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331节

  矛盾,反差,反转,奇闻,这几个元素一应俱全,怪不得能成为古人津津乐道的创世故事。

  举一个例子,就会更清晰一些。

  比如说有一个故事叫《水珠》。

  这个故事的起源,是大唐皇帝赐予大安国寺一枚宝珠,名为“水珠”,据说价值亿万。

  只是寺庙里那些不识货的僧人们,以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破石头,认为皇帝是忽悠他们的,这个“水珠”根本就不值钱。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僧人们拿着这个名为“水珠”,外形像个破石头的东西,到市场上叫卖,开价亿万。

  结果所有的看客都在嘲笑僧人,以为他们想钱想疯了。

  恼羞成怒的僧人们,一气之下想要把石头丢掉。

  这时一名西域的胡商出现了,他叫住准备丢石头的僧人,表示自己愿意以四千万贯的价格买下这个石头。

  大唐1贯铜钱等于2000元的购买力,1万贯就相当于2000万。所以经常形容人很有钱时称为“腰缠万贯”。

  可是这个西域胡商,竟然能开价四千万贯?

  相当于现在800亿的购买力了,这显然是故事中夸张的手法。

  和印度神话中,亿、兆、京这些夸张的数字到处乱一个意思。

  回到故事,胡商以四千万贯的价格买下“水珠”后,围观的众人都表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个破石头?

  胡商的回答是:“我的故乡在大食国,这颗‘水珠’就是我故乡的宝物,不知为何流落于此。大食国王曾经公开宣布,找到这颗宝珠的人,就能封为丞相,所以我能买下这颗宝珠,其实是赚大了。”

  大家又问他:“这颗破石头到底有什么用?让大食国王愿意拿丞相的位置来换?”

  大食商人笑着说道:“传说中大食军队在沙漠行军时水喝完了,都快要渴死了。国王在地上挖了一个二尺深的坑过,把宝珠埋了进去。不一会儿就有泉水涌出,足够几千人引用。”

  大家听了表示不信,怎么可能有这么离谱的事?

  于是胡商当即就在地上挖了一个坑。

  当他把宝珠埋进土坑时,立刻水如泉涌,坑中流出了清澈甘甜的泉水。

  大家这才知道这颗宝珠的神奇,当他们再找那位胡商之时,发现他早已不知所踪。

  《水珠》这个故事,只是“胡商识宝”系列故事中的一个。

  这一系列的故事,都是套用同一套模板来讲述的。

  在这套模板中,胡人和唐人做交易时,并没有因为唐朝人不识货而趁机压价,以极低的价格骗走宝贝。

  而是以相当合理的高价把宝物买走,这反映出了胡商诚实互利的商业道德。

  这样一系列的故事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被普遍认可,就说明了一件事:

  在唐朝大众的眼中,胡商确实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模样,而是诚信经营的形象。

  因此,刘语菲才会说:听说胡人擅识宝,做珠宝生意可有诚信了,卖的首饰物美价廉。

  而林源也点头表示赞同。

  这也是之前50文的刺绣香囊,仅仅只能砍价到45文的原因。

  刘语菲从胡商的珠宝摊中,又挑选了几件饰品,每一件她同样买了两份,一共也就花了400文不到。

  转了一圈下来,刘语菲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是还花不到500文钱。

  她笑着和林源说道:“想要的东西,都已经买齐了。我们去吃饭吧。”

  “好,我们这就去‘醉霄楼’,希望今天上元夜不会满客,那样就要排队了。”林源说道。

  刘语菲一把拉住他:“去‘醉霄楼’太贵了,我觉得这家店就挺好的!”

  她指着不远处,街边的一家胡人酒肆。

  除了香药和珠宝,胡商在长安经营最多的就是餐饮业了。

  李白在《少年行二首》道:“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还在《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写道:“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由此可见,胡人酒肆的最大卖点是胡姬。

  口胡,说错了。

  重来一遍,应该是葡萄美酒。

  但不管怎么说,看着高鼻深目,皮肤白皙胡姬跳舞,喝着甘甜可口的葡萄酒,吃着异域风情的西域美食,综合起来都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而这种享受,只有在强大开放包容的大唐盛世,才能感受到。

  见刘语菲确实对“醉霄楼”不感兴趣,林源也不是非要去那儿浪费钱。

  于是两人走进这家胡人酒肆之中。

  此时,位于摄像头后方的诺兰导演感慨道:“我一直很担心这场戏拍摄不顺利,没想到进展超出了我的想象。”

  副导演感慨的说道:“是啊,这场戏的群众演员太难凑齐了,要不是我不合适,都准备自己上了。”

  两位导演说的群演,当然不是指饰演唐朝平民的国人群演,而是指饰演胡人的外国群演。

  想要筹集这些群演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在诺兰导演的要求中:

