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727节

  这个已经让三名潜艇水兵感到极为诧异了,他们没想到自己穿着重重潜水服保护,都要谨慎万分的深水环境,对于林源来说竟然仅仅凭借肉身就完全克服了。

  林源的身体素质竟然彪悍至此?

  难怪能够在电影中,完成那么多令人惊叹的动作戏场面。

  三名潜艇水兵都不禁感叹,想要成为一个动作巨星,最重要的条件绝对不是不怕死,也不是技术足够好,而是身体天赋异禀。

  没有远超常人的身体条件,一切都免谈。

  对于三名潜艇水兵的诧异,孟涛却早就习以为常了。

  林源的身体素质有多彪悍,孟涛可能是最清楚的人之一了。

  这些年一起拍摄电影,林源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了孟涛的认知极限,让他早就已经麻了。

  虽然还是会感到震撼,不过也就震撼那么一小会儿,他很快就会接受眼前看到的现实。

  对于孟涛来说,真正关心的是,林源到底能够在水下坚持多久?

  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涉及到这段戏的拍摄时长,要按照多久去设计。

  不能确定这一点,最终拍摄方案也就迟迟无法确定。

  对于孟涛来说,他认为林源必须能够坚持5分钟时间,否则根本无法完成最终拍摄。

  因为在最终真实拍摄时,林源想要出舱可不再像现在一样简单,而是必须从鱼雷发射管之中爬出。

  狭窄的鱼雷发射管中,行动远比宽敞的逃生舱困难。

  同时,拍摄过程中按照剧情,弗吉尼亚号是正在追击被挟持的俄亥俄级核潜艇。

  因此弗吉尼亚号必须是高速前进的,而不可能是禁止悬停在水中,那就太难看了,也没有任何的危机紧迫感。

  这意味着林源必须顶着弗吉尼亚号前进时的水流冲击,克服水流阻力爬出舱,这进一步加大了难度。

  水下弗吉尼亚号哪怕不以全速行驶,速度仍然会达到50公里/小时,这样的速度下阻力可想而知。

  从弗吉尼亚号的发射管中爬出,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这个过程会消耗林源大量的时间,也会消耗他不少的体能和氧气。

  等林源从弗吉尼亚号的发射管中爬出后,他还必须扒着潜艇的外壳,爬向另一个鱼雷发射管。

  想想这个片段,就令人感到发狂。

  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没少出现主角在高速疾驶的车辆上,顶着狂风艰难爬行的场面。

  这一次,林源则是史无前例的,展现顶着潜艇行进时的剧烈水流,出扒着潜艇爬行的场面。

  好吧,别人扒汽车火车就很牛逼了。

  而林源则是在《谍战之王》中扒飞机还不够,《谍战之王2》中进一步扒核潜艇了。

  还是在水下200米扒核潜艇。

  就问你服不服?

  估计没有哪个同行敢说不服。

  可哪怕就算你已经五体投地表示叹服了,也会发现这段动作戏的作死,竟然才刚刚开始。

  当林源扒着潜艇外壳,抵达另一个鱼雷发射管口时,将有鱼雷从中发射而出。

  林源将一把死死的抱住鱼雷,在鱼雷的带领下,向着俄亥俄级直冲而去。

  画面中是高速行驶的鱼雷,鱼雷的身后拖着长长的制导光缆,而鱼雷上则是林源。

  那一刻,林源就像是骑着战马冲锋的勇士,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这样的画面,恐怕是影史上的绝唱了。

  再也不会有人能拍出这样的画面,哪怕是近似的都做不到。

  而林源的冲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根据剧情,歹徒劫持了俄亥俄级核潜艇,艇上有查理兹和范.迪塞尔,因此鱼雷不能直接击沉俄亥俄级。

  (因为战略核潜艇的保密程度过高,所以饰演被劫持的查理兹和范.迪塞尔,并不会真的登上俄亥俄级,只能在搭建的工棚上后期制作完成。)

  当鱼雷从俄亥俄级核潜艇旁错身而过时,林源将跳下飞驰的鱼雷,跃上目标潜艇。

  其它好莱坞电影,都是从一辆飞车跳上另一辆飞车。

  而林源则是从鱼雷跳上战略核潜艇。

  论逼格,简直不在一个次元。

  孟涛都不知道,当这一段戏出现在大荧幕上之后,其他的同行还怎么拍电影?

  这简直太不讲道理了!

  事实上,因为林源这几年出品的高质量电影,已经在倒逼整个动作电影行业,不停的提高质量。

  所有的电影公司,如果还想在动作电影领域吃上一口饭,就必须另辟蹊径的拼特效。

  毕竟真人实拍这条路,已经被林源堵的死死的,只有更加炫酷的特效,才能满足早已被喂的嘴刁的观众。

  虽然观众也会知道这些电影是特效制作的,远不如林源实拍出来的效果令人血脉贲张,但是毕竟炫酷的视觉特效,也能让人觉得值回票价。

  而林源今天的这段戏,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好其它莱坞电影公司的制作成本。

  毕竟总不能用特效做出来的电影,比不上林源实拍的电影紧张刺激就罢了,但总不能连拍摄想法也差一大截吧?

