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时的突厥军队还能保持相当的组织度,那么唐军轻骑兵会选择使用弓箭,远程杀伤并制造混乱。
可是在孟涛生猛的杀穿敌阵,造成敌人的混乱之后,在敌人看到后营被偷袭无心恋战之后。
率领轻骑兵的唐军将领,果断的选择了突击!
一战打垮敌人,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带队将领的指令下,这支轻骑兵伸直了手中的马槊,开始加速冲锋。
“哒哒哒哒哒~”密集的马蹄声中,这支骑兵像是一柄致命的利刃,狠狠的扎进突厥骑兵的后腰之中。
“噗!”
“噗!”
“噗!”
一阵利刃戳穿肉体的声音传来,瞬间就有一百多名突厥骑兵被戳于马下。
这成了压垮突厥骑兵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彻底的混乱起来,所有人都失去了战斗意志,开始四散逃命。
“我们打输了,快逃命啊!”
“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我要回去救他们,不打了!”
“我家被火烧了,我的全部财产啊!”
突厥士兵的士气彻底崩溃,开始高喊着四散奔逃。
在这种情况下,突厥骑兵的人数优势,已经毫无意义了,反而成为自相踩踏的劣势。
林源冷静的下达指令:“追!”
训练有素的唐军,没有一团乱麻的胡乱追杀敌人。
而是按照预选训练过的方案,自发的分成不同的小队,各自朝着不同方向散开追杀敌人。
具甲骑兵负责追杀距离较近的敌人,而轻骑兵直接绕过眼前的敌人,疾驰追赶远处逃跑的大股敌人。
这样明确的分工,可以确保敌人更少的逃脱。
航拍摄像头下,把不同唐军骑兵的精确分工,都详细的拍摄了下来。
“Cut!”
诺兰导演满意的结束了这部分戏的拍摄。
林源骑着马来到他身旁:“这段战场戏够了吗?还需要补拍吗?”
他的话并非多余,而是这样的战争戏,往往需要多拍几遍,然后挑出精彩的部分剪辑在一起,这样的效果最佳。
诺兰导演摇摇头:“不用了,挺好的。之前已经预演过好几次拍摄方案了,各机位设置的都很到位,基本我想要的镜头都拍下来了。”
听到诺兰导演的回答,林源也不禁感叹:诺兰导演真是强,在机位调度上,以及拍摄方案的制定方面,都比他过往合作过的导演强上许多。
有他来制定拍摄计划,整部电影的拍摄周期都能缩短不少,并且节约下大量的拍摄成本。
“不过虽然不用再拍几遍,但是还需要补一些镜头。我刚才看了一下,大约需要补10组小镜头就够了。”诺兰导演说道。
“好,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我们争取今天就把镜头补完。”林源答道。
“林源,历史上的唐军真的有这样的战术素养吗?”诺兰导演突然开口问道。
“当然,不然唐帝国如此广阔的疆土是哪来的?事实上,唐军的战术比我们在电影中表现的更加精细和多样。
我们只是表现了唐军不同骑兵兵种的配合,可实际上唐军的步骑配合,才是精髓。
不过这个有点难表现,所以先能做到这一步,就很不错了。”林源说道。
“太不可思议了,令人叹为观止。我相信电影上映时,欧美观众会很喜欢这场戏的。
不仅表现出了具装铁骑冲锋时的恢弘气势,还展现出了不同的骑兵之间是怎么配合的。
看到这段戏,观众应该就能理解并相信,唐军是如何做到用400名骑兵,就能击败十倍于己的强敌的。”诺兰导演说道。
“之前我看《指环王》系列电影时,觉得那里面的骑兵冲锋场面已经很帅了。但是和今天这场戏一比,《指环王》就显得简陋了,只有直通通的正面冲锋。”诺兰导演又说道。
“我想拍《大唐英歌》的一大初衷,就是希望能展现更真实,同时又更加精彩的冷兵器战争场面给观众。”林源点头说道。
举个不算太恰当,但是很形象的例子。
那就是低水平的骑兵战术,就像是玩游戏时,只能CTAL+A全选,然后一股脑的A过来。
而唐军的骑兵战术,则是可以编成1,2,3,4……好多支部队,每支部队执行不同的指令,并打出战术配合。
唐军高水平的战术能力,不仅让战场变得更加精彩,也是屡屡打出逆天战损比的关键。
“来吧,趁天色还没黑,多拍摄几个镜头!我现在充满了干劲!”诺兰导演兴奋的说道。
接下去,剧组拍摄了唐军击溃敌人后,是如何训练有素的追杀敌人,以及清扫战场的。
诺兰导演拍摄的很简单精炼,这部分不能没有,否则叙事不完整。
但也不能过多,否则节奏会很拖沓。
诺兰导演用十几个不断切换的短镜头,就把这部分交待的清清楚楚,这就是导演功力的体现。
拍摄完了这部分戏以后,今天的拍摄工作就算完成。
诺兰导演来到林源身旁,此时的林源正在临时搭好的挡风板后更换衣服,他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先将身上的盔甲卸了下来。
虽然是道具,但是为了增加质感,这身明光铠用了不少的金属甲片,重量也达到近30斤。
这也不是林源非要搞这么重的道具铠甲来自虐,而是因为他作为主演,有非常多的近景特写。
想要给人铠甲坚固的质感,以及随着林源运动时真实的声响和厚重感,就必须做的更加逼真。
穿着这么重的铠甲拍了一整天戏,林源脱下铠甲后,汗水沿着发梢滴落,汗湿的衣服紧贴在身上。
此时是2月初,呼伦贝尔草原的气温白天时也有零下十度,但依旧不影响林源满身是汗。
