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篝火的四周,剧组成员们端着盘子一边喝酒品尝着美味,一边欢畅的聊天。
这样的场面,既温馨又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欢乐。
林源接过摄影师手中的摄像机:“我帮你拍一会儿。你先吃点东西。”
看到老板这么做,摄影师愣了一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没错,林源确实非常的亲民,但对于林源影业的员工来说,他毕竟是老板。
真的让老板替他干活,而自己却享受美味,这合适吗?
于是他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科恩导演。
科恩导演笑着说道:“让你吃你就吃吧,吃爽了再回来替换我和林源就好了。”
说完,科恩导演跟上架着摄像机,不断寻找拍摄角度的林源。
“怎么样?你觉得视频素材够了吗?”林源问道。
科恩导演摇摇头:“永远不嫌多,多拍一些,纪录片才会足够精彩。”
“我们会不会太不自量力了?竟然想把电影的拍摄过程录下来,制作成一部纪录片?”林源问道。
这真是一个狂妄的想法。
科恩导演笑着说道:“不自量力?我觉得你这是过于谨慎了。《谍战之王2》注定了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也完全能成为一部令人惊叹的纪录片。”
看到科恩导演的坚持,林源也就不再纠结,既然导演想要这么做,那么他支持就好了。
这也算是一次有些匪夷所思的尝试了,正常情况下拍摄电影的过程,顶多也就是一些花絮,放到电影的片尾播放。
要是有人说,拍摄电影的过程,也能独自成为一部纪录片,那么一定会被人笑话。
你是有多么狂妄,多么膨胀啊?
才会认为拍摄电影的过程,也会有人愿意花几个小时当成一部纪录片看?
可是科恩导演,却坚持要把拍摄过程全程录制,一点一滴的还原《谍战之王2》的过程,并制作成一部纪录片。
在他看来,《谍战之王2》注定是伟大的,那么铸造这个伟大作品的过程,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一念头,源自于《谍战之王2》的主题:宏大与渺小。
在拍摄第一场戏,加拿大的那场森林大火时,科恩导演就已经开始全程记录拍摄过程了。
而记录过程,进一步验证了他的想法。
在那场戏中,林源穿着防火服突入火场中央,并肉身进入火焰龙卷风内部的最终效果固然很精彩。
但是没有被收录于电影画面之中,拍摄中的那些故事,就不精彩吗?
无论是查理兹对于林源的呐喊,还是火焰龙卷风倾倒时的生死抉择,这同样构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于是,科恩导演在拍摄每一段戏的时候,都不忘使用另一组摄像机,完美的录制了拍摄的过程。
在来到雅拉雪山拍戏的这几天,无论是艰难的登山过程,还是大雪崩和冰崩,同样有着太多电影外的故事,这么多的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梦寐以求的素材,他是不可能浪费的。
在科恩导演心中,《谍战之王2》的拍摄纪录片,都比绝大多数的电影好看!
因为林源实在是太过于传奇了,以至于围绕着他展开的戏外故事,都精彩的不像话。
于是科恩导演忍不住向林源提出了一个设想:
将来《谍战之王2》上映时,把拍摄过程也制作成一部纪录片同步上映!
说实话,这个设想让林源也相当的感到吃惊。
如果把拍摄过程,制作成一个纪录片,放到电视台播放,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免费观看,还在他的想象之中。
可是把这个当成一部在院线正式上映的电影?
林源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被人认为是太膨胀了,以至于被大众舆论骂死。
但科恩导演坚持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要看这部纪录片,而且是非常的渴望观看。
他认为观众们在看完了《谍战之王2》之后,一定会感到惊为天人,那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和刺激久久无法消退。
这时候,观众的心中必然会产生想要二刷,三刷,甚至四五刷的想法,反复的观看这部让他们感到惊为天人的电影。
但这种情绪,在过往林源的每一部电影中,也都同样存在,只不过是强弱的差别罢了。
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有另一种情绪,却没有被满足。
那就是进一步了解这部电影,并且与深入探寻制作过程的需求。
换句话来说就是:
这么难以想象的电影,你们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啊?
我好想和你们一起,体验一下拍摄《谍战之王2》是怎样一种感受啊。
如果你有这个需求,那么来看专属纪录片吧!
科恩导演坚信,当《谍战之王2》和纪录片一起上映的时候,必然会形成极为强大的联动效应:
观众看了《谍战之王2》之后,充了好奇和期待感,紧接着就去看纪录片。
而看完了纪录片,对于《谍战之王2》的喜爱度更高了,于是又回来多刷电影本体。
这简直是相互促销,形成闭环了。
不得不说,科恩导演的设想很美好,也是电影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组合营销模式。
只是这么做,影迷们真的会买单吗?
真的不会觉得把拍摄过程制作成纪录片,不是狂妄自大的圈钱吗?
