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纪大了却依旧有着几分姿色的老板娘将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和食盒放到了道人面前的桌子上,里面除了一些糕点、饼子之类的干粮,还有一些店里容易保存的特色酱菜腌肉。
“哎哟,小道长,不好意思啊!”
“店里的厨子跑去拜神仙去了,所以现在才给您做好。”
“。。。。”
道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种事。
这厨子估计是不会知道,自己因为赶着去潭边拜神仙,反而将真正的神仙撂在了一边。
不过大度的神仙也没有计较,拿起了包裹和食盒,拍了拍手,外面的驴子立刻一溜烟的跑了进来。
然后它就立在了大堂的柜台之上,目光在柜台之上的一坛坛酒上寻索。
这驴将军的鼻子可是灵得很,还挑,光凭闻味都能够知道哪一坛最好最贵。
看一坛摇一次头,最后勉勉强强的将目光盯在了七两银子一坛的大侠醉上,算是凑合的点了点头。
道人将食盒和点心包裹放在了其背上两侧的藤箱里,淡淡说道。
“还剩十一两七分银子。”
“噗!”立刻看到驴鼻子里喷出了两道白气。
驴大将军听得立刻将耳朵竖了起来,一双驴眼回头使劲瞪着道人,仿佛不敢置信就剩这么点。
然后生怕大仙克扣了它的银子的算了一遍,算完之后还是忍痛将目光从上面挪开,看向了低一个档次的。
“一坛大侠醉,还有下面那一坛便宜的。”道人伸手一点。
不要多想,大侠醉当然是空尘大仙的。
驴子当场听得鼻孔里又喷出两道白气。
“客官这是要出城赶路?这都下午了,要么再歇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再出发?”老板娘当然看不出这一驴一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还想着多留留这颇为豪爽的客人。
“多谢老板娘了,不过不必了。”
骑着驴子上街来到城门口,就看到城门口乱成一团。
“外面!外面好多逃难的人过来了。”一个刚赶着车马出城的商队此刻匆匆从城外又赶着车跑了过来,一遍跑一边大喊着。
“逃难的?难道是灵州那边来的?”城门口的卒吏也立刻冲出去朝着远方看,灵州遭了灾的事情大家也是知道的,不过如果要逃难的话,也不该往这边逃啊,西北边便是京畿之地。
往外一看,远处果然出现了大批人影,城门吏脸色一白,立刻匆匆回来,让人准备好应对。
“速速去报与县令。”城门吏也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处理,更不是他能够处理好的,立刻让人去报给县衙。
一路之上,消息就传开了。
“怎么回事?怎么都逃到我们这边来了?”
“造孽啊,灵州旱情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去年据说就有逃荒的人了。”
人们之中有人对灵州遭灾表示同情,也有人非常担忧这些灾民到来之后的情况。
这里距离灵州的路可不好走,一路也都不是什么繁华之所,如果人都逃到这边的话,估计灵州的灾情就非常严重了,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灾民到来。
云壁县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养不起这么多的灾民。
而道人和驴大将军的身影,已经不经意之间出现在了城头之上。
遥遥望去,往北的大道之上,零零散散,稀稀落落的人影正在坚定的朝着云壁县方向而来。
人虽然不密集,但是却络绎不绝,好像一直连到天尽头。
不知道多少人从灵州逃难的人从北边过来,一个个携家带口,男人推着车驾和舍不得丢弃的东西,女人抱着或者牵着孩子。
一个个灾民衣衫褴褛,甚至不少都是赤足。
望着云壁县欢呼雀跃,仿佛逃出了灵州,逃出了那千里大旱和满天飞蝗,就看到了希望一般。
这个时候,刚刚还满腹不满,歪牙咧嘴的驴子突然悠悠说道。
“老爷您取得那些不义之财,以备的不时之需,可能到了。”
“这么多需要救济的老百姓,老爷您不会抠门吧!”
第五十一章:云霞游
县令不敢让这些灾民进城,只能在城外搭设棚户、设置粥棚,收容和救济从灵州而来的逃难之人。
只是秋收的粮食早就送了上去,粮库空空无几,而远道而来灾民却络绎不绝。
杯水车薪。
县衙之中,穿着官服的云壁县令邓启急得坐立不安,一会踱来踱去,一会坐下喝茶,喝到一半又长叹一口气,将茶杯扔在了桌子上。
这个时候拍下去筹措粮食的幕僚师爷突然跑了进来,县令顿时站起,询问道。
“如何?”
师爷摇了摇头。
邓县令眼睛一瞪:“县中大户,粮商米铺呢?都不肯站出来?”
师爷双手一摊:“一个个都推脱,没有余粮!倒是有几家拿了些银子和米粮出来,不过数量太少,无济于事啊!”
“主要是林家和孙家,这两家都是大粮商,他们不愿意站出来,其他人哪里敢说话。”
邓县令虽然满腔怒火,但是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能够强逼得来的。
坐下又感觉口干舌燥,忍不住喝了一口早已凉了的茶:“灾情上报上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