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制导?”孟涛表示没听过。
“嗯,鱼雷后端拖着一根长长的光纤导线,连接发射鱼雷的潜艇设备,从而可以实现极为精准的远程遥控。”路易斯中校说道。
还有这种操作?
孟涛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一发鱼雷从弗吉尼亚号的发射筒中射出,鱼雷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放出光纤导线,朝着目标直射而去。
在远程遥控下,鱼雷的运动轨迹相当灵活多变,划出优美的曲线。
而鱼雷之后的光纤导线,也越拖越长。
然后伴随着“嘣!”的一声。
光纤导线达到了极限,绷紧的导线在拉扯之下,像是拉到极限的橡皮筋一样崩断。
鱼雷也在崩断那一刻,偏离了方向,胡乱向周边疾射而去……
孟涛问道:“真不用担心光纤导线的长度问题吗?”
“完全不用担心,光纤导线的最大长度可以达到57公里。”路易斯中校说道。
“57公里……”孟涛觉得自己今天真是开眼界了。
在这之前,他完全无法想象,竟然可以往鱼雷之中塞几十公里长的光纤导线,用于实现精准的远程遥控制导。
这个距离足够长了,至于超过57公里的目标,那就不要使用这种光纤制导鱼雷,而是使用其它制导方式的鱼雷就好了。
至此,孟涛的三个担忧,路易斯中校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这也就意味着,孟涛可以根据建议,重新制定出一份可行的拍摄计划。
此时,之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源举手了:“我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林先生您请说。”路易斯中校问道。
“我想稍微调整一下离开潜艇的方式,我不想从逃生通道离开,而是从鱼雷发射筒离开。”林源说道。
听到这个要求,路易斯中校愣了一下,问道:“林先生,鱼雷发射筒出舱很危险,哪怕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在水下执行任务的潜艇官兵来说,都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的事。
你一定坚持要这么做吗?”
林源点点头:“我知道比起逃生通道离开,鱼雷发射筒肯定会艰难很多倍。但是我必须这么做,因为观众喜欢看。”
这点几乎不会有任何的疑问,逃生通道毕竟太宽敞了,给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危险,那么也就失去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在刚才路易斯中校的讲解过程中,他拉开鱼雷发射筒舱盖的那一刻,林源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要从鱼雷发射筒出舱。
这么狭窄逼仄的通道,让人一看就喘不过气来,压迫感简直拉满。
只要他往鱼雷发射筒中一钻,电影院中所有的观众,必然心立刻被紧紧的揪住。
“哐当!”
当鱼雷发射筒的舱盖在身后被关上,整个发射筒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那种仿佛置身于深渊之中的绝望感,会把紧张的氛围再次推到更高的程度。
随着“哗啦啦”的水声响起,发射筒内不断涌入高压水箱注入的海水。
那种水位一点点上涨,逐渐淹没全身的感受,更会给人带来溺水般的可怕体验。
只要想想这个画面,林源就敢肯定,绝对是让《谍战之王2》口碑更加炸裂的经典场面。
而在这一刻,所有人也会更深刻的体会到《谍战之王2》关于大自然的伟力,与人类渺小的这一主题。
也更能感受到,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唯有坚韧不拔的勇气,才是真正可以倚仗的精神力量之源。
于是林源下定了决心:“不改了,我坚持要从鱼雷发射筒出舱。”
“林源先生,我是您的影迷。我对于您能够做到那些常人所做不到的事情,从未有过任何怀疑。
但我要提醒您几个难点,如果您还是坚持要这么做,那我会无条件的支持你。”路易斯中校说道。
“谢谢你的提醒,请指教。”林源郑重的说道。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拍摄电影的地点,将是位于格陵兰岛的冰盖之下。”路易斯中校说道。
林源点点头,因为这一段戏的拍摄,是需要由保密级别最高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配合的。
而俄亥俄级最经常活跃的区域,就是格陵兰岛的冰盖下方,针对目标是那只北极熊自然不用多说。
之所以选择格陵兰岛的冰盖下方,一方面是因为这儿距离北极熊足够近。
另一方面是因为格陵兰岛的冰盖,平均厚度在2300米左右,最大厚度甚至超过了3500米。
而且格陵兰岛的冰盖不仅厚,还非常大。
格陵兰岛的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二个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可以说格陵兰岛就是北极圈内的“小南极大陆”。
(比格陵兰岛更大的就不视为岛了,而被视为大陆,比如说澳洲就是大陆而不是岛。)
格陵兰岛这么厚又这么大的冰盖,使得任何的水面船只,都无法在这儿航行,那么反潜力量也必然会被极度削弱。
这使得俄亥俄级的安全性会大幅度提升,毕竟反潜能力最强的水面驱逐舰和反潜直升机等装备,在此都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拍摄地点才会被定在这儿,弗吉尼亚号在拍摄时,会根据约瑟夫.金中将临时给出的命令,到达指定地点和俄亥俄级汇合。
“格陵兰岛冰盖下的水温,很有可能达到零下六七度。”路易斯中校说道。
听到路易斯中校的话,林源还没回答,德普就先一步问道:“零下六七度?泡在这样的冰水中,该有多冷啊?不是说水低于零度会结冰吗?”
