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681节

  “雪崩的能量和危险性,是随着体量的增加,而指数级上升的。万一西二线发生了雪崩,是不可能推到3号营地的位置,所以只要待在营地就绝对安全。”孟涛答道。

  “可是我们不可能只待在营地啊,想要前往冰壁拍摄,就必须要通过积雪区域。”科恩导演说道。

  听到科恩导演的话,孟涛无奈的摊手:“万一真的碰到了,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虽然600万方的雪崩可以说是相当迷你,但能不能活下来,就只能看运气了。”

  “那不还是有危险吗?真发生雪崩了怎么办?”科恩导演有些着急。

  “等3号营地建好之后,我会先一个人前往积雪区,去近距离探查一下,顺便开辟一条安全的通路。”孟涛说道:“等我确认了没问题,你们再上来就万无一失了。”

  “别,还是我去吧。”林源说道:“万一你被埋了,我想救你都做不到。”

  “千金之子不立危墙,你懂不懂?”孟涛皱眉道。

  林源摇头:“只是探查一下,不会有太多危险的。而且我遇到了雪崩,不一定会有事,但是你就死定了。所以还是我来吧。”

  见到劝不动林源,孟涛只能无奈的说道:“可是就算我同意,你知道怎么判断雪崩是否会发生吗?”

  “当然,不外乎就是五字诀:晴,雪,声,厚,风。”林源说道。

  “听上去有模有样,林源你真的懂?”科恩导演感到不可思议。

  现在的电影从业者一个比一个更卷,连判断雪崩是否发生这种专业活,都需要掌握吗?

  林源点头说道:“晴,就是要格外警惕降雪降雨过后的晴日或温度较高的暖和之日。

  雪,就是挖个垂直的雪坑,如果下面的雪比上面软,或者用手拍打雪层时雪层容易塌陷,说明山坡的积雪稳定性较弱,容易发生雪崩。此时就需要更加注意,观察积雪的连续性是否遭到破坏,比如出现断裂、雪球、雪滚和雪卷等现象。

  声,就是要注意是否有冰雪破裂声或者底层的隆隆声,必要时可以把一根空管子插到雪层之中听,这样更加清晰。

  厚,就是要仔细查看新降积雪的厚度,如果超过了20厘米厚,且位于超过40度的斜坡之上,那么就需要高度警惕。

  最后是风,风力对雪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密切监控风力的大小,如果风超过了9级,就需要格外注意山脊处的积雪,是否有随着大风出现明显的位移。

  孟涛,我说的没错吧?”

  孟涛:“……”

  显然林源说的完全都对,孟涛无法反驳。

  林源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交给我去吧,以我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万一碰到了意外,也有好几线生机。你只需要第一时间组织营救就好了。”

  看到孟涛依旧还有顾虑,林源又说道:“别担心啦,我们之所以选西二线,不就是因为这条线相对安全许多吗?就算真有雪崩了,危险性也没那么高。”

  面对林源的坚持,孟涛也只能选择妥协:“好吧,希望这次运气别太差。”

  达成了一致,林源笑着返回营地,和剧组人员一起,继续建设2号营地。

  不得不说,众人一起努力的效率就是很快。

  大约在下午五点左右,暮色降临之前,就完成了整个营区的建设工作。

  没有工作人员说的那么疯狂,立刻前往建设3号营地,毕竟夜晚时间气温开始骤降,风力也明显加大,因此建设3号营地只能等到明天。

  这一夜,林源和GAKKI酱,查理兹住在同一个蚕蛹帐篷之中。

  一整天的登山,让她们的腿部肌肉相当酸疼。

  查理兹可能还好一些,GAKKI酱则是站起来后双腿都会不由自主颤抖的程度。

  对于这种情况,林源自然是选择帮助她们。

  大师级按摩术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一番上下其手,她们立刻感受到舒服了许多,那种难以忍受的酸胀感大幅度消退。

  在完成了正经的工作之后,按摩也逐渐变得不正经起来。

  面对两名如此顶级的美人,春光自然不可辜负。

  古语有云:一日不日,如隔三秋。

  诚然!

  帐篷内响起了生命的奏鸣曲。

  蚕蛹帐篷是四层空气隔层,不仅保暖隔音效果也相当好,因此无须担心尴尬。

  只是在如此高的海拔之中,剧烈运动甚是消耗体能,甚至有可能诱发高原反应。

  于是也只能让林源能者多劳了。

  ……

  ……

  美好的一夜过去。

  第二天一早,整个营区的工作人员在吃过别无选择的罐头早餐之后,开始向着3号营地前进。

  预计搭建3号营地的位置,在海拔5000米左右。

  有过高原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海拔4000米和5000米是两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在海拔超过4000米之后,人类就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在这个高度上是不合适长期居住生活的。

  否则容易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高山性心肺问题、强紫外线导致的皮肤癌什么的,都可能使人类的可预期寿命降低。

