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集团的优先股中,89%归属于国外投资者。
而关系到公司管理权的普通股,也有60%属于国外投资者。
可以说,这是一家买办属性拉满的公司。
89%的优先股在外国人手中,可不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国外投资人,会优先抽走三星集团的利润分红,将钱装到自己的口袋中。
仅有11%的分红,会流到韩国人的手中,真是太离谱了。
而涉及到公司管理权的的普通股,依旧是外国投资者占大头。
李健熙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只拥有8%左右的普通股股权。
韩国国内占有三星股权最多的,其实是国家投资基金,股权占比达到了15%。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除了三星集团外,韩国其它财团也是同样如此,国家投资基金占有本国最大的股权比例。
回到三星集团,剩下的17%三星股份,则被那些零碎的小股东,和散户股民持有。
李健熙之所以能掌控三星集团,靠的是复杂的股权架构,以及和大量投资者签订的一致行动人协议,从而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国际大资本们,需要有李健熙这样的一个利益代言人,站在台前为他们谋利。
占有绝大多数三星股权的大资本,并不想直接站在台面上控制三星集团,他们需要给三星集团披上一层韩国企业的外皮,就和他们在索尼集团做的一样。
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韩国国民的抵触情绪,从而更好的谋利。
很多韩国人,在被三星收国民税时,抱怨一生逃不过死亡,税收和三星。
但韩国人又会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自豪于三星集团2.4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觉得这是自己国家经济强大的体现,真是有些魔怔了。
既然李健熙是大资本们选出来的利益代言人,那么换掉他自然也就并非不可能。
只要新的利益代言人符合以下几个标准,那么就完全可行:
第一点,就是必须是韩国人,这样才能继续披着韩企的外衣,从而顺畅的运用韩国人力资源。
第二点,要对公司业务非常熟悉,获得公司大部分现有管理层的支持。不能引起公司的业务震荡,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第三点,这个人必须能被韩国上层社会所接纳,这样才能丝滑的处理和协调各种矛盾。
第一点非常好理解,在二战后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世界各国。
只有通过民族国家这一叙事,才能凝聚本国的国民,从而将“人才资源”这一要素利用到极致。
如果韩国是像非洲,或者东南亚那样的摆烂国家,不发展高科技产业,自然也就不需要高素质劳动力,那么三星是否披着韩国企业的外皮,也就不重要了。
但问题在于,索尼,三星这样的企业,都是高科技企业,需要大量来自本国的高学历人才,需要他们充分的发挥聪明才智,也需要日韩两国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各种照顾。
这些都是外企拿不到的资源,只有披上民族企业的外皮,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来自国民的抵触。
这就决定了,三星集团从总裁,到一众高管,都必须是韩国人。
毫无疑问,李富真符合这一要求。
第二点更是好理解,多少企业因为胡乱空降管理层,而导致系统性崩溃,彻底一蹶不振的?
像三星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旗下有几十家大型公司,涉及到韩国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如果把整个管理团队换掉,必然会导致业务出问题。
这绝不是韩国政府和幕后大资本所希望看到的。
因此,接替李健熙的人选,必然要获得现有三星管理团队的认可。
如果管理团队对于这个人选不服,那么就不得不更换管理层,这种动荡是不能接受的。
而李富真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用非常亮眼的业绩,征服了大量的三星高层管理。
对于他们来说,最高的那个位置是谁并不重要,能够给带领公司走向更辉煌的高处,让他们获得更大利益才至关重要。
这就是李富真所说的“名正言顺”。
所谓的“名正言顺”,并不是什么嫡长子就理应继承皇位,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在意这个?
李在想要靠着父亲李健熙的偏心,强行上位根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行为。
“言不顺则事不成”,大量的三星高管,甚至是公司元老,在私底下都更青睐于李富真。
对于他们来说,李富真才是更好的利益代言人,而能力平平的李在不是!
当然,如果李富真没有挑战李健熙的能力,那些高管也不会冒险站在李富真这一边。
毕竟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改弦易辙的风险他们不愿意承担。
但要是李富真真的能把李健熙踢下王座,那这些高管们,效忠于新的领导者,也不会有任何的抵触情绪。
这就是李富真的第二个优势:她能让三星集团现有的管理层信服。
因此,使用李富真替换李健熙,并不会导致三星集团出现剧烈震荡,而是能够平稳过渡,创造更高的巅峰。
第三点,这个人选必须能被韩国上层社会所接纳。
韩国具有非常重的封建残余,对于等级和尊卑观念,是刻入骨子中的。
因此,哪怕有一个人选,可以同时符合前两点要求,但是依旧无法替换掉李健熙。
如果韩国上层社会所排斥,那么他就算是接手了三星集团,也必然会举步维艰。
什么样的人会被排斥?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接纳?
