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312节

  这么强悍的一股战斗力,如果只是浪费掉,那就太可惜了。

  虽然他在吃空饷这件事上坚决不肯让步,但是也不是没有变通之道。

  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不就好了?

  李仁杰在心中盘算:

  吃空饷这种事,也是要有最基本的底线的。

  那就是决不能因为吃空饷,而导致前线战事失利,这样就掩盖不住了。

  因此吃空饷的同时,也必须保证部分部队的战斗力,用来撑场面。

  毕竟活总是要有人干,业绩指标总是要有人完成的,不可能全是空额。

  从这个角度看,林源手上那支骑兵,完全可以顶好几倍的名额干活。

  那么空额不算到他身上,在别的部队那儿多挖一点空额补回来,其实也是一样的。

  只是如果这么做了,那么他和他头上的大人们,对于林源的依赖就变得更深了。

  唯一的问题变成了:

  他可靠吗?

  他能成为我的人吗?

  对于这一点,李仁杰还是有相当自信的。

  因为他的背景堪称当朝最硬。

  他的顶头上司是河东节度使王昱,而王昱的背后是刚拜相两年的李林甫。

  有着李林甫这根擎天支柱,李仁杰不相信林源不想投靠过来。

  开元年号共29年,此时是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已经是处于开元末期了。

  很多人以为唐玄宗李隆基是进入天宝年间,才开始逐渐昏庸腐化的。

  但其实他在开元末期,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堕落了。

  以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拜相为标志性事件,唐朝开始要走下坡路了。

  李仁杰相当自信的开口道:“尉迟将军,你还很年轻,又这么出色,理应有大好前程。”

  林源一言不发,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但权力只能交到忠诚的人手中,你足够忠诚吗?”李仁杰笑着问道。

  “当然,我对我的祖国,有着无限的忠诚。我愿意用我的鲜血和生命,去捍卫它的荣耀。”林源答道。

  “还不够。”李仁杰摇头说道。

  林源的答案不是他想要的。

  这种场合下,唯一的正确答案就是:

  效忠国家,首先要效忠长官。

  对长官不忠,就是对国家不忠!

  继续保持日万更新。

第424章 无法抗拒的人性,总有人要成为光

  林源听出了李仁杰的潜台词。

  所谓的不够,不是忠诚不够。

  是效忠的目标不对。

  “效忠总是要有一个目标对象吧?否则,你再忠于皇上,他见不到你,也是感受不到的。”李仁杰把话挑的更明了。

  换个人,要是拒绝他的好意,李仁杰根本懒得费这么多口舌。

  可是今天他实在是太爱才了。

  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眼前这个年轻人,都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林源一言不发,他知道此时自己只要表了忠心,立刻就能获得极大的好处。

  可是吃空饷喝兵血的人,林源实在没法说服自己成为他们的同党。

  见到林源沉默不语,李仁杰从位置上起身,来到他的面前。

  “尉迟将军,你是不屑我们的行为,所以耻于和我们为伍吧?”李仁杰面露和善的笑容,嘴上说的却是最诛心的话。

  “卑职不敢。”林源答道。

  “此处别无他人,话出之我口,只入你耳。有些话,我也不妨和你挑明了说吧。”李仁杰说道。

  李仁杰当然能看出林源的心结,他也曾是一名基层军官,对于上级吃空饷喝兵血这种事,深恶痛绝简直是本能了。

  但是他相信自己能说服林源。

  “请大人指教!”林源说道。

  “尉迟将军在云州从军多年,敢问大同军士兵生活如何?”林仁杰反问道。

  “说实话,生活不差。”林源如实回答。

  有一说一,不仅仅是大同军,整个河东镇的官兵不说顿顿有肉,但衣食无忧还是能做到的。

  “我和王昱大人,是有底线和操守的。那就是我们只吃空饷,不喝兵血。你同意吗?”

