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还要早起,所以姜涛今晚也不听小说了。
洗漱过后,定好0点的闹钟,姜涛先上床眯了一觉。
叮铃铃
晚上0点整,姜涛被手机闹钟叫醒。
揉揉眼从被窝里坐起来。
姜涛心念一动,查看一下今天的情报。
【今日情报】:你昨天和于东东达成合作意向,获得相关情报
因为气象原因,三天后砂糖橘将迎来一波涨价潮。
涨幅超过100%,持续一周,可以适当囤货。
……
“涨幅超过100%?”
看到今天刷新出来的信息,姜涛脸上的表情一阵惊讶!
这也太疯狂了吧!
胖东东超市的于老板倒是挺有先见之明,一次性进货200件砂糖橘。
不过,他大概率是没想到,未来三天后,砂糖橘的涨幅竟然高达100%!
要不然,别说200件了,估计2000件他都敢吃下!
冬天这会儿,正是砂糖橘大量上市的时候。
京城内大大小小的超市,大大小小的集市上,都能看到砂糖橘热销的场景。
姜涛也有几个老乡在平昌区这边做水果批发的小生意。
也租住在小沙河城中村这边。
他们几个每天一大早去批发市场上批发一车水果,拉到周边的一些早市,集市上卖。
行情好的时候,一天也能赚个六七百,就是起早贪黑的累点儿。
还有就是要跟城管打游击,心也累。
姜涛跟那几个老乡的关系虽然不像他跟王连明那么好,但也还不错。
几天前,王连明还想着召集大家去他家喝酒呢。
都是邻邦村里的乡邻,加上年纪也差不多。
又都在京城这边北漂,看到后感觉还是很亲切的。
姜涛从没买过水果,但家里的水果常年不断,都是几个老乡送的。
几个老乡都是个体小散户,自然是没有冷冻仓之类的硬件设备。
剩一星半点儿的就拿回家自己吃了。
吃不完的,就分给住的不远的像姜涛和王连明他们这种老乡。
看到今天刷新出来的这条情报,姜涛首先想到的是和几个老乡合作。
要是没有那几个卖水果的老乡,他一个纯外行,就算知道未来两天价格要暴涨,也只能是看着干瞪眼!
知道涨价归知道涨价,你囤了货以后,也得能卖出去才能赚钱!
自己一个外行,单打独斗的话,一天估计也卖不了多少。
“听于老板说,现在的砂糖橘批发价一斤是3块5,零售5块,一斤1块5的利润。”
“涨幅100%的话,岂不是能卖到10块钱?”
“1斤就能赚6块5!利润直接翻好几倍!”
当然,这是在姜涛赶在砂糖橘涨价前拿到砂糖橘的情况下,才能利润最大化。
要不然,零售价翻倍,人家水果批发商也不会傻傻的还按照原来的批发价批发!
“10斤65,100斤650,1000斤就有6500的利润……”
“暴利,暴利啊!”
姜涛之前跟几个老乡一块儿聚餐的时候,也聊过一些水果销售方面的话题。
几个老乡生意好的时候,一天销个1000来斤砂糖橘不成问题。
当然,他们卖的时候,肯定不像姜涛算的这么暴利。
一天卖1000斤最多也就赚个1000来块钱。
“3天后涨价,还有准备的时间。”
“明天上午去市场上给于老板拉货的时候,先打听打听价格。”
“晚上再叫上小刘小单和小张他们三个商量商量。”
心里简单的谋划一下,姜涛看看手机上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赶紧关掉手机和情报系统的界面,重新躺下开始睡觉。
第24章 搞波大的!