当然是自己人容易被接纳,外人容易被排斥了。
要是新的三星总裁,是一个出身平民,靠着努力一路升迁上来的卷王,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在其它财阀看来都是一个必须扼杀的异类。
他们绝不想看到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的圈子中,自然不可能接纳这样的人。
可李富真作为李氏家族的长女,她天生就是韩国顶层财阀的一员。
她是绝对的自己人,绝不会被韩国上流社会排斥。
因此,具有三大优势的李富真,是真的有资格替代李健熙的。
这样的优势,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要是没有李富真这个合作对象,林源根本不会动图谋三星的念头。
此时,他把自己的计划,完完全全展现在李富真面前:
第一步,利用李健熙的把柄,用司法手段把他困住,让他无法参加马上就要召开的股东大会。
第二步,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拿下三星集团控制权,让李健熙提早退休养老。
“韩国总检长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你下定决心,立刻就可以拘传李健熙。”林源说道。
“后天就是三星集团的股东大会,这时间卡的刚刚好。你在这时到访汉城,应该是算准了时间吧?”李富真感叹道。
三星集团的股东大会,每年召开的时间,都在9月3日。
不选择在年尾召开,是因为卡在一年四分之三的九月这一时间点,刚好可以评估今年的业绩,并提早对明年的目标进行规划。
要真的放在年尾,等重大事项决定,再制作成方案后,又要好几个月时间,就要错过最宝贵的年初时间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也是一样。
一年的任务,如果在第一季度能够多完成一些,后面就从容一些。
一旦第一季度受阻,那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做出调整。
因此,很多大型企业的股东大会,都喜欢放在9月初。
索尼如此,三星集团同样如此。
林源在这敏感的时间点,先赶赴东京参加了索尼的股东大会,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汉城,刚好卡准了三星集团的股东大会。
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谋划的。
今天的交谈中,李富真感觉到林源比自己和他第一次见面时,又老辣了许多:
他在不动声色中,已经布置好了针对李健熙的杀招,也完全捏准了自己的心思,让李富真不得不服。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让我看看三大财团的授权书。”李富真说道。
“看了你就没有退路了。”林源从包中,拿出三份授权书。
一旦李富真确认授权书的存在,就意味着她彻底上了林源的战车,不能再反悔了。
但她却果断的接了过来,此时还有什么好犹豫呢?
总不能看着父亲拉偏架,自己将来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吧?
李富真打开授权书,分别是来自于:摩根财团,杜邦财团和波士顿财团的表决授权。
这三家财团,和它们代理的投资人,共计占有三星集团53%的普通股股权。
虽然达不到公司的绝对控股,但过半的表决权,已经足够让李富真,在股东大会上进行人事调整,把李健熙赶下台了。
李富真认真的说道:“林源先生,接下去的事,就拜托您了!我的未来,也压在您的身上了。”
林源笑着伸出手道:“请你放心,我合作过的伙伴,没有一个是不满意的。”
紧紧握住的两只手,就这样拉开了三星集团的新时代。
……
……
汉城,李氏家族老宅。
李健熙和李在,坐在沙发上交谈着。
“你妹妹今晚宴请林源去了,你要注意。”李健熙说道。
“该死的林源,每一次来到韩国,都会让我那个妹妹受益,而我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三星太子爷抱怨道。
“别把什么问题,都推给别人,如果你自己争气,妹妹做的再好又怎能动摇你的地位呢?”李健熙训斥道。
听到父亲的责备,三星太子爷沉默不语。
在他的心中,自己那个妹妹绝对不比他更有能力。
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她根本就不敢挑战自己的地位,直到她傍上了林源。
才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做出了那么多的成绩,如果没有林源,她根本不可能动摇自己的地位。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开始揣测:林源到底看上了我妹妹什么?
两人不会有一腿吧?
还真有可能,虽然妹妹岁数比林源大不少,可是今年她才30出头,正是一个女人最诱人的年龄。
说不定林源就喜欢这种熟透了的女人呢?
但妹妹毕竟已经结婚了,今晚她宴请林源的事,要不要偷偷透露给任佑宰(李富真的保镖丈夫)呢?
一些列纷乱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暂时不要去碰你妹妹的锋芒了,等过几年她巅峰期过去以后,我再重新把你拉上来。这几年你要记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李健熙继续交待到。
“我知道了,父亲大人。”
太子爷虽然口头上表达了服从,但李健熙一眼就能看出他并不服气。
对于这个长子,李健熙也是感到相当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