不怪德普反应这么激烈,对于冰冷的海水他是有PTSD的。
当年拍摄《加勒比海盗》时,他就曾经在冰冷的海水中被冻僵,差点淹死在海底。
还是依靠着林源的救援,他才成功捡回一条性命。
路易斯中校回答道:“我们说的水的冰点是零度,那是只纯净的淡水。可是海水中有着极高浓度的盐分,还有其它杂质,使得海水在零下六七度都不会结冰。”
“这么冰的海水,不用三五分钟时间,就可能让人陷入昏迷之中。林源先生,因为发射筒的狭窄,您无法借助任何设备,只靠身体硬抗真的可以吗?”路易斯中校问道。
“我明白,我要面临极其冰冷的海水。相信我,我能够克服。”林源说道。
有过卡隆奥斯洞救援经验的林源,立刻就明白了路易斯中校的担心。
不得不说,卡隆奥斯洞的经验,真是到处都能用上。
想要在海水中保持体温,最好的方式就是穿着干式潜水服。(细介绍了干式潜水服和湿式潜水服的区别)
但穿着干式潜水服,他就不可能挤进鱼雷发射筒。
因此林源只能穿着湿式潜水服,甚至连氧气瓶都不能携带。
听到林源自信的回答,路易斯中校说道:“届时拍摄的地点,可能会位于水下2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水压极大,极度寒冷,还没有氧气瓶,我真的很担心您是否能扛得住。
我知道弗吉尼亚号上,没有一个官兵能承受得了这么极端的环境。”
林源点点头说道:“相信我。如果你担心,我们可以早一点到达格陵兰岛。我会在适应性训练中,证明给你看。”
听到林源自信满满的发言,路易斯中校也被感染了。
他郑重的说道:“林源先生,我们弗吉尼亚号的全体官兵,一定拼尽最大的努力,和您一起完成在这段近乎不可能的拍摄!”
第618章 再次袭来的阴影
下午五点左右,弗吉尼亚号抵达了班戈潜艇基地,在此进行简单的修整,并办理相关的手续。
当潜艇从水下上浮,重新停靠在码头泊位上时,也就宣告了林源等人完成了第一次潜艇之旅。
从诺福克海军基地,到班戈潜艇基地的航程大约是330公里,弗吉尼亚号耗费了7个小时完成了这段旅程,再次展现了核潜艇的高机动能力。
要是乘坐的是柴电潜艇,这段路程需要跑两天半时间。
“林源先生,我们需要在班戈潜艇基地停靠3个小时,然后前往格陵兰冰盖下的拍摄地点。这段时间你们可以休息一下,自由活动。”路易斯中校说道。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我们会准时回到弗吉尼亚号的。”林源说道。
“一会儿见。”路易斯中校挥挥手,向着远处的办公大楼走去。
林源知道他是去做对接工作,并且领取临时通讯本的。
班戈潜艇基地,是位于华盛顿州的基察普海军基地群中的一个,有着特殊的采用独有的三角形设计,是美海军8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母港。
因此,过几天配合拍摄的那艘俄亥俄级潜艇,也需要通过班戈潜艇基地,比如说高度保密的临时通讯本。
这方面涉及到军方机密,林源也没有多问,他相信路易斯中校会处理妥当。
林源和科恩导演等人,一同从舷梯爬到岸边。
脚踏大地的那一刻,林源也不禁感到了久违的安全感。
不得不说,待在弗吉尼亚号之中,那种时刻相伴的压抑感,还是令人感到相当难受。
虽然弗吉尼亚号的环境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人类在那种看不到外部的密闭空间之中,就是会本能的感到不安全感。
那种像躺在棺材中,被活埋了的感觉,实在是太强烈了。
“真是太好了!终于可以上岸休息一下了!在潜艇里待了几个小时以后,连这种充满海腥味的空气,都是那么的清新动人!”德普开心的欢呼道。
“你乘坐弗吉尼亚号才7个小时左右,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岸了?”作为好基友的孟涛,立刻嘲讽道。
德普猛点头:“潜艇官兵真不容易啊,弗吉尼亚号的条件已经这么好了,可是我才待了7个小时就快抑郁了。真不敢想象要是几十天长时间待在水下,会多么令人抓狂。”
对于德普的“脆弱”,林源没有嘲笑,而是表示理解:“这三个小时抓紧放松吧,我想去吃点好的,你们呢?”
“我岁数大了,肠胃不好,吃东西我就不去了。我自己去喝点咖啡。”科恩导演说道。
“嘿嘿,我们不爱吃也不爱喝咖啡,我们去开开荤。”德普笑的相当猥琐,是个男人都能明白意思。
看来这家伙,是准备到港区的红灯街去喂喂自己的坤坤?
我们?
看来不是德普一个人,而是准备和孟涛一起行动?
对于这两人的爱好,林源表示鄙视,但也不会干涉。
“那我们就分开行动吧。记得三小时后在这儿集合,别错过时间了,特别是你们两个家伙!”林源特意提醒了一句。
“好啦,知道了!你完全不用担心的!三个小时?你也太看得起孟涛了吧?五分钟后他就可以返程了。”德普笑着说道。
“你这个三分钟的家伙,有资格说我?我和你说啊,就你这身体素质,艾梅伯迟早给你戴上一顶帽子。”孟涛毫不留情的反击。
“你这个已经戴了帽子的家伙,有资格说我吗?”
“你一定是活腻了!”
林源:“……”
科恩导演:“……”
这两个家伙的交情,到底是好到了什么程度啊?
刚才在弗吉尼亚号的淋浴室中一起冲澡,有没有捡肥皂就不说了。
可是这种直戳肺管子的揭伤疤发言,真的可以这么随便拿出来打嘴炮吗?
林源知道,在拍摄《谍战之王》第一部期间,孟涛妻子曾经出轨的事情,一直是他心中的一道疤。
以林源和孟涛这样的关系,他都不会拿这种事出来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