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伊斯特伍德导演插进来问道。
“那就是根本没有巴卡维贫民窟的名册,这导致有些人换个地点就重新抽签。最终6000个名额都抽完以后,有些人开始高喊不公平,没有阻止某些人的作弊,导致他们没有抽到名额。
于是被迫又多放了1000个名额,最终的观影人数应该是7000人左右,说实话我都担心大平台能不能挤得下。
现在看来,结果就是真的到了极限。”布塔答道。
林源无奈的说道:“有必要抢着看这一场电影吗?整个巴卡维贫民窟也就只有8万人。电影放映队又不会马上离开,连续播放十场,不就基本上想看的人,都能看一遍了吗?”
“不,林源你不懂你的电影将会多么受欢迎。我打赌今晚播放完你的电影之后,明天你的名字就会在巴卡维贫民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无论看没看过你的电影,每个人都会疯狂的讨论你和这部电影。
看过电影的人,巴不得再看一遍,或者说再看十遍他都不会腻。
而没看过电影的人,肯定会更加渴望能获得一个名额。”布塔说道。
“我明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再播放十场电影。就算再播放二十场,依旧会一个名额难求。”林源答道。
林源低估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巴卡维人有多么狂热,更何况他的电影代表着当今商业电影的最高水平,就连不缺电影看的欧美人都为之狂热。
这相当于给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喂食最顶级大厨做出的绝世美味。
这还如何不疯狂?
“林源,时间差不多了,我该上场了。”布塔拍拍手,显然相当的兴奋。
作为今天的开场嘉宾,他的职责是进行一些电影的背景介绍和开场预热。
很多电影在欧美,亚洲等区域播放都没有问题,但是非洲实在是太落后了,很多其它地区人民认为是常识的事情,但对于大半文盲的巴卡维人来说,却有着看不见的隐形壁垒。
因此这次的电影播放流程中,才会加入一个开场环节。
要是在其他地区,播放电影都是直接开始的,根本不需要一个开场嘉宾上来说一堆废话。
林源望着布塔笑道:“你的开场白稿子呢?”
“我开场还需要稿子?这不是张口就来的事吗?”布塔充满了自信。
林源没好气的吐槽道:“不是让你看着稿子念,而是如果开场效果好,这份稿子可以提供给其他放映队使用啊,总不能每次电影开场,都准备一份开场白吧?”
“啊?我还有这种价值?”布塔诧异道。
“算了,我让人现场做记录吧,你只管说就好了。”林源答道。
布塔挥挥手,拿起一个话筒向着前台走去。
望着布塔的身影,林源知道这场放映终于要开始了。
对于布塔的口才,林源是并不怀疑的。
他自带的社牛属性,让他一贯很善于挑动他人的情绪。
今晚面对7000多人说开场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会有些紧张。
但对布塔这样的人来说,现场的人越多,他就越兴奋,发挥的只会越好。
林源已经心中开始期待,今晚到底布塔会说些什么。
突然想起这儿是卡诺的地盘,布塔要是说出某些不和谐的煽动言论,那可是个问题。
毕竟这家伙连个稿子都没有,林源想要事先审核也做不到,好在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只见布塔来到放映幕布前,他身子半侧,左腿绷直站立,右腿弯曲,双臂摆出一个“类似博尔特”胜利时的射箭动作。
看到这骚包的动作,林源立刻感到尴尬的脚趾想要抠地。
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中国,主持人的言行一般都要得体稳重,像这么社死异类的开场动作,果然只能在非洲出现。
当现场的观众,看到布塔的风骚出场姿势时,立刻停止了窃窃私语,而是将目光投射到他的身上。
“各位到场的朋友们,我是今晚的开场主持人布塔。”
现场响起一阵欢呼声。
和其他地区喜欢用鼓掌表达肯定不同,刚果等非洲地区的人民,更喜欢用欢呼雀跃甚至是唱歌跳舞来表达同样的情绪。
但眼前这一阵欢呼,显然只是礼貌性质的。
布塔知道想要真正搞定眼前这群家伙,需要更多的狠料,于是他说道:“你们注意到了吧?我这一身装扮,是不是相当的有华丽?像不像是从金沙萨皇宫中走出的王子?”
无论在全世界各地,说这样的话一般都是要挨喷的。
显然在刚果也是不例外,于是场上立刻响起了嘘声。
“王子?没看出来!只看出了人模狗样!”
“你醒醒,我们刚果哪来的王子?”