  而超过了海拔5000米后,不适感会进一步放大,在这个高度上,只合适短期的居住。

  因此孟涛将3号营地,也是剧组的最后一个前进营地,选在了海拔5000米的位置。

  更高的地点,就不再安排营地了,安排了也完全不合适居住。

  在经历了昨天一天的攀登后,今天几乎每个剧组成员的双腿都格外酸疼,前进的步伐也明显的变得蹒跚起来。

  比昨天更短的路程,可是今天直到中午1点,都过了午饭时间后,才来到了3号营地的预定地点。

  抵达露营地点后,大家很熟练的按照昨天的分配,自觉分成了三组开始工作。

  3号营地只需要5个帐篷,能够支撑20个人使用就足够了,因此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彻底的完成了营地建设。

  林源率先吃完了午饭,看着又累又饿,还在进食中的剧组成员,他站了起来向外走去。

  “林源,你去哪?”孟涛从身后喊住了他。

  一旁的GAKKI酱,查理兹和科恩导演也跟了过来。

  “按照昨天说的,我去探查一下积雪层。你们在营地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没什么大事。”林源说道。

  “这会儿可不能立Flag啊!”孟涛说道。

  “别迷信玄学,与其信这个,你不如准备一下,万一出事了你还能快一点救我。”林源笑着说道。

  “呸呸呸!你还真是百无禁忌啊!”孟涛急着说道。

  “果然是从港岛圈混出来的,就是迷信这些,听说你们那儿特别信什么黄大仙?”林源好奇的问道。

  “你真的一点都不信吗?”孟涛问道。

  “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林源摇头道。

  孟涛无奈的摊手:“你说我被港岛圈污染了,可你一个纽约长大的华人,和我说你是唯物主义战士?你有这个土壤吗?”

  “以前我住的老房子里,床头书柜一整套毛选好不?”林源鄙视道:“不读教员的书,思想上永远是虫豸。”

  说完,他也不再吐槽孟涛,而是抱了抱GAKKI酱和查理兹。

  “我去给大家开条路,这样就能放心的开始拍摄工作。”

  GAKKI酱点点头:“这事确实你来做最安全,干巴爹!”

  查理兹笑着说道:“等你回来吃晚饭。”

  林源和他们挥手告别,独自一人向着积雪区走去。

  此时已经是午后,明晃晃的太阳,在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显得更加刺眼。

  “雨后天晴,开局不利啊。”林源吐槽道。

  根据五字诀中的“晴”字诀,要格外警惕降雪降雨过后的晴日或温度较高的暖和之日。

  虽然并不是五字诀上的情况都碰到,就一定会发生雪崩,但肯定是符合情况的现象越少,发生雪崩的概率就越低。

  这也算是出师不利了。

  林源加快了脚步,小跑着前进。

  很快,他就踏入了积雪区,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南方的小朋友可能没概念,在雪地中行走,特别是齐膝深的积雪中行走,是和平地上完全不同的。

  平地上行走,迈步没有任何阻拦,可以自由洒脱的往前走。

  而厚厚的积雪中前行,要是还和平地走那样,估计走一路,脚会挂一路积雪层。

  不说会不会被积雪打湿裤子,这巨大的阻力,就承受不了。

  因此只能把脚抬起来,从上往下,一步一步踏着走。

  用这种走路方法前进,显然速度就快不起来。

  林源一步一步的走着,不断向着积雪层深处而去,哪怕每一步都显得显得笨重迟缓。

  这并不是雪地行走难住了他,而是他在用自己的步伐感受着脚下传回的触感。

  每一步落下时,最上层传回的踩踏感,是明显的冰渣碎裂感,然后往下是那种冰雪混在一起的泥状感,显得有些黏腻,再往下反而是干燥的雪层。

  林源知道,原本这儿的积雪层,都应该是最下层的那种干燥雪层,而且这种干燥的积雪层,还应该相当的松软。

  一脚踩下去,可以极大的缓冲落脚力量,不会有这种明显的顶撞和阻滞感。

  这种松软的雪层如果足够厚,甚至可以缓冲人类从高处跳下时的冲击力。

  比如说西伯利亚地区的毛子们,就喜欢在冬季的大雪之后,玩“跳楼”的游戏。

  从七八层的楼房顶上,一跃而下,跳进松软的积雪堆之中,这种乐趣真是难以想象。

  而此刻林源脚下的触感,却完全不是这种松软的感觉。

  因为前几天的那一场暴雨,把大量的水分渗入原本松软的雪层之中。

  最上层的积雪变成了冰渣,中层的变成了雪泥,而最下层的积雪虽然没吸水,但是也在前两层的重压之下,变得不再松软,而是有些厚实。

  脚下传回的信息,对于林源来说喜忧参半。

  他都不需要垂直挖个雪坑,就知道下面的雪必然比上面的更软。

  根据“雪”字诀,这意味着整个积雪区,处在一种“头重脚轻”的结构之中。

  这种结构,肯定是不牢靠的。

  但好处在于,这种头重脚轻,并不是雪层自己形成的,而是在雨水的作用下,干涉形成的。

  雨水不仅使得积雪区的结构,变得“头重脚轻”,但也使得雪层之间变得更加绵密相连,彼此间的应力比干燥的雪层更是强了好几个级别。

  林源从背包中,取出一根空心的登山杖,插入脚下。

  他把耳朵贴近其中的一端,小心的听着传回的声音。

  这一动作持续了五分钟,林源才满意的直起腰杆:

  没有听到任何可疑的声音,这是一件好事。

首节上一节681/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