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很靠谱 第550节

  阿瑟请坐!

  到了房间,沈长林洗完澡看到施施有点闷闷不乐。

  “还在想《神雕》?”

  施施点头承认:“…嗯。”

  “…金庸的作品要么不拍,要么解构…翻拍,死路一条…”

  “怎么会死路一条的?”施施有点不满:“人家说了投资两亿起步…”

  “那你说为什么要翻拍?”

  “我们这版《神雕》的第一受众人群是刚刚跨入18岁的00后们,希望他们能够借此感知恰同学少年的江湖豪情,与此同时也希望《新神雕侠侣》能够成为陪伴他们青春成长的经典武侠记忆…”

  沈长林翻了翻白眼:“也就是说我这个年纪不配看?”

  “不是…”

  施施掰着手指头说了《神雕侠侣》制作方给出的一系列说法。

  类似‘武侠充满侠与情,也是最代表人真实感情的一面,希望尽量让00后能够理解金庸老先生书中所描述的武侠世界’之类的。

  沈长林无语:“00后又不是笨蛋,他们分辨不出好坏吗?”

  “…那如果是你,你要怎么做?”

  “我不做…”想了想,沈长林补充一句:“要么我们可以做《穿入神雕》,男主角龙傲天,穿越进入神雕世界…”

  施施翻白眼:“然后收了小龙女?”

  “…还有李莫愁、黄蓉、郭芙、郭襄,对了,陆无双、陈英也不要忘了!”

  “…你太无耻了!”

  “这叫**…大家都爱看。”

  沈长林随口说了一句,坐下,一把把她搂在怀里,准备办事,施施却来了兴趣:“可以这么改吗?”

  “你想多了!”

  沈长林摇头:“连《此间的少年》引用他书里的名字,他都没有办法接受,更别说解构、借用了!”

  金庸先生之所以控告江南,其实就是表明一个态度:自己的作品不能被人轻松随意地借用和解构。

  当年,徐可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不顾金庸先生的反对,执意让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金庸怒斥徐可:你以后休想碰我的作品!

  主要徐老怪版本的东方不败太经典了,之后拍摄的电视剧中,东方不败基本都换成了女演员…

  后来,金庸接受采访时说‘我不喜欢他,他不懂武侠,用一个女人来饰演东方不败。我说朋友可以做,但是小说就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

  再后来嘛,视搞到了《神雕侠侣》的影视改编权,邀请了徐可加盟,但这个项目也是命途多舛,反倒是玛豆版的先出了,还不错…

  ……

  五月下旬,磨蹭了三个星期的《鬼怪》剧组回国继续拍摄…

  施施跟着一起回来的,回国之后,她立刻跟徐晓鸥联系,开始《我的前半生》的制作工作,导演团队直接找张晓波就行了,编剧团队则是张英姬领衔,演员选择尽量用自己的艺人,秦岚就很合适…

  她被洗脑了…不是,应该说被说服了,放弃掺合《神雕》…

  对了,沈长林特意叮嘱了不要用小鲜肉,尤其是吾亦烦。

  她还特意问了为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接触?

  沈长林直接回了一句:很多人,还没接触过一次,已经是爱憎分明。

  吊诡的地方来了,这个事居然没了下文…

  对家呢?

  黑粉呢?

  你们也太不给力了!

  沈长林…没有掺和这个事主要其身不正啊!

  他自己本身就是渣男,还要管另一个渣男的事情?

  会不会太讽刺?

  ……

  《鬼怪》拍得还是很顺利的,大家合作的很融洽,导演调度自如,演员表现爆棚,完全顺风顺水。

  就完全没有发生营销号爆料的‘99%的小鲜肉都不敬业’这类事情。

  对了,《鬼怪》也启用了一位小鲜肉,饰演慕容杰伦,找了刘浩然拿了人家的《唐人街探案》,总要补偿一点嘛。

  临近拍摄结束,沈长林正常起来每天的工作安排尽量八小时,反正拍的都是一些琐碎、日常镜头。

  他一旦恢复正常,就喜欢找人聊天,确切地说,是喜欢听人聊天。

  最近圈内除了睡粉,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力下跪事件…

  其实,业内人士求排片,基本都打“苦情牌”,尤其是国产文艺片泛指中小成本严肃题材。

  苦情求排片,属于常用手法,从《钢的琴》《逆光飞翔》到《闯入者》,套路大多很相似。

  上映前少量常规宣传,遭遇大片排片腰斩,媒体呼吁求排片,排片微涨,最终票房一般。

  这次《百鸟朝凤》有些不同,导演吴天明生前业内口碑和人缘俱佳,除去阿谋、老陈等人呼吁,连远在美国的李胺都录制视频力挺。

  在《百鸟朝凤》之前,也就《逆光飞翔》有过监制王佳卫写公开信求情,请求多给点排片…

  所以这次事件,本身就存在着电影圈一些人情的因素在里面。

  制片人方力的一跪,让“苦情牌”策略达到最高潮。

  剧组就在上海,也不是什么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这种消息经过微博传播,很快都知道了。

  一群人都在讨论方力下跪事件…

  在他们看来,下跪事件高于电影本身…

  沈长林加入进来:“方力这个人我认识…前年做韩憨的《后会无期》,他也是联合出品方!”

