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上帝王 第498节

  令狐伐天,霍去病等人离开之后,白起依旧是让士兵们继续向着城下倒水,北门雄州下令大军迅速撤退,帐篷和很多物资都没有时间带走。

  “停,停止倒水。”

  白起下令停止倒水,一阵隆隆的鼓声响起,大阪城门大开,令狐伐天,霍去病,仇天冷等将率领骑兵快速的奔袭而出,马踏水流,水花四溅。

  城外的道路十分泥泞,战马马蹄深深的陷入其中,但速度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杀,杀,杀……”

  狂暴的喊杀声响彻天际,白起抬手间将依靠在城墙上的破天擒龙戟握住,转身向着城下走去。

  “天机卫将士听令,随本将军出城迎战,不管结果,遇敌必杀。”

  白起率领天机卫将士出城,跟在霍去病,令狐伐天他们率领的大军后方。

  “将军,天楚大军紧随我军身后,看样子,是想趁机偷袭我军啊。”

  闻言,北门雄州回头看去,天楚大军狂奔而来,战马嘶鸣,军旗猎猎。

  “这是你们想要送死的,就怪不得本将军了。”

  “传令下去,大军准备迎战敌军,既然他们敢出城,本将军拥有四十万大军还怕他们不成吗?”

  北门雄州冰冷的声音响起,撤退的北岛扶桑大军停了下来,鹅毛大雪下,他们一个个搭弓在弦,等待着天楚大军的到来。

  “令狐,去病,现在敌军停下来了,如果正面冲锋的话,恐怕无法将敌军阵型打乱。”

  “依我看,我们还是兵分几路,从两侧杀入到中央,这样势必会打乱敌军。”

  闵冉洪亮的声音响起,不过一旁的令狐伐天开口阻拦道:“老冉,北岛扶桑可是有着四十万大军的,我们若是贸然进入的话,恐怕想要突围十分困难了。”

  “还不如等白起过来之后,在看如何进攻。”

  令狐伐天的话刚落,冉闵感觉很有道理,点了点头,下令大军停下。

  北岛扶桑大军勒住战马,搭弓在弦,可是后方追击的天楚大军却突然停了下来,这让北门雄州非常的困惑,不明白敌军是什么想法。

  “将军,一定是天楚大军恐惧我军了,所以才不敢贸然前进,所以末将认为,我军应该趁现在,一举进攻大阪城,将城池夺下来。”

  “是啊,北门将军,我军气势如虹,天楚大军主动迎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希望将军可以慎重考虑。”

  几名将领的话可以说让北门雄州非常心动,只见其抽出佩刀,快速的向前冲去,在其身后的北岛扶桑也纷纷紧握兵器飞奔向前。

  

第901章 火城峰下的埋伏

  

  白起率兵前来,与令狐伐天,霍去病等将相遇,突见北岛扶桑数十万大军奔来,犹如洪流决堤,声势巨大。

  “他们这是假装逃跑,引我们出城,然后在杀个回马枪,趁机攻城? ”

  “既然他们想要在这大阪城下玩,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的玩一下。”

  霍去病,冉闵他们都明白白起的话中意思,纷纷调转马头,向着大阪城下奔袭而去。

  因为天楚将士人数并不很多,所以奔袭速度很快,北岛扶桑将士还没有追上来,白起就率领抵达城下了。

  “该死,天楚将士居然敢这样戏耍本将军。”

  北门雄州看着天楚大军进入到城池当中,神色变得无比狰狞,愤怒的咆哮着。

  “北门将军,现在大雪依旧下着,在这里安营扎寨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天楚大军在继续戏耍我军呢?”

  “末将认为我等还是先行撤回长岛城,等这场大雪过去,我军在前来和天楚大军一决高下。”

  “是啊,北门将军,在这里继续逗留对我军没有任何的好处,还请将军下令,返回长岛城。”

  两名跟随北门雄州多年的将领纷纷开口劝说,一时间让北门雄州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天黑之后,温度骤然降低,到时候这里将会结冰,根本就不能攻城了,留在这里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撤退,大军撤退,返回长岛城。 ”

  北岛扶桑大军再次撤退,霍去病,令狐伐天,苏定方的等将同时看向了白起,开口询问道:“白将军,我们要不要再出城追击敌人?”

  “不用了,现在天色逐渐暗了,温度降低,地上的水流结冰,如果这时候再出城的话,想返回恐怕就不这么简单了。”

  “敌军撤退,派出探子,四处打探陛下的下落。”

  白起冰冷的目光注视着远去的北岛扶桑大军,洪亮的声音响起。

  ……

  寒冬的夜晚降临的比较早一些,如墨的夜色笼罩大地,荒野之上一片寂静。

  北门雄州率领着四十万大军不断的向着长岛城靠近,兵器与战甲之间的摩擦声,打破了沉静。

  “北门将军,前方就是火城峰了,只要过了这片山,再走两个时辰就可以抵达长岛城。”

  一名北岛扶桑将领兴奋的声音响起,经过了数个时辰的雪地奔袭,此时的他们早就是疲惫不堪。

  现在他们都想着可以尽快的回到长岛城,好好的休息休息,温室当中饮酒作乐,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生活。

  “加快行军,只要返回长岛城,我们就不需要在受这种鬼天气的折磨了。”

  北门雄州声音洪亮的说道,拍马快速向前奔去,火城峰是长岛城附近的一座山峰,虽然不太高,可是绵延数里。

  虽然距离长岛城的距离只有二十多里,可是李天易和孔明两人商量,在这里埋伏北岛扶桑大军。

  正所谓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北门雄州就是做梦都想不到,一路畅通无阻,快要抵达长岛城了,会遭受到埋伏。

