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从捡到猞猁妹子开始 第441节

  看到它们仨吃得肚子滚圆回来,扎西大叔松了口气。

  不用投喂最好,可以省下一笔开销。更重要的是,它们仨能自己捕猎,那就说明饿不死,等再大一点,就可以回到荒野寻找豺群加入了。

  扎西大叔看了眼监控,出来给红狮它们准备食物,做的时候突然朝孙奇海发出一声感叹,“咱们这休息站,都快变成动物幼儿园了。”

  孙奇海一愣,猛点头,他早就想说了,就是没敢!

  尹力安排好工作,带着两个队员两辆车来接陈影和刀美华。

  对面科研站的一位鸟类学的研修生过来问能不能跟他们一起出去,他想要去统计下荒野鸟类的分布情况。

  正好六个人两辆车一顶大帐蓬的标准配置,陈影和尹力商量了下就同意了。

  给了他半天时间准备,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要出发,大概十天左右才会回来。

  刀美华主要想找唐古红景天,这种植物一般长在高山或者水边的砂砾地带,并且植株高度只有一掌之高,需要很仔细,甚至放低视线才能找到。

  他们去的地方,也是鸟类喜欢的环境,这一趟野外之行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很值。

  去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位于三十公里外的一处湖泊,那边的土质很适合唐古红景天生长,而且还有人在那边发现过匍匐水柏枝。

  尹力和刀美华不一样,他不专研药用植物,只要是珍稀植物他都很爱。

  车没靠近水边,害怕一不小心就陷进沼泽里。

  用登山杖试探着找到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一行人越过沼泽地,来到高山下的湖泊边缘。

  这里的地质多是砂质土壤,属于冰雪水冲刷,加上干冷的空气风化岩石而形成。

  也正是这种砂质土壤,给高寒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

  他们很小心的行走在砂砾上,生怕一个不慎就踩坏一丛历经千难万险才冒出地面的植物。

  “阿力,过来,这应该是水母雪兔子吧?”

  这次看到的水母雪兔子跟上次看到的相比,颜色要艳丽很多,陈影都有点不敢认了。

  尹力走过去看了眼,蹲下来咔咔咔一顿狂拍。

  这一片走完,没看到唐古红景天,但是发现了另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羽叶点地梅。

  这一片砂砾区的植物数量不少,以雪兔子为主,向阳面分布比较多的羽叶点地梅。

  陈影和尹力协助刀美华对这两种植物进行拍照定位记录,明年需要再来看看其生长情况有无变化。

  他们这边测量完,抬头看另一位鸟类研修生,他正在拍天上的大(dà kuáng)。

  位于高原的大是留鸟,属于鹰形目鹰科属大型猛禽,主要食物是野兔、鼠兔、旱獭。

  刚好这三类小动物在这边都要泛滥成灾了。

  “我还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大鸟。”

  陈影对鸟类不太了解,而且因为鸟研所的存在,一般救助野生鸟类都不用他出马,鸟研所那边一哄而上瞬间就瓜分了。

  “我之前来好几次,只看到秃鹫和红隼,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太帅了!”

  不知道是不是环境不同心境也不一样了。

  在甲木沟的时候,只嫌鸟儿太过吵闹,但到了高原荒野,想要听鸟叫声都难的时候,就特别的想念山林。

  拍完大,四人沿原路返回,在湖泊边缘又发现了几枚已经破碎的蛋壳。

  根据蛋壳破碎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来分析,大概率是被其他动物偷食而碎掉的。

  “你们小心点,这种地方可能有蛇出没。之前有队员在其他河谷沙地发现了红斑高原蝮,剧毒蛇,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尹力见那位研修生和刀美华有点想要往另一边走,急忙出声提醒。

  “登山杖带上,小心一点,这鬼地方被咬了救都没法救。”

  刀美华听他这么一说,又把高帮靴子调整了下,尽量争取不被蛇咬中。

  那个研修生则有点害怕的退回到陈影他们旁边。

  反正他研究的是鸟,一眼看去就知道有没有,倒也不必沿着河边寻找。

  陈影让尹力陪着研修生往回走,他跟着刀美华去查看下另一边的砂质地里有没有她想要找的目标。

  很可惜,仔细搜寻了一遍都没看到,反而是看到了另一片长势良好的羽叶点地梅。

  同样做了记录后,他俩转身往回走。

  走出去没太远,陈影突然拉住刀美华,让她别动。

  在他们旁边,沙地和草地交界的地方,一条蛇无声路过。

  “小心点,虽然红斑高原蝮最毒,但其他毒蛇的毒性也不小。”

  刀美华不怕毒蛇,毕竟雨林里的蛇也不少,她打小就是玩蛇长大的。

  但是陈影的好意她肯定会领,还顺势往他旁边躲了躲。

  陈影心里怪怪的,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犹豫半天,只憋出来一句“可以走了”。

  刀美华抿了抿嘴,低下头忍住笑,老老实实跟在陈影身后往回走。

  “刚看到什么了,我看你们突然就站住不动。”

  “看到了一条蛇也不知道有没有毒,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影哥,这边蛇这么多的吗?我感觉科研站那边没有什么蛇啊。”

  “环境不一样,无人区这边其实蛇一直都不少的,不是还有些报道说我们这里是‘毒蛇天堂’嘛。你小子记住,不管怎么样,出来野外考察,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知道了影哥,我会注意的。”