第721章 求进步(1/3)

  但凡熟悉第六代电影的,或者说国产文艺片的观众,大都知道方力还有他的劳雷影业。

  作为投资人、制片人,他运作过李俞的《苹果》和《观音山》、娄晔的《颐和园》、王超的《安阳婴儿》…

  原本是专们做地球物理仪器的开发与销售融,根本不懂电影行业,但并不妨碍那份对影像的单纯热爱。

  属于有情怀的电影人!

  情怀这个词,属于理想主义者的专称。

  只有变幻而传奇的时代,才会有那么一批有情怀的人。

  相反,处于物质稳定,精神浮躁的社会中,再说情怀什么的,那是装着逼的扯淡。

  其实,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好的投资人,是不是一个好的电影人,基本都是结果倒推的…

  你得有好的作品才会有人对你顶礼膜拜…

  《阳光劫匪》两个亿投资成本,票房4300万…

  也是方力投资制作,据说连房子都抵押出去了…

  大家只会说他傻逼!

  “导演,”刘怡君看了看沈长林,问他:“为什么文艺片这么艰难,连一点排片都不给?”

  “主要还是不够出彩…”沈长林叹了口气:“吴天明导演名声很大,但导演水准也就那样!”

  《百鸟朝凤》,原时空,沈长林慕名看过,开头有一点侯孝贤的意思,大远景,人不动,静默,只有环境音,构图有些讲究,但往后就露了怯。

  这种散文式的叙事方式,其实对每个镜头和剧情的安排,更加讲究。

  吴导演将小说原著做了改动,将戏份集中在焦三爷的身上。

  原本也是为了汇集这一口气,但实际操作中,却未能平衡天鸣、焦三爷、师弟蓝玉的戏份,镜头也粗糙些,所以气散了,而且大西北农村题材,粗粝感不够,演出和讲白都书生气,普通话太出戏…

  导演借古喻今,却把意识过多的外露。匠心表达欠缺,优越感在那支金唢呐上流露太多了…

  顿了顿,沈长林接着道:“或许这一跪,《百鸟朝凤》有机会被院线增加排片了,有机会被大众接受喜爱了,有机会完成逆袭进入票房榜前列了,但是,那又怎样呢?未来的纪录中,细心的人会留意到,一切是从一次下跪开始的,你该说世界学会了尊重艺术,还是说世界懂得了同情艺术?”

  “我说个事,09年,许安华拍电影缺乏资金,找到她的朋友王景诉苦,王景拍着胸脯说我给你投,许安华惊诧道你也只是个导演而已这么多钱从哪里来,王说我自己拍个片赚来然后,王景捣腾了《大内密探零零狗》,他把收入给了许安华,帮助她拍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

  在任何一部电影史中,天水围两部曲的地位和价值都会十倍甚至百倍于《大内密探零零狗》,但现实是,如果没有后者,前者根本没有机会存在这就是真相,吊诡的真相,合理的真相。”

  “那…艺术片没法生存?”

  沈长林挠头:“我其实也不是很懂…艺术电影怎么搞,我也不知道,其实,全世界都一样,好莱坞的文艺片也被漫威电影挤压生存空间…很多有为的电影人只能拍奈飞出品的电影…”

  “那也不错啊…”

  “奈飞出品意味着作品不能登录院线,只能在流媒体网络公映…”

  “那…不成了网大?”

  “网大怎么了?能上映就不错了!”

  ……

  跟《百鸟朝凤》同档期的其实是《美国队长3》…

  于是,又掀起了一波文艺片和商业片的讨论。

  十几年前的话题了。

  其实,国内艺术院线已经牵头成立了,问题是没人看,也没人拍…

  绝大部分艺术院线放映的影片,观众其实都是二次观看。

  片源有限,许多影片审批放映困难,影院长年就那么几部电影,或是加几部闷得要死的独立电影人处女作。

  这就注定了票房不是此类院线的盈利模式,会员制也不易实现,因为难有固定观众回流。

  在我们国家,电影这种东西好不容易才从小众高雅艺术走下来,难道要回到以前?

  以前什么样?

  主流、地下,泾渭分明。

  现在呢?谁受欢迎,谁就是主流!

  也不需要官方盖章了卖得越好,越主流。

  然后呢?

  《美国队长3》成了靶子。

  一堆人围攻《美队3》,好像大家花钱去看《美队3》就是崇洋媚外!

  真不是崇洋媚外…

  《百鸟朝凤》不好看的!

  《百鸟朝凤》这类故事,经常出现在那种作协范儿的作家们早期的作品中,借由一种艺术或者工艺的消逝为由头,慨叹一种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消散。

首节上一节550/7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