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东方大国的邀请
“扣除各种杂项和税费,最终净赚10亿美元左右吧。”艾森先生说道。
北美地区的税制很复杂,涉及到联邦税,州税及城市税等一系列复杂的税种。
根本做不到后世国内改革后,以增值税为主的征税方式。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综合税率大约在25%左右,但是复杂的税制,就提供了更多的合法避税空间。
比如说加州地区,可享受影片制作成本的35%的税费减免额度。
这些操作上的问题,艾森先生会负责解决。
一部电影就赚了10亿美元吗?
这效率简直堪比核动力印钞机。
这是林源重生以来,第一次赚到这么大一笔钱,让他不禁感叹:
在欧美真的太好赚钱了!虽然这儿排外,竞争也很激烈,但是一旦取得成功时,收益远远大于在其他地区。
对比一下国内的富豪排行榜,在2003年时,国内富豪排行榜第一位的是某“猪场”的老板,总身家10.76亿美元。
但他那只是身家,林源这一笔拿的可是实打实的现金。
现金流是一家公司的生命线,当这笔资金重新注入公司后,林源感到自己又可以大干一番了。
之前因为国内的两个项目,吸走了太多的公司现金流,导致他在开启新的电影项目时,有些畏手畏脚。
目前北美电影公司,除了他自己参演的电影项目外,交由其它人制作的电影也仅有两部:
《断背山》和《蝙蝠侠:侠影之谜》。
想想自己的竞争对手米高梅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都是年产量近20部电影的巨头。
自己想要获得足够的行业影响力,必然也需要把电影的产量拉上去。
他需要更多的导演和演员,加入到他的电影制作序列中来。
这笔10亿美元的现金流看似一笔巨款,可是只要多拍摄几部电影,也就很快耗尽了。
这么一想,林源刚刚觉得自己已经很富有的错觉,立刻就被戳破了。
“对了,《谍战之王》这次在印度也现象级的大火,票房高达2000万美元。”艾森先生说道。
“什么?”
林源没想到自己在三哥国度竟然这么火了?
印度的电影市场比较小,比起此时的国内都更不如。
2000万美元的票房,在2003年足以冲到印度票房总榜第一的位置。
等到几年后,阿米尔.汗的《幻影车神3》和《三傻大闹宝莱坞》才会分别以30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的成绩,超过自己这部影片。
至于沙鲁克.汗和萨尔曼.汗这印度“三大汗”中的另外两位,想要拿出超越《谍战之王》票房的成绩,就需要更长时间了。
林源感到很诧异:莫名其妙的我就在印度爆红了?还是顶尖的那种爆红程度?
“我这里有一封宝莱坞电影公司Balaji Telefilms,寄来的邀请函,他们邀请你参加印度国家电影奖的颁奖礼,并想和你商讨一些合作事项。”艾森先生说道。
“对了,Balaji Telefilms还担心自己的地位不够,其背后的母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一起发出了这封邀请函,发件人是穆克什.安巴尼。”艾森先生补充道。
听到艾森先生的话,林源立刻明白过来:
Balaji Telefilms,翻译过来就是巴拉吉电影公司,宝莱坞著名电影公司。
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被分为五大三小,而宝莱坞的八大电影公司,也同样有五大三小。
这家巴拉吉电影公司就属于三小。
因此会有些自卑,担心自己给林源发邀请函会被无视,拉上了背后的母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来背书。
Reliance Industries Ltd也就是印度信实集团,印度最大的私企。
2003年,信实集团收入为168亿美元,占印度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是印度绝对的巨头公司。
而信实集团的老板是穆克什.安巴尼。
穆克什.安巴尼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国内网友是老熟人了。
说起他的亚洲首富身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要是提起那他栋价值10亿美元,盖的像个立起来的书架的豪宅,就立刻就有印象了。
更神奇是这栋超级豪宅,居然就在平民窟边上,很多人实在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但客观结果就是,因为穆克什.安巴尼的这栋豪宅,他边上的的平民窟房子居然狂升值,涨到了2,3万人民币一平方米的高价!
这可是贫民窟啊,在首富家边上的贫民窟也就变得高贵了?
