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徒之路 第1355节

踏出两步的修士一般都会下狠手,以阻止这些无穷无尽的麻烦,做老好人是不行的,就得让挑战者们知道自己可能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们才会更务实,更谨慎。而不是抱着成便夺巢,败当练兵的想法。

所以在踏出两步修士的地盘上,很少有挑战者,也包括一些虽然只踏出一步,但斗战实力不一般的修士,比如这个长庚星。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没人来管他人的闲事,更没人愿意管一贯不讲理的剑疯子的闲事;李绩现在在内景天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前次离开时就斩了个一步高僧,这次又在和稷下客的争锋中全身而退,行情看涨,在剑修之中有隐隐和前三把剑平起平坐之势,这也是天秀,班典等人口中传出的信息,不有得人不信。

但李绩自己知道,他的名声是有水份的,也不知他的这点名气,是赶巧如此,还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最近的大势,他总有些看不清,不管是在外景天,还是现在的内景天;外景天中自己差点把小命玩掉,可不想在内景天中再来一次。

所以,完全纯粹的单挑独斗就很合适他,而不是去参与进风云波诡的势力倾轧中。

如此等待了十年,就连悬壁鹰巢中无数的鹰隼都大都熟悉了这个人类的面孔,开始愿意和他接触,但这里的主人始终不回,于是李绩知道,就算他等到仙迹开始,这长庚星大概也是不会回的了。

长庚星在躲着他!哪怕付出一次观看仙迹的机会也在所不惜。

李绩憾然而回,他不会去强求别人一定要来见他,也不会顺势占据这片悬壁,凭他现在的能力找一个座次并不困难,但他心不在此。

不用去找左黑手了,长庚星对他避而不见说明了很多东西,肯定不会是因为惧怕比剑而躲避,这是对一名剑修的侮辱,那么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他自进入内景天后,和其他修士一样,从未主动公开过自己的出身根脚,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施展剑术,上次逃离前的最后一击-默剑,也完全不是轩辕的路数,不可能有人看出。

唯一一次可能彻底暴露他出身轩辕的剑术比拼,就是之前和稷下客的那一场,对其他人来说是看不出什么来的,但如果是轩辕的老祖,就一定无所遁形。

一个避而不见的老祖?剑法双修的老祖?他混的虽然并不算太过高光,可也不算差,却为什么要躲着他?

关于衡周和卫忌,其实在轩辕剑派关于老祖的记载典籍上,待遇完全不同;衡周四祖的生平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历历在册,从何时何地出生,凡姓凡族,甚至家族过往,再到何时学剑,平生经历辉煌,等等,就是一部传奇人物志,备受轩辕后辈推崇。

反观六祖卫忌,除了留下的杀剑一脉真传之外,再没有蛛丝马迹可寻,出身哪里,种族为何,前半生几乎就是一片空白,只是后来在轩辕立派后杀剑定鼎,才在历史中留下了廖廖数笔。

李绩一直以为,这是卫忌出身异族的原因,所以不好描述,但现在看来,真相未必那么简单,但愿不会出现那些狗血老套的剧情,他很反感这些。

但再老套,也是可能出现的,人类的故事也不可能永远清丽脱俗,不落俗套,有些愚蠢的错误,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不断的被重复,

人类是最聪明的种族,也是最愚蠢的种族,但愿他和这个祖宗的相遇,不会陷进狗血的情节。

他开始有些后悔,不该来寻祖,也是吃饱了撑的。

在是不是给长庚星留下某些信息的问题上,他犹豫了下,最终决定什么也不留,只当没来过,还是给双方留下彼此的空间为好,

见与不见,他还是他,轩辕还是轩辕,真的有那么重要?

处理完祖宗的事,李绩掉头,直奔内景天内圈核心处最出名的几座古迹之一而去,那是梵净山,佛门第一高僧梵净山人修行的地方。

和佛门的恩怨必须有个了断,否则总这么悬着,算什么事?

