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诏狱开始修仙 第10节

  秋明坊的西北边是崇义坊,崇义坊的西北是兴道坊,而兴道坊的西北是朱雀门,而朱雀门是皇城的正南门!

  心中这般猜测,他不敢出去探查,这种敏感时刻,出去就是找死。

  将杯子往头上一蒙,顾慎强迫自己睡去。

  “不成先天宗师,绝不出去浪。”

  “外面就算再热闹,跟我也没关系。”

  “睡觉,睡觉,睡觉。”

  翌日,一早。

  顾慎盯着一双黑眼圈前往诏狱点卯。

  经过宣阳坊的时候,与朱雀大街还隔了一个崇义坊,顾慎就听到朱雀大街那边传来乱哄哄的嘈杂声。

  他想了想,脚下步伐加快,穿过崇义坊,来到朱雀大街,就看到上百骑排成三条直线疾驰而去,每一骑都是头顶红缨,马插黄旗。

  朱雀大街禁止骑马,只有状元及第、将士凯旋才可骑马夸街,寻常人在朱雀大街骑马,是要治罪的。

  但这些人可以,因为他们是信使,而且是最严重的八百里加急信使。

  “八百里加急,”顾慎神色凝重,“真的出大事了。”

第15章 何为大侠?

  朱雀大街上,不少老百姓聚在一起议论发生了什么大事。

  有些人言辞闪烁,一些话不敢说。

  顾慎心中也有猜测,或许是宣和帝死了。

  这上百骑八百里加急的信使从京城出发,奔向外地,只有老皇帝驾崩,才能有这么大阵仗。

  毕竟就算江南战火连天,也没见几次从外地来的八百里加急。

  再联想到马校尉提醒多买些肉食,为什么要多买肉?

  因为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这一静止就是起码半个月的时间。

  顾慎没有在朱雀大街上多做停留,快步向诏狱赶去。

  现在正是乱世之秋,虽然还没有到天下大乱的程度,但老皇帝一死,说不定会有什么乱子。

  外面总归不安全,还是快快回到诏狱才放心。

  来到诏狱,果然戒备严了许多。

  等时间到了,马校尉开始点卯。

  顾慎看到了两位偏将巡视牢房的身影,寻常偏将们可很少露面。

  以前顾慎看到皇城司偏将,都会心中紧张,觉得偏将大人的气息如渊似海、深不可测。

  但随着如今顾慎也迈入中三品,已经能通过偏将身上的气机推断其修为。

  李偏将是五品,王偏将是六品,都是中三品的二流高手。

  顾慎看了一眼两位偏将的身影便低下了头,不知不觉间,他也已经跨进中三品,成为了五品高手,而且距离四品也不过一步之遥,武道修为已然赶超皇城司偏将。

  看到自己的巨大进步,给了顾慎很大激励,他渴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皇城司司使纪安那样的大高手。

  点卯过后,顾慎像往常一样巡视牢房。

  到了巳时,也就是顾慎前世上午十点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宣和帝驾崩。

  皇城司高层们已经得知消息,但底层小旗、狱卒却还不知晓,现在得知皇帝死了,一个个都惊呆了。

  这可真是大事件。

  而诏狱中的犯人们也是反应热烈。

  因为老皇帝驾崩,那肯定会有新皇帝登基,按照惯例,新帝登基为了彰显德行、安抚人心,必然会大赦天下。

  只要不犯十恶不赦大罪,都在可以赦免的范畴内。

  顾慎在巡视牢房犯人的时候,注意到前户部尚书夏元路神情略显悲戚,但不像一些罪官那般嚎啕大哭。

  顾慎想来也是,或许夏元路本就不喜宣和帝这种昏君。

  如果自己是夏老头,这昏君死了,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呢。

  看了夏老头,顾慎又来到隔壁的丙六号房,里面的吕渊明衣衫褴褛、破旧,头发凌乱打结,脸上也不知从哪里抹上了一层黑灰。

  他低头沉默不语,像是为皇帝驾崩而默哀。

  只是顾慎从他眼睛中,分明看到了快要溢出来的喜色。

  顾慎瞧见,微微勾了勾嘴角。

  难怪吕渊明这般高兴,吕渊明犯的罪并不重,只是有人想让他死,所以送入诏狱,如果是平时,几番酷刑毒打之后,吕渊明也就离死不远了。

  但现在国丧期间,自然是不能动刑,而等到新皇帝登基,吕渊明就在赦免行列中。

  “这家伙还真是走运。”顾慎心想。

  不过他也为吕渊明高兴,如果是别人,顾慎只会是无情狱卒,但对吕渊明的好印象先入为主,难免有些照顾,而吕渊明虽然有些书生稚气,但心窍灵通,能感受到顾慎的善意。

  这些日子接触,顾慎和吕渊明关系近了很多。

  国丧期间,虽然上面说让大家打起精神。

  但诏狱大门紧闭,没有新犯人交接,也不再审问犯人,同僚们都有些闲,便坐在八仙桌旁赌起了小钱,顾慎对这没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诏狱中的犯人。

  巡视了一圈,没有一个死人,有个本来都快死了,但许是听到昏君驾崩,突然又回光返照了,让顾慎有些无语。

  来到丙六号牢房,吕渊明正靠在墙壁上,瞧着二郎腿轻轻摇晃,嘴里叼着一根稻草。

  看到顾慎过来,吕渊明立刻爬到了牢门口,“顾兄,新君登基的日子定了吗?”

