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当然知道。”穆克什.安巴尼点头道。
“全球票房近24亿美元,税后净利润达到了11亿美元。”林源说道。
“天哪!这简直就是印钞机!”穆克什.安巴尼感叹道。
“这还只是我一部电影的利润,我一年能拍好几部!”林源继续说道。
“……”
穆克什.安巴尼感到强烈的无力感,虽然他号称是亚洲首富,拥有上百亿美元的身家。
但这毕竟只是身家,而非实实在在的现金。
而林源的吸金能力,赚来的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立刻就能拿出来使用的那种!
按他的说法,他的电影公司年利润至少超过20亿美元,只要走资本市场上市成功,随便给个10倍PE,那可不就立刻有一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大型电影巨无霸出现?
这样林源的身家一点都不比自己少了。
可这还没算他的其它产业呢,据穆克什.安巴尼所知,林源手上还有一家投资银行,以及在中国国内有两家大型的平台公司。
想到这里,穆克什.安巴尼终于开始正视林源的财富。
眼前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已经是个财富量级和自己相当,甚至超过自己的隐形大富豪。
而这一切,都是他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办到的。
这样的人如果都不算商业天才,那谁算?
因此,对于林源给出的意见,穆克什.安巴尼更加重视起来。
毕竟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说服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望着穆克什.安巴尼正襟危坐的样子,林源知道自己的PUA成功了。
他想要让穆克什.安巴尼接受自己的意见,可是用了不少的心理博弈手段。
首先是,先贬低他手中能源企业的价值,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林源拿自己的电影利润来做了比较。
严格上说,其实这种对比是很不公平的。
因为林源的电影,从理论上来说并不是旱涝保收的稳定收入,而能源企业则是关系到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部门。
这样的企业,不能简单的以营收来衡量价值。
可以说,拥有了这样的企业,就抓住了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的命门,成为在危急时刻,政府都要保你的存在。
而在林源的偷换概念下,此时的穆克什.安巴尼没有立刻反应过来,因为他被林源电影的营收完全震撼了。
但穆克什.安巴尼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林源抛出了第二招:恐吓。
他利用石油行业的周期波动,向穆克什.安巴尼描述了假设出现油价暴跌,行业下行的情况下,能源行业那点水根本救不了火。
而需要5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来救火,就必须拥有金融行业这种资金蓄水池。
关键时刻才能用他人的钱,救自家的产业。
这从逻辑上是通顺的。
但是唯一的漏洞在于,假如没发生石油价格下行的情况呢?
作为一名重生者,林源知道未来十几年,国际原油价格都是高位运行,虽然有些波动,但是整体上都是处在高价区间之中。
俄罗斯也是凭借着这几年的高油价,赚的盆满钵满。
让那位克宫主人,有底气说出:“给我二十年时间,还你们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上一世的穆克什.安巴尼也是凭借着高油价的红利,手中拥有了大量弹药,利用资金优势平推了自己的弟弟。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他们不知道啊?
除非你是重生者,否则谁能预计到未来十多年油价会这么给力?
历史上极少出现这么长的高油价周期,所以基本上没人敢往这方面想。
而林源知道,之所以油价能长期如此坚挺,是因为中国崛起了。
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开始爆炸式腾飞,导致了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飙升。
有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在,石油的需求自然是始终旺盛,也不怪油价能长期维持在高位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当下的人无法预知的。
穆克什.安巴尼确实会担忧,一旦油价下跌,他的石油企业产生巨额的亏损,而能源企业的利润却显得杯水车薪时,那该怎么办?
而林源给出的答案是:抛弃能源行业,选择拥抱金融行业。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集团控制下的那几家银行和保险公司,我们的持股,还做不到掏钱像自家口袋一般。这样也达不到目的啊。”穆克什.安巴尼问道。
林源点点头,确实是这样。
信实集团对这几家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控股,只做到了超过50%的相对控股程度。
但是某些重大事项的表决,是需要超过三分之二的绝对控股权,才能确保通过的。
而增持这几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需要大量的资金。
“我计算了一下,一共需要10亿美元的资金,就能完成对这几家公司的绝对控制。我的长岛投资银行会提供5亿美元的资金,而摩根财团补上剩下的5亿美元。”林源说道。
在干掉了米高梅公司的老板米尔斯后,林源增加了40亿美元的资金支配权限。
其中30亿美元,是波士顿财团投资艾森先生的影视资金,这笔钱不合适用于帮助穆克什.安巴尼。
但长岛投资银行以10%股权换取梅隆财团10亿美元的这笔资金,就完全可以用在这儿了。
理论上林源一个人就能凑足这笔资金,但是他还是留了一半给贝蒂。
学会分享而不是吃独食,才能让他走的根源。
当林源提出这个投资计划后,穆克什.安巴尼立刻动心了。
“真的吗?那简直如同雪中送炭啊!”
