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陈影起来带东去林地里遛弯,看到夏森揉着眼睛出来,跟他打了个招呼。
“影哥,昨晚上我找几个同学问了下,大概情况我发你VX上了,你等会儿看看呗。那个熊老师真让人敬佩的,我估计做不到他这样。”
陈影好奇的拿出手机看了一会儿,轻轻啧了一声。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熊友铭和高璐从读书时候就立志做动保和植保,他俩在观察站快十年了,好几次有调离的机会都放弃了。
合作项目完成的时候,科研中心想要调熊友铭回京都被他拒绝,甘守清贫的留在观察站。
他不但自己留下,还说动了妻子也留下,更甚者,居然说动了小舅子来投靠他俩。
作为工科学霸的高文,一上山就给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比如设备定位不准,比如对讲机有效范围扩大到十公里,再比如摄像监控和人形识别系统的完善,提升了防盗猎盗采行动的安全性等等。
这可真是一个宝藏男孩!
最后的最后,夏森说熊友铭之所以过来找陈影帮忙,并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前途。他想要升研究员,是想把这个观察站维持下去,并获得一部分研究资金来完善观察站的硬件设施。
看完夏森发来的全部内容,陈影思考很久,拨通了熊友铭的电话。
“熊哥,你昨天说的事我考虑了一晚上,这样行不行,下个月我过去你那边实地考察看看,如果能接触到那头大熊猫最好,接触不到,我也需要观察下它平时生活和行动的区域环境。还有些问题电话里不太方便细说,我想跟你见了面再好好聊一聊。”
大熊猫虽然很重要,但研究这个的实在太多了,川省这边的研究水平在国际前列,他一个搞动保的普通研究员想去抢饭吃,怎么可能抢得过。
想要保留下观察站,完全不必限定在一种动物身上,而且植物研究也能达成他的愿望。
没错,陈影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尹力虽然是走仕途了,但管护站的工作只能是他正常工作范围,想要出成绩,除了完成工作安排外,研究也是不能丢的。
而且尹力不可能在河源工作一辈子,他必须得提前为自己的将来做规划。
跟熊友铭和高璐两口子合作一个项目,哪怕尹力只充当辅助角色,出了成果,对他的履历也能增光添彩。
陈影从网上了解的内容肯定不如在那里生活了十余年的熊友铭和高璐,所以见面详谈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有一个,他看到那边还有云豹的种群,也非常想去了解一下那边的云豹生活环境跟这边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中午吃完饭午休时间,陈影接到了自家老师打来的电话。
“什么,把母虎和两只小虎送去华南?”
他是觉得甲木沟虎多了点,但不至于送去那么远吧?
“啊?他们想效仿大熊猫进行野外引种,这是看中母虎了?但是母虎带着崽子呢,估计两年之内不会有交配的意向吧。”
白教授说,那边跟他解释是想借助母虎的存在,训练目前在野放区的那几头公虎恢复野性。
他们也没指望母虎能把公虎教会,只希望母虎带大的小虎崽能适应华南森林的环境,以后长大了直接在这里繁衍生息。
至于母虎,一两年后有希望跟圈养后野放的公虎交配的话,那就是他们赚到了。
“对了,你之前说老北沟的那头母虎带的崽今年下半年也该独立了是吧,有没有考虑过把它们送去华南那边生活?”
陈影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是他想不想的吗?难道不应该是两个地方的气候植被都不相同,本地虎换了个环境能不能适应谁都不敢保证。
又不是在动物园,还随时有医生和饲养员二十四小时照看。
再说了,自己才刚答应熊友铭去他那边考察,转头跟人说不去了,要去华南……
这话他张不开嘴啊。
白教授估计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跟陈影说别有压力,等他们先去跟省林草局那边协商好再说。
陈影连忙给老师说了自己答应熊友铭要去他们那边保护区考察的事,白教授更绝,让陈影现在就走,等他们协商好有了结果再回来。
“不是,我这边还有事呢。大虎要移植人工眼,已经进入排期了,还有虎大爷另一只眼的白内障手术排期要协商。另外东的治疗目前进入瓶颈期了,我如果走了,还得找人来给它单独理疗。就靠阮蒙蒙和夏森两个人,可搞不定它们几个大猫。”
白教授一听,不屑的一笑,“屁大点问题你愁什么愁。正好我今年新招了研究生,先派去你那边,让夏森带着他们几个熟悉下动物治疗和术后围护的步骤。”
白教授工作忙,新收的研究生也是几个博士生师兄在带着学习。
现在才是四月份,大四学生正忙着写毕业论文答辩什么的。
已经跟着白教授学习的研究生都是推免入学,他们的论文也要写,但基本上都跟现在的研究项目有直接关系。
来急救站这边帮忙的同时,刚好也能解决掉他们的毕业论文。表现好的话,说不定下半年入学直接就能参与项目。
搞定了人手后,陈影需要搞定的,就是家里几只大猫了。
豹姐和豹哥不用操心,它们俩甚至还能帮忙照顾大中小三头残障老虎。
至于金雅和小金,这俩没事儿就喜欢出去浪,几天不回家都是常事,只要不遇到大型猫科动物和熊,它俩基本山林无敌手。
刚把待办事项记下来,还没来得及找夏森跟阮蒙蒙交待,就听到林子里传来金雅的叫声。
“两脚兽快来啊,出事了!”
