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此时又是刀劈子弹头,飞刀破标枪导弹的,但这都是建立在他强大的运动能力基础之上。
可是一旦林源进入只能爬行前进,连转身都做不到的地下洞窟后,他所有的运动能力都将被大幅度削弱。
神经反应速度再快,再地下也得一点一点慢慢爬。
要是通道塌了,一样要被活埋在地下。
面对长长的地下水道,几百米深的垂直深度,他也必须老老实实的背着氧气瓶,不可能凭借着肉身横渡。
可以说,在地表的林源如果能力有10分,到了地下恐怕就只剩下3分,甚至只有2分。
因此如果有选择,林源是绝对不会进入地下的,这也是他拍了那么多年动作戏,却从不拍这种地下洞窟题材的原因。
可是今天,他没得选了。
这几年,如果说谁陪伴他的时间最多,恐怕除了孟涛没有第二个人选。
从两人相识的那一天开始,每一部电影都是孟涛在鞍前马后的为林源扫平一切难题。
每一段危险的动作戏拍摄前,从拍摄方案,到安全保障,再到设备检查,孟涛都一直是亲力亲为。
过去的几年间,他一直在为林源的安全保驾护航,真可以说是林源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可是今天他遭遇意外了,林源有可能不拼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吗?
林源的心中默默的念道:“孟涛,撑住!这次换我来保卫你的安全了。”
安妮看到林源坚决的模样,也知道自己劝不住林源,于是开口说道:“我帮你去安排这一切,但我也必须把这个信息,告诉给茜茜和贝蒂她们,你的命并只是自己的,如果事不可行,千万别逞强。”
林源拉住她的手:“别担心,我会安全回来的,我还会带着孟涛他们,一起安全的回来。”
……
……
卡隆奥斯洞口。
林源和安妮抵达时,发现此处已经到处满是帐篷。
从帐篷的规模看,救援队人数至少有两三百人,可谓是相当庞大的团队。
洞口周围已经垒起了半米高的防水墙,目的是防止突然降雨,导致雨水倒灌进洞内。
虽然雨水哪怕倒灌入内,卡隆奥斯洞窟也有几千米深的网状地下通道来消化,并不会导致水漫通道无法通行,但必然会使得通道内变得潮湿泥泞,降低救援进度。
仅从这一点来看,就可知救援队相当的专业,也非常的用心。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营地内依旧是灯火通明,救援人员依旧在紧锣密鼓的往内运送物质中。
而大量闻讯而来的记者,也围在营地周围,期待获得第一手的热门新闻。
看到林源和安妮的声音,记者们立刻像是嗅到了鲜血味的鲨鱼,蜂拥而来。
“林源先生,我是法新社的记者,听说贵公司在此拍摄的电影出了意外,您可以说说详情吗?”
“林源先生,我是BBC的记者,传闻您的好朋友孟涛指导,正深陷洞窟深处生死未卜,您准备怎么组织营救?”
如果是平时,林源还有耐心慢慢的和这些记者交流一番。
可是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任何一秒,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于是林源一把拨开记者。
他的力气相当大,轻易的就在记者群中撕开一条通道,像是热刀切进了黄油一般顺滑。
可是被他拨开的记者,依旧不依不饶的跟在他的身后,试图获得劲爆的新闻素材。
林源实在是感到不耐烦,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人血馒头?
于是他猛的回头,眼神中只有冰冷的警告。
看到林源的眼神,记者们感到像是被一只猛虎给盯住了一般,本能的感到恐惧,止住了紧跟林源的脚步。
“我现在要进洞去救孟涛,这时是在和时间赛跑!如果谁在这时候打扰我,别怪我不客气!
等我从洞内出来,那时你们再来采访不迟!”
林源冷冷的丢下一句话,向前走去。
记者们不敢再纠缠林源,只能默默的目送他的身影远去。
但随着林源走远,立刻有一名记者高呼道:“我没听错吧?林源要亲自进洞去救孟涛?这可是大新闻啊!”
“不可能吧?洞穴里那么危险,林源这么尊贵的身份,竟然要进去?”
“怎么不可能?你看,林源正在换防水衣。”
此时的林源,正一边换防水衣,一边和一名35岁左右的金发白人男子交谈。
“林先生,我是您的粉丝!我非常喜欢您的电影,每一部我都看了很多遍。你放心,这次作为您的顾问,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帮助您!”
