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源的妆造,可是让伊斯特伍德导演大为头痛。
背景设定中,他是一个被黑猩猩部落养大的野人。
野人,不是原始人。
很多人分不清野人和原始人的区别,感觉都是穿着毛皮或者树叶制成的衣服。
但原始人有部落,有同伴,衣服使用的是经过处理的毛皮,并用骨针线缝制出来的。
而野人就独自一个,他的只有短裙简单的围在腰间,皮草短裤什么的是别想了。
其实原本也考虑过选择使用树叶和藤蔓编织成裙装,但一方面跑起来淅淅索索作响,一点都没有捕猎者所需的隐蔽感。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穿着树叶,显得太过于和平,和主角的恶霸人设不符。
因此最终,伊斯特伍德导演敲定了这条短裙。
至于上半身,肯定是不能穿兽皮衣服的,林源这一身线条优美的肌肉,就是影片最大的卖点之一。
林源的个子很高,身材比例也是完美的黄金分割。他身上的肌肉线条,不是那种夸张的肌肉兄贵,而是线条非常清晰,像是大理石雕刻出来一般的完美,给人一种极度匀称又充满了爆发力的感觉。
都说健身能够吸引同性,但绝大多数男人也不太喜欢练的过于夸张的大“肌霸”。
那种过度夸张的肌肉猛男,已经失去了身体的协调比例,给人一种凶恶的感觉,更合适作为电影中的反派。
现在林源的这副躯体,就是男女都喜欢的最大公约数,不仅女人看到就情不自禁,男性也会想要这样古典雕塑般的身体。
以往林源的电影,他都是穿的严严实实的,大家都知道林源身材好,但是却没机会仔细欣赏一番。
但这次拍摄丛林题材,林源不得不充分展现自己的身材了。
就冲着这一点,观众的购票率就能上涨至少50%。
林源也是颇感无奈,自己都已经是世界首富了,竟然还要出卖皮肉相。
只能在心中自我安慰:艺术!这是艺术!
换好皮裙后,林源从幕布后走了出来。
“转几圈,我看看。”伊斯特伍德导演说道。
片场导演第一大,林源只能照做。
整个剧组都围了上来,大家把林源围在中间。
“哇!源神,你这身材也太作弊了吧。我一男的,都感到怦怦心动,要是女人能忍住不流口水吗?”
“宽肩窄腰,黄金比例大长腿!你们华人有句话,叫人靠衣装马靠鞍,说明大部分人脱了衣服是没有穿着衣服时好看的。但是你这……简直逆天了!”
“可惜米开朗基罗早生了500年,否则他的代表作就不是《大卫》,而应该是《源神》了!”
剧组成员围着林源,兴致热烈的讨论个不停。
林源虽然有些尴尬,但也只能无奈的讪笑。
毕竟大家都是好意,自己也确实很少在公众面前展示身材,以往都是女友们的专属福利。
伊斯特伍德导演评价道:“很好,力量与灵巧的完美结合,和影片的人设高度契合。就是皮肤白了一点,这就交给造型师吧。”
说完,两名造型师上前,开始围着林源,开始往他脸上和全身,拍各种他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粉和乳液。
虽然这两名造型师都是女性,但是她们相当的专业,没有任何的花痴行为,而是认认真真的在林源身上工作着。
很快,在她们的努力下,林源的皮肤黑了许多,一看就像是经常晒太阳的那种黝黑。
原本他充满光泽的皮肤,也在造型师的努力下,显得粗糙了许多,这样才符合黑猩猩部落中长大的野人人设。
做完了皮肤以后,只剩下最后一步了,那就是发型。
既然是野人,肯定是一头长发。
不能像是洗发水清洁后的清爽模样,但也不能流浪汉一般头发板结油腻。
这一点不能追求写实,太过于写实的令人反胃,没法看了。
造型师拿出准备好的假发,头发有些蓬松杂乱,但看上去并不肮脏,有种飘逸的感觉。
林源在前往长安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发型剃成了短寸。
现在,只要轻松的套上假发,就完成了全部的妆造。
至于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面部油彩之类的,完全不需要,简直是画蛇添足。
见到林源完成了妆造,伊斯特伍德导演,霉霉和GAKKI酱上前打量。
“看上去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气质变得桀骜不驯,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样子。”霉霉说道。
“恶霸嘛,当然看上去就不能是个善类。之前林源桑皮肤比较白,显得整个人很文秀。现在皮肤黑了,头发又长又乱,就有那种野性的感觉了。”GAKKI酱也说道。
伊斯特伍德导演摇摇头道:“不,并不只是如此。林源的改变,也许妆造有很大的功劳,但是顶多只能占到一半。另一半是来自于他的演技,你们没发现吗?