  在孟涛和潜艇水兵关注的目光中,林源不停的在水中游动,并且翻滚,做出各种类似于花样游泳的高难度姿势。

  这是在进行各种姿态的测试,时间也在一分一秒流逝。

  不知不觉,孟涛看了看时间,已经5分35秒了。

  这意味着已经超过了最低时间要求,要完成拍摄预定计划中的那么多动作,至少要有5分钟的时间,否则根本来不及完成拍摄。

  现在林源在水下200米,并且进行相对剧烈的运动,依旧至少可以进行5分35秒的憋气,让孟涛松了口气。

  看见林源望向自己,孟涛张开五指,示意已经超过预定的5分钟时间了。

  这时候,如果林源已经接近极限了,就会示意孟涛结束测试,返回逃生舱。

  可林源却轻轻的摆动手掌,示意自己还有不少余力。

  看到林源的表示,不仅是潜艇水兵惊呆了,孟涛也愣住了。

  太变态了吧!

  竟然5分35秒了,还有余力?

  这简直超出了孟涛的想象。

  孟涛当然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

  比如说正常人潜水的憋气时间,也就是在60秒~70秒之间,这就已经是普通人的极限了。

  要是在潜水中,还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可能憋气时间能坚持20秒就不错了。

  哪怕是那些进行采珠作业的采珠人,一次下潜时长一般也就是在2分钟。

  而林源现在的潜水时长,已经远远超过了采珠人的水平。

  难道林源的潜水能力,能够比肩传说中的Bajau族人?

  在孟涛的认知中,人类潜水捕鱼的极限代表,应该是菲律宾的Bajau族人。

  Bajau族人的生活区域,包括整个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

  他们生活在小船组成的船队上,以捕鱼为生,并跟随着鱼群不断迁徙,就像是海上的游牧民族。

  千百年来,这种生活方式,伴随着基因筛选,使得Bajau人对水下游泳有了独特的适应性。

  他们中不少人可以不借助任何设备,游到海面下60米的深度捕鱼,并且一次在水中待13分钟。

  这个时间,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不少人觉得,Bajau族人还算是人类吗?

  为什么和普通人相比,简直就像是两栖物种一般?

  但详细了解过Bajau族人资料的孟涛,知道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东西。

  比如说为了应对快速深浅并上浮时带来的减压影响,一些Bajau族人会故意刺破自己的耳膜。

  刺破耳膜并不会造成听力的完全丧失,但是也必然会导致听力功能的大幅度衰退。

  刺破耳膜的Bajau人,有相当高的比例,在50岁之后完全失聪,成为一个聋子。

  可以说,为了在水下能够自由运动,Bajau族人付出了太多代价。

  而什么代价都没付出的林源,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平吗?

  此时的林源,完全不知道孟涛的内心戏这么多。

  从孟涛给他的手势,他知道现在自己的潜水时长已经超过了5分钟。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极限水平,应该也就是5分钟左右了。

  可是真当时间超过了5分钟之后,他发现自己依旧有相当大的余力。

  结果相当的惊喜,但林源很快就想通了原因。

  当他的体质达到30点之前,他的身体内部器官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异变。

  并不是达到体质30点那一刻,就突然完成了质变,而是在整个的体质强化过程中,都在不停的加强。

  比如说他的横膈膜变得极具的延展性,使得他的肺活量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临时的扩充占据更大的胸腔位置,换取更强大的血氧运输能力。

  表现在具体的运动能力上,那就是他的耐力大幅度提升,爆发力也变得更强,同时无氧环境下的续航能力也大幅度提升。

  这也是他奔跑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能够长距离保持最高速度冲刺的原因。

  同时,他的脾脏似乎也变得有些异常,这是他在加拿大拍摄完火焰龙卷风那段动作戏时发现的。

  他发现自己的脾脏供血能力似乎特别强,使得他能够在氧气已然耗尽的情况下,仍然冲出了火场。

  于是,在家里假装养病的那一个多月时间,林源也进行了一次脾脏功能测试。

  意外的发现自己的脾脏功能,至少是普通人的220%!

  对于人类来说,脾脏并不是生存所必须得器官。

  但脾脏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作用,并作为血液的一种过滤器。

  最关键的是,脾脏可以储存血液。

  因此林源在水下潜水运动时,脾脏会收缩,将储存的富含氧气的血液分配到整个身体。

  这相当于他携带着一个远超普通人的备用血库,而血库中富含的氧气,会进一步延长他的潜水时间。

  这些改变加在一起,使得现在的林源水下运动时长,甚至远远超过了他自己的预想。

  时间正一分一秒的过去,林源依旧感觉到颇有余力。

  水压来带的不适感,早已逐渐慢慢适应,唯一不太习惯的,还是冰冷的水温。

  这确实是无解的,林源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要知道,泰坦尼克号沉默时,杰克趴在冰海中冻死,可那水温也不过是2度左右,远远比不上林源现在遭遇的零下六度。

首节上一节727/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