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邦眼看陈程坐车走了,当即询问左虎:“什么情况啊小虎,你怎么让他走了?”
左虎看着他,气恼的说:“陈经理我上班迪厅的经理,跟金汉地产的大小姐走的近得很,你找我帮你吓唬他,是想害死我吗?”
第186章 我已经准备好了
林振邦脑子一时没回过神。
在他的设想里,陈程就是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可能家里有点钱没错,否则也不可能拿得出两百万买自己公司,但有钱又怎么样呢?强龙不压地头蛇。
更何况,这种事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也接受不了这么大的损失,就算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子的心态,也得找陈程来试一试。
可哪想到,陈程竟然还跟江城赫赫有名的苏家有关系。
金汉地产的名号,他早就如雷贯耳。
国庆出门自驾游之前,他还刚买了金汉地产开发的新楼盘,一百八十平大四居,明年年底就能交房。
内心忐忑的他,不可置信的问左虎:“小虎,那个陈程到底什么来头啊?他一个大学生,怎么跑去迪厅当经理?”
左虎没好气的说:“具体我也不知道,我去的晚,我只知道我们店生意之所以做到江城最好,全是陈经理的功劳,另外我听四哥说,苏家三少爷又要开两家新店,新店的股东还有马二哥,人家这两家店愿意白给陈经理一成干股,陈经理多大能耐你自己掂量掂量。”
林振邦感觉心如死灰。
这么看,这公司自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那陈程会不会记恨自己还是一说。
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一旁的刘莉也慌了,金汉地产的名头她怎会不清楚,那马二哥什么来路,江湖传闻更是多不胜数,本来自己跟老公来找陈程要公司就不占理,公司和钱都要不回来也就算了,要是再把大人物给得罪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林振邦回过神来,问左虎:“小虎,你跟陈程熟悉,回头帮姐夫跟他说两句好话,就说之前都是误会,以后公司的事情我不再提了。”
左虎后退一步,忙不迭摆手说:“你自己跟他说吧,我可不想你这趟浑水。”
他掏出手机看看时间,又对两人说:“我还是回去上班了,现在回去还来得及,陈经理说一个月不请假的话还有三百块钱全勤呢。”
说完,也不等林振邦开口,仿佛躲瘟疫一般,转身就走。
跟他来的两个兄弟知道发财梦碎,自然也跟着头也不回的走了,剩下林振邦夫妇在原地心乱如麻。
林振邦心里忐忑,问刘莉:“现在怎么办?”
刘莉烦闷又惶恐,催促他:“你快给那个陈程打个电话赔礼道歉,公司的事咱们就不再提了。”
林振邦点点头,这时候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不过,他给陈程打去电话,陈程依旧没有接。
他不想在林振邦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原本是打算报警处理,但刚好遇到老四的手下,也算是省去了自己的麻烦,想来林振邦以后也不敢再造次,还何苦再搭理对方。
林振邦一直等到提示音变成忙音,才慌乱的对刘莉说:“他不接我电话……”
刘莉说:“那你赶紧发条短信道个歉,语气诚恳一点!”
“行!”
林振邦对老婆言听计从,赶紧给陈程发去一条信息:
“陈老弟,之前的事确实不好意思,你别跟我一般见识,我以后也不会再来烦你了。”
信息发给陈程,陈程依旧没回复。
林振邦原地等了十分钟,一直没等到信息回来,便对刘莉说:“他还是不理我,是不是还在气头上?”
刘莉倒是稍稍放心了一些,说:“他不说话,估计是不想跟咱们浪费口舌,这就再好不过了,他要是发短信过来把咱们一通骂,反而可能会抓住不放,你说呢?”
林振邦点点头:“有道理。”
刘莉叹气道:“行了,别在这杵着了,回家吧。”
林振邦担惊受怕一场,思维也回归理性,他与刘莉走回车里,发动汽车之前,自言自语道:“其实当时就算不卖给陈程,肯定也卖给其他人了,到底也轮不到咱发这个财。”
刘莉听到他的念叨,点头说:“你说得对。”
陈程来到江城饭店时,时间还尚有些早。
他本想定个包厢,但奈何包厢还有最低消费,于是干脆就在大厅找了个位置,然后给李栋发去信息。
李栋已经下了飞机,正在赶来的路上,收到消息半小时之后,便走进了江城饭店,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陈程的面前。
见到陈程那一刻,李栋十分诧异。
刘诗语没跟他介绍陈程的具体情况,只说是自己一个朋友,但真见了面,他才发现陈程竟然这么年轻。
他试探着问了一句:“请问是陈程陈先生吗?”
