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问一句,你写这首歌的时候?”
“没错!我就是想着你写的!”
林源:???
我不是还没成为她的男友,更不是前男友,就被写进歌里吐槽了?
这待遇简直了!
见到林源无奈的样子,霉霉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大腿:“这又不是真的,我在写歌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幻想出很多故事,然后把它们写下来。”
“歌曲中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不要随意的联系现实。”她笑着说道。
林源对此表示嗤之以鼻,明明是借机发泄了一下不满。
“别不相信啊,第二张专辑中还有一首《Fifteen》,你听听那首歌就知道了。”霉霉说道。
听到她的解释,林源立刻播放了这首歌。
“When you're fifteen and your first kiss makes your head spin 'round.”
“当你十五岁,初吻让你神魂颠倒。”
“But in your life you'll do things greater than dating the boy on the football team.”
“但是你人生中要做的事情远远在不止于此,别太沉溺于和橄榄球队的男生约会。”
“But I didn't know it at fifteen.”
“但我十五岁时,还不知道这些道理。”
“Wish I could go back.And tell myself what I know now.“
“真希望我能回到过去,告诉过去的自己,我现在明白的道理。”
“Back then I swore I was gonna marry him someday.“
“那时我只是一心想要和他结婚。”
“But I realized some bigger dreams of mine“
“但是现在我意识到,我的人生应该有更大的理想。”
听到霉霉的这首《Fifteen》(十五岁),林源也不禁有些感动。
这首歌是现在的霉霉,写给十五岁的自己,也是写给其它十五岁,正处于青春期困恼中的少女的歌。
她告诉十五岁的自己,也告诉其它同龄少女们:
初恋很美好,和橄榄球队的男生约会也很令人心动。
但那都不是最重要的。
人生应该有更大的理想,不应该沉溺于这些小小的情爱之中。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少女写的歌,霉霉真的是一个很早慧的女生。
霉霉有一颗玲珑心,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哪怕她有一点点腹黑。
“这首歌,也是我在脑海中幻想虚构故事时,写出来的歌。”霉霉说道:“我在幻想,假如当初我没在那趟火车上遇到你。”
“那么也许我会和其他小女生一样,一度沉溺于和橄榄球队男生的约会,受到渣男的伤害,然后意识到人生有更大的目标去追求。”
“我很幸运,直到今天我都感恩那天的相遇!”
“遇见你真好!”
霉霉看着林源,真诚的说道。
面对少女真情的告白,林源只是伸手摸摸她的头,一句话也没说。
“你看,我经常胡思乱想的写歌,并不是真的含沙射影你。”
“真的吗?我不信!”
第247章 霉霉的成功秘诀
嘴巴上说着不信,但是林源心中其实……
也还是不信!
她绝对有吐槽自己的意思!
不这么干她就不是霉霉了。
但是人家毕竟是包容了自己脚踏多只船的行为,被开玩笑似的吐槽几句发泄一下情绪,也算不了什么。
霉霉真的是一个很聪慧,又懂得包装自己的女生,她的才华是林源认识的所有女生之最!
当这一世,林源近距离的观察着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时,不得不感慨:难怪上一世她能取得如此闪耀的成就。
霉霉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她很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音乐人格,这就是她成功的最大诀窍。
所谓的音乐人格,其实就是指音乐人设。
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
说提起张信哲,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
温柔的情歌王子对吗?