林源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前一世他也没见过电影圈中有人这么干过。
他知道对于其他电影人拍摄的电影,哪怕是斯皮尔伯格导演,卡梅隆导演这样的大导演拍出的“经典之作”,也决不能这么干。
毕竟电影院上映的每一部电影,都是要让观众掏出真金白银购票观看的。
你要是敢让观众花钱之后,没有觉得物有所值,那么观众就一定会喷死你。
没有人可以例外,林源认为哪怕是他,也同样如此。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谍战之王2》的拍摄纪录片,真的有比大多数商业电影好看吗?
这个问题林源同样还是无法回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自己身在局中,就注定了看问题的视角是不客观的。
于是他尝试着询问剧组成员的意见,询问前他非常严肃的告诉了剧组成员,这关系到重大的商业决策,千万不要因为对他的偏爱,就不客观理性的回答。
可几乎每一个剧组成员,都表达了对科恩导演的支持。
大家一致认为,这部纪录片绝对充满了吸引力。
凭借着这部纪录片,就能拳打脚踢那些所谓的“商业大片”。
这种一边倒的态度,反而让林源有些谨慎起来。
他是知道《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典故的,大家是不是也因为偏爱,戴上了滤镜?
这不是林源过于谨慎,也不是他没有自信,而是他本身就处在风口浪尖,每一个举动都会被放大无数倍,接受大众的考验。
于是林源选择了一个稳妥的做法,那就是先拍摄出一部纪录片。
等拍摄完以后,放出一些片段,试探大众的喜爱程度。
如果大众非常追捧,强烈要求在影院观看,那么就和《谍战之王2》在年底的时候,一起登入圣诞档期上映。
但凡大众狂热程度差一点,没达到愿意花钱观看的程度,林源就会选择放到电视台去播放,这样也算是充分利用了这部纪录片。
至于纪录片和本体一起排片上映,在院线方面倒不会有任何的难题。
现在林源电影已经是绝对的巨无霸了,任何对票房有想法的电影,都会主动选择避开和他同一档期。
林源每年都要对外公布,他会上映几部电影,定档日期是什么时候。
这对于其他电影公司简直太重要了,要是和林源的电影一同上映,无论多好的电影都会被碾成渣。
这使得近一年以来,只要林源电影上映,几乎都能拿到60%以上的排片率。
剩下的40%,是林源自己主动不要的,否则院线巴不得把所有的排片都塞给他。
但林源还是坚持不要,毕竟不能真的让大家到了电影院,只有他的电影可选,这也不利于他的形象。
否则大家已经看过了他的电影,甚至好几遍了之后,却没有别的电影可以选择,这样难免会有怨念和不满。
因此,林源电影现在上映时的霸气程度,很像游戏领域的GTA。
很多3A游戏大作发布时,都要刻意避开GTA所在的年份和档期。
否则档期撞一起,销量受影响。
年份撞一起,拿奖必然泡汤。
而林源影业之于电影行业的统治力,还要远远强于GTA之于游戏行业,可见他有多么的强势。
总之,这部纪录片对于科恩导演和林源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作品,让他们对于这种新的营销方式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这也难怪整个剧组都在享受美食的时候,科恩导演却和一个摄像师,在忙着拍摄篝火晚会的盛况。
此时的林源肩上架着摄像机,熟练的运镜把现场的欢乐气氛一一收录,而科恩导演则跟在他的身后,不是的提出一些拍摄意见。
“哈哈哈!”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欢笑声。
只见一群人在围着孟涛,而孟涛在人群中跳舞。
“走,我们去拍孟涛的丑象,他喝嗨了在扭着屁股跳舞。”林源说道。
科恩导演笑着说道:“他喝的什么酒啊?这么上头?估计明早醒来知道这件事,肠子都悔青了。”
“川蜀省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这都是孟涛最喜欢的酒。”林源答道。
在2005年之前,国内最受追捧的白酒,还不是后世的“酒王”茅台,而是五粮液。
但2005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茅台在这一年首次在市值和利润上超过五粮液。
而要等到2013年时,茅台才真正在营收上也完全压制五粮液,成为真正当之无愧的“酒王”。
“我也挺喜欢五粮液的,这酒虽然烈但是很醇香,回国的时候给我多准备一点。”科恩导演说道。
“行,你喜欢就给你准备十箱。”林源说道。
“十箱?你准备喝死我啊?”科恩导演震撼于林源的慷慨。
“喝不完慢慢喝,白酒放的越久味道越醇香,到时候我让Gakki给你送到家里。”林源笑着答道。
“你怎么不自己送,让人家小姑娘给我送酒。”科恩导演说道。
“你忘了啊,我们离开川蜀后要去哪了吗?”林源问道。
“啊!我都忘了,回去后我们就要立刻前往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科恩导演说道。
“还要进行一周的训练,这点时间真的够吗?”科恩导演又问道。
“想要跟着潜艇出海,理论上肯定是不够的。但考虑到不会离开港口太远拍摄,一周训练也就勉强够了。”林源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