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58节

  “牛肉好多钱一斤,你们晓得撒,吊龙你们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供销社就没摆出来过,都是关系户先订走了的。”

  “现在你们来说说看,这样一份跷脚牛肉,卖六毛钱贵不贵?”

  现场顿时沉默了。

  大家心里都有个算盘,这会正啪啪打着呢。

  “我承认,我刚刚说话是大声了一点,这碗跷脚牛肉先给我嘛,我吃了还要去嘉州办事。”先前说话的大叔把手里的土碗递过来,“倒过来就可以,这碗我用过,你免得多洗个碗。”

  “我也要一碗,加牛肉的!就用我这个碗。”

  “我觉得不贵,我要来一碗,也是要加吊龙的。”

  其他人坐不住了,纷纷把手里的碗递向周杰。

  值不值?

  还用说吗?简直超值!

  这汤味确实好,单凭味道多加一毛钱他们也能接受的,加了中药和香料,成本有所提升,也能理解。

  但再加一毛钱,吃四片吊龙。

  那需要犹豫吗?

  烫的粉嘟嘟的吊龙有多嫩,谁不想尝尝看啊!

  场面一下就反转了。

  从一开始的愤怒质问,变成一群人端着个空碗要抢着点餐。

  这把旁边的摊贩和路人都给看愣了。

  六毛钱一碗的汤锅,这么抢手?

  但那吊龙看着真不错!

  当即也有几个路人走来要点餐。

  “碗我收了,大家里边坐,跷脚牛肉现烫现上,味道最巴适。”周杰把碗给收了,直接放到一旁的木桶里,把那碗做好的先给大叔,笑着道:“叔,你赶时间你先吃。”

  “要得,你娃娃硬是会做生意。”大叔高高兴兴的端着那碗跷脚牛肉坐下,边吃边点头道:“吊龙硬是鲜嫩,切得够薄,烫的时间也恰到好处,配上蘸碟,味道简直不摆了。”

  “老板,给我们也来两碗跷脚牛肉,六毛钱的。”

  “这里一碗,我也要尝尝看。”

  一会功夫,八张小桌就快坐满了,点的都是六毛钱一碗的。

  周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和周海一起切牛肠,烫毛肚,忙的不可开交。

  “周砚太牛批了,按他说的方法做,客人真的立马接受了这个价格。”周海乐开了花,小声嘀咕。

  “那是,周砚比我们聪明太多,好好干,以后跟着他挣大钱,不能给他拖后腿。”周杰的嘴都快咧到耳根了,同样小声说道。

  ……

  “不是,这对吗?”

  “怎么六毛钱一碗,在码头也抢着点啊?”

  “你们是不是演我啊?”

  周亮亮抱着脑袋,一脸难以接受。

  “要不,我们也加两毛?”吴桂花小声道。

  周亮亮白了她一眼:“瓜婆娘,你凭啥子加嘛。”

  “瓜婆娘?老子给你脸了是吧!”吴桂花蹦起来就是一个头槌!

  “嘶……”

  ……

  周砚不清楚码头这边的情况,这会正忙着炒菜呢。

  “蒜苗回锅肉一份!”

  “蒜苗回锅肉再加一份!”

  “蒜苗回锅肉……”

  赵红不断来往厨房端菜,顺便传达新点的菜。

  今天新上的蒜苗回锅肉,已然成为了客人们的新宠,多人桌必点菜品。

  川菜之王,名副其实!

  求月票,求追读!

第68章 山城来信

  回锅肉是不少川渝人的心头好,家家都会做,各有各的炒法。

  但今天在周二娃饭店吃到的这份蒜苗回锅肉,已然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回锅肉第一。

  “这蒜苗回锅肉炒的好巴适哦!香香糯糯的,点都不油腻。”

  “好下饭!我看今天中午干三碗饭不成问题!”

  “强哥,你慢点夹嘛,我才吃一块,你都吃三块了,你这样,我要把我那半赶我碗里了哈。”

  “哎呀,兄弟伙不讲这些,太好吃了不自觉加快了速度嘛,我慢点,慢点哈。”

  “厂长甄选,确实没毛病,下次请人吃饭来这里比国营饭店巴适,味道好,又不受气。”

  “我还打想星期日带我老婆和娃儿来吃,可惜周砚星期日不开门。”

  客人们赞不绝口,还有人已经开始考虑请人来吃饭。

  周二娃饭店的每一道菜都拿得出手,价格虽然贵点,但是和国营饭店差距不大。

  赵东今天和两位固定饭搭子来吃饭,回锅肉的盘子已经光了,连蒜苗都没剩一片,藿香鲫鱼还有点汤汁,被另一人端起全倒碗里拌饭,吃的极香。

  赵东起身准备结账,瞧见周砚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忙开口道:“小周,你们周日开门不?我想跟你定一桌菜,带我老娘和老婆、孩子来尝尝你的手艺,昨天带回去的红烧排骨他们可喜欢吃了。”