“谢谢你,约克先生。”
“您叫我亨利就好了。”亨利.约克热情的回答道。
亨利.约克,英国人,资深洞穴探险者,有着十三年的洞穴探险经历,完成过200多次的洞穴深潜,也是本次救援活动的核心专家之一。
“好的,时间紧迫,我们边走边谈吧。”林源率先向着洞口走去。
亨利.约克递给林源一个背包:“所有路途所需的装备,都在这儿。剩下的我们到补给营地获得。”
“好!”林源接过背包,与他并肩前行。
很快,林源就来到了卡隆奥斯洞口,望着黑漆漆的洞口,仿佛如同一只要吞噬人的野兽一般,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但林源没有一丝犹豫,率先迈入洞内。
进入卡隆奥斯洞的第一感觉,就是阴冷。
洞内的空气相当潮湿,吹在脸上有一种直往骨子里钻的刺骨阴冷感。
这就是进入洞穴,必须要穿防水服的原因。
否则无论你穿多么保暖的衣服,都会在被打湿之后,失去保暖能力。
那时就有可能患上失温症,导致意识模糊,进而有生命危险。
这点阴冷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个威胁,但对于体质高达30点,拥有超凡体质天赋的林源来说,他完全没有看在眼里。
对他带来更多不便的,反而是洞内的逼仄空间。
通道宽度只能容纳一人通行,高度更是只有1米6左右,这意味着林源必须低头弯腰前行。
好在通道的角度是往下的,弯着腰还必须往上,那就会更加难受。
另一个麻烦的就是通道内一片漆黑,必须依靠着头灯的照明,才能看清脚下的道路前进。
但这一切都没有难住林源,他依旧快速的前行,让跟在他身后的亨利都感到相当意外。
亨利甚至怀疑:林源是不是进过这个洞穴啊?否则为什么前进的动作如此流畅,像是在自家走廊散步一样?
两人往前走出两百多米后,来到一个稍微宽敞的地带。
这时,林源和亨利换了一个位置,变成亨利在前带路,林源紧跟其后。
两人行进的速度很快,大约30分钟左右,他们就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洞前。
这个地洞大约直径20多米,林源站在边缘往下看,根本看不到底,只有最纯粹的无尽黑暗,仿佛准备吞噬两人一般。
“这儿叫‘深渊’。”亨利说道。
第590章 艰难的地下洞穴之旅
“深渊?这名字简直糟透了。”林源吐槽道。
“和‘深水潭’一样,在洞穴内就没有胡乱取的名字。过了深渊之后,前面还有烟囱,产道,膝盖撕裂点,苦痛之路和马拉松通道,共五个难点。”亨利说道。
听到亨利的解说,林源的想象力已经开始脑补前路的困难了。
听上去真是太令人感到绝望,幽闭恐惧症患者在这儿,估计一分钟都活不过去。
难怪在第五营地地下渗水淹没后,重建一个新营地需要十天时间,一开始林源还以为是救援人员没有拼尽全力。
现在看来,恐怕救援小组已经是在燃烧生命加快速度了。
“好吧,后面的困难等之后再说。眼下这个‘深渊’要怎么下去?”林源指着黑洞洞的无底深渊问道。
“这儿,有固定好的绳索。”亨利带着林源绕着洞口来到另一边。
在洞口的一块巨石上,有两根钢筋绳索分别固定在上方。
亨利指着两根绳索说道:“红色的绳索是下去使用的,蓝色的绳索是上升时用的,注意别搞错了。”
“就一根绳索?”林源惊讶的问道。
据他所知,这在户外运动中被称为单绳降落,使用的技术是SRT单绳技术:
也就是仅仅依靠一根绳索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无法借助任何支撑物。
下降过程可能还好,但是上升过程极度耗费体力。
必须借助胸部的上升器和脚蹬,否则只依靠手臂和腿缠绕绳子发力,普通人向上爬十多米就会耗尽体力。
而这个深渊的高度,显然不是人力可以攀爬的。
亨利说道:“在你的背包中有下降器,上升器和脚蹬。一会儿下去的时候用下降器,返回时用上升器和脚蹬,千万别弄丢了。”
林源点点头:“下去的垂直落差有多大?”
亨利说道:“180米,中间有一段区域穿过地下瀑布,注意防水服的封口,别让水渗透进去,会得失温症的。”
听到亨利的解说,林源也不禁感慨,这只是最安全的第一阶段的第一个难关,就已经这么麻烦和危险了。
180米的垂直落差,将近有60层楼的高度,仅仅只依靠一根单薄的绳索悬挂在半空中滑下去。
也许对于林源这样的“超人”来说,不用过多的担心。
但对于普通人的体能还是心理,都绝对是巨大的挑战。
从这儿,林源就能看出约翰斯顿导演和孟涛想要拍好这部电影的决心。
林源知道,一直以来孟涛也有一个和诺兰导演类似的心病:
那就是觉得和林源合作的电影,成功的绝大多数原因都要归于林源,而他们始终没有办法证明自己。
这一次,孟涛会配合约翰斯顿导演拍摄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也是想要证明自己一次吧。
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林源开始往绳索上安装下降器。
“我先下去,等我出发一分钟后,你跟着下来。”亨利一马当先。
林源点头:“没问题,一会儿见。”
时间紧迫,于是两人也没多说话,亨利率先从洞口往下滑去。
林源从上往下看着亨利的头灯,逐渐消失在漆黑的洞穴深处,不见了踪影,仿佛被一只巨兽彻底的吞没。
他抬起手,看着手腕上的户外运动手表,数着时间。
一分钟刚到,林源也果断的拉紧了下降器,从绳索上往下滑。
下降器固定在他的胸口处,背带从胸部和腰部提供支撑力,使得林源可以较为省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