当林源帮他搞定了资金问题,让他能够绝对控股这几家公司,立刻比起之前的相对控股显得香多了。
林源点头道:“当然了,我们中国人言出必行,说到的事我一定会做到。”
“那我要付出什么对价呢?”穆克什.安巴尼问道。
他没有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晕,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穆克什.安巴尼不相信,林源给了他这么大帮助的同时,不会想要狠狠的咬一大块肉。
如果条件过于苛刻的话,恐怕他还是要重新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你看看这个,条件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时,林源又拿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以及优先分红规划》?
穆克什.安巴尼开始认真的翻阅手中的文件,他花了足足十分钟,才看完了这份计划。
然后他翻回第一页,又重新看了好几遍。
这……也太离谱了吧?
不是说林源提的想法很离谱,而是林源要的太少了,让穆克什.安巴尼简直不敢相信,觉得相当的离谱!
林源在这份计划书中,提出了要求几家银行完成绝对控股后,需要扩大住房信贷规模的方案。
简单来说,印度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之中,有很多农民离开乡村,进入城市打工。
既然来到了城市了,就有买房安家的需求。
可房价很高,存钱买房需要很久,等存够钱人都老了。
于是这些打工人会向银行借款,而银行会拿到打工人的“借条”,也就是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当银行放出大量抵押贷款后,自身手头的资金也会变得不足。
在林源的设想中,这些“借条”可以看成是长期持续有现金流的收益(打工人按揭还款)。
那么就可以把这些“借条”打包成一个理财产品,比如说包装成一个债券产品,那就能拿去卖。
卖给那些有钱人,机构,大投资者。
这样银行不就回收了大量资金,然后就有钱继续放出更多的贷款了吗?
然后放出贷款受到的“借条”继续打包成理财产品,再拿去卖,不断地滚动。
“这个想法真是太天才了!”穆克什.安巴尼感叹道。
要是按照这么玩,能赚多少钱啊!
怪不得林源有信心凭借着这一招,必须拿下金融部门。
而林源付出了这么多,却并不要求直接持有这些金融机构的股份,而是要求了3年的优先分红权。
也就是在3年之内,这几家金融机构80%的利润,都要优先分配给长岛投资银行,以及摩根士丹利。
这样的条件,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让穆克什.安巴尼反复看了几遍才敢相信。
不过就是优先分红3年嘛,之后不就都归我了吗?
而且这三年他也不是全都拿走啊,不还给我留了20%吗?
于是穆克什.安巴尼立刻表示了同意:“没问题,就按照老弟你说的做。”
林源笑着答道:“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了!”
两人握手,笑的很是灿烂。
“老弟,真是太感谢你了!”穆克什.安巴尼感叹道。
林源笑而不答:你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卖了。
穆克什.安巴尼还不知道,他将亲手将这只资本魔鬼引进了印度。
再过一两年,华尔街也开始在北美这么玩,林源提早了点时间把这只魔鬼放了出来。
在这个信贷计划中,最大的风险,其实来自于银行的抵押物是房子。
而房子一旦价格下跌,就会导致银行的抵押物不足额,变成一笔不良贷款。
不过正常情况下,就算是房价跌破了买房价,这个苦果也只能有买房人自己承担,欠银行的钱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不是收走你的抵押物房子卖掉以后,剩下的就不用还了。
哪有那么简单?
这种事在港岛97年已经发生过一次了,房价的下跌,使得很多港岛市民咬着牙,一天打好几份工,也要把银行的钱还清。
更早一点,日本也发生过这种事。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一方面是抵押合同被“创新性”的做成了理财产品,资金多滚动了很多遍。一旦出问题,暴雷的威力远超过往。
另一方面是,披着有抵押物的外壳,银行开始向不具备信贷资质的“次级”群体发放,毕竟只赚优质用户的钱,那才多少啊?
于是,大量资质不合格的用户,也将成为银行狂欢的参与者。
最终,这场风暴将演变为08年席卷全球的“次级信贷危机”。
只是这一世,被林源提早释放在印度。
论起割韭菜的技术,三哥哪有林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