  北岛扶桑将士浩浩荡荡的向着火城峰前进,丝毫没有感觉到,正在一步一步的靠近着陷阱。

  “轰隆隆……”

  一声声巨响传来,火城峰上巨石,滚木,箭支,如狂风暴雨一般,疯狂的向着城下砸来。

  霎时间,山脚下哀嚎声不绝于耳,北门雄州神色大惊,大声的咆哮着。

  “分散,大军分散撤退。”

  火城峰不过是一侧的山峰,另外的一侧是空旷地,北岛扶桑士兵快速嗯向着空旷地跑去,不过很快就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杀,杀,杀……”

  震天的喊杀声,前方不远处人影晃动,北岛扶桑士兵脚步停止,密集地箭支,战矛射来,一个个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嗖嗖嗖嗖……”

  夜色当中,箭支,战矛无处不在,北岛扶桑士兵被吓的魂飞魄散,慌乱的逃跑。

  注视着一个个士兵惨死,北门雄州神色震怒,愤怒的咆哮道:“所有人听令,随本将军向长岛城冲。”

  北门雄州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决定让更多的麾下将士惨死。

  其实李天易,诸葛亮早就猜测到了北门雄州受到埋伏之后,一定会选择向着长岛城方向突围的,所以绝大部分的天楚士兵,全都埋伏在长岛城方向。

  “将士们,冲啊,杀啊。”

  北门雄州抽出战刀直指前方,麾下将士们快去的奔袭着,不过刚刚前行数百米之后,虚空当中一道道长枪射来。

  看到冲在最前方的士兵,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一时间竟没有人敢向前。

  “踏踏踏……”

  隆隆的马蹄声传来,李元霸,罗世信,赵子龙等将率兵冲来。

  北岛扶桑士兵可谓是四面被包围起来,北门雄州不敢相信,天楚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兵力?

  长岛城一战,天楚大军伤亡惨重,逃回大阪城不到四万人,他们都在大阪城中,所以天楚大军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

  “难道是?”

  北门雄州突然脑海当中生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那就是这些敌军是从昨天夜里就在这里埋伏的。

  “不会的,李天易绝对不会拥有这样逆天的智慧。”

  北门雄州喃喃的低语着,丢弃了脑海当中的想法,回身看了一眼身旁的将领。

  “失野阳,岗宁正,你们两人各自率领一支队伍突围,到时候我们在长岛城下汇合。”

  “将军,前面就是距离长岛城最近的路,天楚大军一定藏在哪里,属下率兵从哪里突围。”

  失野阳铿锵的声音响起,北门雄州看了一眼曾经和他浴血沙场的兄弟一眼之后,率领大军向着左侧冲去。

  

第902章 希望破灭

  

  这一夜,火城峰下,天楚十万将士和北岛扶桑四十多万大军激战,一直到天色放亮,激战才开始落幕。

  绵延数十里的山路上,地上满是血污,遍地尸体,鲜血早已结冰,横七竖八的兵器,一眼望去,令人望而生畏。

  火城峰下,李天易三千青丝显得十分凌乱,嘴角干涸,俊俏的脸上布满了血污。

  在他周围的天楚众将情况都不怎么好,赵子龙,李元霸等将早就是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完全的就是一个血人。

  孔明从火城峰快速冲下,急促跑到李天易身旁,焦急的声音响起。

  “陛下,您?”

  “没事,不过是一些小伤而已,从今天起,没有人可以阻拦住朕覆灭北岛扶桑了。”

  李天易嘴唇微微一动,面露痛苦之色,低沉的声音响起。

  “陛下,昨夜的一战,必定会名垂千古,十万将士对战北岛扶桑四十多万大军,这可是轰动大陆的战绩。”

  李天易淡然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历史当中以少胜多的战争实在是太多了。

  阴晋之战,吴起率领五万将士击败了五十万的敌军。杀神白起在伊阙之战当中,用十二万秦军全歼敌军二十四万。

  虽然今天天楚十万大军击败了北岛扶桑四十多万大军,但这一战打的实在是太过于惨烈了。

  十万天楚勇士,一战之后剩下的不到两万人,这些人身上布满了伤痕,更有甚者已经成为了残缺之人。

  冰冷的寒风当中,天楚将士身体笔直而立,将天楚男儿的铮铮铁骨表现的淋漓尽致。

  “诸葛,传令大军返回大阪城中休息,对了派人前往落雪城,明日奈城让守军全部前方大阪城。”

  李天易说完,紧握着苍龙战戟,向着不远处的追风马脚步艰难的走去。

  “踏踏踏踏……”

  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传来,循声望去,只见白起,苏定方等将率兵前来,众将飞身跃下战马,下跪施礼。

  “我等救驾来迟,还请陛下降罪。 ”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你们都是我天楚的大功臣,如果不是水攻逼退敌兵,我天楚这一战并不会胜利。”

  李天易抬手示意白起,苏定方等将平身,随后率领大军向着大阪城方向奔袭而去。

  ……

  长岛城,大殿内,北门雄州十分狼狈的逃回城中,剩下不到两千人马。

  现在的他,脸色惨白,目光呆滞的站在大殿内,等待着松仁圣皇的到来。

  “北门将军,怎么会这样狼狈呢?”

  突兀的声音响起,北门雄州身体直接跪倒在地,声音无比颤抖。

首节上一节498/65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