这就是他的音乐人格。
一名成功的歌手,是必须塑造出自己极具辨识度的音乐人格的。
比如李健的音乐诗人,屠洪刚铁血柔情般的硬汉,韩磊的帝王之音……
而音乐人格不是随意就能塑造成功的,因为需要三个最重要的要素:
1.声音人格。
2.作品。
3.个人形象。
首先最重要的是声音人格。
歌手的声音,或者说音色,是自带画面感的。
哪怕你没见过腾格尔,当你听到他的歌声时,脑海中就自然会浮现出一个粗粝的草原汉子形象。
而听到张宇的歌,你不需要知道他长什么模样,但这个声音代表的是为情所困的苦情男子(舔狗)。
那霉霉呢?少女甜美的嗓音,仿佛从未受到过生活的毒打,阳光开朗积极向上。
她的声音,代表着那些家庭条件优渥,中产阶级以上出身,家教良好的女生形象。
这种声音人格,本身就是很受大众喜爱的。
歌手的基础是声音人格,其次就是需要有成功的作品,来具象化自己的音乐人格。
还是以屠洪刚为例,《精忠报国》作为他最典型的作品,成就了他硬汉柔情的音乐人格。
但是如果你让他的声音条件去演唱《新贵妃醉酒》,那就会有极为强烈的违和感,这个作品并不合适他。
回到霉霉身上,不得不再次说,她真的是一个很聪明的女生。
她很懂得自己的优势所在:声音甜美,个子高挑,容貌靓丽,以及过人的作曲才华。
于是她在自己的前两张专辑《Taylor Swift》和《Fearless》中,藏起了自己更成熟的想法,而是将歌曲的主题局限于家庭和校园。
这才是一名少女需要关心的,此时谈其它的主题,都显得为时过早!
霉霉以乡村音乐为底色,成功的塑造起自己的音乐人格:聪明伶俐的活泼少女。
少女时期的黄蓉,谁不喜欢呢?
此时,霉霉在大众眼中的标签就是:来自小城市(亲切感),中产家庭,家教良好,有点叛逆,小小腹黑,样貌可爱。
这一切都符合大众的审美,难怪她能一炮而红。
但是可爱的小美女很多,永远有更年轻的小姑娘出现。
霉霉又很聪明的在大众对她新鲜感消退,感到厌倦前,主动做出了成功的转型。
等到霉霉的第三张和第四张专辑时,她一步从乡村音乐,跳到了都市流行。
音乐人格也从来自小城市的伶俐少女,转变为都市丽人。
这时,大众又仿佛看到了那个一直很喜欢的,来自小镇的少女长大了,她成为了都市中的一名丽人,开始苦恼起工作,买房,结婚等烦恼。
亲切感和代入感简直是爆棚!
有过前世经历的林源知道,霉霉的音乐之旅,一共经历过3次大的转型。
她每一次音乐转型,都是在在她原本音乐人格上做进一步的深化。
大众看着霉霉一步步长大,从乡村少女最终成长为君临天下的流行女帝。
这种养成般的成就感,简直是爽爆了。
也无怪乎她在全球会有那么多的死忠粉丝。
值得一提的是,霉霉的音乐人格是无可复制,别无分店的。
在此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实:音乐人格也有高低之分。
有些歌手总是唱苦情歌,一副为情所伤的模样,这逼格肯定就提不起来。
比如说宝岛女歌手彭佳慧,演唱实力毋庸置疑,作品的传唱度也很不错。
但是《走在红毯那一天》,《相见恨晚》这些代表作,浓浓的恨嫁风扑面而来,塑造出一个痴情怨女的形象。
这种音乐人格的魅力,肯定是比霉霉这种:老娘最红,老娘天下第一的形象,要差上好几十条街。
还是那句话,音乐人格是由歌手的:声音人格,作品以及个人形象共同塑造的。
霉霉在这三项上,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她才能塑造出自己在不同时期,璀璨夺目的音乐人格。
这种成功,是极具个人特色,无法被复制的。
还有一点,在年轻人以各种狂野的姿态来表达叛逆态度时,霉霉一直很聪明的划清界限。
举个例子就很清楚了:
大部分的欧美所有的明星,身上都有纹身吧?
歌手更是经常纹一个大花臂,好像不这么做,就显不出自己的叛逆和个性似的。
但是上一世的霉霉,浑身上下一处纹身都没有!
就算有需要,她也就顶多贴个纹身贴。
结束以后水一冲,就了无痕迹。
霉霉真的太出色了,由内到外全方位的优秀,以至于有时候天仙在她面前,都被压制了光芒。
当艾森先生让林源选择一个接班人时,他立刻就确定了这个人就是霉霉。
有谁比她更值得信赖?
有谁像她这样头脑聪慧,充满斗志而又坚韧不拔呢?