陈程站起身来,向他伸出一只手去,笑道:“李经理吧?你好,我是陈程。”
李栋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与陈程握了握手,坐在陈程对面,才惊讶不已的问:“陈先生看着好年轻啊,哪年人啊?”
陈程笑着说:“我83年的。”
“83年?”
李栋更是惊讶。
他本以为陈程至少也要二十出头,只是看着显小,没想到竟然都不到二十岁。
他疑惑的问:“陈先生83年,那今年才刚19岁啊?”
陈程点点头:“马上就19岁了。”
李栋又问:“那你现在在读大学?”
“对。”
陈程说:“我在江大计算机专业读大一。”
“江大的啊……”
李栋恍然大悟,说:“这么看来你是诗语的学生啊!她跟我说的时候,只说你是她朋友,我还以为咱们大家都年龄相仿呢。”
说着,他不由感叹:“陈先生这么年轻,就能搞出校内网这么优秀的网站,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陈程笑了笑,说:“其实也还好了,很多优秀的个人站长其实都是十七八岁就小有名气了。”
“这倒也是。”
李栋点了点头,认真道:“既然这样,咱们就聊一聊正事儿吧,校内网的情况我已经大概了解了,说实话,我个人非常看好,也很想代表IDG参与到校内网的发展历程中来,不知道陈先生对投资是什么看法,对IDG有没有相关了解。”
陈程说:“校内网想做大做强,融资就是必经之路,至于IDG的大名,我也有所耳闻,你们最早投了腾讯,好像还有中华英才网。”
“对。”
李栋笑道:“互联网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板块,我们在这方面的资金储备也是非常雄厚的。”
说着,李栋又问他:“对了陈先生,不知道你对校内网目前个人比较满意的估值大概是多少?以及如果我们投你种子轮的话,你愿意拿出多少股份来?”
陈程微笑道:“我个人的理想估值是五千万美金,如果是IDG一家来投的话,我可以拿出最高20%的股份。”
李栋被陈程吓了一跳,脱口道:“五千万美金……陈先生,这个价格确实有点太夸张了,毕竟是种子轮嘛,哪有这么高估值的?腾讯最早在拿投资的时候,他们的估值才500多万美金,中华英才网,从零起步到5000万美金估值,至少用了三年以上的时间,校内网刚刚成立不过10天,5000万美金确实天方夜谭。”
陈程笑道:“李经理刚才问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估值,所以我说的也是我心里比较满意的期待值,当然这个价值和你们的判断一定是有出入的,我们可以慢慢磨合,争取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价位。
李栋感觉陈程这个年轻人不太脚踏实地,心想既然你开价这么随意,那我也随意一个,只当是给你浇点冷水。
于是,他表情严肃的开口道:“陈先生,有些时候融资的实际估值,可能会跟心理价位相距甚远,说实话,我在IDG也工作几年了,参与过很多互联网初创项目的投资评估,大多数来找我们拉投资的创业者,基本都卡在了商业计划书环节,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商业模式和未来规划,我们并不认可,这种情况下我们基本聊不到估值的问题上。”
说着,他看了陈程一眼,又接着说:“不过我们之间不存在这种问题,对校内网这个产品我个人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我也可以跟你说一句推心置腹的话,以校内网目前表现出来的产品形态和发展趋势,我觉得估值在600万美元左右是没问题的,而且有诗语的关系在,我肯定也得适当照顾照顾,之后实际的估值可能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再上浮10%左右。”
陈程摇摇头,果断拒绝道:“李经理,如果估值是以百万为单位开头,那我觉得就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了。”
李栋没想到陈程态度这么硬,百万开头不聊,那意思岂不就是千万美元起谈?
就算是最低标准的一千万美元,以现在的汇率也有八千多万人民币,这胃口属实有点太大了。
于是,他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跟陈程探讨,而是问他:“陈经理有没有考虑过以现在校内网发展的势头来看,你的运营成本是会几何倍增长的,如果你的资金链断了,校内网很可能会陷入停摆,停摆一两天,用户或许还能接受,要是停摆一个星期以上,用户基本上就不会再来了。”
陈程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如果我融不到种子轮,我就自己给自己投一个种子轮,咱们既然今天已经见面了,那就可以保持联系,等到我要从A轮的时候,咱们再继续聊。”
李栋见陈程满脸自信,心里更是纳闷,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怎么能够承担得起这么高的运营成本?