“我承认你的衣服看上去很高档,但这完全是靠衣服啊。你脱下来给我穿,保证比你更加有型。”
任何集体活动,最难的都是现场的观众不主动沟通。
别看黑人老哥们平时很活跃,但是一到了人多的场合,人会本能的感到紧张,不喜欢当众发言是人性。
想让大家踊跃发言互动是不容易的事,但是把自己立成一个靶子,引诱现场观众来打,是一种很聪明的技巧。
显然布塔达到了目的,现在场上的气氛热烈起来。
见到大家踊跃吐槽他的样子,布塔继续浇油:“怎么了?我告诉大家,普通的王子身上的衣服,可能还比不上我呢。”
布塔打开他的西装纽扣,双手拉开衣襟,展示制作及其精良的里衬。
黄色的西装颜色很骚包,里衬却用另一种方式展现出低调奢华,这种反差极大的凸显了服装的质感。
很多大牌奢侈品的衣服,都喜欢在外人看不到感受不到,只有穿着者自己能看到的地方下大功夫。
这种做法,会让穿着者感到和品牌方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你做了这些用心的设计,我都感受到了。
你不仅做了给别人看,供我炫耀的东西,也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取悦我。
此时,布塔就在展示着这一面。
他的西装里衬的口袋,用顶级的刺绣丝绸来缝制。
用来收束腰身的内扣,使用蓝宝石打磨而成的。
这么奢华的做工,让前排能看到细节的观众都看呆了。
“这是意大利名牌Loro piana的高档羊绒西装,一套13万美元。怎么样?你们同意不比王子穿的差吧?”布塔笑着问道。
场上立刻纷纷响起了抽冷气的惊叹声:
“多少?13万美元?这一套衣服就够我全家生活好几辈子了!”
“卡诺先生都没有穿这么贵的衣服吧?”
“这主持人是哪来的啊?怎么这么有钱?”
“真羡慕啊,我好想和他一样,真是太令人眼馋了。”
看着现场的反馈,后台的林源和伊斯特伍德导演也是哭笑不得。
这种反馈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布塔的开场,选择了最拉眼球,也最拉仇恨的炫富手段。
作为一名在美国长大的华人,林源很清楚不同族裔的炫富方式,真的是差距极大。
林源以前有不少老黑朋友,他们炫富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就是从脖子中扯出一条大金链子说道:
“Hi,哥们,你看看我这条刚买的项链,8000美刀!”
或者伸出手臂,露出手腕上的一块大金表:“哥们,我这块金表怎么样?30000美刀!”
总的来说,就是一定要把价格告诉你,生怕你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钱。
这种炫富方式,和布塔今晚的表现完全是如出一辙,果然是地地道道的黑人炫富模板。
而林源的白人朋友们,炫富的方式就完全不同。
每次刚开学时,他那些朋友就会上前搂住他说道:“Hi,假期你去哪玩了吗?我和女友去了夏威夷度假,我们一起在海边的三层别墅中,享受了法国大厨制作的黑松露龙虾套餐,还乘坐游轮出海去潜水。”
你以为他是在和你分享暑假的经历吗?
别傻了,关键词是“夏威夷度假”,“临海的三层别墅”,“法国大厨的龙虾套餐”,“游轮”以及“潜水”。
这每一项都是很烧钱的,林源的白人朋友们,在用这种来炫富。
白人的炫富方式和黑人完全不同,他们是展示一种很花钱的生活方式,从而起到炫富的效果。
当然,除了黑人和白人之外,林源的身边还有不少华裔。
和黑人白人们喜欢炫耀自己花了多少钱不同,华裔们喜欢攀比的是……省钱!
要是一个华人老哥伸出手腕,露出一块大金表,他绝对不会直接告诉你多少钱,而是喜欢笑着问道:“Hi,你猜这块表多少钱?”
你要是觉得价值5000美元,那最好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这个……我猜要……10000美元吧?”
反正要往价格高的猜。
这时,他就会露出非常满意的笑容:“哪里,我才花2000美元就买到了。”
潜台词就是:你看我是不是赚到了?你觉得值10000美元的手表,我2000美元就买到了。
这种省钱占便宜的感觉,才是华裔们最大的精神满足来源。
你要是想激怒他们,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这个……我猜要……1000美元吧?”
如说你要是这么说,那位花了2000美元的老哥,立刻会脸色变得很难看,再也不想和你多说一句话。
炫富,真的能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深刻差异。
此时布塔的纯正黑人炫富手段,直接击晕了在场的黑人老哥们: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饭都吃不饱,你竟然能穿得起13万美元一套的西服?
羡慕,佩服,你果然是大佬!
竟然看到了大佬,今晚真的值了!
布塔用这种方式,立刻就在心理上,压倒了在场的观众。
这种心态在中国人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
你穿一套贵一点的衣服,就高人一等了?
但是在国外,特别是等级森严的国家就真的是这样。
比如说在中国,你看到一个人乘坐火车时坐商务座,大部分人的反应应该是:
这家伙应该能报销吧?
他似乎挺有钱的,不过多多消费,财富再分配也挺好的。
但你绝对不会觉得,坐商务座的那个家伙,就高你一等。
发自内心的觉得人人平等,是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但放在世界范围内,就绝不是这样。
在印度,在非洲这些等级森严的地区,人们是真的会根据你的穿着,以及职业等高低贵贱,发自内心的觉得你比他更高贵。
这就是萨普文化能在刚果存在的原因,那是因为只要你真的整一身昂贵行头之后,哪怕你还是个住贫民窟的穷光蛋,那你也是穷光蛋中高人一等的存在。
现在布塔把话说道这个程度,已经彻底的占据了心理制高点,林源开始好奇接下来他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