  有这想法的客人还不少,也是纷纷看向周砚。

  工作日,只能跟同事来吃,算是工作餐。

  周日不上班,可以带老婆孩子来吃,或者和朋友来小聚,感觉完全不同。

  其实这个问题,这两天已经不止一两个客人来问周砚。

  之前饭店只卖面和跷脚牛肉,对有聚餐需求的客人吸引力不足,周日纺织厂休息,饭店没有生意自然也跟着休息。

  但随着炒菜、烧菜开卖,菜品逐渐丰富,需求自然就出现。

  休息日是非工作餐类型餐饮的用餐高峰期,这是客观规律,周砚有研究过。

  这类客人消费力较强,比起工作餐更愿意掏钱。

  但这周不行。

  “不好意思赵主任,这周日我哥结婚,我要去帮忙接亲,没法开门营业。”周砚面带微笑道:“下周我会认真考虑周日营业的事,到时候提前出个公告通知大家。”

  赵东闻言有些遗憾,但还是笑着点头:“那确实没办法,喜事肯定是排第一。”

  其他客人心里也有数了,那就等周砚的公告。

  周砚放下菜,转回厨房,心里还在思索着这件事。

  周日没有工人上班,不确定性太强,营业的事情需要谨慎考虑。

  而且忙碌六天,周日他也想好好休息休息,三百六十五天连轴转,铁人都受不了。

  但是周末聚餐这块蛋糕,着实有些诱人。

  特别是朋友聚餐,有可能为饭店拓展纺织厂以外的新客源。

  会把饭店作为聚餐的地方,而不是在家自己开火,这样的客人价值一般较高。

  做人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开饭店则是要把客人搞的多多的。

  这事倒也不急,反正这周日横竖没空,下周再细细做打算。

  若是能够再增加一些菜品,客人点餐也更好点。

  周日他肯定不卖面,也不卖跷脚牛肉,只做炒菜和烧菜的话,至少可以睡个懒觉,会轻松许多。

  临近一点钟,工人们都去上班了,店里冷清下来。

  周砚扭着腰从厨房出来,便看到一辆二八大杠停门口,邮递员从绿色的邮包里掏出一封信看了眼,抬头冲着店里叫道:“周砚!有你的信!”

  “来了。”周砚应了一声,快步出门。

  “你就是周砚?”邮递员打量着他。

  “对,我就是这周二娃饭店的老板周砚。”周砚点头道。

  “行,那信交给你了。”邮递员把信递给他,因为是封平信,不需要签字。

  周砚看了眼信上的落款,连忙喊住准备走的邮递员:“同志,我如果想寄信的话,要去邮局寄吗?”

  小周同志的朋友圈仅限苏稽,并且从未给人写过信,所以周砚确实没这方面的经验。

  邮递员回头,笑着指着厂大门侧面立着的绿色邮筒,“你把信装在信封里封好,然后贴上邮票,写明地址和邮编,然后把信丢到邮筒里就行,纺织厂的邮筒每天都会收一遍。平信贴八分钱的邮票就行。”

  “谢谢同志。”周砚笑着道。

  “不客气。”邮递员应了一声,蹬着自行车离去。

  正在收碗的赵和赵红停下动作,齐刷刷看向拿着信进门来的周砚。

  “夏瑶寄的?”赵关切问道。

  “瑶瑶姐姐!”正坐在一旁桌边摆弄芭比娃娃的周沫沫眼睛一亮,也是向着周砚看了过来。

  “是她。”周砚的目光从信上挪开,一抬头就对上了三人火热的目光。

  愣了一下,周砚默默转身出门,到树下的椅子坐着,小心撕开信封,摸出三页纸。

  周砚上学的时候其实收到过不少情书,毕竟学生时代主要吃建模,长得高又长得帅,抽屉里永远不缺情书。

  不过除了刚收到那几封他拆开看了,后边收到的他全都直接带回福利院,锁在柜子里。

  谈恋爱只会耽误他挣钱的速度,没钱他可太缺安全感了,信是心意,不好丢,就都存着了。

  上一世,他活的太匆忙,死的很突然。

  世事难料,出门撞大运。

  这一世,他父母双全,还有个可爱的妹妹。

  虽然目前依旧缺钱,但生活里充满了他以前遥不可及的爱与温暖。

  只要把饭店经营好,生活很有盼头。

  他的孤寡心态,似乎也出现了一点变化。

  比如他现在拆开这封信,好奇从苏稽回去之后的夏瑶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话想和他分享。

首节上一节58/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