第1961章 梵净山

梵净山,内景天第一佛山。

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

万千气象,沐浴在佛性光辉下,是内景天中最璀璨的佛珠。

内景天三千六百座古迹,属于佛门的在八百座上下,论风景,论佛性光辉,论所出高僧菩提的果位实力,梵净山都排不上第一,但梵净山却是近数千年来最稳定的内圈常客,再有梵净山人坐镇,山以仙贵,于是便成为了内景天第一佛山。

李绩才一靠近梵净山,便有佛音飘渺,鲜花朵朵,自山巅铺向云端,就像他当初对待天秀,这是主人的好客之道,李绩也不迟疑,便沿鲜花之道下行,缓缓向一片红墙绿瓦降去。

每个修士,也包括和尚们,都有自己行事作风的那一套,有豪奢的,就有简朴的,有雕琢的,就有自然的,有庄重的,就有浮夸的,行事各不相同。只要是顺从本心,一以贯之,就也谈不上高低境界之分,说稷下壳的简朴就一定强于梵净山人的庄重,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

坐鲜花之路,和插泥水之秧,又哪里有区别了?

鲜花之路的尽头,便是一座幽朴静深的寺院,处处显露出佛性光辉的厚重,哪怕是平凡的一砖一瓦,一阶一梯,放在这里都有了深深的历史厚重感。

一名月白僧袍老僧站在大雄宝殿前,双手合什,口宣佛号,面色庄重,

李绩端正衣袍,唱了个肥喏,

“后辈剑修,劳大师出迎,实在心中不安;但愿这次造访,没有影响大师清修吧?

晚辈此来,为说真话,为求真言,以定真行!”

梵净山人微笑,“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在梵静山,施主欲听谎言,怕是很难!”

李绩心中吐槽,那是佛,不是你!

两人步入大雄宝殿,有沙弥献上香茗,不大的殿堂内,檀香飘渺,远处钟寺声鸣,真是一个闲扯淡的好环境。

李绩很少接触佛门,类似的场景他仔细回忆,还得追溯到二千余年前在方丈岛大觉禅寺作客的那段经历,实话说,很压抑,他天生对佛门无感,不是憎厌,就只是觉的与自己格格不入。

所以,长话短说,直截了当,“晚辈和内景天佛门之怨,无非在两点,

一为上次离开时失手斩了雷音大师,二为此次前来坏了佛门仙迹,我知佛门众高僧对晚辈颇有怨言,故此前来解释一,二。

若得谅解,当如释重负;若不能,晚辈也好在未来相见时知道该如何做!”

虽然二百余年的风平浪静,但李绩始终不认为佛门当真对上次仙迹漠不关心,越不露声色,可能就越是介怀;纸是包不住火的,尤其是在一个强大的体系力量面前。

他一般习惯的应对就是主动承认,总比某一天被动的被人捏住把柄来得好,当然,承认错误不见得一定会改正错误,这是大部分人认知的错误,他们不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认错,叫不知悔改的认错。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恶人先告状,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梵净山人张嘴闭嘴就是佛法,这让李绩很反感,就不能认认真真的说人话么?你说你两个僧人之间这么说话互相之间能够理解,也显得高渺博学,你和一个外道统的剑修也这么说,这不是难为人么?

他今次来此,就是为了说个明白!无论凡人修者,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大事件都是因为沟通不畅而引发的灾难,这又不是爱情小说爱你在心口难开?

该说就得说!他也没有一副高傲矫情的世间皆浊,唯我独清的自我陶醉,把解释当成一种示弱的表现,不屑解释,不屑多言,不屑分享……他李乌鸦说话的方式就是,老子丑话说在前头……

所以不管梵净山人是在打马虎眼,还是仅只是谈话习惯,或者对他的造访漫不经心……他都无所谓,他今日来,就是来把丑话说在前头的!

“前次和雷音的因果,一为万佛塔林之争,种因在前,后有三岔口挚友之伤,成因在后,故有此一斩,并非无因!

此为私怨,起码在我看来是如此,晚辈也从未拿佛门当做立刀目标,大师心知肚明。

首节上一节1355/164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