夏森和阮蒙蒙听不懂金雅的话,但那份凄厉他们还是听出来了,包括老高小学妹在内,他仨直接跑到阳台上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
金雅慌慌张张的从林子里蹿出来,一身毛发杂乱,甚至还有不少泥水。
而在它身后,小金叼着一坨被泥糊住的东西跑过来,同样一身狼狈。
陈影正在一楼平台给东按摩,看到这一幕,直接从平台那里跳了下去。
从小金嘴里接过泥巴糊满的小动物,陈影来不及分辨种类,赶紧带着它冲到水池那里,用毛巾蘸水,给小家伙清理被糊住的口鼻眼耳。
十几分钟后,可怜兮兮的小家伙终于露出了真容。
陈影握着它的手一抖,吓得半死。
“出猫命了,夏森,赶紧呼叫熊猫人过来一趟!”
第373章 不要啊,爪下留狼
还是那句老话,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做。
陈影是兽医,他可以救这个小家伙,奈何这个小家伙身份特别,还是让熊猫人做主,他从旁辅助来得好。
退一步说,他尽力救治,但有个熊猫人在旁边看着,如果有问题也怪不到他头上。
当然,估计报告得亲自写。
这么小的熊猫崽崽不可能用水直接冲洗,只能用毛巾蘸温水给它清理掉身上的泥淖。
“影哥,ICU仓开启了,随时可以使用。”
没办法,他们这里没有专门的育幼箱,加上这只大熊猫崽已经虚弱得不行,只能先放ICU仓观察。
“影哥,我跟主任打了电话了,他马上带人上来。”
来当见证人的熊猫人小曹担忧的半蹲在ICU仓前面,神情焦急。
“影哥,它没事儿吧?”
“不好说。”陈影调出数据库里关于幼崽喂养的相关注意要点,根据检查出来的情况紧急配药。
这个崽是金雅它们在老熊沟附近的一个水坑里发现的。金雅说附近气味很复杂,不知道是母熊猫自己扔掉的,还是其他动物偷来扔掉的。
可按时间来看,这个季节根本不是大熊猫的生产期。
通常情况下,春季发情,六七月左右才是生产时间。
当然,这个也不是固定的,跟母熊猫的状态和气候以及上一胎熊猫崽离巢时间都有关系。
“曹哥,你们天天观察熊猫,就没发现这附近有母熊猫吗?”
“当然发现了。可问题是大熊猫怀崽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啊!”
小曹焦躁的直抓自己头发,“我们重点监测对象是富富和它的崽子,之前还有闷墩儿和它的崽子。从闷墩儿离开后,我们这边也相应减少了人手。”
再说中心的原则是野外的猫尽量不去打搅,要观察也是远远的观察。
而且他们两组熊猫人要负责三个管护站辖区接近三十只大熊猫的观察工作,强度不可说不大,偶尔有遗漏也正常。
就如小曹说的,大熊猫的崽那么小一个,又不像其他动物,要生了肚子就能看得出来。
它生在树洞里,谁能知道啥时候生的。
不过理由归理由,该找的原因还得找。
“我给喂了一点点药,预防吧。夏森,你今天的任务是守在这里,等会儿主任上来后,你把详细情况说明一下。我和小曹跟着金雅去发现这个小家伙的地方看看。”
“交给我没问题的,影哥你们赶紧去,万一能碰到崽它妈妈呢。”
陈影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得抓紧时间。
小曹一边通过对讲机跟队友通知这事儿,一边拿着手机给负责监控的同事发消息让帮忙查找下附近的监控。
虽然深山野林子里没有监控,但附近的村子,还有几个重点布防的地方都安装了监控。
金雅和小金带着他们一路跑到老熊沟西北边的一个水塘边上,金雅跳到岸边的石头上,对着浅水处嗷嗷嗷的叫了一通。
陈影听懂它的意思,说是在这里喝水的时候,发现边上有个泥团子,还会动,它吓了一跳,然后凑过去闻了闻,有点像闷墩儿三个崽的气味,所以它就让小金叼回去给陈影看了。
陈影一边听它嗷嗷,一边仔细查看浅水处的痕迹。
有蹄印,有爪印,但没看到有大型猫科动物的脚印,也没看到熊的脚印。
这小家伙到底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抬头四顾,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帮忙的。
这个水塘的形成时间不长,应该跟上一场雨有关系。
淤泥和树枝刚好堵住了豁口,积水流不出去,聚集成塘。
但这样的小水塘很可能在某次大风天气或者暴雨之后消失掉,所以这里也不是固定的饮水区,经常来这里喝水的动物肯定不多,往往都是路过顺便喝两口。
陈影能听懂兽语,也得有兽语给他听才行。
周围鸟兽皆无,难道他要去挖一条虫子对话?
且不说虫子能不能说话,就算能,虫子的脑容量能认出别的动物吗?
陈影反正是不信的,如果有鸟的话,说不定还能问问。
正说着呢,熟悉的咻咻声突然响起。
陈影都愣了,这大白天的,哪里来的夜猫子叫?
抬头一看,熟人,不,熟鸟!
纵腹纹小女士也是没想到,自己搬家到这里都一年半了,居然还能看到陈影。
它白天基本看不到东西,但听觉灵敏。
本来在树洞里好好睡觉的它听到了陈影的声音才出来打招呼的。
陈影本来挺激动,以为能找到询问对象了,可看到是它后,激动立马像泡沫一样瞬间破灭。
众所周知,白天的猫头鹰根本不顶屁用,连飞一小段路都偏偏倒倒像喝醉了一样,跟夜间猛得一批的它活像两种生物。
纵腹纹小白天晚上都能活动,但这个白天,也大多指晨昏两个时间段,真正的白天它还是选择睡觉。
谁家好猫头鹰白天出来丢人现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