  “……”林源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吃空饷和喝兵血虽然总是放在一起,但严格意义上说是不一样的。

  以现代公司举例。

  假设你们公司名册上有100个人,但实际只有50个人上班,却按照100个人的标准发工资,这叫吃空饷。

  虽然管理层也在往自己的口袋里装钱,但是并没有直接克扣你的工资,导致你的收入减少。

  对你最大的损害,就是可能你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了。

  毕竟发了100个人的工资,就必须完成100个人的工作量。

  吃空饷的比例越大,干活的打工人就要背负越多的工作量。

  而喝兵血是和你谈好了10000元月薪,实际到你手上的只有3000元,差额就被领导拿走了。

  你拿着3000元的工资,却必须干10000元的活,因为对上面就是这么报的。

  把这两者相比,非要较真的话,吃空饷肯定要比喝兵血好一些。

  李仁杰说他们有底线和操守,正是基于此。

  有些边军长官,那可是吃空饷和喝兵血一起来,搞到手下的将士们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同时,还要一个人干好几份活,苦不堪言。

  因此,在李仁杰看来,他们已经是道德模范了,把话说清楚林源完全没必要敌视自己。

  “大人如此坦诚,我也不藏着心中想法。请恕我还是无法接受。”林源认真的答道。

  危害小一些,就真的没危害吗?

  尽管他一直在抵制吃空饷吃到他的头上,可是他麾下700名满编的编制,为何在战前只有500多人呢?

  军人总是要上战场的,上了战场的话,无论你有多勇猛,战损比多低,但终归是有伤亡的。

  卡住你补充新鲜血液的名额,终归还是能吃到你的空饷。

  只不过是速度慢一点,需要等你慢慢的腾空名额罢了。

  李仁杰拍拍林源的肩膀:“吃空饷这种事,从古至今从未杜绝。满额满饷,只是幻想。你拒绝我,不过是便宜了那群王八蛋罢了。”

  这句话才是李仁杰真正的杀手锏,他相信抛出这句话,就能彻底的击穿林源的心理防线。

  林源和他麾下的700名骑兵,在编制上属于中央禁军序列,因此人事管理权限在长安。

  像他和麾下将士这样人事编制属于长安,但是财政上又需要地方承担的存在,简直是最吃力不讨好,两面为难的。

  长安那儿卡着他的补员名额,想要吃他的空饷。

  地方军镇这儿想要清空他们,把名额腾给自己的军队。

  妈不疼爹不爱了简直是。

  至于这样一支精锐,为何会被边缘化,一竿子支到河东镇来,自然是和林源的身份相关。

  细节就不多说了,简单来说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开国时尉迟家的那点荣光,几世传承后早已衰弱,旧人必须给新人腾位置。

  而旧人没犯错的情况下,也不好直接清洗,丢到边境线上,让他们在战争中慢慢消亡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些年,尉迟将军和麾下将士们战功卓著,卡住你们升迁的人,又是我吗?”李仁杰继续诛心道。

  当然不是!

  林源知道所有的阻力,都来自于长安。

  既然是被发配边疆的耗材,又怎么可能还会给你升迁的机会呢?

  乖乖的在边疆耗尽最后一滴血,才是长安城中很多大人们的想法。

  从最初齐装满员的700人骑兵,耗到现在已经不足500人了,林源是眼睁睁的看着老兄弟越来越少的。

  看到林源愤恨的眼神,李仁杰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于是,他抛出了最后的王炸:“你还在坚持什么呢?这一切并不羞耻,因为圣上都是知道的,他也默许鼓励我们这么做。”

  “你说什么?”

  这一刻,李仁杰的话,直接超出了他的想象。

  皇帝怎么可能明知他们吃空饷,反而还默许鼓励他们这么做?

  “圣上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天下太平盛世,想过过好日子了。圣上想过好日子了,下面的人还继续过苦日子,那就不合适了吧?

  也许有人能和自己的欲望对抗,但是总有人做不到。因此,这种事绝无可能杜绝,是必然会发生的。你又何苦要当挡车的螳螂呢?”李仁杰继续说道。

  这句话,像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瞬间击穿了林源的脑海。

  原来是这样!

  困扰他多年的很多疑惑,此时都解开了。

  他紧握双拳,内心中悲凉而又愤怒。

  李仁杰笑着望向林源,他知道自己终于打动了眼前这位青年。

  因为他自己曾经也是满腔热血,不顾一切。

  直至他明白这世界的规律,感到心灰意冷,不再做徒劳无功的抵抗。

  李仁杰在期待林源的“蜕变”,并加入到他们之中。

  干嘛要坚持的如此辛苦?躺下来享享福不好吗?

  看到这一幕,镜头后的孟涛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段对话什么意思?为什么我觉得听不懂。”

  诺兰导演笑着说道:“李仁杰在说服林源,告诉他这是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所以与其拼命挣扎,还不如接受现实。”

首节上一节312/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