  顾慎摇了摇头,道:“不知。”

  同僚们都在那边赌色子,这边没有人过来,顾慎闲着也是闲着,打算和吕渊明说会儿话。

  看了一眼旁边丙五号牢房躺在地上休息的夏元路,顾慎收回目光,看向面前的吕渊明,道:“老吕,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吕渊明惆怅,说道:“以后?不敢想以后,能侥幸保住一条命出去就知足了。”

  顾慎嗯了一声,道:“侥幸保住一条命出去,还像之前那样做善事救民吗?”

  吕渊明陷入沉默。

  吕渊明不傻,相反他还很聪明,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三岁考中秀才。

  但考上秀才后,他就没有再继续参加科举,他和许多读书人不同,对当官兴趣不大,更向往江湖生活,那种高来高去的武林高手、侠骨柔肠。

  只是天赋不够,练武多年,终究没能踏入九品之列,也就没了闯荡江湖的资格。

  如果说刚开始被京兆府抓捕时还没想明白自己因何得罪了人,但当进了诏狱后,他也就想明白了,自己这是树大招风。

  “感觉有些无力,我纵有救急难民之心,但脖子上悬着一把铡刀,奈之若何?”吕渊明苦笑。

  吕渊明声音不大,但也足够旁边牢房中夏元路听到了,他不由对隔壁的这个年轻小子高看一眼。

  顾慎看着面前的吕渊明,想了想,道:“老吕,接触久了,我觉得你虽没有高强的武功,但你却比很多江湖侠客更像大侠。”

  吕渊明愣了一下,他向往那种江湖少侠的生活,但从来没有人称他一句“吕大侠”,这是他第一次从别人口中说自己像大侠。

  吕渊明苦笑道:“顾兄,我这种人也配被叫做大侠?别寻我开心了。”

  顾慎看着吕渊明,说道:“老吕,你知道什么是大侠吗?”

  吕渊明一怔,问道:“什么是大侠?”

  顾慎想起前世很有名气的一句话,对吕渊明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16章 横渠四句

  吕渊明神色震动。

  顾慎的这句话,给他推开了一扇门。

  吕渊明双目怔怔出神,嘴中喃喃自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顾慎说道:“先前你在城外搭建难民棚救下数千难民性命没有做错,但错在你行不配位,你一个没有官身的秀才做了这么大的善举,将朝堂衮衮诸公置于何地?名正则行顺,名不正的后果,就是现在的处境。”

  吕渊明皱眉思索,顾慎这种话,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他本就不愚笨,只是没有想过这一点,没有想过人心竟然险恶如此。

  隔壁丙五号牢房的前户部尚书夏元路听到顾慎这番论调,下意识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只是话到嘴边,想到昔日朝上同僚们的行径,这驳斥的话又没有说出来,只好扭过头去,心情郁闷。

  吕渊明看向顾慎,用一种询问的语气,道:“我要投身官场吗?”

  顾慎看着面前那双失神的眼睛,知道吕渊明不是问他,而是自我叩问。

  顾慎缓缓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遵从本心。”

  吕渊明没有说话,他低下头,陷入沉默。

  顾慎抿了抿嘴,道:“我曾听游方道人说过一句别国大贤教导弟子的话,今天说与你听,你且听一听罢。”

  吕渊明抬头,看向顾慎。

  顾慎想了想,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慎说完,看着怔然当场的吕渊明,便转身离开了。

  顾慎不知道,他将横渠四句说出后,对吕渊明以及隔壁的夏元路,产生了多么大的冲击,宛如惊雷在耳畔炸响,灵魂都受到了震撼。

  良久,夏元路从茅草地上跳起来,面色狰狞的要把脑袋从精铁栏杆缝隙中挤出去,想要叫住顾慎,“小兄弟,小兄弟。”

  只是诏狱中这种呼喊的声音太多,夏元路的声音传不出太远,顾慎自然也没有回来。

  吕渊明没有像夏元路那般失态,他盘腿坐在牢房的茅草上面,脑海里,不断回响着顾慎刚才说的那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眼中神色渐渐坚定。

  隔壁的夏元路也慢慢安静下来,琢磨了一会儿顾慎口中说的话,越发觉得这个小狱卒不简单,倒像是隐于市的奇人。

  夏元路原本觉得自己很可能会死在这诏狱里,他了解宣和帝,自己那般触怒,心下必然要将自己杀鸡儆猴。

  但现在宣和帝驾崩,他就不用死了。

  而且或许不仅不用死,还会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想到这里,夏元路看向隔壁丙六号牢房的吕渊明,开口喊道:“秀才。”

  宣和帝驾崩了,对顾慎没有什么影响,他还是如往常一样,美滋滋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只是潇湘馆却是去不成了。

  皇帝驾崩期间,全国一切娱乐场所都关停,自然也包括勾栏、青楼。

  半个月后。

  太子登基,年号崇宁。

  新帝登基,照例大赦天下。

首节上一节10/44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