叮铃铃
早上5点整,手机上定的闹钟响了。
姜涛又迷瞪了五分钟,这才趁着脑子不注意,一个猛子从床上坐起来。
穿好衣服后,简单洗洗脸,拿上家里一个强光手电筒就出了门。
寒冬腊月,早上5点这会儿,天上还有满天星呢。
姜涛经常光顾的一家名叫“老郭的店”的早餐店也才刚刚开门。
老板姓郭,店员是他老婆,两口子也是外地来京打拼的北漂一族。
姜涛在早餐店外面停下脚步问道:“郭老板,小笼包熟了没。”
“再有三分钟,姜师傅来屋里等等,来来来先抽根烟,一根烟抽完,包子也好了,刚好吃口热乎的。”
早餐店老板一边笑呵呵的招呼姜涛一句,一边从兜里掏出一包玉溪烟,从中抽出一根递给姜涛。
“谢了老板,那我等会儿,待会儿还得去干力气活儿,饿着肚子没劲儿。”
姜涛也不跟郭老板客气,笑呵呵地伸手接过他的烟后,抬腿进到店内。
这会儿才刚刚早上5点12分,吃个早餐的时间还是有的。
郭老板招呼过姜涛后,就又去忙碌着揉面,为下一锅的小笼包做准备了。
别看这家早餐店的面积只有三十多平米。
一早上卖下来,也能卖个1000多块钱。
两口子经营这间店铺,只做早餐和午餐,下午到晚上都是休息和睡觉的时间。
一个月忙活下来,除了水电气,房租之类的花销,单月净利润也有个一万五六。
比姜涛在外面拉货不少挣。
但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姜涛五点起床就感觉很苦逼了,人家早餐店两口子凌晨两三点就开始起床为早上的经营做准备了。
“姜师傅,包子好了,要什么馅儿的?”
姜涛一根烟还没抽完,郭老板招呼姜涛包子好了。
“来一屉猪肉大葱的吧!再来一份豆腐脑儿。”
“好嘞!姜师傅稍等!”
郭老板说完便从热气腾腾的蒸笼上面拿下来一屉白白胖胖的肉包。
又给姜涛从保温桶里盛了一大碗豆腐脑,加上咸咸的卤子。
姜涛又在豆腐脑里放了一点餐桌上的辣椒。
一屉包子,一碗豆腐脑,总共12块钱,吃的饱饱的了。
吃饱喝足,结完账,姜涛重新点上一支烟,打着手电筒朝着村口的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手电筒一晃,姜涛看到前面走着一个穿着绿色军大衣的小胖子。
小胖子身高一米七左右,身材圆滚滚的,头上戴着一顶雷锋帽。
姜涛快走几步,上前拍了一下那人的肩膀。
“小刘!这么乐呵呢!是不是家里已经安排好过年相亲了。”
“哟!姜哥!今儿怎么这么早!”
小刘名叫刘志远,是姜涛他们村隔壁村的,比姜涛小两岁,单身未婚。
姜涛笑着说:“今儿我也去水果批发市场那边,给胖东东超市的老板拉点儿砂糖橘。”
“那正好同路,而且,巧了,我今儿也准备去拉砂糖橘去沙河那边儿赶大集呢!”
刘志远说话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两只不大的眼睛,一下眯成一条缝,看上去还挺有喜感。
姜涛也不跟刘志远瞎扯,直奔主题说道:
“对了小刘,刚好碰到你了,跟你说件事儿。
晚上我叫上小单和小张,哥几个去我那儿坐坐。
我有桩发财的生意跟哥几个商量。”
“发财的生意?姜哥先跟我透露点儿呗。”
刘志远的一双小眼睛一亮,发财的生意,自然是没人拒绝的了。
“跟你们几个正在做的水果行业有关,具体的事儿,晚上去我那儿,人齐了,我统一跟大家说。”
“晚上7点,不见不散。”
姜涛说完,就朝着不远处自己的货车走去。
“行嘞姜哥!我准到!”
刘志远跟姜涛保证一句后,也上了自己的车。
两车一前一后朝着回龙观果蔬批发市场那边驶去。
虽然都是来批发砂糖橘的,但两人进货的批发商不是同一家,开车进到市场后也就分开行动了。
姜涛按照昨天于东东给的地址,来到了果蔬批发市场D区,245的水果批发档口。
大清早,天还没亮,这边已经等了十几辆排队装货的货车。
姜涛去档口内一间临时办公室对接一下,拿了提货单就去外面排队等着提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