“快换上衣服,别着凉了。”诺兰导演说道。
“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代将领会有卸甲风了。”林源笑着说道。
所谓卸甲风,实际上就是古代军人在长时间穿甲战斗之后,由于沉重的铠甲及内衬导致汗液无法及时爬出,并且血液流通不畅,在战斗结束后,立刻脱甲吹风,从而导致的中风。
“真是太真实了,更接近真实的实拍,才会产生这么多的感受。
之前我也和彼得.杰克逊请教过拍摄《指环王》的经验。
但是和拍摄《大唐英歌》相比,我们显然运用了更多的实拍,减少了特效的运用,使得整部电影的质感更强。
我相信这一定是我导演生涯中,一部里程碑般的佳作。”诺兰导演说道。
“实拍也是有代价的,今天的拍摄,折损了十多匹马。也有两名的演员受伤了,还好伤的不重。”林源说道。
“嗯,伤员已经让医疗急救队处理过伤势后,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了。”诺兰导演答道。
“林源,今天拍摄完这段战争戏后,我的代入感很深。”诺兰导演接着说道:“电影中展现了唐军战后,割下杀死的敌人左耳,用来统计军功的细节,这使得电影的真实感更进一步加强。”
林源点点头,中国古代军队战后计算杀敌军功时,一般有清点首级,或者左耳两种方式。
但是唐军经常打出很夸张的战损比,因此一个人携带一大串首级既血腥又不便,于是更多的采用左耳计数的方式。
为了便于携带这些耳朵,唐军配发了专门装耳朵的抽绳口袋。
诺兰导演在拍摄中,也完美的还原了这个细节。
“但是!”诺兰导演的画风突然一转。
“嗯?”
“可是接下来,你突然要拍摄那些夸张的动作戏,真的和这个写实的画风匹配吗?”诺兰导演说道。
听到诺兰导演的话,林源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设计的那两场动作戏不好,而是担心自己,想借着这个理由再劝劝自己。
于是林源问道:“虽然那两场戏有些离谱,但你回答我,是实拍的吗?”
诺兰导演只能答道:“是实拍的,但太危险……”
“那就够了。我们没有用电脑特效制作,实拍出来的再夸张,也并不会和前面写实的风格冲突。”林源说道。
“既然你坚持,我也只能希望你好运了。”诺兰导演勉强答应下来,但是眼神中的忧虑还是久久不能化开。
今天有点重感冒,状态很差,所以今晚12点后的更新,只能明天中午补上了。
第423章 在我自己的地盘拍戏
番域影视城,大唐影视区。
结束了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拍摄,《大唐英歌》剧组移步于此继续拍摄工作,大部分的城镇场景戏份,都能在此完成。
过去的三天中,在剧组筹拍下一段剧情的时候,诺兰导演把整个影视城逛了个遍。
此时,他正对林源感慨:“一直知道你在中国国内有个影视城,没想到竟然这么大!我参观了一圈,就花了3天时间。”
“番域影视城加上二期,总占地规模超过了10万亩……也就是6600万平方米,66平方公里。”林源用诺兰导演能听懂的面积单位解释道。
“66平方公里?这简直太疯狂了!怪不得我们花了3天时间,还没有完全逛完。”诺兰导演惊叹道。
“这么多钱都花出去了,总要看见几个水花嘛。”林源笑着答道。
两期的番域影视城项目建设,林源的国内投资公司一共砸下了6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这笔钱放在2004年,相当于500亿人民币,按平价购买力计算相当于2024年的2000亿人民币,简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
在2004年时,番域区的GDP不过是514.42亿人民币,而整个南粤市的GDP也仅有4477.35亿元。
由此可见,林源的番域影视城项目,对于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简直是史诗级的。
从区到市,再到省级,甚至中央,都给予了这个项目最大的关注和扶持力度。
因此,林源才能拿下如此大的用地规模,用来建设这个超级影视基地。
列两个对比数据,就能知道番域影视城的规模有多大了。
旁边的长隆野生动物园,总占地面积1万亩。
而上一世的横店影视城,总占地面积是5万亩。
林源的番域影视城,足足是上一世横店的两倍大小,更别说此时还在建设中的“小横店”了。
当然,林源这10万亩的影视城用地,并不全是平地。
否则这么大的土地全部盖满建筑也不太可能,而是他的影视城沿着珠江边延伸,跨过了黄埔大桥,在对岸的黄埔也拿到了一大块建设用地,涵盖进了部分龙头山森林公园。
这使得整个影视城,有山,有水,有平地。
不仅能拍摄常规的城市,宫殿场景下的剧情,古代码头水战等剧情也能被满足,甚至连山中寺庙,古代山道等场景,也被还原了出来。
这使得整个番域影视城,具备了几乎全场景拍摄的供应能力。
这三天,林源陪着诺兰导演一起参观游览影视城。
说实话,他自己也没怎么仔细参观过。
一直在连轴转忙得不可开交的他,也借着这次的拍摄机会,好好的参观了一圈自己砸重金拍摄的影视城。
结论就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