长河中,还有几位先天圣人的神念盘桓,监察一切,凭西王母的能力,是不可能的做到这一切的。

  所以,韩乙很快就排除了这个猜测。

  能瞒过圣人目光,在时空长河中做手脚的,也只能是圣人。

  但,诸圣之间,其实也是相互监督和制衡的关系,想要瞒过所有圣人的目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说,当初女娲娘娘的兄长伏羲,在巫妖大劫中陨落,女娲娘娘也想过,改变伏羲陨落的事实。

  但结果,就是被其他几位圣人,堵在了娲皇宫中,还被道祖鸿钧降下法旨,禁足在太素天三万年。

  圣人之上,还有道祖和天道。

  因此,他们虽然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伟力,却也不能真正的为所欲为。

  规矩!

  是几位先天圣人,和诸多大神通者一起定下的,既是约束众生,也是约束自己。

  这样,才能维持洪荒世界的稳定!

  当圣人不想讲规矩的时候,自有天道和道祖,以及其他圣人来制止。

  所以,当通天教主一败涂地,想要重立地水火风,再造三界的时候,道祖鸿钧才会出现在洪荒世界中。

  “虽然,我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一切,是谁想篡改历史,不过,目前的情况,对我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韩乙看着不断倒退的历史画面,忍不住朝着虚空中遥遥一拜,恭谨道:“不管阁下是谁,韩乙在此谢过!”

  被人当做棋子,也不知道幕后之人的身份,任谁都无法高兴起来。

  但,韩乙在洪荒世界摸爬滚打六百余年,却是知晓,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大神通者,当做棋子的。

  尤其是这幕后之人,有能力瞒过诸圣的目光,让自己逆流时空,想必至少也是拥有不逊于圣人的实力。

  这是一个机会!

  只有先成为棋子,方才拥有跳出棋盘,与诸圣博弈的资格。

  轰!

  似乎是听到韩乙的话语,时空长河顿时剧震,昆仑镜上出现道道裂痕,瞬间将韩乙的真灵,甩出了时空长河。

  ……

  时空长河剧震,自然引来了几位先天圣人,以及诸多大神通者的注目。

  然而,等他们的目光,落在时空长河中的时候,刚刚的波动,却是早已平息,看不出丝毫异常。

  三清、西方二圣、女娲的意念化身,接连浮现,圣人神念横扫时空长河,迭荡诸天寰宇,却是一无所获。

  “奇怪?”

  太清圣人实力最强,想要追寻异常的来源,但无论他施展什么手段,眼中看到的都是一片虚无,似乎刚才的异动,只是他的幻觉一般。

  见太清老子皱眉,诸圣也是各展手段,探寻刚刚的异常。

  可惜,依旧是毫无所得。

  元始天尊见状,脑后悬挂明净圆光,演绎混沌生灭,诸果之因浮现,朝着奔涌的时空长河蔓延而去,他大喝道:“烛龙何在?”

  昔年,龙汉量劫之后,龙凤麒麟三族,皆是业力加身,为了种族的延续,祖龙以身镇压归墟,永世不出,青龙孟章化身圣兽,坐镇东极之地,以求天道一线生机,让龙族不至于和魔族一般,彻底沦为罪族,被天道厌弃。

  而作为龙族中,仅次于祖龙的大神通者,烛龙亦是化身秩序,镇守时空长河,换取诸圣对龙族的庇佑。

  时间之道,神秘莫测,纵观洪荒世界开辟以来,也就只有盘古精血所化的时间祖巫烛九阴,和龙族的烛龙,在时间一道上,有着较高的造诣。

  烛龙愿意坐镇时空长河,诸圣自然欣然同意。

  毕竟,即使是大罗金仙,虽然有能力涉足时间领域,但真正需要人的时候,又没有几个人愿意!

  时空长河荒芜孤寂,只有永恒的光阴流转,大神通者历经万难,才屹立在洪荒世界的顶峰位置,自然不愿意困守一地。

  轰!

  时空长河泛起涟漪,一个硕大的头颅,自无尽的光阴中显现,看向诸圣道:“烛龙在此,不知元始圣人,有何见教?”

  元始天尊略微颔首,随即开口询问道:“敢问烛龙道友,可察觉到了刚刚时空长河中的异动?”

  诸圣闻言,亦是紧紧盯着烛龙。

  烛龙化身洪荒时序,坐镇时空长河,是最有可能察觉到时空长河异常的存在。

  若是连对方都不知晓刚才的异常,那就不简单了!

  烛龙摇了摇头,道:“时空长河中,并无什么异常,许是人道气运升腾,与天道秩序发生碰撞,导致时空长河,泛起一些涟漪罢了!”

  “人道气运?”

  元始天尊顿时一怔,随即望向一旁的女娲和太清老子。

  昔日,三皇归位,仓颉造字,以及大禹划分九州,采天下之金铁,铸造九鼎,镇压人族气运的时候,天人交感之下,时空长河也的确泛起过涟漪,烛龙的这个解释,倒也勉强说的过去。

  但是,如今的夏朝,气运已经开始衰败,天道显示,如今的人王履癸,应当是夏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才对。

  人道气运,此刻应当的最衰弱,跌落谷底的时候,又怎么会升腾呢?

  元始天尊大为不解。

  不过,在场的六位天道圣人中,太清老子是人教教主,执掌人族至宝崆峒印,女娲是人族圣母,执掌人族圣物造人鞭,和人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族气运若是产生什么异动,这两位,应当是第一时间知晓的。

  因此,从烛龙口中得知这个答案后,元始天尊便将目光,望向了老子和女娲,希望寻求一个肯定的答案。

  通天教主、接引、准提三人闻言,亦是望向老子和女娲,想要解决心中的疑惑。

  太清老子面色如常,缓缓开口道:“人道气运,的确有着些许变化!不过,天道对于夏朝将亡的轨迹,并没有丝毫改变!或许是回光返照吧!毕竟,人族之中,也不乏仁德聪慧之辈,大劫之中,也总会涌现几个英杰!”

  女娲沉默不语,但也是点了点头,对太清老子的话语,表达了肯定。

  “原来如此!”

  人族教化之事,被三清包揽,接引道人对人间朝代更迭不感兴趣,在确定时空长河一切如常之后,就和准提道人一起,消失在了三清和女娲的面前。

  而女娲,也是没有久留。

首节上一节2/11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