  波斯商人就必须找伊朗人来演,大食商人就必须找阿拉伯人来演,西域商人则必须是中亚那几个斯坦国的人。

  这并不是诺兰导演太挑。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老外长得都一样,只要你找几个高鼻梁的来演这些西域胡商,都差别不大,反正看不出来。

  可是《大唐英歌》是要全球上映的,中国观众看不出来,欧美观众可就不是这样了。

  你要是找个德国人来演西域商人,英国人来演波斯人,那么欧美观众一眼就能看穿。

  不少好莱坞的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在老外看来已经很标准了,可国内用户看来就是会觉得怪怪的。

  因此,诺兰导演竭力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这段戏筹备这么久,就是因为胡商的群演,是真难找。

  可是这个难题最终还是接解决了,靠的是林源的号召力。

  当《大唐英歌》剧组,以林源的名义,向在南粤市以及广粤省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发出招募群演的公告时。

  大量满足条件的群演立刻出现了。

  他们纷纷表示不需要演出费,只需要和林源合影签名。

  于是,这个困扰诺兰导演许久的难题,就被这样解决了。

  让诺兰导演不禁感叹,现在林源的人气和号召力,真的是无敌了!

  总之,这段长安上元夜的戏很难拍,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是再难拍,诺兰导演也坚持要用最优的品质来完成,这样才能展现出盛唐都城长安的风华,向世界观众展示那个时代世界最大都市的雄姿。

  摄影机前,林源和刘语菲走进这家胡人酒肆之中。

  他们立刻就看到了坐在门口不远处的孟涛。

  他正独自喝着酒。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喝酒,嫂子呢?”林源和刘语菲坐下。

  “嗯?好巧啊,竟然遇上了。”孟涛喝的有点迷迷糊糊的。

  他含糊着说道:“你嫂子说和其他女伴约好了,要出门去做头发。所以我就一个人来这儿喝酒了。”

  做头发?

  上元夜做什么头发?

  林源虽然感觉不对劲,但还是说道:“那我们就凑一起吃晚饭吧。”

  “只要你不介意我碍眼就好。”孟涛笑着,又把一杯葡萄酒灌入嘴中。

  “哪会,热闹一点更开心。”林源笑着答道。

  说完,他又叫来店小二,点了一堆吃喝。

  不一会儿,各种具有西域特色的美食,就被端上了桌子:

  葡萄酒、胡饼、水盆羊肉这老三样自不用多说。

  还增加了馕包肉、椒麻鸡、胡辣羊蹄、肚包肉等新的特色美食。

  三人一边吃喝,一边看着胡姬曼妙的舞姿,心情相当愉悦。

  可是吃着吃着,孟涛的笑容突然凝固了。

  他双目喷火,死死的望着门口处,眼神中满是悲怆,又带着一丝解脱。

  林源和刘语菲,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只见张紫玉饰演的孟妻,正和一名俊俏的和尚,勾肩搭背的走进酒肆之中。

  看张紫玉拿满眼桃花,恨不得挂在和尚身上的模样,是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噌!”

  孟涛起身,快步冲向门口。

  林源和刘语菲见势不妙,跟了上去。

  “你这贱人!骗我和女伴去做头发,结果却是背着我偷男人!”孟涛冷冰冰的说道。

  此刻的他并不愤怒,因为对于妻子的离心离德,他早有预感。

  尽管以为自己早已看开,但是此刻他的内心还是刀绞一般的疼痛。

  张紫玉被撞破了奸情,却丝毫没有心虚,而是大声的问道:“你这窝囊废!被你看到了又怎样?你准备休了我?还是报官?”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是万邦来朝。

  盛世吗,这自然就开放一点,包容一点。

  因而唐律规定:“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二年。“

  这里的“和奸”应该是指女方主动出轨,奸夫获同罪罚。

  “我宰了你们!”林源愤怒的上前。

  “啊!这事和小僧无关啊。”那名俊俏和尚吓得躲到了张紫玉背后,全然没有男人的担待。

  孟涛一把拉住林源:“别冲动,为了一个贱女人不值当的。”

  “我贱?你这一年到头不在家的,所有的重担都往我一个人身上压。你想过我的感受吗?”张紫玉愤怒的吼道。

  “不怕告诉你这个窝囊废,我和你成婚十年,还不如和他在一起三晚快活!”

  “你想怎么来,我都接着!老娘早就受够了这种日子!”

  听到妻子的怒吼,孟涛面如死灰。

  他无力的低声道:“你走吧,我们就此恩断义绝,一刀两断。”

  张紫玉死死的盯住孟涛,过了一会儿,她拉住那名俊俏和尚,转头就走出了酒肆,消失在人海之中。

  此时,林源才问道:“就这样放过他们了?报官他们绝对脱一层皮。”

首节上一节331/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