为了不让陈程判断错误,他特意提醒:“陈先生,校内网这种产品,一旦真正开始启示用户,发展会非常快的,你的种子轮可能就至少需要五到八百万人民币。”
陈程点了点头,淡淡道:“这笔钱我已经准备好了。”
第187章 搞点特别欠的事情
“准备好了?”
李栋感觉不可置信。
五百到八百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拿自己生活的燕京来说,八百万能在核心地段买八套三居室。
而自己毕业之后辛苦工作几年,也才勉强有能力买下一套七十平的小两居。
可眼前这个还在读大一的陈程,却告诉自己,他已经准备好了这么多资金用来投资他创立的校内网,这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于是他忍不住问:“陈先生家里应该很有实力吧?”
陈程见他十分疑惑,也不跟他遮遮掩掩,坦然道:“不瞒你说李经理,我前段时间囤了八十个江城的出租车指标,现在这批指标的价格已经十万出头了,如果等到月底,至少能涨到十五六万,这也是我做校内网的底气。”
接着,陈程告诉他:“其实我的融资规划,就是从A轮开始,孵化阶段就自己投钱先把规模做大一点、估值做高一点。”
李栋明白了陈程的意图。
每一个创业者的心态都不一样,有的人希望创意诞生之后,就能有人投钱孵化,有些人珍惜羽毛,总希望等到羽翼丰满一些再让外人插手。
只不过对他来说,陈程对校内网估值的定位,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职能权限,如果陈程不愿意降低估值,那自己只能把这个项目汇报给直属上级,让他来拍板定夺。
于是,他思索片刻,对陈程说:“陈先生,互联网项目的生存率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很多项目在起步初期都很叫座,但如果找不到很好的盈利模式,最后只能落得一个叫好不叫座的结局。”
“资本之所以愿意在项目成立之初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天使轮,就是希望通过高风险来撬动大回报,一旦估值过高的时候,资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会越来越低。”
“你现在融资,我们可能只看一个商业计划书、看一个产品现如今的用户规模,可你如果等到几百上千万投进去、估值达到几千万美金的时候再融资,资本不光要看你的商业计划书,还要看你的产品定位、用户规模,更重要的是,他要看你的盈利模式。”
陈程点点头:“李经理说的对,盈利模式我现在已经在摸索了,有一款产品大概下周能够上线尝试一下,李经理也可以多关注一下校内网,看看我们第一阶段的盈利模式靠不靠谱。”
李栋惊讶的问:“陈先生这么早就开始做盈利尝试了?我还以为前期主要还是烧钱快速发展的定位。”
陈程坦然道:“烧钱发展是肯定的,但不能一直只出不进,万一资金链真出了问题,恐怕就前功尽弃了。”
“明白。”
李栋轻叹一声,笑道:“看来陈先生一切成竹在胸了,怪不得诗语说你暂时没有融资计划,还特意强调是背着你找我咨询,不过不要紧,我这次来也没想过一定能够坦诚合作,主要还是抱着跟陈先生认识一下的想法,我先代表IDG跟陈先生接触上,希望陈先生准备融资,也能优先考虑我们。”
对李栋来说,能投出一个好项目固然是极大的加分项,但退一步说,能为公司寻找到一个好项目,也同样是大功一件。
陈程的胃口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权限范围,但他也不愿意就此放弃,万一将来把他推荐给IDG,能够帮IDG孵化出一个上市公司来,自己的资历上也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程对李栋的印象不错,目的性虽然很明确,但胜在态度诚恳。
于是,他便开口道:“既然李经理是第1个来到江城见我的投资人,那我也投桃报李,承诺IDG一定是我第1个正式洽谈融资的投资机构。”
李栋微笑着说:“那太好了!只要陈先生想融资,第一时间告诉我,我第一时间引荐我们团队老大跟你见面,嗯,千万美元的估值我拍不了板,但是他有权限也有魄力可以拍到上亿。”
“好!”
陈程点点头,正式与他达成约定,随后李栋也对融资的事情适可而止,两人点了几道菜,又要了几瓶啤酒,如朋友般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