对此林源只能说,印度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各种让人看不懂。
“因此,实际上想要邀请我去印度的是穆克什.安巴尼?”林源问道。
“应该是的,借着巴拉吉电影公司发邀请,只是为了让你感觉同样是电影圈的人,不会感到太突兀。你想接受这位亚洲首富的邀请吗?”艾森先生说道。
“你猜他找我有什么事?”林源反问道。
“我怎么可能知道,我又不会算命。你到底去不去?”艾森先生说道。
“去!干嘛不去?”林源笑着答道。
林源有着后世的资讯,他知道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和穆克什.安巴尼的兄弟财产之争有关。
众所周知,豪门家族成员内部,最喜欢上演争家产的精彩大戏了。
在2002年,信实集团的初代创始人老阿巴尼去世后,穆克什.安巴尼就和他的弟弟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继承权斗争。
当然,穆克什.安巴尼是最后的胜出者,不过这个过程肯定是很煎熬的。
不过对于林源来说,这个乱局也正是他谋利的机会。
对于印度这个当前人口世界第二,未来成为最大人口国的国家,外来投资者一向是心存疑虑的。
大家既想要享受这个国家的发展红利,又总是被印度不讲道理的耍赖,搞得是进退两难异常狼狈。
当前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反正去看看又不吃不亏。
于是,林源接受了这个邀请。
出行印度的日子,被定在了一个月之后。
在这之前,他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要做。
只见林源掏出一份计划书,递到了艾森先生的手中。
感谢书友【虚空时光】的打赏
第299章 林源的复仇计划
艾森先生有些疑惑的接过林源的计划书。
这是什么?准备启动新电影的计划吗?
带着些许好奇,他打开了计划书。
没翻两页,艾森先生就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他抬眼望了望林源,然后继续往下看。
薄薄的几页计划书,他很认真的反复看了几遍,手指在书桌上不停的敲打,似乎有些犹豫不决。
一旁的科恩导演有些好奇,但又觉得不方便主动发问。
见他这副模样,林源笑着又拿出一份同样的计划书,递给了科恩导演:“好奇的话,你也看看吧。”
“我看这个真的没关系吗?要保密的话,我还是不看了。”科恩导演没接。
林源笑着说道:“以你我的关系,我会担心你泄密吗?给我提提意见吧,作为行业资深前辈,帮我查缺补漏一下吧。”
听到林源这么说了,科恩导演也不再纠结,接过计划书仔细看了起来。
当他打开这份计划书,表情立刻变得和艾森先生一样古怪。
科恩导演眉头紧锁,仔细的看了几遍后,叹气说道:“果然是年轻气盛啊,受到委屈了,立刻就要报复回去。我真是佩服年轻人的冲劲。”
“这不是第一次了,可一可二,不可三。不能总是被动挨打后再还手,要主动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林源答道。
这份计划书,是一份针对米高梅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报复方案。
林源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一步,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全面的打击这两家公司的业绩。
虽然林源知道这两家电影公司,在未来几年的业绩一直很拉胯,所以才会在几年后分别破产倒闭被收购。
但是这个时间对林源来说还是太长了,几年的时间里足够对手再恶心他好几次。
因此,林源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帮这两家公司的业绩下滑加加速。
他决定从舆论和票房两个领域同时着手,全面的打击对手的票房业绩。
现在对手这三部电影的失败,不是事情的结束,相反只是开始的号角!
第二步,就是利用对手业绩下滑的预判,提早进行股票的做空交易,全面的狙击对手的股价。
从造血融资能力上,断掉对方挣扎和反扑的可能性。
至于第三步,就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了。
帮助外来公司收购吞并这两家公司,从而达到彻底解决这两个对手的目的。
三个步骤环环相扣,可行性极高。
“原则上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有两个绕不开的重点我想深入了解一下。”科恩导演开口问道。
“你说。”
“你怎么保证对米高梅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票房狙击行为,一定能成功?毕竟票房的根基,还是电影的质量。如果能无视电影质量,就随便狙击成功,那他们针对《谍战之王》的行动,就早都达到目的了。”科恩导演问道。
对此,林源笑着答道:“这算是我的一个秘密吧,但是我保证我能准确的判断,哪些电影注定会票房失败,哪些是硬骨头我们绕开不碰。”
这就是重生带来的优势了。
米高梅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各自每年上映将近20部电影,虽然总体上是亏损的,但是具体到某一部电影时,还是有一些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佳作的。
比如说这次威尔.史密斯的《绝地战警2》,如果不是硬撞林源的《谍战之王》,历史时空中北美地区是拿到了近2.4亿美元的票房,位居年度第十。
可惜被推出来打擂台后变成了炮灰,现在预估总票房估计连1亿美元都难了。
“好的,下一个问题是,你要怎么狙击对方的票房?据我所知,我们没有那么多部电影可以用来撞对方的档期。”科恩导演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破坏对方的计划,制造预期外的不利意外因素,然后对方就会自己犯错,从而导致漏洞百出,最终自我崩溃。”林源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家大型公司的运作,就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你想让这家公司的运作出问题,不一定需要炸掉整台机器,只需要敲掉他的一些关键零件,那么运转自然就会出问题,并且衍生出一系列的灾难性事件,导致自我灭亡。”
“据我所知,在这次的票房对赌协议中,米高梅额外损失了1.5亿美元,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损失了1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票房口碑下降,导致的预期收入减少,我估计总的综合损失合在一起,应该超过了5亿美元。”
科恩导演点点头,林源的猜测应该大致是准确的。
票房对赌协议,因为《谍战之王》的大爆,导致两家电影公司真是赔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