从完成妆造的那一刻开始,林源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行走的姿势完全都变了。
他完全像是个被黑猩猩养大的人类,野兽的一面已经大于了人类的一面,这就是演技的体现。
之前我就知道林源的演技很好,但是这种表演非正常人类时,还能有这样的角色理解和演绎能力,真是令人感到震撼。”
伊斯特伍德导演说的没错,这世界上的好演员很多,哪怕一个人类角色再复杂在难演,能够塑造好这个角色的演员,也总是能找出好几个。
可一旦脱离人类的范畴时,有些角色就只能专属于某一个演员了。
比如说在中国影视史上,孙悟空这个角色,有过无数的演员来尝试演绎。
但没有哪个演员能够超过六小龄童,猴戏世家的祖传演技,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而林源在《丛林恶霸》中,饰演的这个名为“乌迪”的角色,也同样非常考教他的演技。
首先,这个角色是被黑猩猩养大的野人,他的动作和神情,必须表现出相当的野性和兽性,不能让人感觉他和人类社会中成长的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
其次,主角在融入黑猩猩的一些行动方式时,必须非常克制,把握分寸。观众虽然想看一个黑猩猩部落中长大的野人,但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的和黑猩猩一样的人。
合理性和真实性,必须适度让位于表演的观赏性。
最后,就是林源必须控制好角色的情感表达,作为一个在黑猩猩部落中长大,但是和其他小伙伴完全不同的异类,他的恶作剧和放荡不羁,其实都是内心不安的外化表现。
怎么将角色的情绪弧光表达出来,并获得观众的认可和理解,又是考验林源的一个难点。
综合来看,《丛林恶霸》这部电影,从电影的制作难度,对导演的专业要求,以及对主演演技的苛求,都使得这部电影相当的难拍好。
但一旦能拍出精品,这部电影也就具备了全面冲击奥斯卡奖项的能力。
从拿奖的角度来看,《丛林恶霸》远比《谍战之王2》更有优势。
林源完成了化妆,和他一起搭戏的演员也已经穿好了表情和动作捕捉服,他们将饰演黑猩猩部落中的伙伴们。
《丛林恶霸》这部电影,算是奇幻题材的电影,毕竟动物都会说话了,也剧本远超现实中的智商,各个都是智慧生物。
因此,电影有两种拍摄思路。
一种是走《人猿泰山》和《奇幻森林》的路线,把电影当童话故事拍。内核一定是赞美大自然,强调突出原生态,这是一种政治正确。
但林源没有选择走这条路,时代已经变了,观众早都喜不喜欢看这种一本正经的电影。
童话世界太过于美好,以至于显得相当的虚假。
这可是弱肉强食的大自然啊,你只演绎动物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一面不觉得很假吗?
林源选的是第二条路线:奇幻背景下的写实路线。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铁律。
如果动物们具备了智慧,那么这一铁律只会被发挥的更加残酷。
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剧本时,林源同时借鉴了《猩球崛起》和《奇幻森林》,那种打破童话故事的粗砾质感,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中。
《丛林恶霸》的故事,源自于十八年前的一个夜晚,一名父亲带着他2岁的孩子来到森林中采药。
虎王拉贾袭击了这个父亲的营地,并杀死了父亲,但也被打斗中营地中失火的烈焰给惊走。
2岁的乌迪,被附近黑猩猩部落中,一个失去孩子的母黑猩猩收养,逐渐在部落中长大。
他和黑猩猩们一起成长,长得比自己的伙伴们,更加高大强壮,也成为了部落中的一大恶霸。
他逐渐成长为部落中最让人头痛的存在,但也是保护部落最强大的勇士。
此时,拍摄第一段戏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伊斯特伍德导演正在和参演的演员,以及现场动作指导,一遍又一遍的强调拍摄细节。
这段戏是整部电影的开场戏,展现的是黑猩猩部落围猎猴子族群的猎杀场面。
如果说这个地球上,哪种动物和人类最相似,那么毫无疑问就是黑猩猩了。
同为灵长目人科的黑猩猩,身高比人类略矮,体重接近,高度社会化情感也相当的复杂。
黑猩猩喜欢吃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有些个体则经常吃昆虫、鸟蛋,或者捕捉小羚羊、小狒狒等体形偏小的动物。
一年四季均可发情,春秋两季最为旺盛。
这一切都和人类的早期祖先十分相似,但更相似的是攻击性和邪恶的本性。
几乎所有的动物,对其他动物发动攻击,都是为了猎食,保卫领地,或者出于自卫。
如果没有实际的需要,动物们一般不会随意发起攻击行为。
但黑猩猩使用暴力并非如此,它们会捕捉同类,虐杀同类取乐。
很多记录片中,都有黑猩猩捕捉敌对部落的同类后,用残忍的手段,慢慢的折磨敌人。
看着敌对部落的黑猩猩惨叫时,它们还会发出愉快的笑声。
今天拍摄的这段戏,就是黑猩猩围猎猴子族群的戏,黑猩猩喜欢抓猴子,然后用石头砸开它们的脑壳吃脑子,这算是一个热知识吧?
从一段黑猩猩的捕猎剧情开始影片,一开始就有足够的亮点,也能很好的衬托主角乌迪的强大。
拍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饰演猴子和黑猩猩的演员,也已经穿好专业服饰,吊好了威亚和安全绳。
这场戏参演的,基本都是林源影业的动作武师,他们都经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否则还真难胜任眼前这段戏的需要。
“Action!”
随着伊斯特伍德导演一声令下,电影的第一段戏正式开拍。
“呜呜呜~”
镜头中传来的是黑猩猩们的大叫声,扮演黑猩猩的动作演员们,正在树上奔走着。
虽然并不是全程实拍,最终还是会结合一些后期特效,来补齐一些很难做到的部分,但眼下奔走在树上跳跃的黑猩猩群们,还是相当的灵活。
被黑猩猩们突然袭击,树上的猴子群惊恐的四散逃跑。
为首的黑猩猩没动,他只是目光死死的盯住猴群,他在寻找合适的目标。
猴子很多,但想要提高捕猎的成功率,就必须挑选最合适的目标。
老弱病残都是好目标,运动能力弱,捕捉更加简单轻松。
很快,首领就发现有三只猴子的逃蹿速度,显然比别的猴子更慢。
于是他立刻下达了命令:“呜呜呜~呜呜呜~”
伴随着首领的叫喊声,整个黑猩猩群四散开来。
他们并不是毫无章法的各自追击,而是像一张网一样张开,从各个角度封死了那三只猴子的逃跑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