  那孩子也实诚,拿出笔记本,把今天遇到蛇的情况也记下来,说万一后续还要跟同学过来,也能提醒同伴要注意些什么。

  这一片有淡水水源,刚好还有个背风的土丘,大伙儿商量了下,决定今晚先在这里休息,等明天早上再出发去下一个地方。

第422章 雪豹扑狼,棕熊在后

  背靠土丘搭起了帐篷,前面两辆车呈夹角挡住帐篷另外两面。

  虽然是无人区最热的季节,但夜里的温度还是让人冷得打颤。

  他们几个都是不缺钱的,带的衣服足够御寒。

  车上准备的防寒大衣分给了尹力和两个队员。

  尹力也不差钱,但他一向吃穿用都跟其他队员一样,不搞特殊。

  研究鸟类的那个研修生在高原待的时间不短,对夜里的寒冷也早有准备,但刀美华有点不抗冻,感觉一开口牙都能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陈影让她裹着羽绒睡袋休息,又给把氧气瓶放在头边,睡袋上还给搭了一件军大衣。

  “她能行不?”

  “应该可以吧,这两天的温度不低,她在急救站也适应了一段时间,应该没有大问题,要不行的话,咱们就及时撤出去。”

  尹力开过来的那辆车是专门改装过的,顶上加装了太阳能板,给冲个暖手宝没问题。

  “要实在不行,让她去车上睡,我那车后面改装了,能铺床,还有电热毯。”

  要不是刀美华要进核心区,尹力都舍不得开这辆车往荒野走。

  但其实他们也不算是完全进入核心区,设计的路线基本上沿着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边缘在走。

  第一晚过得比较轻松,越往后会越难受,因为人的疲惫程度不同,应对高原缺氧和骤变天气会显得越加乏力。

  连走三座湖泊都没发现他们要找的唐古红景天,而时间已经进入第五天,再找不到也只能放弃,他们必须往回走,否则补给不够对于这个区域会是致命打击。

  “前面那座山有点高,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它是这座湖泊最重要的水源补给点,阳坡那边有一片流石滩,我们上去看看,这里再找不到就只能下次再说了。”

  五天时间,走过的好几个地方都曾经被发现有唐古红景天生长,而这次出来却一无所获,是什么原因如此,需要植物学家和环境学家深入研究才能搞清楚。

  登山之后,在海拔接近五千米的地方,终于发现了唐古红景天的影踪。

  刀美华已经快扛不住了,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接下来的测量拍照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尹力和陈影帮忙完成。

  那个鸟类研修生昨晚不慎感冒,吃了药,现在在车上躺着。

  “行了,走吧,他俩情况都不怎么好,早点回去,别出事。”

  陈影扶着刀美华,刀美华抱着氧气瓶,艰难的行走在流石滩上。

  “等等,影哥,你听听,是不是有人在说话。”

  讲什么鬼故事?这里啥地方啊还有人说话!

  陈影正想开口打趣,就听到微弱的声音传来。

  “我去,真有人?”

  陈影和尹力脸色一变,尹力掏出对讲机呼叫巡山队员过来支援。

  “影哥,你先把刀博送回车上吸氧,我过去看看情况。”

  听声音好像是从背面传来的。

  这座山全是棱角冷硬的岩石,保不住还真有人在岩石背后遇险。

  “影哥,别管我,我能行,我自己慢慢下去,你去帮尹哥。”

  刀美华推开陈影的胳膊,“这山上情况不了解,他一个人危险。我顺着原路下山就好,不会有事的。”

  陈影也是真不放心尹力过去,这万一遇到危险,大声呼救都不可能。

  “那行,你慢慢往下走,氧气多吸几口,别舍不得,车上还有。”

  刀美华没力气说话,比了个OK的手势,小碎步的往山下走。

  看她走了几米,感觉应该没有问题,陈影连忙追着尹力过去。

  绕过山脊的大石头后,他看到两辆车停在另一处的山脚下,半山腰的石坳那里有三个人。

  尹力正小心的翻过岩石往下走。

  山上的岩石风化的很多,稍不注意一踩就碎裂了。

  而在那几人的头顶大概二十多米远的地方,一只雪豹趴在石头上,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艰难行走在岩石中。

  尹力的速度不慢,很快就到了三个人所在的地方。而此时,山下的车子里也下来两个人,拿着东西往上攀爬。

  陈影才走了三分之二,来支援的队员已经赶到身后。

  留守的两个队员只来了一个,另一个还得在车上照看研修生和刀美华。

  “影哥你慢点,我先过去帮站长。”

  到底比不得他们常年在高海拔生活的人,看着队员矫健的身姿,陈影努力平衡身体,减少不必要的氧气消耗。

  十几分钟后,他终于走到那群人所在的位置,这才发现,对方那三人组里有个小伙子的脚卡在石缝里拔不出来了。

  (图二,详见作话)

  别觉得能下去就能上来,有时候是角度问题,有时候是缝隙上大下小,反着拔的时候就是没法拔出来。

  小伙子的状态已经很不好,脸色惨白,疼得额头上全是冷汗。

  就这天气,冷汗汗湿了贴身衣服,不及时换,绝对感冒。

首节上一节441/7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